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朱子语类》三则 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朱熹的思想与程颢、程颐的思想合称程朱理学。朱熹一生关心现实,对金人南侵、土地兼并、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现状焦虑不安,要求选贤任能,修明军政,爱养民力,实现统一。从中进士至死50多年间,虽为官仅9年,在朝廷任职仅40天,但在任上都能革除弊端,打击贪吏,救灾安民。‎ 朱熹是一位热心讲学兴教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直接从事教育活动达40余年,即使在他从政的十余年间,也热心教育,每到一地,都倡办地方学校和学院,并亲莅讲学。他的弟子众多,留有很多著作。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等,尤其是《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南宋以后封建教育的正统教材,在中国封建社会盛行达七八百年之久。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周边国家产生很大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国都曾提倡程朱理学,印刷和发行程朱的著作。‎ ‎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主要是以“性”与“天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同时也涉及政治、教育、道德、史学等方面的问题。性指人性,天道即理或天理。《中庸》一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提出了性、道、教三个问题。理学家就是顺着《中庸》的这三个问题接着讨论。理、气、心、性、太极、无极等成为理学家讨论的主要问题。‎ 在宋明理学六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主要的派别,其中朱熹是最为关键的人物。‎ 朱熹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北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思想,为理学思想体系初步确立了范围及基础。宋明理学发展到朱熹这里,才确立了独特的学术规模与体系,奠定了确然不拔的基础,并影响了此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六七百年之久。朱熹的一生,大都是在著述与讲学中度过的。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讲学时的一些问答,后人分类整理,编为《朱子语类》。‎ - 15 -‎ ‎《朱子语类》共140卷,是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其中《四书》占51卷,《五经》占29卷,哲学专题如理气、知行等,专人如周、程、老、释等,以及治学方法等,约占40卷,历史、政治、文学等约占20卷,较详尽地保存了朱熹晚年的许多言论,内容生动,极具魅力。其中密布着师徒间紧凑的对答,且以口语式的文体记录下来,使朱子精深细致的哲学观点,变得极为平易而实用。当然由于语录是门人的记录,与朱熹原话不免有出入可疑之处,但其分门别类,明白易晓。‎ ‎《朱子语类》有三大特点:一是朱熹晚年精要语多,可纠正其早期著作中的某些不成熟意见;二是《朱子语类》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在其文集中有言之甚简或完全阙如的,可以弥补其文集之不足;三是《朱子语类》与其他理学家语录多谈性理者不同,上自天地之所以高厚,下至一物之微,无所不谈,范围广泛。从这三个特点可知其价值之高,“历千载而如会一堂,合众闻而悉归一己”。想要深入了解朱子学派的思想,探寻其问题的本意,《朱子语类》乃是最宝贵的资料。‎ 本文的三则语类分别谈论了读书的方法、天理及人欲问题、义利问题。‎ 章节 主要内容 第一则 关于读书,《朱子语类》强调应该读到不忍释手,才能领略到书中的真意;粗读几遍了解书中的大意就感到满足,其实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含意。人心是天理之所在,勤于用心才会更加明白事理。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才会看很多书,理解很多理 第二则 关于理欲问题,《朱子语类》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存在斗争的,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做的是克制自己的言行和私欲,使之合乎天理。具备圣人资质的人,自然会按照天理去做,而不会流于人欲。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人,需要首先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普通人需要仔细用心,每时每刻都要克制自己的私欲,做事才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 第三则 朱熹认为读书首先要明辨义利,是“为人”还是“为己”,是要成圣成贤,还是趋于愚昧不肖,这是读书的原则,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不容商量 - 15 -‎ - 15 -‎ - 15 -‎ 对应学生用书P59‎ 诵读《朱子语类》第一则,完成以下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若读之数过(遍,次)‎ ‎(2)略晓其义即厌之(满足)‎ ‎(3)终日着意(用心)‎ ‎(4)穷①得多少义理②  ①(穷究,即研究深透) ②(道理)‎ ‎(5)则精神自是愦愦(昏乱不清醒)‎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 译文:想要另外找书来读,那就是对这一卷书还没有领悟它的意旨。‎ 句式:省略句,应是“犹未得(其)趣”。‎ ‎(2)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 译文:人心的性灵,是由天理所决定的。‎ 句式:判断句,无标志词的判断句,句意本身有判断意味。‎ ‎3.本则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朱熹有怎样的读书观?‎ ‎[明确] 朱熹不但是著名的理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对于学生读书,一向主张精读,反对贪多。他认为为学者必须通过熟读精思,其学习才会取得进步。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法,首先是讲究“熟读”。这也就是文中所说的“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 - 15 -‎ ‎。他的熟读,是在专精条件下的熟,他认为只有通过熟读,才能真正掌握书中所讲的义理,也就是他在这里所说的“真味”。因此,朱熹所讲的读书法,是与他的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勤读书⇒有智慧更聪明 ‎4.“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请联系这现实分析这段话。‎ ‎[明确] 读书是有方法的,根据读书的目的去选择读书的方法。若要把握书中的精髓,读书就应该坚持不懈,若浅尝辄止,就不能掌握义理、获得知识。有些人读了书,之所以记不住、说不出,“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但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若要扩大知识面,一目十行,观其大意的速读也是必不可缺的能力。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的读书法。‎ 诵读《朱子语类》第二则,完成以下各题。‎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洒扫收拾。“埽”同“扫”。打叠,收拾、安排)‎ ‎(2)明知合行大路(应该)‎ ‎(3)此便是天理①人欲交战之机②‎ ‎①(心之本然,即本来的思想) ②(关键)‎ ‎(4)若是中人之资质(普通人)‎ ‎(5)须大段著力(仔细)‎ ‎(6)如履薄冰(踩)‎ ‎(7)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同“克制”)‎ ‎(8)直①是恁地②用功 ①(应该,应当) ②(如此,这样)‎ ‎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译文:这就是缺乏“克制自己”的功夫。‎ 句式:判断句,以“是”作为判断标志。‎ ‎(2)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译文:这就是天理和人欲斗争的关键。‎ 句式:判断句,以“是”作为判断标志。‎ ‎(3)乃为人欲引去。‎ 译文:却被人欲所引诱。‎ 句式:被动句,以“为”作为被动标志。‎ - 15 -‎ ‎(4)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 译文: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人。‎ 句式:定语后置,“者”表定语后置。‎ ‎7.朱熹认为怎样才能够“去人欲”而成“克己”之功?‎ ‎[明确] 一是要经常洒扫收拾思想的污垢,克制自己的不合理的欲望。‎ 二是遇到事情不能随便放过,要明白事理,做出正确选择。‎ 三是资质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磨砺培养“克己”的能力。‎ 四是要有谨慎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加强学习。‎ ‎8.本则文字中“大路”“小路”分别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 ‎[明确] 大路、小路分别指的是天理、人欲。因为人们“无克己工夫”才舍大路而取小路,外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9.朱熹在教育方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 首先,朱熹态度和蔼,利于沟通。朱熹语言通俗,犹如家常之语却含有深意。‎ 其次,朱熹善用生活俗事作喻,便于启发。朱熹以“小路”“大路”分析“私欲”和“天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再次,朱熹因人施教的方法很切合实际。朱熹将教育对象分为“圣人之资”“贤人之资”和“中人之资”三个层次,教以不同方法,很有针对性。‎ 最后,引用《论语》语句加以劝勉,很有说服力。‎ 诵读《朱子语类》第三则,完成以下各题。‎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圣贤教人,都提切己①说话②‎ ‎①(切身) ②(说教)‎ ‎(2)古之学者①为己,今之学者为人②‎ ‎①(求学的人) ②(为了装点门面做样子给人看)‎ ‎(3)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不才,不正派)‎ ‎(4)这里只在人札定脚①做将②去 ‎①(踏踏实实的) ②(用在动词后,没有实在意义,作音节助词)‎ ‎11.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明白理义,品德低下的人只计较利益得失。‎ - 15 -‎ 句式: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是“君子于义喻,小人于利喻”。‎ ‎(2)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 译文:从这边讲就是为了义,从那边讲就是为了利。‎ 句式:判断句,以“是”作为判断标志。‎ ‎(3)今是要求人知?要自为己?‎ 译文:现在是要求别人了解(自己)?还是要自己为了(提升)自己?‎ 句式:省略句,在“知”后省略了宾语“自己”。‎ ‎12.第三则选文讨论的主旨是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有怎样的联系?‎ ‎[明确] 义就是道义原则,利就是利益。重义轻利,是儒家一贯的立场,也是朱熹在这一章语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义利问题来源于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很明显,孔子把义利对立起来,看作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朱熹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他一方面认为,作为统治阶级,应该实行奖励生产、开荒救灾、薄赋赈济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利”不能否定;另一方面,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应该重义轻利,讲义不讲利。朱熹对此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所谓义,就是“天理之所宜”(《论语集注·里仁》),这是说,符合天理所当做的,就合乎义。而利则是“人情之所欲”(《论语集注·里仁》),是“人欲之私”(《孟子集注·梁惠王上》)。由此可见,朱熹把义利问题等同于理欲问题,把孔孟关于义利的关系从理学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在朱熹看来,每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主要的就是要严守义利之分别。朱熹说:“学无深浅,并要辨义利。”(《朱子语类》卷十三)这和文中所说的是一个意思,即义利之辨是学者的“切身事”。‎ ‎ 对应学生用书P111‎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B.然小路前面有个物引著 C.到遇事时固不会错 D.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解析:A项,“埽”同“扫”;B项,“著”同“着”;D项,“克治”同“克制”。‎ 答案:C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读之数过 过:遍,次 B.略晓其义即厌之 厌:讨厌 C.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机:关键 - 15 -‎ D.明知合行大路 合:应该 解析:厌,满足。‎ 答案:B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且须分个内外 B.须是遇事之时 C.古之学者为己 D.若是中人之资质 解析:B项,古今同为遇到事情。A项,内外:古义:“内”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外”指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今义为方位名词,内部和外部。C项,学者:古义:学习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项,中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中间人。‎ 答案:B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之”,前一是“代词,书”,后一是音节助词。B项,“乎”,前一是“语气词,吗”,后一是介词“比”。C项,“以”,前一个是介词“把”,后一个是表修饰的连词,同“而”,可不译。D项,“所”均为无定代词,“……的地方”。‎ 答案:D ‎5.名句名篇填空。‎ ‎(1)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曰:“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 ‎(3)曾子曰:“____________,不亦重乎?____________,不亦远乎?”‎ 答案:(1)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2)小人喻于利 (3)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6.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这是天理,那是人欲。‎ ‎(2)这就需要先明白事理,然后勇敢地去做。‎ ‎(3)一般说来,学习、做学问,就要分清内外,这就是最紧要的问题。‎ - 15 -‎ 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9题。‎ 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如一条大路,又有一条小路。明知合行大路,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自家不知不觉行从小路去;及至前面荆棘芜秽,又却生悔。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到遇事时固不会错,只是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曾子曰:‘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直是恁地用功,方得。”‎ ‎(卷一一六“训门人四”)‎ ‎7.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方法的一项是(  )‎ A.须是遇事之时,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B.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C.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D.先也用分别教是而后行之 解析:C项,仅是对具有“上智圣人”资质的人而言的,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答案:C ‎8.下列有关本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则中的“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 B.朱熹认为在生活中经常被人欲所引导而丢失了天理是“克己工夫”没有做好。‎ C.圣人在理欲问题上不需要任何用力,自然就会顺天理而行,而不流于人欲。‎ D.朱熹引用曾子之言,是为了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 解析:A项,“就是”一词过于绝对,“人欲”既指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指其他一些不合道德规范的妄念。‎ 答案:A ‎9.“天理”与“人欲”是宋明理学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朱熹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儒家一向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这种把人欲和天理对立起来的看法,为程朱理学所继承,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论证。朱熹所说的天理,根本上还是儒家所讲的仁义道德、五伦规范。主张理学的人的修养目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去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用天理去除人欲。这是道德修养的关键,也就是朱熹所说的“天理人欲交战之机”。理学所讲的理欲之辨,用现代哲学术语来说,其实就是理性对感性的限制。‎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子家训 朱 熹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 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年虽高于我,我必。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之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如能是,天必相之。‎ ‎(录自《紫阳朱氏宗普》)‎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切莫矜己之长      矜:矜持 B.事师长贵乎礼也 事:侍奉 C.天必相之 相:帮助 D.我必远之 远:远离 解析:矜:夸耀。‎ 答案:A - 15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A项,均为代词,他。B项,前者,助词,与“也”一起表判断;后者,代词,……的人。C项,均为副词,就,表承接。D项,均为副词,就。‎ 答案:B ‎12.下面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朱熹认为,臣对君要做到“忠”,君对臣要做到“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这是各阶层的人应恪守的原则和本分。‎ B.不能因为对方年长还是年幼而采取不同的态度,而应该根据他是否有德、有才来采取什么态度。‎ C.朱熹认为,对自己的优点应当尽量遮掩,以做到谦逊;而对缺点应将其放大,以求快速改正。‎ D.对子孙应尽心教育,对下人要宽松体恤;尊重有德有学问的人,对深陷困境的人应伸出帮助之手。‎ 解析:C项,原文是说“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答案:C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 ‎(2)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用道理劝导帮助他。‎ 参考译文:‎ - 15 -‎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子女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敬“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千万不要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用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嫉妒贤才和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了。人如果能做到这些,上天也一定会辅助他的。‎ 三、语言表达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古代经典,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古代经典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腹有诗书气自华”,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与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并且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古代经典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现在为什么还要阅读古代经典 ②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③可以转变风气 ‎15.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结合下面这段文字,简要表达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不超过80个字)。‎ 据《法制晚报》报道,寒假期间,北京有近七成家长帮孩子报名各种课外辅导班。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不少家长开始注重对孩子进行唐诗宋词及书法等传统文化方面的熏陶。同时,数学、作文等老牌项目有逐渐“没落”迹象。记者在朝阳区日坛小学附近的一家培训机构看到,水墨、工笔、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均是今年新增的授课内容,每节课为一个半小时。传统文化假期培训渐成火热之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标题:如此培训(或“传统文化培训真‘火’了”,“寒假培训”,“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等)‎ 看法:(示例一)文化培训热不是坏现象。传统文化培训热度渐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在考试政策杠杆的撬动之下,不仅学校教育的内容在发生变化,家长们对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 ‎(示例二)考啥补啥,非正路也。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各个元素往往整合在一起。如果以辅导班的模式,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肢解开来,普及和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就会打折扣。‎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后来,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在朱熹看来,“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学的精髓之所在。需要指出的是,朱熹在“存理灭欲”理论上的作为,更多的在于阐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在朱熹那里,“人欲”,指的是“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并非同一概念。比如,“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可见,朱熹所说的“人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因此,朱熹并不一概反对人的欲望。他说:“如‘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圣人与常人皆如此,是同行也。然圣人之情不溺于此,所以与常人异耳。”朱熹反对的是沉溺于人的欲望之中。他甚至还说:“人欲也未便是不好。谓之危者,危险,欲堕未堕之间,若无道心以御之,则一向入于邪恶,又不止于危也。”认为人欲只要有“道心以御之”,就“未便是不好”‎ - 15 -‎ ‎。同时,朱熹也不是盲目地抵御外物的诱惑。他反对司马光“扞御外物”的思想,说:“夫外物之诱人,莫甚于饮食男女之欲,然推其本,则固亦莫非人之所当有而不能无者也。但于其间自有天理人欲之辨,而不可以毫厘差耳。……今不即物以穷其原,而徒恶物之诱乎己,乃欲一切扞而去之,则是必闭口枵腹,然后可以得饮食之正,绝灭种类,然后可以全夫妇之别也。”显然,朱熹并不是一味地“扞御外物”,而是要求通过“即物以穷其原”,正确区分天理与人欲。 ‎ 至于如何实现“存理灭欲”,朱熹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存理灭欲”首先要“认取那个是天理,那个是人欲”。“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只有通过明理,才能灭去私欲,所以,朱熹更多地讲“明天理、灭人欲”。其二,“存理灭欲”是复归于人的本心的必要环节。在朱熹看来,“存理灭欲”,就是要通过明辨天理人欲之异,复归于人的本心。其三,“存理灭欲”是一个循序渐进、自然而然的过程。在朱熹看来,“存理灭欲”并不是单纯地通过外在的力量,而是要通过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循序渐进,“自然纯熟”。 ‎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在理论上的缺陷,是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所谓“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就有可能把属于社会伦理的“天理”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在社会还没有制定出合法的程序来确立“天理”的内容时,而被任意赋予各种规定,从而造成如清代戴震所说的“以理杀人”。当然,这并不是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所希望看到的。 ‎ ‎(摘自《光明日报》)‎ - 15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