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1 16.《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把握驱遣想象进行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驱遣想象进行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运用到欣赏作品的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 1.讨论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2.品读感悟法。文中有不少意蕴深刻的语言,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一定的距离,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理解其中的内涵。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同学们,这是之前票房大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截取的这段视频中, 救援队要点燃木星,拯救地球。在分配救援任务时,因情况万分紧急,他们在没有经 过专门培训、没有模型演示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想象即将要去完成的 任务。可见,当我们阅读文字时,是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把 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那白纸上 的黑字再依旧翻译成具体事物。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 一、作者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 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故事《稻草 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和长篇小说《倪焕之》。 二、通读全文 朗读指导:朗读本文时,要细细品味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语言魅力,透过文字感 受到作品的温度。 三、正音释词 契合(qì)   拘泥(nì)  苟安(ɡǒu):指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怅然(chànɡ):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作者与读者关系: 所见 所感 读者欣赏文艺作品: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中心论点: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 见所感。 2.阅读第 8—10 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 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会产生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 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难道只有落日会圆吗,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的赏析仅按 照字面解释来理解,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 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 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这样的赏析能领会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 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在后面还举了类似的例子,节选了《海燕》当中的一段文字,从正 反两个方面论证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性。 3.意境 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词语“意境”,什么是意境呢? 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景+情)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五、合作探究 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考点聚焦 分析论证思路 考点解读: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引论——本论——结论”,在思路上体 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即文章的论证过 程,具体来说就是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来进行论证的。 此考点的考查形式一般有:分析一段或几段的论证过程;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 面进行论证的;分析去掉某一段可否,并阐明理由;分析某些段落的顺序是否能够调 换,并阐明理由;等等。 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提出问题: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 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分析问题:然后以王维诗句和《海燕》为例(一诗一文),从正反两个角度 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最后得出结论: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 作者的所见所感(意境)。 六、拓展延伸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 的重要性,你能在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考点聚焦 补充论据3 补充事实论据:有代表性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确凿的数据,可靠 的史实等。 补充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 1.补充事实论据 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 子。” 明确:这段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 的身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是因为胖, 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 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了想象中 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2.补充道理论据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形容美人的诗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七、背景链接 叶圣陶终身致力于文学出版及语文的教学,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家看到语言文 字的魅力,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欣赏文艺作品,他提出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回归作品 的意境中,并作下文章。 八、切磋切磋,互相促进 抓住特点,驱遣想象,仿照前面的两个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学以致用,展我生花妙笔 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富 有诗意美,不少于 100 字。 示例:雨天的黄昏更富有诗意。蒙蒙细雨,如烟如雾,飘飘洒洒,染绿了草, 碧绿了树。几只紫燕在雨丝中穿来穿去,撒下一串绿色的音符。村头谁家篱墙上三两 枝性急的杏花,已经灼灼地挑在雨幕里,明媚而清新,使人想起“杏花消息雨声中” 的意境来。 十、课堂小结 同学们,理解作品,不仅是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 深入作品内部,体验阅读的快乐。希望同学们今后能通过这个方法更好地欣赏文艺作 品。 附板书设计: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