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PART TWO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中考真题纵览 年份 区域 分值 考查篇目 考点分布 2018 年 淮安 5 题 20 分 《核舟记》与“伞灯”对比 朗读停顿、文言词语、翻译句子、内容理解 宿迁 4 题 14 分 《贞观政要》课外单篇阅读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朗读停顿、内容理解 连云港 4 题 16 分 《岳飞》课外单篇阅读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朗读停顿、内容理解 中考真题纵览 2017 年 淮安 5 题 20 分 《曹刿论战》与《资治通鉴》 篇目对比 朗读停顿、文言词语、翻译句子、写法鉴赏、对比探究 宿迁 4 题 12 分 《战国策·赵策》课外单篇阅读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朗读停顿、内容理解 连云港 5 题 16 分 《项羽本纪》课外单篇阅读 文言词语、朗读停顿、翻译句子、成语出处、人物形象 (续表) 中考真题纵览 2016 年 淮安 5 题 20 分 《小石潭记》和《游媚笔 泉记》对比 朗读停顿、文言词语、翻译句子、内容理 解、写法对比探究 宿迁 4 题 10 分 《资治通鉴》选文课外单篇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朗读停顿、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连云港 4 题 16 分 《汉书》选文课外单篇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朗读停顿、人物形象 (续表) 中考真题纵览 2015 年 淮安 4 题 16 分 《出师表》与《史记·淮 阴侯列传》对比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内容理解、人物特点对比 宿迁 4 题 9 分 《旧唐书》柳宗元传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朗读停顿、内容理解 连云港 4 题 15 分 《乐羊子妻》课外单篇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朗读停顿、内容理解 (续表) 中考真题纵览 2014 年 淮安 4 题 17 分 《晏子使楚》与《送东阳 马生序》对比 文言词语、翻译句子、写法鉴赏、人物形象对比 宿迁 3 题 10 分 《陈涉世家》《项羽本纪》对比 文言 词语、翻译句子、人物性格对比、写法对比 连云港 4 题 14 分 《周处》课外单篇 文言词语、朗读停顿、翻译句子、内容理解 (续表) 中考真题纵览 【考情总结】 (1) 考查特点 : 淮安中考本考点近 5 年均为课内外对比阅读 , 分值近三年稳定在 5 题 20 分 ; 宿迁中考本考点近 4 年以课外单篇为主 , 分值在 9-14 分 ; 连云港中考本考点近 5 年以考查课外单篇为主 , 分值在 14-16 分。    (2) 选材特点 : 从文体特征上看 , 淮安中考本考点选材近五年说明类、游记类、议论类、人物类都涉及 ; 宿迁和连云港考查课外单篇以政论类、传记类为主 , 文言文阅读选材内容很广 , 但都体现了“浅易”的要求 : 文不甚深 , 篇不甚长 , “浅”而不薄 , 对初中毕业生来说 , 阅读不太困难。    (3) 考点分布 : 考点分布方面 , 文言词语、朗读停顿、翻译句子是必考题型 , 近三年非常固定 , 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写法特点、对比探究等考点根据选材内容不同频次出现。   中考真题纵览    (4) 备考方向 : 备考方向仍然要把基础当作复习重点 , 解释词语、翻译句子、朗读停顿不容忽视 , 内容理解也是常考题 , 要求考生能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 ,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情感等方面有自己的理解。人物分析重点学会能结合文章人物的行为事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评价拓展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手法探究要求考生能识别文章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 并结合内容说出它的表达作用。 考点技法突破 第 1 讲  朗读停顿、文言词语、翻译句子 真题体验 【 答案 】 笙箫鼓乐声 / 彻夜不绝 【 解析 】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初读句子 , 感知到这是一个主谓句 , 对于主谓短语 , 主谓之间要分开 , 所以断句为 : 笙箫鼓乐声 / 彻夜不绝。 【 答案 】① 雕刻 ( 做 )   ② 依据  ③ 有的  ④ 大约 【 解析 】 考查文言文的词语掌握能力。 ① 根据语境可得知 , “为”是动词 , 后面是“宫室” , 所以翻译为 : 雕刻 ( 做 ) 。 ② “因势象形”可根据我们熟知的成语“因势利导” , 推断为依据。 ③ “或”一般翻译为“有的人”或者“有时候” , 此处根据上下文翻译为“有的”。 ④ 根据我们学过的“高可二黍许”推断出答案是“大约”。 【 答案 】①( 他 ) 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 ② 船从头到尾大约八分多长。 ③ 每每伞灯经过的地方 ,( 游行队伍 ) 连绵好几里 ,( 伞灯 ) 发出耀眼的光亮 , 就像在白天一样。 【考点三】 翻译句子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 ① 尝贻余核舟一。 ②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③ 每灯过处 , 绵亘数里 , 光耀如昼。 【 解析 】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① 尝 , 曾经 ; 贻 , 赠送 ; 注意句式 : 补充主语“他”和定语后置句“核舟一”。 ② 逐字对译 , 注意 : 舟首尾指船头至船尾 , 奇 , 零数 , 指多一点。 ③ 逐字对译 , 注意重点词语 : “数” , 几 ; “绵亘” , 绵延 , “昼” , 白天。 【考点四】 内容理解 ( 见第 2 讲 ) 4. 请简要说说 [ 甲 ] 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4 分 )   【 答案 】 活 ( 窗开关自如 ) 、多 ( 内容丰富 ) 、细 ( 雕刻精细 ) 、美 ( 石青糁之、雕栏相望 ) 、巧 ( 体现意境 : 小窗的刻字暗示主题 ) 【 解析 】 本试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本 , 活 : 窗开关自如。多 : 内容丰富。细 : 雕刻精致。美 : 雕栏相望。巧 : 小窗刻字暗示核舟主题。 5. 结合 [ 乙 ] 文内容 , 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4 分 ) 【 答案 】 赞叹伞灯制作精妙 ; 赞叹伞灯表演场面盛大 ; 赞叹伞灯表演内容丰富、有趣 ; 遗憾通商后伞灯表演的衰落 ; 赞扬古代人民的智慧 ( 民间艺术的杰出成就 ); 惊于谈笺纸胜于吴绫。 【 解析 】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雨苍氏的感慨是“琐事耳 , 而插一叹想句 , 便寓绝大感慨” , 从文中找相关琐事中反映的感慨 , 从伞灯制作的形状、尺寸、表演内容等方面 , 赞叹伞灯的制作精巧 , 表演内容有趣等 , 这些都是对制作伞灯的匠人的由衷赞叹。 [ 乙参考译文 ] 上海元宵节的灯 , 伞灯最为漂亮。灯制作成伞的形状 , 有的是圆形的 , 有的是六角形的 , 都用五色锦笺点缀而成。磨得薄一些 , 使它如蝉翼一般 , 上面雕刻着人物、花鸟 , 细得如同茧丝一般。制成一盏灯 , 一年才完成 , 即使花费百金也不觉得可惜。但是伞灯出来的最迟 , 每次等到各种灯展尽兴 , 在百花生日前后才繁盛。多的时候达二三百盏 , 夹杂五彩吴绫折枝花灯 , 偶尔点缀禽、鱼、蝉、蝶 , 翩翩飞舞 , 如同活的一般。有的把伞灯扎成亭的样子 , 高大约三四丈 , 名叫“抬阁” , 用龙凤装饰 , 用云母石做鳞甲 , 上下通明 , 灯火能照几丈远 ; 有的两层 , 有的三层 , 每层都绣着孩童 , 扮演杂剧 , 常常扮演《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 , 烟雾中可见月宫 , 嫦娥立在大殿左边 , 身边的侍女各自拿着宫扇。扇上画着牛郎织女二星 , 远望他们像在霄汉。每每伞灯经过的地方 ,( 游行队伍 ) 连绵数十里 ,( 伞灯 ) 发出耀眼的光亮 , 就像在白天一样。笙箫鼓乐声整夜不断。但是自从通商以后 , 再没有这样的盛事了。同乡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 , 珠帘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 , 妙擅江乡算伞灯。”大概伞灯的制作 , 纸贵于绫 , 谈笺 , 是本地的特产。 雨苍氏曰 : 这是琐碎的小事 , 但加入一句感叹 , 便寄寓了很多感慨。 考点 1   朗读停顿 技法精讲 1. 按音节来划分。如“故人具鸡黍”一句 , 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 : 故人 / 具 / 鸡黍 ; 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 : 故人 / 具鸡黍。 2.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 , 朗读时须停顿。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中 , “于是”是两个单音节词 , 不能连读 , 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 : 故 / 天 / 将降大任 / 于 / 是人也。 3. 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一句中 , “若夫”是句首语气词 , 朗读时其后要停顿 , 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 : 若夫 / 日出 / 而 / 林霏开。 4. 根据古代文化常识划分。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一句中 , “虞山”是山名 , “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 朗读时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 : 虞山 / 王毅叔远甫 / 刻。 5. 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中 , “先帝”是主语 , “以”是谓语 , “臣卑鄙”是宾语 , “不”作“以”的状语 , 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 先帝 / 不以 / 臣卑鄙。 6. 骈句划分节奏 , 必须整齐划一 , 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一句 , 就是四字骈句 , 应该两字一顿 , 即 : 不以 / 物喜 , 不以 / 己悲。 7. 根据文意确定停顿。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 , 其意思是“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 据此 , 这句话可以这样划分朗读节奏 : 而 / 不知 / 太守之 / 乐其乐也。 考点 2   文言词语释义 技法精讲 1. 解释文言实词的方法 (1) 加字法 在现代汉语中 , 双音节词占了词总量的绝大多数 , 而古代汉语则以单音节词为主。要把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 , 就需要把这些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 实现这种变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字法 ,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一个最贴近原词意思的字。 例 : “夏蚊成雷 , 私拟作群鹤舞空” ( 《幼时记趣》 ) 中在保持原词意思的基础上 , “夏”可以加字为“夏天” , “蚊”可以加字为“蚊子” , “私”可以加字为“私下里” , “鹤”可以加字为“鹤群” , “舞”可以加字为“飞舞” , “空”可以加字为“在空中”。 (2) 换字法 换字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来调换古文中对应的某个词 , 使之表达出与原词相同的意思。 例 : “余立侍左右 , 援疑质理” ( 《送东阳马生序》 ) 一句中 , “余”“立”“左右”“质”在现代汉语中分别为“我”“站”“旁边”和“询问”之意 , 此句用换字法可翻译为 : 我站在旁边侍候 , 提出疑问 , 询问道理。 (3) 字形分析法 从造字方法上看 , 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 , 小部分是会意等用其他造字方法造的字。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 , 会意字由几个部件构成 ,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 ( 或有表意作用的声旁 ) 和会意字的部件 , 就可以得出汉字的本义。因此 , 在翻译实词时 , 也可以通过分析它的字形来把握它的意义。 例 :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送东阳马生序》 ) 一句中 , “叩”是形声字 , “口”是声旁 , “卩”是形旁 , 从能表意的形、声旁中可以分析出该词本义为“躬身发问” , 引申为“请教”之意。 (4) 成语推敲法 成语推敲法就是借助与实词相关的成语的意思来推敲实词的词义。由于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沿袭使用的固定短语 , 它的词义一般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因此 , 当我们要解释某个实词时 , 可以先联想与此词有关的成语 , 再根据这个成语的意思 , 推敲出该实词的词义。 例 :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 《桃花源记》 ) 一句中 , 要译出“阡陌交通”的意思 , 我们可以先联想与“通”字有关的成语 , 如“四通八达”。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 , 形容交通极为便利 , 也形容通向各方。我们由此可推断出“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5) 课内迁移法 针对宿迁、连云港考查课外文言文的篇目 , 大多数字词为课内所学习掌握的内容 , 均可链接到课内文言词语。答题时可采用课内迁移法 , 快速回想加点词语在教材中的义项 , 并根据语境代入 , 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义项。如 :2018 年连云港“饰名姝遗之”中 , “遗”本义为遗失。快速回想教材《出师表》中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的“遗”是给予的意思 , 代入原文比较 , 可解释为“给予”“赠送”“馈赠”。 2. 解释文言虚词的方法 (1) 熟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用法和典型实例。 如“之”“其”“以”“于”“而”等文言虚词的常见意义、用法 , 以及它们不同意义的典型例句。在学习或考试时 , 以典型例句作为参照 , 推断虚词在其他句子中的意义及用法。 如 : 已知“陛下亦宜自谋 , 以咨诹善道 , 察纳雅言” ( 诸葛亮《出师表》 ) 中 , “以”处在后一分句句首 , 是表目的的连词 , 意思是“用来” , 可推知“不效则治臣之罪 , 以告先帝之灵”“诚宜开张圣听 , 以光先帝遗德”这些句子中的“以”也是表目的的连词。 (2) 结合语境确定虚词的意义。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 , 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 , 必须结合上下文 , 综合运用文意理解和句法分析两种方法。 如 :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国恒亡”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中 , “则”是连词还是副词 ? 从分析语法入手 , 可知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 , 那么“则”就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 相当于“如果”。 (3) 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 , 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 即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 , 看它在句子中作什么成分 , 以便确定如何翻译。 如“之”作助词时 , 处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 , 可译为“的” , “予谓菊 , 花之隐逸者也” ( 周敦颐《爱莲说》 ) 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 ; 而在“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 中 , 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 可不译。 (4) 先多朗读 , 体会语气 , 再进行判断。 如“也”表示语气 , 主要用在句末 , 多表示判断、解释和说明。又如用在主谓之间的“之” , 可以通过朗读感知其舒缓语气的作用。   考点 3   翻译句子 技法精讲 方法 释义 典例 对   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和句式 , 逐字逐句地翻译。   “及郡下 , 诣太守 , 说如此。” ( 《桃花源记》 ) 将“及”“诣”“说”“如此”替换成现代词语 , 然后按照语序对译成现代汉语。 调   特殊句式 , 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 , 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调整语序。   “甚矣 , 汝之不惠。” ( 《愚公移山》 ) 翻译时将“汝之不惠”调整到“甚矣”之前。 (续表) 留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度量单位等专有名词 , 翻译时保留。   “庆历四年春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岳阳楼记》 ) “庆历” ( 年号 ) 、“滕子京” ( 人名 ) 、“巴陵郡” ( 地名 ) 翻译时不用改动。 换   词语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在使用 , 但用了另外的词 , 翻译时用现代汉语中意义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   “十年春 , 齐师伐我。” ( 《曹刿论战》 ) 句中“师”“伐”可用“军队”“攻打”替换。 (续表) 删   词语仅有词法作用 , 无实际意义 , 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来替换 , 可以删除不译。   “怅恨久之 , 曰 : ‘苟富贵 , 无相忘。’” ( 《陈涉世家》 ) 句中“之”是助词 , 没有实际意义 , 可删除不译。   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可以删除。   “通计一舟 , 为人五 ; 为窗八 ; 为篛篷 , 为楫 , 为炉 , 为壶 , 为手卷 , 为念珠各一。” ( 《核舟记》 ) 句中“为”出现多次 , 可以只译其一 , 删除其他。 补   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 , 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 , 使译文通顺。   “见渔人 , 乃大惊 , 问所从来。具答之。” ( 《桃花源记》 ) 补充省略内容“ ( 村人 ) 见渔人 , 乃大惊 , 问 ( 渔人 ) 所从来。 ( 渔人 ) 具答之”。 第 2 讲   内容理解、对比探究、人物形象 真题体验 【 答案 】(1) 结束 , 完成 (2) 屡次 , 多次 【 解析 】 此题考查解释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具体的语境 , 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2. 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 标两处 )(1 分 ) 皇 太 子 鼓 吹 入 东 掖 门 【 答案 】 皇太子 / 鼓吹 / 入东掖门 【 解析 】 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朗读节奏。解答时必须先分析句中各成分间的关系 , 找出这个句子的主干 , 再根据句子的结构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 帝遣齐王攸私请于毅 , 毅许之。   【 答案 】 晋武帝派齐王司马攸私下去找刘毅 , 刘毅同意了。 【 解析 】 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遣”“私”“许”等词 , 句子中的人名不用翻译。 4. 根据文章内容 , 回答问题。 (4 分 ) 【考点五】 对比探究 (1) 同是向君王进谏 , 选文中的刘毅与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进谏方式有何不同 ?(1 分 )   【考点六】 人物形象 (2) 选文中的刘毅是个什么样的人 ?(3 分 ) 【 答案 】 (1) 刘毅 : 直言相劝。邹忌 : 讽谏。邹忌在进谏时讲究策略、方式 , 以自身作比 , 用类比的方法 , 从侧面进行劝谏。 (2) 刘毅是一个敢于直谏、刚正不阿的人。 【 解析 】 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联系人物的言行。文章写了刘毅的两件事 , 回答时要从这两件事中提炼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 参考译文 ] 太康三年的春季 , 正月初一 , 晋武帝亲自到南郊祭祀。典礼结束后 ,( 晋武帝 ) 感叹地询问司隶校尉刘毅说 : “我可以和汉代的哪一个帝王相比 ? ” ( 刘毅 ) 回答说 : “ ( 可与 ) 桓帝、灵帝 ( 相比 ) 。”晋武帝说 : “何至于到这个地步 ? ” ( 刘毅 ) 回答说 : “桓帝、灵帝出卖官职的钱都进了官府的仓库 , 陛下出卖官职的钱都进了个人的家门。凭这一点来说 , 大概还不如 ( 桓帝、灵帝 ) 。”晋武帝大笑道 : “桓帝、灵帝的时代 , 听不到这样的话。现在我有正直的臣下 , 已经胜过桓帝、灵帝了。” 刘毅任司隶 , 举发惩处豪门权贵 , 无所顾忌。皇太子吹打着乐器进入宫中的东掖门 ( 违反了宫中的规定 ), 刘毅就上奏皇帝检举他。中护军、散骑常侍羊琇 , 曾有恩于晋武帝 ,( 他 ) 倚仗着皇帝的恩宠 , 骄横奢侈 , 多次犯法。刘毅上奏皇帝 , 检举羊琇的罪行 , 认为他 ( 所犯下的罪 ) 应当处以死刑 , 晋武帝派齐王司马攸私下去找刘毅 ( 为羊琇求情 ), 刘毅同意了。 考点 4   内容理解 技法精讲 1. 理解文章内容 在解答内容理解题时 , 首先 , 要整体把握文意。记叙类文章要明确“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 结果如何” ; 写景类文章要明白是什么景色 , 有什么特点。 其次 , 要注意从文中筛选、提炼相关信息。根据题干的提示 , 寻找文章中涉及问题的词语和句子 , 然后思考这些句子的内在联系 , 进行分析比较。 最后 , 合理组织语言 : 第一 ,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 第二 , 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 第三 , 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 , 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2. 概括文章主旨 方法一 : 揣摩标题。有些文言文的标题往往点出 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 暗示文章的主旨 , 启迪思路。 方法二 : 精读首尾段 , 把握文章主旨。首段或尾段往往是对选段精准的概括 , 读懂首段和尾段 , 我们也就把握住了课外文言文的命脉。 方法三 : 摘录关键句子或组织语言作答。 写人叙事类 , 首先概括文章叙述的事情 , 然后结合相关内容分析作者情感、人物形象等 ; 写景状物类 , 首先把握景物描写的特征 , 然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法特点等 ; 议论说理类 , 首先明确作者的观点 , 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 然后总结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般答题格式 : 此文记叙了 ( 描写了、叙述了 ) ……的故事 ( 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 表现了 ( 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 …… , 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考点 5   对比探究 技法精讲 考查角度 应考策略 比较文章 内容异同 常考题型    1. 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 , 共同之处有哪些 ? 2 . 甲、乙两文都谈到了“……” , 不同的是 , 乙文还谈到了什么 ? 应对策略    1. 整体把握。在准确理解句、段、篇的基础上 , 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及态度。 2 . 具体分析。在归纳内容要点时 , 要把握文意 , 筛选、提炼信息。记叙类文章 , 要明确“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 结果如何” ; 写景类文章 , 要指出是什么景色 , 有什么特点。 比较作者 情感异同 常考题型    1. 甲文写于……期间 , 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 乙文作者…… , 表达了作者……的情怀。 2 . 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 , 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 请作具体分析。 应对策略    1. 整体感知文意。 2 . 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其所做之事及文章内容等方面的分析 , 得出启示或总结道理。 3 . 把结论与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写成答案。 (续表) 比较人物 形象异同 常考题型    1. 请根据文意 , 简要概括 ×× 和 ×× 的性格特点。 2 . 甲文表现了……的心境 , 还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 乙文记述了作者……的事迹 ,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 应对策略    1. 从正面描写入手 : 人物的具体事件 ;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 ; 文段中简洁的概括人物特征的语句。 2 . 从侧面描写入手 : 第三者的语言 ( 评价 ); 作者的评论 ; 等等。 (续表) 比较写作 手法异同 常考题型    1. 甲、乙两文都用了…… ( 手法 ), 试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 2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应对策略   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其次 要明确常见的写人叙事的手法。答题的基本格式是 : 运用了…… , 形象地写出了…… , 突出了……的主旨。也就是从“写法”“好处”“内容”“主旨”四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续表) 比较探究 启示异同 常考题型    1. 结合甲、乙两段文字 , 写出你从文中得到的两点启示。 2 . 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 , 简要谈谈甲、乙两文对你走向成才之路有哪些启发。 应对策略    1. 要准确、深刻地领会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2. 要从作品本身出发 , 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    3. 感悟一定要联系实际 , 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 , 贴近生活 , 紧跟时代 , 有新意。    4. 要言之有理 , 言之有据 , 使观点经得起推敲 , 令人信服。 (续表) 考点 6   人物形象 技法精讲 分析人物形象 , 要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事件 , 从人物行为举止、思想主张、性格情趣、志向抱负、评价议论等方面 , 筛选提取关键信息 , 进行评价。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 从直接描写分析人物。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 , 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 反映文章的主题。 2. 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的方法来写主要人物。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主要人物。 3. 从评价性句子分析人物。我们还可以从评价性的句子 , 尤其是作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 4. 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 另外 , 积累一批分析人物的词语 : 正面人物 君王 : 善于纳谏、知人善用、体贴民情、爱民如子 臣子 : 敢于进谏、忠君爱国、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精于谋划、以死卫国、人不居功、为人谦让、破案如神 名士 : 情趣高雅、超凡脱俗、桀骜不驯、多才多艺、机智果断 父母 : 教子有方、爱子情深、深明大义、重视教育、教导有方。 小孩 : 机智聪慧、好学上进、孝敬长辈、口齿伶俐、勤奋刻苦、专心致志 反面人物 狡诈贪婪 趋炎附势 背信弃义 沽名钓誉 恃强凌弱 见风使舵 蛮横专断 表里不一 口蜜腹剑 无恶不作 忘恩负义 油嘴滑舌 卑鄙无耻 落井下石 投机取巧 乘人之危 TYPE 3 专项突破 (三)   教材文言文篇目梳理    余 ① 忆童稚 ②   时 , 能张目 ③   对日 , 明  察  秋 毫 ④ 。   我回忆 ( 我 ) 幼小的时候 , 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 , 眼力可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   见藐 ⑤ 小微物 , 必 ⑥  细察其纹理 ⑦ 。故 时 有 物 外 之趣 ⑧ 。   ( 我 ) 看到细小的东西 , 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 课文注释 】 ① 余 : 我。 ② 童稚 (zhì): 童年。稚 , 幼小。 ③ 张目 : 睁大眼睛。张 , 张开。 ④ 明察秋毫 : 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明 , 眼力。察 , 看清。秋毫 ,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⑤ 藐 (miǎo): 小。 ⑥ 必 : 一定。 ⑦ 细察其纹理 : 仔细观察它的花纹。纹理 , 这里泛指花纹。 ⑧ 物外之趣 : 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第 1 篇  幼时记趣 七年级上册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 ,( 我 ) 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象的景观 ( 鹤舞 ), 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 ( 飞舞着的蚊子 ), 果真 ( 觉得它们 ) 是鹤了。 抬起头来观看这种景象 , 脖颈因为这样都僵硬了。 ( 有时 )( 我 ) 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 , 【 课文注释 】 用烟慢慢地喷 ( 它们 ), 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 , 当作青云白鹤观赏 , 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 ,( 令我 ) 高兴得连声喊痛快。 【 课文注释 】 ( 我 ) 常在高低不平的土墙边 , 杂草丛生的花台旁 , 蹲下自己的身子 , 使 ( 身子 ) 和花台一样高 , 定睛细看。把丛聚的草当作树林 , 把昆虫蚂蚁当作野兽 , 把泥土瓦砾凸起的地方当作山丘 , 把低洼的地方当作山沟 , 想象在里面游历的情景 , 真感到心情舒畅 , 自得其乐。 【 课文注释 】 一天 , 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 ,( 我 ) 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 , 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 , 搬开土山倒树一般地闯过来 ,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 它 ) 的舌头一伸 , 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我那时年纪还小 , 正看得出神 , 不禁哎呀地 ( 惊叫一声 ), 感到惊恐 ; 心神安定下来 , 捉住蛤蟆 , 用鞭子打 ( 它 ) 几十鞭 , 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 课文注释 】 【主旨归纳】 本文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 , 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乐趣。 “强”同“僵” , 僵硬 “邱”同“丘” , 土山 眼力 代词 , 它的 代词 , 这里指自己 名词 , 时候 副词 , 经常 看清 观察 名词用作动词 , 用鞭子打 的 助词 , 无意义 它 , 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代词 , 这样 用 把 因为 被 当作 6. 特殊句式 (1) 省略句 昂首观之 , 项为之强。“昂首”前省略主语“余” (2) 倒装句 徐喷以烟。状语后置 , 应为“以烟徐喷” 7. 内容理解 (1) 本文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的哪些趣事 ? 这些趣事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童心和童趣 ?       (2) 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乐趣 ? 共记叙了三件趣事 : 一是观蚊如鹤 , 二是神游山林 , 三是鞭打蛤蟆。这些趣事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因为作者观察细致 , 想象奇特。如对“藐小微物” , “细察其纹理” ; 对草丛、虫蚁、土砾 , “定神细视” ; 对二虫相斗 , 观之“出神”。观察促进了想象和联想 , 例如 : 把飞舞的蚊子想象为“群鹤舞空” , 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鹤唳云端”。这些联想和想象 , 又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的 , 因而对事物的描写真实、生动 , 富有生活情趣。所以作者可以获得很多的乐趣。    自 ① 三峡七百里中 , 两岸连山 , 略无 ② 阙 ③ 处。重岩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 ,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 , 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   叠嶂 ④ , 隐天蔽日 , 自非 ⑤ 亭午 ⑥ 夜分 ⑦ , 不见曦月 ⑧ 。 悬崖峭壁像屏障一样 , 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 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 , 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 课文注释 】 ① 自 :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② 略无 : 完全没有。 ③ 阙 (quē): 同“缺” , 空隙、缺口。 ④ 嶂 (zhàng):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⑤ 自非 : 如果不是。 ⑥ 亭午 : 正午。亭 , 正。 ⑦ 夜分 : 半夜。 ⑧ 曦 (xī) 月 : 日月。曦 , 日光 , 这里指太阳。 第 2 篇   三峡 在夏天江水猛涨 , 漫上山陵的时候 , 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 , 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 , 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 , 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 , 即使骑着骏马 , 驾着疾风 , 也没有这么快。在春、冬两个季节 , 【 课文注释 】 就是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 碧绿的深潭 , 回旋的清波 , 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 , 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 在山峰之间 ) 常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江水清澈 , 两岸山峰高峻 , 山上草木茂盛 , 很有趣味。在秋天 , 每到秋雨初晴 , 降霜的早晨 , 【 课文注释 】 林寒涧肃 , 常有高猿长啸 , 属引凄异 , 空谷传响 ,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 ! ” 【 课文注释 】 【主旨归纳】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 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点】 (1) 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作者抓住三峡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写山 , 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 , 则根据不同季节水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 (2) 动静结合 , 有张有弛。 从全文看 , 写山为静 , 文气平静舒缓 ; 写夏水为动 , 文气激烈紧张 ; 写春冬景色静中微动 , 文气轻松流畅 ; 写萧瑟之秋 , 则文气转为沉重、凄清、悲凉。从部分看 , 以春冬景色为例 : “素湍”“回清”是动 , “绿潭”“倒影”是静 ; “绝 多生怪柏”是静 , “悬泉瀑布 , 飞漱其间”是动。一起一伏 , 曲尽其妙 ; 一张一弛 , 扣人心弦。 (3) 句式整齐 , 音韵和谐 , 节奏鲜明。 本文多用四字句 , 句式整齐 , 有的是上下对偶 , 如“朝发白帝 , 暮到江陵” ; 有的是句中对偶 , 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等。 “阙”同“缺” , 空隙、缺口 有时 即使 甚 , 很 形容词 , 极高的 动词 , 消失 名词 , 清波 形容词 , 清澈 动词 , 断绝 介词 , 在 连词 , 如果 名词用作动词 , 降霜 形容词用作名词 , 清波 动词用作名词 , 飞奔的马 形容词用作名词 , 急流的水 快 接连不断 寂静 山峰 冲荡 逆流而上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太阳 宣布、传播 悲凉婉转 江水清澈 , 两岸山峰高峻 , 山上草木茂盛 早晨 6. 内容理解 (1) 课文描写了三峡的山和水 , 为什么先写山势 , 后写水势 ?         (2) 本文客观地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 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 , 因此写峡必定要从山写起 , 三峡的景色特征之一即山高岭连 , 所以从山起笔 , 符合其特征。另外 , 先写山势能揭示水流迅疾的原因 ( 山高 , 水的落差大 ; 山连 , 水不外泄 ; 峡窄 , 断面小 , 单位面积里水的流量大 ), 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 , 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先写山后写水 , 也体现了由次到主的写作顺序。 作者描绘三峡奇景 , 景中含情 , 情景交融。例如写群山连绵 , 高耸入云 , 体现了作者的欣赏赞叹之情。再如写三峡夏日的奔放和春冬之时的清幽 , 作者的赞叹之情也蕴含在字里行间。“良多趣味”一句 , 作者更是直抒胸臆 , 表达其赞叹之情。特别是写秋日的三峡 , 水枯气寒 , 猿鸣凄异 , 再加上悲凉的渔歌 , 让人感受到作者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3)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流量大、水流湍急。    子 ①   曰 : “学而时习 ② 之 , 不亦说乎 ② ? 有朋 ③ 自远方来 ,    孔子说 : “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 , 不是很愉快吗 ?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 不亦乐乎 ? 人不知而不愠 ⑤ , 不亦君子 ⑥ 乎 ?”(《 学而 》) 不是很快乐的吗 ? 别人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 , 不是君子吗 ?”    段解: 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 课文注释 】 ①子 : 先生,指 孔子。 ②时习 : 按时温习。时 , 按时 。 ③ 不亦说( yùe )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 …… 乎,常用语表示委婉的范文,说,同“悦”,喜悦。 ④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 ⑤愠( yùn ):生气,恼怒。 ⑥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第 3 篇   《 论语 》 十二章    子曰 : “温 ⑦ 故 ⑧ 而知新 ⑨ , 可以为师矣 ⑩ 。”    孔子说 : “温习学过的知识 , 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 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段解 : 讲学习方法 , 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 , 要“知新”。 【 课文注释 】 ⑦ 温 : 温习。 ⑧ 故 : 形容词用作名词 , 指学过的知识 , 旧知识。 ⑨ 新 : 形容词用作名词 , 指新的理解和体会。 ⑩ 矣 : 语气词 , 表陈述。 【 课文注释 】   曾 子说 : “我从多个方面反省自己 : 替人谋划事情是否尽力了呢 ? 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 ?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 ”    段解 : 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 提高自我修养。 【 课文注释 】   孔子说 :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 , 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 , 四十岁时能通达事理 不为外物所迷惑 , 五十岁时了解并顺应上天的意旨 ,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 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 , 又不超越规矩。”    段解 : 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 提高自我修养。 【 课文注释 】   孔子说 : “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 , 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 , 就会疑惑。”    段解 : 讲学习方法 , 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 强调学思结合。 【 课文注释 】   孔子说 : “多么有贤德啊 , 颜 回 ! 一 竹 筐 饭 , 一瓢 水 , 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 , 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有贤德啊 , 颜回 ! ”    段解 : 讲个人修养 , 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 课文注释 】   孔子说 : “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 , 喜爱学习的人 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段解 : 讲学习方法 , 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 课文注释 】   孔子说 : “吃粗粮 , 喝冷水 , 弯着胳膊当枕头 , 乐趣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 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段解 : 讲个人修养 , 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 【 课文注释 】   孔子说 : “几个人一起走路 , 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 , 选择他的优点 而 跟 从 , 针对他的缺点 ( 反省自己 ) 加以改正。”    段解 : 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 强调无论何时何地 , 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 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 课文注释 】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 , 日夜不停。”    段解 : 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 课文注释 】   孔子说 : “一国军队 , 可以改变其主帅 , 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段解 : 讲个人修养 , 强调坚守志向。 【 课文注释 】   子夏说 :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坚定志向 , 恳切地发问求教 , 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 仁德就在其中了。”    段解 : 讲个人修养 , 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    【主旨归纳】 本文是语录体散文 , 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 , 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 , 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 , 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 , 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 “说”同“悦” , 愉快 “有”同“又” ,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志同道合的人 道德高尚的人 是两个词 , 可 , 可以 ; 以 , 凭借 粗糙 冷水 动词 , 了解  动词 , 得到 , 懂得 立志 志向 志向 名词作状语 , 按时  名词作状语 , 每天 形容词用作名词 , “学过的知识 , 旧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动词用作名词 , 老师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以……为快乐 温习  生气 , 恼怒 同“惘” , 迷惑而无所得 同“怠” , 疲倦而无所得 从多个方面反省 诚信 立身 , 指能有所成就 迷惑 , 疑惑 超越规矩 能忍受 坚定 恳切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 , 这里指胳膊 往、离去 代词 , 这 , 指河水 动词 , 做 , 成为 连词 , 表转折 , 可译作“却” 代词 , 他的 介词 , 替 连词 , 表并列 代词 , 那种 7. 特殊句式 (1) 可以为师矣 ( 省略句 , 介词“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代“温故而知新” ) (2) 人不知而不愠 ( 省略句 , 动词“知”后面省略代词“之” , 代“自己” ) (3) 其不善者而改之 ( 省略句 , 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 8. 内容理解 (1) 怎样理解“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示例一 : 这里是指孔子勉励弟子要珍惜时光。说时光如河水一样不分昼夜地流去 , 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一去不复返 , 体现了惜时如金的人生感悟 , 勉励弟子一定要加倍珍惜时间。 示例二 : 这里是孔子用积极的心态来看人生 , 勉励人们要不断进步。人生如河水一样 , 不断地向前流动。孔子告诉人们 : “注意呀 ! 你们看这水 , 过去的都像这样 , 向前去 ! 向前去 ! 而且是昼夜不停地向前去。”人的一生中 , 思想、观念都要不断进步 , 如果满足于今日的成就 , 就会落伍。 示例三 :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包含很多深层意义 , 可以说孔子的哲学 , 尤其是人生哲学的精华 , 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中。历史是不会停留的 , 时代是向前发展的 , 宇宙如此 , 人生也是如此。 (2) “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         (3) “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精神 ? “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 , 关键在于“知新” , 这就需要通过已拥有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 , 指导未知。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进行类推 , 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两个方面 : 一方面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见人之善就学 , 是虚心好学的精神 ; 另一方面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 , 反省自己 , 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 , 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 , 都可以为师。 【 课文注释 】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 ( 应处理 ) 的事务 , 知识学问不多 , 等到做了宰相 , 太祖常常 用读书这件事来规劝 ( 他 ) 。 ( 赵普 ) 晚年读书勤奋 , 每次 ( 退朝后 ) 回到自己的住宅 , 七年级 下 册 第 4 篇   赵普 【 课文注释 】 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 , 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 , 处理决断很快。 ( 他 ) 死后 , 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 , 原来是一部《论语》。 【 课文注释 】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 , 虽然对人忌妒刻薄 , 但是 ( 他 ) 能够把天下大事 当作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 , 在宰相职位上的人 , 大多过分谨慎 , 拘于小节 , 按常规办事 , 不多言语 , 赵普却刚毅果断 , 没有谁能和他比的。 ( 他 ) 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 , 【 课文注释 】 太祖不用 ( 这个人 )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 ( 担任某官 ),( 太祖 ) 还是不用。第三天 , 赵普又把这个人 ( 担任某官的事 ) 上奏 ( 太祖 ), 太祖发怒了 , 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 赵普脸色没有改变 , 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家。过了些日子 ( 赵普 ) 把撕碎的 奏章修补连接起来 , 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醒悟过来 , 终于任用了 ( 赵普推荐的 ) 那个人。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叙述赵普晚年勤奋读书和四次举荐同一个人的事件 , 赞扬了他“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他超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沉着镇定的品质。 【写作特点】 (1) 运用细节 , 刻画人物。 如 : 用“碎裂奏掷地”的细节表现太祖之怒。“碎裂”已足以表明怒的程度 , 再加上一个“掷”字 , 就不难想象太祖怒不可遏的样子了。用“跪而拾之”的细节表现赵普的沉着镇定。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 , 很可能再次触犯太祖。 (2) 叙事简洁 , 没有冗笔。 作者写太祖的“不用”“亦不用”和“卒用” , 总共才七个字 , 省去了若干对话。通篇没有说明赵普奏荐的是何人 , 为什么奏荐此人 , 而把笔墨落在一奏、再奏、三奏、四奏上 , 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 , 反映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形容人过分谨慎 , 拘于小节 脸色 第二天 处理决断 动词的使动用法 , 使……碎裂。 表承接 , 并且 表转折 , 却 作为 担任 用 相当于“而” 把 代词 , 代指赵普 代词 , 那 , 那个 5. 内容理解 (1) “普性深沉有岸谷 , 虽多忌克 ,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2) 赵普三番五次地奏荐某人为某官 , 可某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 赵普为什么这么坚决地举荐他 , 作者在文中并没有交代 , 这是不是作者的疏忽 ? 谈谈你的看法。 “金无足赤 , 人无完人” , 赵普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正是因为“多忌克”这样的缺点 , 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可信。这句话作者以退为进 , 先指出赵普性格中的不足 , 再说他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 这样更能突出人物形象的可敬之处。 不是。作者没有交代赵普举荐的人是谁、为什么要举荐此人 , 是因为这些与文章的主旨关系不大。这篇文章重在通过描写赵普三番五次地举荐某人来表现赵普超人的毅力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胸怀。 【 课文注释 】   伯牙擅长弹琴 , 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 , 意念 ( 出现 ) 登高山的情景。钟子期赞叹道 : “好啊 ! 高耸的样子啊就像泰山 ! ”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 : “好啊 ! 盛大的样子啊像江河一样 ! ”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 , 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第 5 篇   《列子》一则 【 课文注释 】 ( 有一次 ,) 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 , 突然遇上暴雨 , 被困在岩石下面 , 心中悲伤 , 就拿琴弹奏起来。 起先弹奏雨水连绵的乐曲 , 再奏出了山岩崩塌的音乐。每 奏 一曲 , 【 课文注释 】 钟子期总能悟透其中的旨趣。伯牙便放下琴 , 长叹道 : “好啊 , 好啊 , 你听琴时所描述的 想象的 ( 意境 ) 就如同我 ( 弹琴时 ) 心里所想象的一样。我如何能使琴声逃脱你的听力呢 ? ”    【主旨归纳】 本文讲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 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 , 说明知音难得、知己难求的道理。 “卒”同“猝” , 突然 善于、擅长 琴曲的一种 好 形容词用作动词 , 穷尽 动词使动用法 , 使……逃脱 名词用作动词 , 弹奏 意念 , 心情 水流宽广的样子 高耸的样子 想 山的北面 拿 , 拿过来 旨趣 , 意旨 介词 , 在 介词 , 到 介词 , 在 代词 , 代伯牙的心意 代词 , 代琴 结构助词 , 的 结构助词 , 的 结构助词 , 的 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 不译 7. 内容理解 (1) “伯牙善鼓琴 , 钟子期善听”具体表现在哪里 ?         (2) 这篇古文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   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 , 或志在高山 , 或志在流水 , 或因心悲而作“霖雨之操”“崩山之音” , 琴技炉火纯青 ; 子期则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 无论伯牙如何弹奏 , 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知音难得 , 知己难求。 【 课文注释 】   明朝有 ( 一个手艺 ) 奇异巧妙的人名叫王叔远 ,( 他 ) 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 , 雕刻出宫殿、 房屋、器具、人物 , 甚至于鸟兽、树木山石 ( 这些东西来 ), 无不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 , 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 , 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 他 ) 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 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览赤壁 ( 的情景 ) 。 第 6 篇   核舟记 【 课文注释 】   这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 , 高度大约有两个黄米粒左右。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 船舱 , 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着小窗 , 左右各四扇 , 一共有八扇。推开窗来看 , 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 , 就 ( 看见 ) 右边刻着“山高月小 , 水落石出” , 左边刻着“清风徐来 , 水波不兴” ( 的对联 ),( 这些字都是 ) 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 课文注释 】   船头上坐着三个人 ,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 佛印坐在右边 , 黄鲁直在左边。苏、黄两人共看一幅书画的横幅长卷。苏东坡右手 拿着手卷的右端 , 左手抚着鲁直的后背。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 , 右手指着手卷 , 好像 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 , 鲁直露出左脚 ,( 身子 ) 都略微倾侧着 , 【 课文注释 】 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 , 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 ( 模样 ) 极像弥勒菩萨 , 敞开胸襟露出乳头 , 抬头向高处看 ,( 那 ) 神态跟苏、黄 ( 两人 ) 不相类似。卧倒右膝 , 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 , 而竖起他的左膝 , 左臂 ( 上面 ) 挂着 ( 一串 ) 念珠靠在左膝上面—— ( 那些 ) 念珠 ( 简直 ) 可以 ( 一粒粒 ) 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 课文注释 】   一只桨横卧在船尾。桨的两旁各有一个船夫。靠右边的那个 ( 梳着 ) 椎形的发髻 , 仰着脸 , 左手靠着一根横木 , 右手扳着右脚趾 , 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靠左边的那个 , 右手拿着 ( 一把 ) 蒲葵扇 , 左手抚着茶炉 , 炉子上面放着 ( 一把 ) 水壶 , 那人眼睛正视 神色平静 , 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 课文注释 】   那只船的背面 ( 指船底 ) 稍微平坦 , 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 , 刻的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字迹 ) 细得像蚊子脚 , 笔画清清楚楚 , 颜色是黑的。 还有一个篆字图章 , 刻的是“初平山人” ( 四个字 ), 颜色是朱红的。 【 课文注释 】   总计这只核舟上刻有五个人 ; 八扇窗 ; 刻了竹 ( 船 ) 篷、木桨、火炉、茶壶、手卷、念珠 各一件 ; 对联、题名和篆字图章 , 刻的字一共有三十四个。然而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 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 , 技艺也真灵巧奇异啊 !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 , 显示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 , 赞美了雕刻者的高超技艺 , 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写作特点】 (1) 以空间为序 , 层次井然。   本文以空间为序 , 先介绍核舟整体 , 然后写局部。从全文看 , 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 对核舟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和说明 , 详略得当 , 层次井然。    (2) 抓住细节 , 描写生动。   文章对核舟的整体和各部分人、物雕像的描述 , 都一一说明方位、数目、大小 , 竭力使读者弄清局部和整体的比例关系。文章对人、物雕像的刻画摹形传神 , 细致入微。 “诎”同“屈” , 弯曲 并列 , 紧挨着 “衡”同“横” , 与“纵”相对 竟然 长 读 qí, 形容词 , 奇异 副词 , 大约 读 jī, 名词 , 余数 , 整数以外的尾数 助动词 , 可以 助动词 , 可以 形容词 , 正视 名词用作动词 , 戴着高高的帽子 名词作状语 , 用竹叶做成船篷 名词用作动词 , 梳着椎形发髻 名词作状语 , 用石青 赠送 书写 略微 并列 , 紧挨着 全 满 动词 , 做 , 这里指雕刻 判断动词 , 是 7. 内容理解 (1)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 , 着墨较多的是谁 ? 为什么 ?         (2) 本文开头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   着墨较多的是苏轼。三人中 , 苏轼居中 , 作者起笔直写其面 , “峨冠而多髯” , 因为刻得用心 , 刻得仔细 , 作者便说得真切细腻。之所以如此 , 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就是这样 , 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 ; 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 这样说明才能与主题吻合。否则 , 松散割裂 , 将不知所云。 从两个方面 : 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 , 能够在“径寸之木”上 , 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各种各样的形状 ; 二是匠师技艺精巧 , 在小小的材料上 , 雕什么像什么 , 无不“各具情态”。 【 课文注释 】 贵州 ( 这个地方 ) 没有驴子 , 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进黔。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 , 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 ,( 一看 ) 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 , 就把它当作神。 ( 老虎 ) 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 渐渐出来接近它 , 很小心谨慎 , 不了解它 ( 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 。 第 7 篇   黔之驴 【 课文注释 】 一天 , 驴子一声长鸣 , 老虎 ( 听了 ) 非常害怕 , 逃到远处 , 认为 ( 驴 ) 将要咬自己 , 非常恐惧。 然而 ( 老虎 ) 来来往往地观察它 , 觉得 ( 驴 ) 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 ( 老虎 ) 又靠近它 , 前前后后地走动 , 但始终不敢搏击 ( 驴子 ) 。渐渐地 ,( 老虎 ) 又靠近它一些 , 【 课文注释 】 态度更为不庄重 , 碰一碰它 , 靠一靠它 , 撞一撞它 , 冲击冒犯它 , 驴禁不住发怒 , 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 , 盘算着这件事 , 心想 : “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 ”于是 ( 老虎 ) 跳跃过去 , 大声怒吼 , 咬断驴的喉咙 , 吃完了它的肉 , 才离去。    【主旨归纳】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 , 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 : 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倒 , 只要敢于斗争 , 善于斗争 , 定能获得胜利。 逐渐 形容词 , 与“小”相对 更加 副词 , 非常 形容词用作动词 , 接近 这里是用蹄子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 用船 吃完了 把 …… 当作 因此 认为 于是 连词 , 相当于“而” 介词 , 把 …… 的样子 然而 , 但是 5. 内容理解 (1) 本文对老虎的动作和心理描写非常出色 ,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2) 这则寓言作者讽刺的是驴 , 而文章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老虎的形象 , 这是不是离题了 ? 为什么 ? 虎初见驴 , 见其“庞然大物” , 便“以为神” , 于是对它保持了一定的警觉 , 故“蔽林间窥之”。及至“驴一鸣” , 它竟吓得远远地逃跑。它冷静地观察一番后 , 觉得驴并没有特别的本领 , 便“近出前后” , 但还是不敢扑上去。慢慢地 , 虎开始试探性地进攻 , “荡、倚、冲、冒” , 几个动作显示出虎越来越大胆 , 终于惹怒了驴 , 踢了老虎一脚。这一踢使得驴原形毕露 , 虎心中有了底 , 于是使出威力 , 吃掉了驴。 没有离题。因为这则寓言主要是采用衬托手法进行写作的。文章着力描写了老虎的行动、神态和心理 , 表现出老虎的机智勇敢。由于老虎敢斗争 , 善于斗争 , 知己知彼 , 慎重对待 , 最终老虎一举成功。但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衬托驴子貌似强大 , 实则蠢笨无能、外强中干。 【 课文注释 】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 做了 , 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 不做 , 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 去学 , 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 不学 , 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了。 第 8 篇   为学 【 课文注释 】 我天资愚笨 , 赶不上别人 , 我才能平庸 , 赶不上别人。 ( 我 ) 天天学习 , 持久不懈怠 , 等到学成了 , 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颖 , 超过别人 , 我才能聪慧 , 超过别人。舍弃而不用 , 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没有什么不同。 【 课文注释 】 孔子的学说 , 最终由迟钝的弟子传承下来。那么愚笨平庸和聪慧敏捷所起的作用 , 难道有不变的规律吗 ? 【 课文注释 】 四川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 : 其中一个贫穷 , 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 : “我想要到南海去 , 你看怎么样 ? ”富和尚说 : “您凭借什么去 ? ” ( 穷和尚 ) 说 : “我 ( 依靠 ) 一个水瓶和一个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 : “我多年来想要雇船顺流而下 , 【 课文注释 】 还没能去成呢。你凭借什么去 ! ”到了第二年 , 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 , 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 , 富和尚面有惭愧之色。四川的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 , 富和尚不能到而穷和尚到了。 一个人立志 , 反而还不如四川边远地方的和尚吗 ? 【 课文注释 】 因此聪明与敏捷 , 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 , 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 , 可以受限又不可以受限。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 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 , 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主旨归纳】 本文以四川边境的两个和尚去南海的事为例 , 生动形象地论述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 , 告诉我们事在人为 , 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写作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 ,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文中的两个和尚 , 一贫一富 , 穷和尚凭借一瓶一钵到达南海 , 富和尚数年想雇船去南海都没去成 , 在强烈的对比中展开论述 , 阐明道理。 糊涂 , 愚笨 却 , 反而 用在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 动词 , 到 …… 去 结构助词 , 的 代词 , 指“圣人之道” 3. 内容理解 (1) 结合文章内容 , 分析文中两个和尚的形象。           (2) 学了本文 , 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 文中主要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两个和尚的形象。贫者的话“吾欲之南海 , 何如”“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了穷和尚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以及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富者的话“子何恃而往”“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 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表现了富和尚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条件而缺乏勇气的态度。 示例一 : 事在人为。难和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再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 , 也一定会变得容易 ; 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去做 , 那也会变得很困难。 示例二 : 在困难面前要志向坚定 , 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迎难而上 , 大胆实践 , 这样才能战胜苦难 , 取得成功。 【 课文注释 】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 , 不去品尝 , 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 不去学习 ,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 教人之后才知道 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 这样以后能够从自身找原因 ; 第 9 篇   《礼记》一则 【 课文注释 】 知道了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 这样以后自己才能努力向上。所以说 : 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育别人 , 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    【主旨归纳】 本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 , 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 , 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写作特点】    (1) 类比论证 , 生动形象。   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 , 从“嘉肴 , 弗食 , 不知其旨也”引出“至道 , 弗学 , 不知其善也”的道理 , 强调要学习 , 要实践。然后说到教和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困”等问题 , 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 , 即“自反”“自强” , 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过渡自然 , 生动形象 , 易于理解。    (2) 引用论证 ,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在总结出中心论点“教学相长”后 , 又引用《兑命》中的话 , 作为有力证据 , 以增强对中心论点的阐述。 教与学 “学”同“敩” , 教导 味美 困惑 , 疑难 反省 学习 同“敩” , 教导 即使 好到极点的道理 所以 从自身找原因 促进 味美 好处 副词 , 表示推测 , 大概、或许 代词 , 指嘉肴 6. 内容理解 (1) 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         (2) 请简析作者的论证思路。 从“虽有嘉肴”写起 , 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 , 由“嘉肴”“至道”作类比推理 , 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 首先通过类比提出应当重视实践 ; 然后指出在实践中只有“知不足”“知困”才能明事理、出真知 , 得到进步与发展 ; 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 课文注释 】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儿 , 值得喜爱的很多。晋代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 , 社会上的人 ( 都 ) 非常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花 ( 从 ) 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 ( 污秽 ), 在清水里洗涤过 , 但并不是显得妖媚 ,( 它的柄 ) 内部贯通 , 外部笔直 , 不缠生藤蔓 , 不旁出冗枝 , 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 , 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 , 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 ( 它 ) 啊。 第 10 篇   爱莲说 【 课文注释 】   我认为菊花 , 是花中的隐士 ; 牡丹 , 是花中富贵的花 ; 莲花 , 则是花中的君子。 唉 ! 对于菊花的爱好 , 陶渊明以后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爱好 , 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 对于牡丹的爱好 , 当然人很多了 !    【主旨归纳】 本文以“莲”自喻 , 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 ,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 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 , 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 , 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 , 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写作特点】    (1) 托物言志 , 立意高远。   作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 , 既是自况 , 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 , 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 , 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 , 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    (2) 巧用衬托手法。   本文先后用菊、牡丹衬托莲 : 第一次衬托 , 表现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 ; 第二次衬托 , 显出了莲的品格高于百花 ; 第三次衬托 , 以牡丹反衬 , 以菊陪衬 , 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 竖立 形容词用作动词 , 远播 形容词作状语 , 在远处 名词用作动词 , 横生藤蔓 , 旁生冗枝 形容词用作动词 , 远播 缠生藤蔓 旁出冗枝 亲近而不庄重 认为 少 听到 当 , 这里和“乎”连用 , 有“当然”的意思 洗涤 多 沾染 ( 污秽 ) 的 宾语前置的标志 , 不译 6. 内容理解 (1) 本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       (2) 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 , 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 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 ; 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傲岸的高尚情操。 【 课文注释 】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 , 对手下的人说 :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 现在将要来了 , 我想羞辱他 , 用什么办法呢 ? 手下的人回答说 : “当他到来的时候 , 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您面前走过。大王问 , 做什么的人 ?( 我们 ) 回答说 , 是齐国人。 大王又问 ,( 他 ) 犯了什么罪 ?( 我们 ) 回答说 , 犯了偷窃罪。“   第 11 篇   晏子使楚 八年级上册 【 课文注释 】 晏子到了 ( 楚国 ), 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 两个小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楚王问 : “绑着的是什么人 ? ” ( 小吏 ) 回答说 : “是齐国人 , 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 : “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 ”晏子离开座位 , 郑重地回答说 :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 橘子生长在淮南是橘子 , 生长在淮北就变成为枳 , 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 , 它们的果实味道完全不同。 【 课文注释 】 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 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 , 到了楚国就偷窃 , 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 ? ”楚王笑着说 : “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 , 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主旨归纳】 本文讲述了晏子出使楚国 , 挫败楚王诬齐人善盗的阴谋的故事 , 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曷”同“何” “熙”同“嬉” , 开玩笑 它们的果实 近旁的人 , 这里指近侍 犯罪 辱 熟练 只 出使 让 名词用作动词 , 喝酒 相当于“于” 做 变成 代词 , 指晏子将使楚这件事 代词 , 他 , 指晏子 的 7. 内容理解 (1) “圣人非所与熙也 , 寡人反取病焉。”这句话对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 ?         (2) 晏子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反驳楚王“齐人固善盗乎”这样侮辱性的话的 ? 楚王本来想侮辱晏子 , 结果却被晏子反唇相讥 , 自取其辱 ,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只好自我解嘲来掩饰自己的尴尬。这样的结局既突出了楚王的愚蠢 , 又反衬了晏子的机智善辩 , 表现了他维护国家尊严、不畏强权的高贵品质。 晏子采用类比的手法 , 用“橘生淮南则为橘 , 生于淮北则为枳 , 叶徒相似 , 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 水土异也”来反驳楚王 , 化被动为主动 , 说明齐国人在楚国成为小偷 , 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得他们这样 , 暗示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 才导致齐国人在这里偷盗。 【 课文注释 】 崇祯五年十二月 , 我住在西湖。大雪下了三天 , 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第 12 篇   湖心亭看雪 【 课文注释 】   这天晚上初更以后 , 我撑着一叶扁舟 , 裹着细毛皮衣 , 围着火炉 , 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树上凝着的冰花周围雾气弥漫 , 天与云与山与水 , 浑然一体 , 上下全白。湖上 ( 比较清晰的 ) 影子 , 只有 ( 淡淡的 ) 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 , 和我的一叶像小草一样微小的舟、 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 课文注释 】 到了亭子上 , 看见有两人已铺好毡子 , 相对而坐 , 一个童子烧酒 , 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 他们 ) 看见我 , 非常高兴说 : “在湖中想不到还会有 ( 您 ) 这样 ( 有闲情雅致 ) 的人 ? ”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勉强饮了三大杯酒 , 然后 ( 和他们 ) 道别。问他们的姓氏 , 得知他们是金陵人 , 客居此地。 等到 ( 回来 ) 下了船 , 船夫低声嘟哝道 : “不要说相公您痴 , 还有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主旨归纳】 这篇游记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 , 叙写了在湖心亭的奇遇 , 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 , 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这 我 非常 , 十分 跟“小”相对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 一夜分为五更 , 每更约两小时 全 , 都 还 消失 中断 极 一道 与世隔绝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 也泛指酒杯 白色 这 判断词 , 表肯定 名词作动词 , 下大雪 名词作动词 , 客居 独自 裹、围 雾气弥漫的样子 哪能 等到 只 相对 5. 内容理解 (1)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     (2)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两句中“拉”和“强”二字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感情 ? (3) 哪些动词表现作者的“痴” ? “痴”与课文哪句话相呼应 ?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成一片 , 举目皆白的景象。 “拉”表现出客人的喜悦心情 ; “强”表现出作者的喜悦和豪爽的心情。 “挐、拥、往、看”表现作者的“痴”。与“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4) “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       (5)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 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 副词、数量词的使用 , 于微观中显出宏观 , 把铺天盖地的雪景烘托而出 , 写出了作者视觉的移动 , 使人不禁感叹 : 人在天地间 , 不过是沧海一粟。 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 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 , 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画龙点睛 , 深化意境 , 对此迷人雪景 , “痴”情人不止“我”一个 , 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 课文注释 】 治理水患的方法 , 既不能固执一端 , 不知变通 , 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 , 也不能随意轻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势有高有低 , 水流有慢有快 , 水停聚的地方有浅有深 , 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 , 如果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 , 如果不经过访问 , 征求意见 , 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 , 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第 13 篇   治水必躬亲 【 课文注释 】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 , 穿着轻便服装 , 冒着风雨 , 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 , 亲自发放钱粮 , 不克扣一厘钱 , 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必须要像这样 , 以后才能办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而害怕辛劳 , 计较私利而忘记公共利益 , 远远地躲开嫌疑 , 避免抱怨 , 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了 , 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主旨归纳】 本文论述了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 , 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 , 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治水与利、义之间的关系。 成功 古代的典章、制度 追究到底 名词用作动词 , 穿着布袍 形容词用作动词 , 远离 如果 像 连词 , 表顺承 连词 , 表并列 与“以”一起 , 解释为“因此 , 所以” 这样 4. 特殊句式 (1) 倒装句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 状语后置 , 正常语序应为“于荒村野水之间往来” ) (2) 省略句 非相度不得其情 , 非咨询不穷其致。 ( 省略主语 , 句前都省略了“治水者” ) 5. 内容理解 (1)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海瑞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2) 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 从“昔海忠介治河……不扣一厘 ,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可以看出 , 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 作者首先提出论点 , 进行道理论证 , 指出治水要防止出现的现象。然后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接着以海瑞治河为例进行举例论证 , 先从正面论证海瑞治河不但躬亲 , 而且清廉 ; 后从反面论证 , 如果怕吃苦 , 想谋利 , 怕得罪人 , 那么水利肯定就办不好。    世有伯乐 , 然后 ① 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    世间有了伯乐 , 然后 ( 才会 ) 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 , 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故 虽 有 名 马 , 只 ② 辱 ③ 于奴隶人之手 ,  骈 死 ④ 于槽枥 ⑤ 之间 ,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 , 也只能辱没在 马夫 的手里 ,( 和普通 的 马 ) 一同死在马 厩里 ,   不以千里称也。 不 把(它)称为 千里马。 【 课文注释 】 ① 然后 : 副词 , 表示接着某种情况或动作以后。 ② 只 : 只是。 ③ 辱 : 受屈辱。 ④ 骈 (pián) 死 : 并列而死。骈 , 两马并驾。 ⑤ 槽枥 (lì): 马厩。 第 14 篇   马 说 八年级下册 【 课文注释 】   日行千里的马 , 吃一顿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喂养千里马的人不懂得 ( 要根据 ) 它能 ( 日行 ) 千里 ( 的本领 ) 来喂养 ( 它 ) 。 ( 所以 ) 这样的马 , 虽有日行千里的才能 , 却吃不饱 , 力气不足 ,( 它的 ) 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显现出来 , 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 尚且办不到 ,( 又 ) 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 【 课文注释 】   驱使它 , 不按照 ( 驱使千里马 ) 的方法 , 喂它 , 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 它鸣叫 , 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 反而 ) 握着马鞭子到 ( 它 ) 跟前 , 说 : “天下没有千里马 ! ” 唉 ! 难道真的没有 ( 千里 ) 马吗 ? 恐怕 ( 是他们 ) 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主旨归纳】 本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 , 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 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情。 怎么 “食”同“饲” , 喂养 “见”同“现” 等同 , 一样 动词 , 吃 连词 , 即使 连词 , 虽然 动词 , 同“饲” , 喂养 名词 , 才能 动词 , 能够 动词 , 驱使 名词 , 竹制的马鞭 数量词用作动词 , 日行千里 形容词用作动词 , 受屈辱 形容词用作动词 , 吃尽 名词用作动词 , 驱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使……尽 称为 通晓 , 明白 到 ( 它 ) 跟前 代词 , 代指千里马 结构助词 , 的 助词 , 不译 , 定语后置的标志 助词 , 补足音节 , 无实义 代词 , 代指千里马 副词 ,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副词 , 表推测 , 恐怕 7. 内容理解 (1) 应该如何认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 试结合具体事例简要分析。                   示例一 : 千里马需要伯乐来识别 , 人才需要明主赏识。姜太公若无周文王赏识 , 就会终老在磻溪河畔 ; 百里奚若没有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 , 将会以放牧的方式度过一生。倘若没有得到明君的赏识 , 即使是“千里马” , 其才能也将难以发挥 , 甚至酿成悲剧。如岳飞、袁崇焕等。 示例二 : 千里马不能消极地等待伯乐的赏识 , 是千里马就应该积极入世 , 纵横驰骋 , 努力开创一片天地。毛遂自荐的故事发人深思。因此 , 是千里马就要努力学习 , 把握机遇 , 要相信是金子就会发光的 , 毕竟成功要靠自己。 (2) 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 此文写于作者仕途屡遭挫折之时 , 因而本文正是他怀才不遇的怨愤情绪的宣泄。在封建社会 , 压抑人才、埋没人才是一种普遍现象 , 因此韩愈之鸣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埋没、摧残人才现象的深刻批判。用“只辱”“骈死”来描绘千里马的遭遇 , 可以看出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和怜悯 ; 用“食不饱 , 力不足 , 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 , 也可看到作者在为千里马鸣不平时 , 还有一种无奈和委屈之情。这些感情都蕴含在议论当中 , 使文章情理相融 , 从而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 课文注释 】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 , 担子里的肉 ( 已卖 ) 完 , 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 ( 遇到 ) 两只狼 , 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 , 把骨头丢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 , 一只狼仍然跟随。 ( 屠户 ) 再拿骨头投给狼 , 后面的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 , 可是前面的狼又跟了上来。 骨头已经没了 , 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非常紧张为难 , 恐怕前后遭受狼的攻击。 第 15 篇   狼 【 课文注释 】 看见田野中有 ( 一个 ) 麦场 , 场主堆积柴草在麦场中间 , 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就奔跑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 , 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靠前 ,  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 , 一只狼径直走开 ,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 , 眼睛 好像闭上了 , 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 , 用刀劈狼的头 , 又连砍几刀杀死了它。 【 课文注释 】 正要走,转身看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积薪中打洞,打算要从暗道进去来攻击 屠户 的背后。身子已经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 也杀死了它。才知道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 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主旨归纳】 这篇文言小说讲述了一个屠户回家途中遇狼、惧狼、御狼 , 最后杀狼的故事 , 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 , 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 , 要敢于斗争 , 善于斗争 , 最后定能取得胜利。 罢了 走开 多少 只 同“只” 停止 攻击 敌人 神情、态度 打算 , 企图 前面 上前 , 前进 名词用作动词 , 打洞 名词用作动词 , 攻击 名词用作动词 , 上前 名词作状语 , 像狗似的 名词作状语 , 从暗道 一起 原来 紧跟 跟随 紧张为难 堆柴草 覆盖、遮盖 卸下 注视的样子 突然 一会儿 径直走开 闭眼 杀死 屁股 假装睡觉 狡猾 作假、欺骗 连词 , 来 介词 , 把 介词 , 用 音节助词 , 无义 代词 , 指狼 结构助词 , 用于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 , 不译 结构助词 , 的 代词 , 指柴草堆 代词 , 指狼 代词 , 指麦场 代词 , 指屠户 副词 , 就 副词 , 才 6. 特殊句式 (1) 投以骨。 ( 倒装句 , 介词结构后置 , 应为“以骨投” ) (2) 顾野有麦场。 ( 省略句 , 省略主语“屠” , 应为“屠顾野有麦场” ) (3) 场主积薪其中。 ( 省略句 , 省略介词“于” , 应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 (4) 一狼仍从。 ( 省略句 , 省略宾语“之” , 应为“一狼仍从之” ) (5) 一狼洞其中。 ( 省略句 , 省略介词“于” , 应为“一狼洞于其中” ) (6) 屠乃奔倚其下。 ( 省略句 , 省略介词“于” , 应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 7. 内容理解 (1) 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 ?         (2) 屠户是个怎样的人 ? 文章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     第一个特点 : 贪婪。如“屠惧 , 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 一狼仍从。复投之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写出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第二个特点 : 狡猾。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处 , 都写出了狼的狡猾。 屠户身上表现了复杂的性格。怯懦 , 这主要是最初的“投以骨”“复投之”。在狼“并驱如故”后 , 屠户清醒过来 , 准备抵抗 , 先是“奔倚其下 , 弛担持刀” , 继而“暴起”杀狼 , 最后“转视积薪后” , 根除后患 , 表现了他的勇敢、机智。本文对屠户主要是动作描写加少量心理描写 , 刻画了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 , 十分精彩。 【 课文注释 】   君子的行为操守 , 以宁静心绪来提高自身的修养 , 以节俭生活来培养高尚的品德。不能够 恬淡寡欲就没办法明确自己的志向 , 不能够平和安静就没办法实现远大目标。学 习 必须静心专一 , 而才干来源于学习 ,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 没有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有所成就。 第 16 篇   诫子书 【 课文注释 】 过度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 , 偏激浮躁就不能养成平静的性格。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 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 最终精力衰竭 , 大多不与外界接触 , 融入社会 , 只能悲哀地坐守着 那偏僻简陋的房屋 ,( 后悔 ) 又怎么来得及呢 ?    【主旨归纳】 本文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 , 最忌“淫慢”“险躁”。 学业  安静 , 即集中精神 , 不分散精力 学习 行为操守 行走 品德高尚的人 形容词用作名词 , 远大目标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使……增长 明确 , 坚定 志向 振奋 5. 内容理解 (1) 怎样理解文中的“静” ?         (2) 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 , 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 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 “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以修身”意为以宁静心绪来提高自身的修养。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 , 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 , 可以静静地沉思 , 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所为。要做到“静” , 自然要摒除名利的束缚和干扰 , 这就是“澹泊”。只有做到“澹泊”和“宁静” , 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 ( 明志 ), 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 ( 致远 ) 。若心不静 , 陷入“险躁” , 则不能专心学习 , 也就不能增长才干 , 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 要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 第一个条件是立志 , “非澹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第二个条件是学习 , “夫学须静也 , 才须学也” ; 第三个条件是惜时 , “年与时驰 , 意与日去 , 遂成枯落 , 多不接世 , 悲守穷庐 , 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 : 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 , 以静求学 , 以学广才 , 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 课文注释 】 山不一定要高 , 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 , 有了龙就成为灵验的 ( 水 ) 了。 这是简陋的屋舍 , 只因我 ( 住屋的人 ) 的品德高尚 ( 就不感到简陋了 ) 。苔痕长到阶上 , 使台阶都绿了 ; 草色映入竹帘 , 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 , 交往的没有平民。 第 17 篇   陋室铭 【 课文注释 】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 阅览 ( 珍贵的 ) 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心境 , 没有官府公文 劳神伤身。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 , 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 : 怎么会简陋呢 ?    【主旨归纳】 《陋室铭》通过对自己的简陋居室的描写 , 说明了“陋室”不陋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形体、躯体 表示交往的人 名词用作形容词 , 指品德高尚 名词用作动词 , 出名 形容词用作动词 , 灵验、神奇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使……受到扰乱 动词的使动用法 , 使……劳累 平民 , 这是借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这 大儒 , 博学的人 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助词 , 宾语前置的标志 , 不译 助词 , 用于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 , 不译 6. 内容理解 (1) 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2) 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 , 评价一下刘禹锡的思想。   作者并不是不喜欢音乐 , 在此“丝竹”暗指官场上聚会、酬宴时助兴的音乐 , 而“无丝竹之乱耳”与下句“无案牍之劳形”相互对照 , 表达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和对官府公事的厌倦 , 表现了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 , 以及安贫乐道的品质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示例一 : 我认为即便在现代社会 , 刘禹锡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陋室铭》表现了尽管居室简陋 , 但只要居室的主人品德高尚 , 情趣高雅 , 就不会觉得简陋 , 而是处处见雅趣的思想。在当今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 , 我们更要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 示例二 : 我认为刘禹锡在文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他逃避世俗 , 远离大众 , 缺少社会担当精神。这种不与时俱进、不参与竞争的人 , 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容易生存的。 【 课文注释 】 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 , 寺院的外门倒塌在河中 ,( 门前 ) 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里。 经历了十几年 , 寺僧们募集钱财重新修建寺庙 , 并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 , 最后没能找到 , ( 寺僧们 ) 认为 ( 石兽 ) 顺流而下了。 ( 于是 ) 划着几只小船 , 拖着铁钯 ,( 向下游 ) 寻找了 第 18 篇   河中石兽 【 课文注释 】 十几里也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讲课 , 听了这件事笑着说 :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常理。这 ( 石兽 ) 不是削下来的木片 , 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 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 , 河沙的特点是松软而浮动 ,( 石兽 ) 埋没在沙里 , 越沉越深而已。 【 课文注释 】 顺着河流而下寻找石兽 , 不是颠倒了吗 ? ”大家很信服 , 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年老的河兵听了这个观点 , 也笑着说 : “凡是丢失在河中的石头 , 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去寻找。 大概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 , 河沙的特点是松软而浮动 , 水流不能冲走石头 , 【 课文注释 】 ( 但 ) 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 一定在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沙子 , 形成坑洞。 ( 沙坑 ) 越冲越深 , 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 , 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再次冲击 , 石头又会再次 ( 向前 ) 翻转。这样不停地翻转 , 于是 ( 石头 ) 反而逆流而上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 , 【 课文注释 】 固然颠倒了 ; 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 , 不是更颠倒了吗 ? ” ( 人们 ) 依照他的说法去寻找 , 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 ( 石兽 ) 。既然这样 , 那么天下的事 , 只知道表面现象 , 不知道 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 , 怎么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 , 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 , 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做出判断。 经历 岸边 寻找 事物的常理 只 这 像 依照 名词用作动词 , 划 ( 船 ) 动词用作名词 , 大水 一起 靠近 终了 , 最后 埋没 逆流 主观地判断 倒塌 精当确切的言论 咬 , 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介词 , 表被动 , 译为“被” 同“以”组成一个词 , 认为 动词 , 认为 动词 , 成为 代词 , 这件事 代词 , 代石兽 助词 , 的 6. 内容理解 (1) 比较文中人物寻找石兽的位置、各自的理由、最终结果和产生这样的认识的原因 , 并对人物进行评析。 人物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产生认识的原因 评价 庙 僧 ① ② ③ ④ ⑨ ⑤ ⑥ ⑦ ⑧ 原地水中 水冲不动石兽 “竟不可得” 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 ,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河的下游 以为被水冲走 “寻十余里 , 无迹” 按一般的思维模式和惯例 , 只考虑了流水的作用 , 没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经验不足 (续表) 人物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产生认识的原因 评价 讲学家 老河兵 原地沙下 石重沙松 , 被沙埋没 , 越沉越深 失败 自认为能“究物理” , 由理论知识推断。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 , 而忽略了流水的作用 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 , 自觉高明而轻视他人 河的上游 石重沙松 , 水冲不动石兽 , 但会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 , 冲出一个坑洞 , 时间一久 , 石兽势必向坑洞倒去 , 掉进坑中。如此反复 , 石兽就会往河水上游“翻跟头” “果得于数里外” 常年与河打交道 , 经验丰富 , 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的特性。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 , 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有实践经验 , 自信 【 课文注释 】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 一天 ) 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 , 宴请宾客 , 在客厅的东北角 , 安放了一个八尺高的屏风 , 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 ,( 里面只放了 ) 一张桌子、 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相聚而坐。一会儿 , 只听到屏风里面醒木一拍 , 全场静悄悄的 , 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第 19 篇   口 技 【 课文注释 】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 , 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 , 打着呵欠 , 伸着懒腰 , 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 , 小孩子也醒了 , 大声啼哭。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 抚摩着孩子喂奶 , 小孩含着奶头啼哭 , 妇人一面拍着孩子 , 一面轻声哼唱着哄孩子睡觉。 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 , 连续不断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 , 妇人用手抚摩孩子的声音 , 【 课文注释 】 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 , 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 , 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 , 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 , 同一时候发出来 , 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全场的客人 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 , 斜眼旁视 , 微笑着 , 默默地赞叹 , 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 课文注释 】 不多久 , 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 , 妇人拍小孩也越拍越慢 , 渐渐地停止了。 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 , 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 , 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 客人们 ( 听到这里 ,) 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 渐渐把身子坐正了。 【 课文注释 】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 , 丈夫起来大声呼叫 , 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 , 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 , 成百上千的小孩哭 , 成百上千条狗叫。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 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 , 呼呼的风声 , 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 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 , 【 课文注释 】 ( 众人 ) 拉塌 ( 燃烧着的 ) 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 抢救东西的声音 , 泼水的声音。 凡是 ( 在这种情况下 ) 应该有的声音 , 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 , 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 , 也不能指明其中的 ( 任何 ) 一种 ( 声音 );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 , 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 , 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 , 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 , 离开座位 , 捋起袖子 , 露出手臂 , 两条大腿哆嗦发抖 , 几乎想要抢先跑掉的。 【 课文注释 】 忽然醒木一拍 , 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一看 , 一个人、一张桌子、 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 表现了口技艺人技艺的高超和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智慧与才能 , 表达了人们对口技表演的喜爱之情。 座 坐 座位 , 此处指座位上的人 名词 , 手指 动词 , 指出 副词 , 极 动词 , 消失 形容词 , 神奇 , 奇妙 名词 , 妙处 拟声词 动词 , 发出 名词 , 同“座” , 座位 , 此处指座位上的人 动词 , 坐 动词 , 喂奶 名词 , 乳头 大腿 跑 即使 适逢 , 正赶上 稍微 善于 , 擅长 中间夹杂 善于 , 擅长 举行宴会 说出 用手 喂奶 设置 , 安放 睡醒 连续不断地说话 大声呵斥 伸展 , 松弛 几乎 , 差点儿 罢了 6. 内容理解 (1) 文末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有什么作用 ?     (2) 文中三次描写听众的反应 , 这些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      (3) 文中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 结构上 , 与首段相呼应 , 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 内容上 , 极言道具之简单 , 说明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这样 , 就从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这三次描写属于侧面描写。它们层层深入 , 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 , 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 , 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本文描写口技表演 , 一方面正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 , 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 ; 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 , 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 这是侧面描写。此外 , 文章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道具的简单 , 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技艺的不凡。 【 课文注释 】   我年幼时就特别爱好学习。因为家中贫穷 , 没有办法买书来看 , 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 , 亲手抄录 , 计算着约定日期来送还。天气酷寒时 , 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 , 手指不能屈伸 , 我仍不放松抄写。 抄写完后 , 跑着送还给人家 , 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 , 我因而可以看遍许多书籍。 第 20 篇   送东阳马生 ① 序 【 课文注释 】   成年之后 , 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 , 曾经往百里之外 , 手拿着经书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名望高 , 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 他未曾稍微把语说得柔和些 , 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 , 【 课文注释 】 提出疑难 , 询问道理 , 弯下身子 , 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 有时遭到他的大声斥责 , 表情更为恭敬 , 礼貌更为周到 , 不敢答复一句话 ; 等待他高兴时 , 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 , 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 课文注释 】 当我求师时 , 背着书箱 , 拖着鞋子 ( 因为鞋破 ), 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时寒风凛冽 , 大雪深达几尺 , 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 , 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 , 仆人拿来热水 , 给我浇水洗手 , 用被子围裹覆盖 , 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往在旅店里 , 主人 每天供给两顿饭 , 没有新鲜肥美的美味享受。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绸缎衣服 , 【 课文注释 】 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 , 腰间挂着白玉环 , 左边佩带着刀 , 右边备有香囊 , 光彩鲜明 , 如同神人 ; 我则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 , 完全没有羡慕之意 , 因为内心 有足以快乐的事 , 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 课文注释 】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 , 朝廷每天供给米粮 , 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夏服装 , 没有冻饿的忧虑了 ; 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 , 没有奔走的劳苦了 ; 有司业和 博士当他们的老师 , 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 ; 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 , 【 课文注释 】 都集中在这里 , 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 , 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 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 , 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 , 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 , 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   【主旨归纳】 作者通过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 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 , 专心治学。 热水 “支”同“肢” , 肢体 “被”同“披” , 穿 跑 气味 , 这里指香气 借 脸色 两次 担忧 , 动词  忧患 , 名词 到 , 动词 说 , 动词 周到 , 形容词 学说 , 名词 询问 , 动词 素质 , 名词 好像 如、比得上 跟随 特意 , 故意 向 所以 名词用作动词 , 挂在腰上 名词用作动词 , 用笔  把 因为  相当于“而” 用  表目的 , 可译为“来” 表转折 表修饰 表承接 等待 热水 借 懈怠 赠送 , 给予 求教 特别爱好 疾走 , 跑 破 浇水洗手 大声斥责 被子 背着书箱 拖着鞋子 光彩耀眼的样子 7. 内容理解 (1)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     (2) 宋濂之所以成功 , 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 , 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     (3) 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 ? 幼年读书的艰难 ; 成年从师的艰难 ; 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以中有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也就是以学习为乐。 通过对比 , 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 , 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 课文注释 】    北海有一条鱼 , 它的名字叫鲲。鲲身躯庞大 , 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 鲲变化成鸟 , 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 , 不知道它长到几千里 ; 振翅奋飞 , 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鸟 , 海水流动运转时就将迁往南海。南海就是天然形成的水池。 第 21 篇  《庄子》一则 九年级上册 【 课文注释 】   《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书。《齐谐》中的话说 : “当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 , 翅膀拍击水面 , 水浪远达三千里 , 盘旋在暴风上面 , 飞上九万里的高空 , 乘着六月间的大风离去。” 像奔马一样流动的雾气 , 空气中的尘埃 , 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 , 是天真正的颜色吗 ? 还是因为太远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呢 ? 大鹏从高空往下看 , 也像这样罢了。   【主旨归纳】 本文描述了神奇莫测的巨鲲和大鹏的形象 , 借大鹏“海运则将徙” , “野马”“尘埃”凭借气息吹拂来说明万物都有所凭借 , 都有局限的道理。 海水流动运转 “冥”同“溟” , 这里指海 像奔马一样流动的雾气  这样 形容词用作名词 , 怪异的事 名词作状语 , 在水面上 记载 这个 迁移 拍击 盘旋 自下而上的暴风 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尽头 成为 叫、称 均为助词 , 的 均为助词 , 用于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代词 , 它的 表示揣测语气 代词 , 指大鹏 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 “因而” 代词 , 指大鹏的背 6. 内容理解 (1)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 ?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             (2) 大鹏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 , 说明了什么 ? 鹏形体硕大无比 , 变化神奇莫测 , 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 ( 长度 : 从北海到南海 ; 高度 : 九万里 ) 四个方面极写鹏形象的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鹏 , “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 , “若垂天之云”言其翼 , “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 , 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 说明大鹏南飞也有所凭借 , 有所局限 , 没有绝对的自由。 【 课文注释 】 陈胜 , 是阳城人 , 字涉。吴广 , 是阳夏人 , 字叔。陈胜年轻的时候 , 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 一天他 ) 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 ( 休息 ), 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 说 : “倘使有一天富贵了 , 不要彼此忘记。”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 : “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 , 怎么会富贵呢 ? ”陈涉长叹一声说 : “唉 ,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 ” 第 22 篇   陈涉世家 【 课文注释 】 秦二世元年七月 ,( 朝廷 ) 征发贫苦人民九百人去驻守渔阳 , 停驻在大泽乡。陈胜、 吴广都 ( 被 ) 编入谪戍的队伍 , 担任戍守队伍的小头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 , 道路不通 , 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 , 按照 ( 秦朝的 ) 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 说 : “现在逃亡 ( 被抓回来 ) 是死 , 发动起义 ( 失败 ) 也是死 , 同样是死 , 为国事而死 , 可以吗 ? ” 【 课文注释 】 陈胜说 : “天下百姓苦于秦 ( 的统治 ) 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 , 不应 当即位 , 应当即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诫的缘故 , 皇上派 ( 他 ) 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 , 秦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 , 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是楚国的将领 , 曾多次立下战功 , 又爱护士卒 , 楚国人都很爱怜他。有人认为 ( 他 ) 死了 , 【 课文注释 】 有人认为 ( 他 ) 逃跑了。现在果真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 向全国发出倡导 , 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 ( 这个见解 ) 很正确。于是 ( 二人 ) 就去占卜 ( 来预测吉凶 ) 。 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 , 就说 : “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 , 可以建立功业。 不过你们把这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 ”陈胜、吴广很高兴 , 考虑卜鬼的事 , 说 : “这是教 【 课文注释 】 我们 ( 利用鬼神来 ) 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 ( 在 ) 绸子上写“陈胜王” ( 三个字 ), 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士卒们买鱼回来烹食 , 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字条 , 本来已经认为这事怪异了。 ( 陈胜 ) 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 夜里用篝火装作“鬼火” , 学着用狐狸鸣叫的声音大喊“大楚兴 , 陈胜王”。士卒们整夜惊恐不安。 【 课文注释 】 第二天 , 士卒们到处谈论 ( 这件事 ), 都用手指并用眼睛注视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卒 , 士卒中听从吴广差遣的人很多。 ( 一天 ) 率领 ( 戍卒 ) 的军官喝醉了 , 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 , 使军官恼怒 , 让 ( 军官 ) 责辱他 , 以便激怒那些戍卒。 军官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又拔剑出鞘 , 吴广跳起来 , 夺过 ( 宝剑 ) 杀了军官。 【 课文注释 】 陈胜帮助他 , 共同杀了两个军官。 ( 陈胜、吴广 ) 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 : “你们诸位遇上大雨 , 都已误了期限 , 误期就会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 , 可是去守边死掉的本来十个里面占六七个。 况且壮士不死便罢 , 要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 ” 众戍卒都说 : “愿意听从 ( 你的 ) 号令。”于是就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 顺从人民的愿望。 【 课文注释 】 露出右臂 ( 作为起义的标志 ), 号称大楚。 ( 他们用土 ) 筑台 , 并 ( 在台上 ) 宣誓 , 用 ( 两个 ) 军官的头祭天。 陈胜自立为将军 , 吴广任都尉。 ( 他们 ) 攻打大泽乡 , 收集大泽乡的义军 , 攻打蕲县。 攻下蕲县以后 , 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 , 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 , 都攻下了。 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 ,( 起义军 ) 已有战车六七百辆 , 骑兵一千多 , 步兵几万人。 【 课文注释 】 攻打陈县时 , 陈郡守、县令都不在 , 只有守丞在谯门中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战胜 , 被人杀死了 ,( 起义军 ) 于是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 ,( 陈胜 ) 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 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掌管教化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都说 : “将军亲身穿着战甲 , 拿着武器 , 【 课文注释 】 讨伐无道的秦王 , 诛灭暴虐的秦朝 , 重建楚国的江山 , 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陈涉于是自立为王 , 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 , 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 , 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 , 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 【人物形象】 陈涉 :① 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 敢于反抗 ;② 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 , 具有卓越的宣传、组织、领导才干 ;③ 对时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 有过人的才略和胆识 , 是成熟的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吴广 : 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的智谋表现在 :① 抓住时机 ;② 故意使自己受辱 ( 使用激将法 );③ 激怒众人。 【主旨归纳】 本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 , 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 , 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已经 以 唱 倡 倡导 被 已 披 穿 適 谪 发配 动词 , 写 副词 , 屡次、多次 数词 , 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 几 动词 , 编次 名词 , 字条 动词 ,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动词 , 统率、带领 副词 , 故意 缘故 名词 , 行列 名词 , 将领 动词 , 去 , 往 动词 , 行军 处处 , 到处 用笼子罩 爱怜 逃亡 为王 在夜间 以……为苦 , 苦于 用网捕 曾经 被雇佣 失望 停止 去、往 倘使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适逢 , 恰巧遇到 估计 商量 , 计议 屡次 古代下对上直言劝诫 有德行有才能 果真 冒充 应当 一向 , 平素 意图 恼怒 用竹板打 难道 依从 意愿 , 愿望 等到 只有 惩罚 响应 6. 内容理解 (1) 陈胜认为起义会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       (2) 起义发动后 , 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 ? ① 秦朝的残酷统治 ;② 人民群众对秦二世杀害公子扶苏的不满或人民群众对公子扶苏的同情 ;③ 楚人对项燕的爱戴或楚人有复国的愿望。 究其原因 , 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 , 胸怀大志 , 正确谋划 , 策略得当外 , 还有九百戍卒的热烈响应 , 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 , 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 , 致使怨声载道 , 人心思变 , 使农民起义有了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 , 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 , 说明它是历史的必然 , 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 , 很快就形成了浩大的声势 , 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 【 课文注释 】 东晋太元年间 , 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 一天 ) 他顺着溪水划船 , 忘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 ( 一片 ) 桃花林 ,( 桃林 ) 生长在 ( 溪流的 ) 两岸长达几百步 , 中间没有别的树 , 花草遍地 , 新鲜美好 , 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 , 再向前走 , 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第 23 篇   桃花源记 【 课文注释 】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 , 便出现一座山 , 山上有一个小洞口 ,( 洞里 ) 隐隐约约 好像有些光亮。 ( 渔人 ) 于是下了船 ( 上岸 ), 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 , 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 , 突然 ( 变得 ) 开阔敞亮了。 ( 这里 ) 土地平坦宽阔 , 房舍整整齐齐 , 有 【 课文注释 】 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 , 交错相通 ,( 村落间 ) 能相互听见鸡鸣狗 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田劳作 , 男女的穿戴 , 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人和小孩 ,  安闲快乐。 【 课文注释 】    ( 那里面的人 ) 看见了渔人 , 就感到非常吃惊 , 问 ( 渔人 ) 从哪里来。 ( 渔人 ) 详细地回答了 ( 桃花源人的 ) 问题。 ( 有人 ) 就邀请 ( 渔人 ) 到自己家里去 , 摆酒杀鸡做饭 ( 来款待他 ) 。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 , 都来打听消息。 ( 他们 ) 自己说 ( 他们的 ) 祖先 ( 为了 ) 躲避秦时的战乱 ,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 【 课文注释 】 没有再出去 , 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 他们 ) 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 , 竟然不知道 有过汉朝 , 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一件一件地向 ( 他们 ) 详细地说出了 ( 自己 ) 所听到的事 , ( 村中人 ) 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 ( 渔人 ) 到他们家中 , 都拿出酒饭 ( 来款待他 ) 。 ( 渔人 ) 停留了几天 , 告辞离开。 ( 临别时 ) 这里面的人告诉 ( 渔人 ) 说 : “ ( 我们这个地方 ) 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 课文注释 】    ( 渔人 ) 已经出来 , 找到他的船 , 就顺着原来的路 ( 回去 ),( 一路上 ) 到处做了记号。 渔人到了 ( 武陵 ) 郡城 , 去拜见太守 , 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 , 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 , 最终迷失了 ( 方向 ), 不能再次找到 ( 通往桃花源的 ) 路了。 【 课文注释 】   南阳人刘子骥 , 是位志向高洁的隐士 , 听到这件事 , 高兴地打算前往。没有实现 , 不久 ( 他 ) 因病去世。此后就再没有访求 ( 桃花源 ) 的人了。    【主旨归纳】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 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 为线索 ,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 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 , 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要”同“邀” , 邀请 交错相通 新鲜美好 妻子儿女 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不值得 , 不必 更不必说 动词 , 离开 动词 , 做记号 名词 , 房屋 名词 , 标记 , 记号 动词 , 寻找 副词 , 不久 名词用作动词 , 实现 名词作状语 , 向前 , 往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对……感到诧异 在两岸 再 尽 类 整齐的样子 田间小路 指老人和小孩 邀请 沿着 感叹 晋谒 , 拜见 打算 探询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动词 , 作为 介词 , 对 , 向 助词 , 的 代词 , 指见到的景象 代词 , 指问题 代词 , 这 , 那 代词 , 这 , 指桃花源 代词 , 他的 7. 内容理解 (1)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 ? “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   (2) 桃花源奇异在何处 ?       (3)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 ,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 而后来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 , “寻向所志 , 遂迷 , 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 , 可望而不可即 ?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① 景奇。桃花林美景奇、桃花源内环境奇 , 如“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② 人奇。桃花源人长期与世隔绝 , 如“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③ 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花源 , 都一无所获 , 不见其踪影。 为了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 , 也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社会中 , 这种生活图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 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 课文注释 】 山川景色的美丽 , 自古以来 ( 就是文人雅士 ) 共同赞叹的啊。高耸的山峰直入云端 , 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 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 , 翠绿的竹丛 , 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 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 第 24 篇   与谢中书书 【 课文注释 】 夕阳快要落山了 , 潜游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 谢灵运以来 , 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这种奇丽景色中了。    【主旨归纳】 本文以清丽、凝练的文辞 , 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 并通过借古证今 , 强调了“山川之美 , 古来共谈”的观点 ,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坠落 消散 副词 , 快要 名词 , 欲望 形容词用作动词 , 坠落 名词用作动词 , 辉映 交相辉映 四季 潜游水中的鱼 确实 , 的确 5. 内容理解 (1) 本文描写的山川之美 , 美不胜收。请说说文中景物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 , 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 , 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峻峭 , 水明丽 ; 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 ,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 , 情趣盎然。 ② 缤纷的色彩之美。“两岸石壁 ,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 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 交相辉映 ; 青葱的林木 , 翠绿的竹林 , 四季都有。蓝天做背景 , 绿水为衬托 , 绚丽动人 , 美不胜收。 ③ 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写的是热烈欢快的晨景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写的是清静幽寂的暮景 , 晨昏的景色变化展现出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④ 动静相衬之美。一是形体的动与静 , 高峰为静 , 流水为动 ; 二是光色的动与静 , 青林翠竹为静 , 五色交辉为动 ; 三是声响的动与静 , 日出雾歇为静 , 猿鸟乱鸣为动 ; 太阳即将落山为静 , 游鱼跃水为动。 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 , 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生动画卷。 (2) “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中的“乱”“竞”用得好吗 ? 为什么 ?           (3) 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 ? 共描写了哪些景物 ? 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 这个字所在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 “乱”字用得好 , 它生动地写出了猿鸟此起彼伏鸣叫的状态 , 渲染了清晨热烈欢快的气氛 ; “竞”字用得也好 , 它描摹出了水中鱼儿争相跳跃的样子 , 静中有动 , 传达出热闹欢腾的气氛 , 反衬出黄昏的清静幽寂。 抓住“美”字 , 描写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 这些景物有静有动 , 有声有色。“美”字所在的这句话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 课文注释 】 庆历四年的春天 , 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 , 政事顺利 , 百姓和乐 , 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 把唐代名家和 今人的诗赋刻在它的上面 , 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 25 篇   岳阳楼记 【 课文注释 】 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 都在这洞庭湖上。 ( 它 ) 连接着远方的山脉 , 吞吐着长江之水 , 水势浩大 , 宽阔无边 ; 早晚阴晴变化 , 气象变化多端。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 , 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 既然 ) 这样 , 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 , 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 降职远调的人和文人们 , 大多在这里会聚 ,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 , 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 【 课文注释 】 像那连绵的雨纷纷而下 , 接连几个月不放晴 , 阴冷的风呼啸着 , 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 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 山岳隐没了形迹 ; 商人和旅客不能赶路 , 桅倒下 , 桨断折 ; 傍晚天色昏暗 , 猛虎吼叫猿猴哀啼。 ( 这时 ) 登上这座楼来 , 就会有离开国都 , 怀念家乡 , 担心谗言 , 惧怕讥讽 ( 的情怀 ),( 会觉得 ) 满目凄凉冷落 , 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了啊。 【 课文注释 】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 , 湖面平静 , 没有惊涛骇浪 , 上下天色湖光相接 , 一片碧绿 , 广阔无际 ;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 , 时而停歇 , 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 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 , 清香而且青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 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 浮动的光闪着金色 , 【 课文注释 】 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 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 , 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啊 !( 这时 ) 登上这座楼啊 , 就会感到心情舒畅 , 精神愉快 , 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 , 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 那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啊。 【 课文注释 】 唉 !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 或许不同于 ( 以上 ) 两种心情 , 为什么呢 ? 不因外物 ( 好坏 ) 和自己 ( 得失 ) 而或喜或悲 ;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 ( 在朝廷做官 ) 就为平民百姓而忧虑 , 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 不在朝廷做官 ) 就为君主而担忧。这样 , 在朝廷上做官也担忧 , 【 课文注释 】 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这样说来 ,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 那一定要说 “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 , 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 ? 啊 ! 如果没有这种人 , 我同谁一道呢 ?    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主旨归纳】 这篇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所产生的不同情感 ,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 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到 “属”同“嘱” , 嘱托 “具”同“俱” , 全 , 皆 第二年 规模 广 , 广阔 迫近 日光 持 , 执 详尽 副词 , 或许、也许 在朝廷做官 如果没有 副词 , 有时 动词 , 至、到达 名词 , 穷尽 天空 动词 , 看 名词 , 景象 消散 顺利 通向 通过 通晓 处在 和乐 和煦 停留 形容词作名词 , 荒废了的事业 名词作动词 , 做郡的长官 方位名词作状语 , 向北、向南 名词作状语 , 在……之前 名词作状语 , 在……之后 名词作动词 ,( 别人 ) 说坏话 形容词作名词 , 贤明的人 形容词作动词 , 消散 离开 胜景 , 美景 指天气放晴 一起 日光 曾经 冲向 批评指责 ( 讥讽 ) 水流大而急 指朝廷 隐没了形迹 边际 归依 连词 , 来 介词 , 因为 7. 内容理解 (1)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2) “微斯人 , 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 , 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3) 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4)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 其用意是什么 ? 两段写景的文字 , 一阴一晴 , 一悲一喜 , 两相对照。遭遇阴暗凄凉的景象而心生悲凉 , 看到晴明亮丽的景物而喜气洋洋。 意在与“古仁人之心”进行对比 , 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 课文注释 】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那些山峰 , 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 从远处看 那树木茂盛 , 又幽深又秀丽的 , 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路 , 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 , 并且从两峰之间飞泻出来的 , 是酿泉啊。山势回环 , 路也跟着拐弯 , 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 ,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 高踞于泉水上方的 , 是醉翁亭啊。建造亭子的人是谁呢 ? 是山中的僧人智仙。 第 26 篇   醉翁亭记 【 课文注释 】 给亭子命名的人是谁呢 ? 太守用自己的号来命名。太守与客人来到这里饮酒 , 喝得不多 就醉了 , 同时年纪又是最大的 , 所以自己取了个号叫作醉翁。醉翁的情趣并不在酒上 , 而是在于山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的乐趣 , 领会在心里 , 寄托在喝酒上。 【 课文注释 】 至于那太阳一出来 , 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 云聚拢来 , 山里就昏暗了 , 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 , 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了 , 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 好的树木枝叶繁茂 , 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 天气高爽 , 霜色洁白 , 水面下降 , 隐石现出 , 这是山间的四季景象。 早晨进山 , 傍晚返回 , 四季的景色不一样 , 那乐趣也就没有穷尽了。 【 课文注释 】 说到那背着东西的人在途中歌唱 , 赶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 前面的人呼唤 , 后面的人回应 , 老年人弯着腰走 , 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 , 是滁州的人们在出游啊。 到溪水旁捕鱼 , 溪水深 , 鱼儿肥 , 用酿泉造酒 , 泉水香 , 酒儿清 , 野味野菜 , 杂七杂八 【 课文注释 】 在面前摆着 , 是太守设的宴席呀。宴会喝酒的乐趣 , 不在于音乐 , 射的射中了目标 , 下棋的人能取得胜利 ,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 人们时起时坐 , 大声喧哗 , 这是众宾客在尽情地欢乐。 脸色苍老 , 头发花白 , 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 这是太守喝醉了呀。 【 课文注释 】 不久 , 夕阳落到远山之上 , 人影散乱 , 太守回城 , 众宾客随行。树林枝叶茂密成荫 , 飞鸟到处鸣叫 , 这是游人离开 , 鸟儿欢乐起来了。可是鸟儿只知山林的乐趣 , 却不知 人的乐趣 ; 人们只知道跟从太守游玩而快乐 , 却不知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啊。 【 课文注释 】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 , 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 是太守啊。太守是谁 ? 原来是庐陵郡的欧阳修啊。    【主旨归纳】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对醉翁亭的秀丽环境、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 , 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开放 情趣 香花 草木茂盛 形容词 , 草木茂盛 季节 饮宴时的一种游戏 形容词 , 秀丽 动词 , 返回 动词 , 聚拢 名词 , 乐趣 动词 , 居高面下 动词 , 到 形容词 , 欢乐、快乐 命名 为 , 是 名词作动词 , 取名、命名 名词作状语 , 沿着山路 名词作状语 , 在面前 名词作动词 , 取别号 名词作动词 , 设宴 名词作状语 , 像鸟张开翅膀 背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昏暗 驼背 捕鱼 交互错杂 下棋 摆放 , 陈列 跟随 连词 , 表递进 连词 , 表并列 连词 , 表因果 连词 , 表承接 连词 ,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 表修饰 连词 , 表转折 , 却 , 可是 6. 内容理解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 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 ? 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 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 , 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3) 太守为什么会“醉”呢 ?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 , 还在于宴酣之乐、游人之乐。 (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 , 还在于与民同乐。 ) 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 意思接近即可 ) 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 ; 陶醉于太平盛世 , 政治清明。 ( 合理即可 ) 【 课文注释 】   ( 鲁庄公 ) 十年的春天 , 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 曹刿请求 拜见 ( 鲁庄公 ) 。他的同乡说 : “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 , 你又何必参与呢 ? ”曹刿说 : “当权 的人目光短浅 , 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 曹刿 ) 问 : “ ( 您 ) 凭借什么作战 ? ” 鲁庄公说 :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 不敢独自享受 ,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第 27 篇  曹刿论战 九年级下册 【 课文注释 】 ( 曹刿 ) 回答说 :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 , 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 : “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 , 我从来不敢虚报 , 一定如实禀告神。” ( 曹刿 ) 说 :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 , 神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 : “大大小小的 诉讼案件 , 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 , 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 曹刿 ) 回答说 : “这是尽 【 课文注释 】 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 如果 ) 作战 , 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 到了那一天 )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 击鼓进军。曹刿说 : “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 : “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 : “还不行。” ( 说完就 ) 下了战车 【 课文注释 】 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 , 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国军队 ,( 这才 ) 说 : “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已经战胜 , 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 ( 曹刿 ) 回答说 : “作战 , 是靠勇气的。第一次 击鼓 ( 能够 ) 振作 ( 士兵们的 ) 勇气 ,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 , 第三次击鼓 【 课文注释 】 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勇气已经消失 , 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 , 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 , 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 , 怕他们在那里设有埋伏。 ( 后来 ) 我看到 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 , 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 , 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主旨归纳】 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 , 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 终于使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 , 阐明要取信于民、详察敌情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 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及强烈的爱国精神。 【写作特点】 对比和衬托 , 通过对话突出人物 ; 内容详略得当 , 本文对战争略写 , 但对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却写得很详尽 ; 采用补叙的叙述方法。 【人物形象】 曹刿 : 远谋。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庄公 : 鄙。急躁冒进、鲁莽行事 , 但虚心求教、知人善任。 案件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第二次 实情 可以凭借 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所以 听从 原因 跟随 言语真实 信用 名词作动词 , 击鼓 形容词作动词 ,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名词作动词 , 赐福 , 保佑 介词 , 用、凭 把 根据 的 起补足音节作用 与齐国作战之事 代齐国 他的 代曹刿的做法 代指齐军 弄清楚 有“养”的意思 参与 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赐福 , 保佑 为人所信服 击鼓 倒下 溃败 驱车追赶 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已经 埋伏 振作 追赶 , 追击 6. 内容理解 (1) “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 ?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2) 曹刿无论是在战前、战中还是战后 , 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请结合原文 , 分析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相比 , 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登高瞭望敌情 , 从细节观察 , 然后做判断发命令 , 最终取胜 , 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① 有爱国心与责任感。在敌国入侵时 , 立即“请见” , 参与“肉食者”所谋之事 , 并主动请战。 ② 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中能抓住战机 , 战后阐述了“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些精辟的理论。 ③ 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把取信于民作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 有远见卓识 , 其见解高于“肉食者”。 ④ 有高明的说话技巧。对乡人 , 是直接解答疑虑 , 简洁明快 ; 对国君 , 是启发诱导 , 以理服人。 ⑤ 非常谨慎、稳重。战斗中仔细察看敌情 , 洞悉了敌方败退的真相 , 方下令追击。 (3) 本文仅用 200 余字就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 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 , 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 ; 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则略写。这样安排 , 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 课文注释 】   邹忌身高八尺多 , 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 ( 有一天 ) 早晨穿戴好衣帽 , 照镜子 , 对他的妻子说 : “我同城北徐公比 , 哪一个美 ? ”他的妻子说 : “您美极了 , 徐公怎 么能比得上您呢 ? ”城北的徐公 , 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 , 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 : “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 ? ”妾说 :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 ” 第 28 篇   邹忌讽 ① 齐王纳谏 ② 【 课文注释 】 第二天 , 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 , 邹忌和他坐着谈话 , 邹忌问客人说 : “我和徐公相比 谁更美丽 ? ”客人说 : “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 , 徐公前来拜访 ,( 邹忌 ) 仔细地看他 , 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 ;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 , 更觉得远远地不如 ( 徐公 ) 。晚上 ( 他 ) 躺在床上想这件事 , 说 :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 是偏爱我 ; 我的小妾认为我美 , 是惧怕我 ; 【 课文注释 】 客人认为我美 , 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 , 说 :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 ( 可是 ) 我的妻子 偏爱我 , 我的妾惧怕我 , 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 , 他们都认为 ( 我 ) 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 土地方圆千里 , 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 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 , 【 课文注释 】 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 , 全国范围内 ( 的人 ) 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 : 由此看来 , 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 : “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 :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 , 能够当面 指责我的过错的 , 可得上等奖赏 ; 能够上书劝谏我的 , 得中等奖赏 ; 能够在 【 课文注释 】 公共场所议论 ( 君王的缺点 ), 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 , 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 , 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 , 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 ; 几个月以后 , 不时还有人进谏 ; 满一年以后 , 即使想进言 , 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 课文注释 】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 , 都到齐国来朝见 ( 齐王 ) 。这就是人们所说 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主旨归纳】 文章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 告诫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 , 兴利除弊 , 才可以兴国。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 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 , 是不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写作特点】 设喻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文章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 , 接着对妻、妾、客的赞美之言进行了分析 , 为下文的设喻说理做了必要的铺垫。邹忌讽谏齐王时 , 先以自己的私事为例 , 随后以私事比国事 , 让齐威王从中受到启发。文章由近到远 , 由小到大 , 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 , 用设喻来讲道理 , 使难言的进谏变得通俗易懂 , 增强了说服力 , 使对方愉快地接受。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 , 委婉地规劝 照 , 看 “孰”同“熟” , 仔细 君主左右近侍之臣 土地方圆 指责别人的过错 第二天 认为……美 上等 美丽 进献 朝见 朝廷 早晨 场合 同“熟” , 仔细 名词作动词 , 穿戴 谁 , 哪一个 形容词意动用法 , 认为 ……美 名词作状语 , 当面 动词使动用法 , 使……听 到 好像 偏爱 及 实在、确实 长 , 这里指身高 蒙蔽 , 这里指受蒙蔽 指责 照 , 看 不时 , 有时候 间或、偶尔 在这里指“议论” , 没有贬义 公共场合 使……听到 穿戴 满一年 7. 内容理解 (1) 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 , 你更欣赏哪一位 ? 说说你的看法。         (2) 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   示例一 : 我更欣赏邹忌 , 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 ,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 示例二 : 我更欣赏齐威王 , 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 , 接受他人规劝 , 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 , 改良政治 , 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 , 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 课文注释 】 鱼是我所想要的 ; 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 如果 ) 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 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 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 如果 )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 , 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 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 , 所以我不做不择手段获利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 , 第 29 篇   鱼我所欲也 【 课文注释 】 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 , 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 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 , 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 , 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 ,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 , 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 , 但有人不用 , 采用这些 【 课文注释 】 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 , 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 由此可见 , 他们所喜爱的有比 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 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 , 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 , 只不过贤人能够坚持这种操守使它不丧失罢了。 【 课文注释 】 一碗饭 , 一碗汤 , 吃了就能活下去 , 不吃就会饿死。呼喝着给他 , 过路的饥饿的人 也不会接受 ; 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 , 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 课文注释 】   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 那么这厚禄对于我 ( 有 ) 什么益处呢 ? 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 原先为了义宁愿死也不接受 ( 一箪食 , 一豆羹 ), 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 ; 原先为了义宁愿死也不接受 【 课文注释 】 ( 一箪食 , 一豆羹 ), 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 ; 原先为了义宁愿死也不接 受 ( 一箪食 , 一豆羹 ), 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的穷困贫乏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它。 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 ? 这就叫作丧失了他本来的思想。 【主旨归纳】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 , 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孟子对比了两种人生观 ,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 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与”同“欤” , 语气词 , 表示反问 “得”同“德” , 动词 “乡”同“向” , 原先 , 从前 “辟”同“避” , 躲避 “辩”同“辨” , 辨别 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古代的容量单位 代词 , 这种 益处 止 , 罢休 动词用作名词 , 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同“德” , 动词 取得 同“欤” , 语气词 , 表示反问 给予 止 , 罢休 苟且取得。这里指不择手段取得 丧失 践踏 呼喝 优厚的俸禄 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7. 内容理解 (1) “是亦不可以已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陋室铭》《鱼我所欲也》两文分别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 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情趣和态度的 ? 这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不义行为的鄙视 , 以及希望停止不义行为的情感。 示例 : 刘禹锡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 这是值得肯定的 , 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却是不可取的。孟子表明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 , 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气节 , 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 合理即可 ) 【 课文注释 】 景春说 : “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 发起怒来 , 诸侯们都会害怕 , 安静下来 , 天下就会太平无事。” 第 30 篇   富贵不能淫 【 课文注释 】 孟子说 : “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 你没有学过礼吗 ? 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 , 父亲给以训导 ; 女子出嫁的时候 , 母亲给以训导 , 送她到门口 , 告诫她说 : ‘到了你丈夫家里 , 一定要恭敬 , 一定要谨慎 , 不要违背丈夫 ! ’把顺从当作正理 , 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大的住宅‘仁’里 ,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 , 走着 【 课文注释 】 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 , 能实现理想时 , 就同人民一起走正道 , 不能实现理想时 , 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 , 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 , 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 , 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主旨归纳】 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 , 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 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 , 做事都要合乎礼义 , 不失节操。    【写作特点】 论辩有力 , 富有气势。 针对景春的关于“大丈夫”的言论 , 孟子劈头予以否定 , “子未学礼乎” , 可谓不留情面 ; 接着阐述了“妾妇之道” , 以此暗讽公孙衍、张仪之流 , 可谓辛辣、尖锐 ; 最后顺势提出何为真正的“大丈夫” , 气韵丰沛 , 不容辩驳。文章体现了孟子行文长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 遵从 “女”同“汝” , 你 道理 得到、实现 能够 告诫 谨慎 动词 , 居住 名词 , 居所、住宅 形容词用作名词 , 准则、标准 名词用作动词 , 加冠 这里都是使动用法 , 使迷惑 , 使改变 , 使屈服 确实 这里指战火熄灭 这 , 这样 顺从 作为  违背 理想、志向 助词 , 用于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 , 指出嫁的女子 动词 , 到、往 助词 , 的 7. 内容理解 怎样理解《富贵不能淫》中“大丈夫”的深刻内涵 ?   孟子眼中的“大丈夫” , 不是以地位、权势、财富等外在条件为评判标准 , 而是与内在的品性相关联。孟子借“妾妇之道” , 暗讽公孙衍、张仪之流只知顺应君主 , 不顾仁义 , 为了达到目的而背信弃义。在孟子看来 , 这样的人哪怕身居高位 , 也算不得“大丈夫”。而真正的“大丈夫” , 必以仁义道德为本 , 行事合乎规范 , 做人不容有缺 , 且不管身处何种境遇 , 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 , 正所谓“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一种铮铮铁骨 , 这是一种浩然之气。孟子的“大丈夫”之说 , 闪耀着思想和人格的光辉 , 在历史上曾鼓舞了不少志士仁人 , 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 课文注释 】 舜从田地之中被任用 , 傅说从筑墙的行业中被举用 , 胶鬲从贩卖鱼和盐的人中被选拔 出来 ,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举用 , 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请到朝中 ( 为相 ), 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高位。 第 31 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课文注释 】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痛苦 , 使他的筋骨劳累 , 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 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 在他做事时 , 使他事与愿违 , 所做的事不顺利 ,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 ,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 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 课文注释 】 人经常犯错误 , 然后才能改正 ; 内心忧困 , 思虑不顺 , 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 ( 憔悴枯槁 ) 从脸色上显现出来 ,( 吟咏叹息之气 ) 从声音中抒发出来 , 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假若没有 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 , 在国外假若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 , 国家常常会灭亡。 【 课文注释 】 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 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主旨归纳】 通过列举六个出身低微而终担大任的名人的事例和阐述安乐致国灭亡的事理 , 说明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 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 , 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 要勇于进取 , 进而获得成功。 “曾”同“增” “衡”同“横” , 梗塞、不顺 “拂”同“弼” , 辅佐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违背 ( 意愿 ) 同“弼” , 辅佐 兴起 抒发、流露 狱官 贤士 名词用作动词 , 指犯过失 动词的使动用法 , 使……受到惊动 形容词使动用法 , 使……痛苦 形容词使动用法 , 使……劳累 形容词使动用法 , 使……经受贫困之苦 被举用 , 被选拔 责任 , 使命 了解、明白 经常 奋起 , 指有所作为 有法度的仕臣 辅佐君主的贤士 显现、表现 脸色 介词 , 从 介词 , 从 连词 , 表顺承 连词 , 表并列 7. 内容理解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 , 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 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 提出“困于心 , 衡于虑 , 而后作”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 , 成就大业 , 就必须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 ,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决定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 , 最后推出论点。 (2) 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 , 句式长短错落 , 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请你以本文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文章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构成一组排比 , 读起来一句紧接一句 , 非常有气势 ; 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 , 以短句为主 , 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 , 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 , 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 课文注释 】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 , 却中途去世了 , 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 , 蜀汉民力困乏 , 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朝廷毫不懈怠 , 忠诚有志的 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 , 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待遇 , 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 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 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 扩大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 , 第 32 篇   出师表 【 课文注释 】 不应该随意地看轻自己 , 说话不恰当 , 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 , 都是国家的官员 , 升降官吏 , 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 或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邪事情 , 触犯法律条文 , 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 , 应该交给主管的官 , 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 来显示陛下公正清明的治理 , 而不应当 有偏袒和私心 , 使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 【 课文注释 】   郭攸之、费祎是侍中 , 董允是侍郎 , 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 , 他们的志向和思虑 忠诚纯正 , 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 , 无论大小 , 都拿来问问他们 , 然后实行 , 就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 得到更多的成效。 【 课文注释 】   将军向宠 , 性格品行善良公正 , 通晓军事 , 过去任用他的时候 , 先帝称赞他能干 , 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 , 都拿来问问他 , 就一定能够 使军队团结和睦 , 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 课文注释 】   亲近贤臣 , 疏远小人 , 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 亲近小人 , 疏远贤臣 , 这是后汉 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 , 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 , 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 感到痛心和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 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 课文注释 】   我本来是个平民 , 在南阳亲自种地 , 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 , 并不想 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 , 见识浅陋 , 不惜降低身份 , 委屈自己 , 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 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 , 我因此感奋激发 , 就答应 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 , 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 , 在危难紧迫的关头 【 课文注释 】 奉命出使 , 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 , 所以临终的时候 , 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 , 早晚忧虑叹息 , 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 , 而有损于先帝的英明 , 所以五月 渡过泸水 , 深入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 , 武器装备已经充足 , 【 课文注释 】 应该勉励三军 , 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 , 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 , 去铲除那些 奸邪凶恶的敌人 , 振兴汉朝 , 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 , 采取适当措施 , 毫无保留地提出忠诚的劝谏 , 那是郭攸之、费祎、 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 课文注释 】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 , 如果不能实现就 治 我 的罪 , 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 , 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 怠慢 , 疏忽 , 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 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 , 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 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 , 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感激不尽。 【 课文注释 】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 , 面对着奏章 , 眼泪滴落 , 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主旨归纳】 在这篇表文中 , 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 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 ; 还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这里是“时”的意思 扩大 身份低微 , 见识浅陋 痛心和遗憾 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 感奋激发 方法 遗留 路途 给予 判定 议论 品德 执行 能够 能干 用在动词前 , 构成名词性短语 , 指代人或事物 处所 委任 职责 奏效 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形容词作动词 , 轻视 , 看不起 形容词作动词 , 用尽 形容词作名词 , 比喻低下的才能 方位名词作状语 , 向北 名词作动词 , 奏效 , 有效果 形容词作动词 , 亲近 形容词作动词 , 远离 动词作名词 , 托付的事 形容词作名词 , 善良、诚实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 , 奸邪凶恶的人 询问 选拔 发扬光大 显示 , 表明 弥补 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说话不恰当 评论人物好坏 拜访 指兵败 竭尽 比喻低下的才能 排除 5. 内容理解 (1) 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 , 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 , 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   (2)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于桓、灵”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   (3) “汉室之隆 , 可计日而待”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   (4) 请用六个字概括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 亲贤臣 , 远小人 ) 。 借先帝之意 , 告诫后主 ( 刘禅 ) 要亲贤远佞。 亲贤臣 , 远小人。 报先帝忠陛下。 【 课文注释 】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 隔着竹林 , 听到流水的声音 , 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 ( 我的 ) 心情为之高兴。砍倒竹子 , 开辟出一条道路 , 往下看见一个小小的石潭 , 潭水 格外清澈。 ( 潭 ) 以整块石头为底 , 靠近岸的地方 ,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 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青的树木 , 翠绿的茎蔓 , 覆盖、缠绕、摇动、连结 , 第 33 篇   小石潭记 【 课文注释 】 参差不齐 , 随风飘荡。   小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 什么依托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 ,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 鱼影 ) 呆呆地一动不动 ; 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 , 来来往往 轻快敏捷 , 好像在和游客互相逗乐。 【 课文注释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 ,( 溪水 ) 曲曲折折 ,( 望过去 ) 一段看得见 , 一段又看不见。 溪岸的形状 , 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 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 ,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 , 寂静寥落 , 空无一人 , 感到心神凄凉 , 寒气透骨 , 寂静极了 , 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 , 【 课文注释 】 不可以久留 , 便记下小石潭的景色后离开。   同游的人 : 吴武陵 , 龚古 , 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 , 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 一个叫恕己 , 一个叫奉壹。 【主旨归纳】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中的石、水、游鱼 , 以及周围的树木等 , 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环境 , 抒发了作者贬居生活的孤独悲凉。 年轻人 把……作为 离开 名词 , 玉饰品 动词 , 环绕 形容词 , 清澈 形容词 , 凄清 , 冷清清 大约 可以 , 能够 自 跟从 游动 游览 名词作状语 , 向下 名词作状语 , 向西 名词作状语 , 在空中 名词作状语 , 向西南 名词作状语 ,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 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名词作状语 , 像狗的牙齿那样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以……为乐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使……凄凉 , 使……寒冷 作状语 , 向远处 靠近 弯曲 格外 穿透 跟随着同去、带着一同去 太 , 过于 停留 介词 , 因为 介词 , 把 连词 , 相当于“而” , 可不译 动词 , 作为 动词 , 成为 6. 内容理解 (1) 课文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2) 课文前面写“心乐之” , 后面又写“悄怆幽邃” , 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 , 该如何理解 ?         这一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 , 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里去 , 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 , 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 , 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的孤独悲凉。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 ,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之情。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 ,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 , 失败被贬 , 心中愤懑难平 , 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 , 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 ; 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 , 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 , 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3) 这篇写景散文 , 景物描写逼真传神 , 你能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吗 ?   示例一 : 如写潭边和岸上的景象 : “近岸 , 卷石底以出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为岩。青树翠蔓 , 蒙络摇缀 , 参差披拂。”只用二十多个字 , 就把潭中怪石交错、岸上枝蔓交织的景象形象地概括了出来。 示例二 : 描写潭水中游鱼的部分尤其精彩 :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 , 影布石上。”鱼在水中游动 , 仿佛在空中游动一样 , 什么依靠也没有 , 阳光照到水底 , 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 形象地写出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描写游鱼 , 动静结合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 , 似与游者相乐。”寥寥十几个字就写出了游鱼的特点 , 勾勒出了一幅游鱼戏水的图画。 【 课文注释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 夜晚 ,( 我 ) 解开衣衫准备睡觉 , 这时月光悄悄照进 门里 ( 十分幽美 ),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 ( 可以 ) 共同游乐的人 , 就来到承天寺 , 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 ,( 于是 ) 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第 34 篇   记承天寺夜游 【 课文注释 】   月光洒满庭院 , 如同积水充满院落 , 清澈透明 , 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 , 大概是竹柏枝叶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光 ? 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 ?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色的描写 , 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 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考虑 , 想到 只是 名词用作动词 , 散步 清澈透明 睡觉 高兴的样子 于是 , 就 动词 , 参与 ,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连词 , 和、跟 5. 内容理解 (1) 作者自谓“闲人” , 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2)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 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         与“闲”字有关的语句有 : “解衣欲睡 , 月色入户” ( 说明门庭冷落 ); “念无与乐者” ( 表明交游之稀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点明其闲 ) 。 “闲”字含蓄地体现了作者复杂的心境 , 既有赏月的闲情雅致 , 又有郁郁不得志的惆怅情怀。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3) 作者在文中用“积水空明”“藻荇交横”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作者描绘的世界 :                             。   作者的心境 :                     。   空明澄澈 , 疏影摇曳 , 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遭贬谪却依然旷达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