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1 3 空气的流动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2.能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 兴趣。 3.了解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空气的流动》。上节课探究了 热空气上升的事实性知识,开始从运动的视角关注空气的流动。本节课学生将探究风的形成 过程,让学生知道风的成因。本节课仍然会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即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最后增加拓展活动一项。虽然和上节课一样需 要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但本节课的重点在“制定计划”上。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观察空气运动的能力,能够观察并操作热空气性质的实验,具有初 步的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但实操能力还不熟。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 他们联想,推想和验证风的形成,聚焦问题。 二、学习目标: 1.知道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2.能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 3.有利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对风门作用的了解,探寻工具中的科学原理,体会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三、学习重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实验计划。 2.通过实验,探究风的形成过程。 四、学习难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实验计划。 2.通过实验,探究风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课件、风的形成演示箱、实验记录单等。2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 题 提出问题:冬天家里用暖气片来取 暖。你注意过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 间的什么位置吗?暖气片被加热 后,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热空气 上升后留下的空间会被谁占据呢? 学生回答:安装在墙 下边。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出 发,创设情境,引发 学生的兴趣。 猜想假 设 1.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房间模型,带 孔的玻璃箱模拟房间,箱子里的蜡 烛模拟暖气片,大家看一看,点燃 房间墙边的蜡烛空气会发生什么 变化? 1.学生思考,进行猜 想。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 本环节充分开发学生 的思维。基于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 出猜想和假设。 搜集证 据 1.老师讲解实验:我把蜡烛放进去 空气流动了吗?不知道因为看不 见,回想一下我们可以借助什么确 定空气在流动?怎样观察? 2.教师总结可以将线香放在洞口, 点燃蜡烛和线香,将线香移至出风 口,观察烟的飘动情况,来判断有 没有风的形成,并且演示实验,让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1.思考讨论借助线香 的飘动判断风的形成 方法。 2.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3.完成《学生活动手 册》上的相关内容。 培养学生学会用模型 搜集证据的意识,锻 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观察能力,为下个环 节做准备。 得出结 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热空气上升 后,周围较冷的空气流动过来,补 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的结 论。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 空间被冷空气占据了。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 实验结论。 拓展活 动 教师展示课件“巧妙的设计---风 门”,提出“炉子的风门为什么设 计在底部?如果想让炉火旺一些, 学生思考,并在课下 尝试解决问题。 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 知识,同时鼓励学生 课下探究。3 该怎样操作风门?如果想让炉火 小一些呢?”的问题,引发学生思 考,拓展学生的思维。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
正在获取登录状态,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