资料简介
1
2* 梅岭三章
【知识目标】
理解这三首诗的大意。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
在诵读中体会感情;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
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1.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2.理解诗歌中的多种修辞手法。
3.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一、新课导入
题解:
梅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和广东南雄交界处。
投影地图,请你找到“大庾岭”。
章:乐曲或诗文的段落。
陈毅简介:1901 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曾留学法国。1928 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
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皖南事变”后,担
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后,任第一任上海市长,后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
年 1 月 6 日因病逝世。
背景:1934 年 10 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
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
开展游击战争。1936 年冬,由于叛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
搜山和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
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他已经
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梅
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
二、初读整体感知
(多媒体呈现诗歌内容)
1.学生集体朗读。
2.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小序:
丛莽:树丛草莽。莽,密生的草。
虑:估计,担心。 得:能。 得诗:作诗。 旋:不久、随即。
第一章:
意如何:心里想些什么呢?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阎罗:比喻凶恶残暴的人。2
第二章:
南国:南方。 烽烟:泛指战火或战争。文中指 1927 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正:恰好。 国门:城门。
诸君:各位同志。君,对人的尊称。
“此头须向国门悬”:典出《史记·伍子胥列传》。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
为吴将,屡建战功。后来吴王夫差举兵攻齐,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提醒
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的
人说:“抉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第三章:
血雨腥风:借喻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文中指为了人
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典故:取义成仁
1.“舍生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杀身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细读深入探究
(多媒体呈现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1.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交代了环境、背景;表现了诗人从容、镇
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2.读第一章,探究下面问题。
(1)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招”“斩”用词好在哪里? (4)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总领全诗。
(2)借代、设问。
(3)“招”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写出了广大士兵和作者一
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有力量,有气势,更能解心中之恨。
(4)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面对死亡,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示死后也要招集旧
部英魂,与“阎罗”血战到底。
哪是实写,哪是虚写?——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
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是哪一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3.读第二章,探究下面问题。
(1)“烽烟”是什么意思?
(2)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明确:(1)“烽烟”借代战争。文中指 1927 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2)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在本诗中表现什么?——死不瞑目,要亲眼看到革命胜利的那
一天。表现革命必胜的信心。
“南国烽烟正十年”指哪十年?——1927~1936。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有民族特色的
诗句是哪句?——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3
4.读第三章,探究下面问题。
(1)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明确:(1)借喻用典。
(2)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血雨腥风”呼应前文什么内容?——呼应前两章“百战多”和“南国烽烟正十年”。
“人间遍种自由花”是什么意思?——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
实现。
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表示决心献身革命事业,预言敌人必然失败,人民自由幸福
必然实现。
5.让我们把视觉放到整篇文章,然后思考:
(1)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
(1)第一章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的精神。
第二章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精神。
第三章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2)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
前呼后应:“意如何?”“今日事”。
四、品读升华
这三首诗表现了诗人无限忠于革命事业,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大无畏精神和为革命英勇
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展示了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崇高理想。
在写作特色上,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构思新颖,想象奇伟,表现了诗人火一般的革命激
情与理想,富有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语言上,运用借代、借喻、引用典故等手法,使语言形象精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上吸取他们的浩然正气,用我
们的正气压倒邪气,让我们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六、布置作业
《梅岭三章》中显示的为民族解放、为理想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在古今许多诗
作中都有所体现,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细细品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