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示例一
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人与社会的
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
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
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
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2、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他认
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
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
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
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
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
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
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3、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中国的文化
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
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
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强的急迫感。
示例二
之前,学生已学过讲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已有一定的基础。另外学习
小组由分工,有合作,有记录员,就不存在思考题太多使学生没办法一下子把五个问题合作
完成这一问题,当然也要根据学生情况而定,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可把合作探究
中的问题分两次完成。除了在合作探究时忘了让点评小组进行点评这个环节不足外.另外一
个就是张雪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高才低能”这个有语病的词时,李老师本想着在张雪同
学说完之后给予纠正.可当时张雪同学被采访时那种气氛包围着,满脸的喜悦,因而她没有
及时纠正,事后想这是对的,这也是作为老师不可忽视的地方。
今后,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探究先进的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和课堂结构.把课堂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还给学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和
作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示例三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
理的思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形成
学生自己的能力,强调学会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因此,教学中,我从具体的事
例入手,让学生感知课文,引导他们发现并抓住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
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
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
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对课文的处理过于传统,放不开。教师在课堂
上还是讲的过多,教师的角色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课后我想:在议论文教学中除了重点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
维层次,让学生在接受文本特点,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同时,能否多在形象
性上去做文章,学会解读议论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断,使议论文教学不至于味同嚼蜡,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做的很不好。现将
本课教学设计附上,以供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教。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