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
巧析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 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 特征
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处完全一样(指密度、浓度、性质等)。
稳定性:溶液形成以后,条件不变,溶质、溶剂长期不分离。
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3. 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4.溶液中的质量关系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例如:10 g 食盐全部溶解在 90g 水中,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 90g +10 g=100 g。
注意:食盐、蔗糖等加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而花生油、泥土等物质,因为 放入水中之后
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不能叫做溶液。花生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泥
土与水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二、物质溶于水时的热现象
物质溶于水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例如氢氧化钠;
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例如硝酸铵;
有些物质溶于水无明显变化,例如氯化钠。
三、乳化作用
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
作用。常用的乳化剂有各种日用洗涤剂、化妆品等。
乳化作用的应用有: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清洗试管内的油污等。
注意:溶解和乳化是两种不同原理的现象。
例题 1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 2
A. 盐酸 B. 少量
的粉笔灰加入水中
C. 少量碘溶于酒精中 D. 少量的锌粉溶于稀盐酸中
解析:A. 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属于化合物而非单质,
B. 得到的是悬浊液,是混合物
C. 得到的是碘酒溶液,其中的溶质是碘,而碘属于单质;
D. 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质是氯化锌和过量的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属于混合物
而非单质。
答案:C
例题 2 小军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
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小试管 A、B 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
U 形管内均为滴有红墨水的水。
(1)若试管 A 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硫酸,向 A 试管中加入镁条,看到试管中产生大量无
色气泡,且 U 形管 a、b 两端液面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若试管 B 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 B 中加入一种固体,且 U 形管的 a、b 两端液
面的变化与(1)相反,则所加固体可能是(填下列序号) 。
A. 氯化钠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解析:(1)镁条和稀硫酸的反应除了生成气体,还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集气瓶中气
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所以 a 端会下降,b 端会上升;
(2)要与(1)中相反,即 a 上升,b 下降,则瓶内温度会降低,硝酸铵溶于水时,温
度会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
答案:(1)a 下降 ,b 上升 镁条和稀硫酸反应放热,且产生气体,集气瓶中气体
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2)C
【易错警示】
溶液中的溶质、溶剂的判断
要正确地判断溶质、溶剂,需明确以下几点:
(1)只有溶液中才有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中不存在溶质、溶剂的说法。
(2)液体并非都是溶液,如蒸馏水,则属于纯净物。
(3)溶液并非都是无色的,可以有颜色。
(4)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
(5)某些溶液发生反应后溶质会发生变化。
判断溶质、溶剂通常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如果是固体、气体溶解在液体里,通常把固体、气体作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2)如果是两种液体相互溶解,通常把量少的作为溶质;3
(3)如果有水,则水是溶剂,其他的为溶质;
(4)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应为反应后的生成物。
如:CO2+H2O=H2CO3,SO2+H2O=H2SO3,CaO+H2O=Ca(OH)2。溶质不是反应前的物质,
而是反应后的 H2CO3、H2SO3、Ca(OH)2 等。
例题 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 溶剂一定是水
C. 溶液一定是液体
D.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解析:A.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
故选项说法错误;
B. 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不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 溶液不一定是液体,如空气,玻璃等也符合溶液的概念,也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
误;
D. 根据溶液和混合物的概念,溶液一定都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
【拓展提升】
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1. 是否搅拌。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
2. 固体颗粒物的大小。固体颗粒物越小,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
3. 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
(答题时间:30 分钟)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水银 B. 蔗糖水 C. 石灰浆 D. 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
荡后的液体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 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D. 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3.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
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其混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 硝酸铵 B. 固体氢氧化钠 C. 食盐 D. 氧化钙
4.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汽油清洗油污
C.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 用盐酸清除水垢
*5. 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 X 中,向 X 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 Y 后,最终木块
上浮,则 X 与 Y 可能是( ) (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4
序号 X Y
① 水 食盐
②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 碳
③ 稀硫酸 镁粉
④ 硫酸铜溶液 铁粉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 在一定温度下,将 a g 氯化钠溶于 b g 水中,向得到的食盐水中加入 c g 氯化钾,完
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A. a g B.(a+b)g C.(a+c)g D.(a+b+ c)g
7. 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 A、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 )
A. 两种块状固体接触 B. 将两种固体碾细拌合
C. 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动 D. 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混合
*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下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 以透
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
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 增加 B. 溶剂的质量减少
C. 溶液的质量不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澄清石灰水 ;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
(3)食盐水 ;
(4)80mL 酒精与 20mL 水组成的溶液 。
10. 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
入 5ml 水,测得水的初温为 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3gNaOH、NaCl、NH4NO3 固体,
振荡。
( 1 ) “ 振 荡 ” 试 管 的 目 的 是
。
( 2 ) 用 温 度 计 分 别 测 三 支 试 管 中 溶 液 的 温 度 , 高 于 20℃ 的 是
溶液,这是因为
。
( 3 ) 装 有 NH4NO3 溶 液 的 试 管 外 壁 有 水 珠 产 生 , 原 因 是
。5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 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
显的变化。
11. 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
A. NaOH 固体 B. 浓 H2SO4 C. NH4NO3 D. NaCl
(1)使 U 形管内右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
(2)使 U 形管内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
(3)使 U 形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12 .小玉同学在探究浓 H2SO4、NH4NO3 固体、NaOH 固体在水中溶解的热量变化情况时,
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试管中的物质 A 是 NaOH 固体,分液漏斗中的物质 B 是 ,打开分液
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物质 B,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
象的原因: 。
(2)若试管中的物质 A 是 NH4NO3 固体,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向试管中滴加水,你能观
察到的现象是:① ;② 。
(3)若小玉探究的是浓硫酸在水中溶解时热量的变化情况,则试管中的物质 A 是 。
(4)小芳同学认为该装置还可以用来探究镁条与稀盐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若物
质 A 是镁条,加入稀盐酸后,你能观 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 ;
② 。6
1. B 解析:水银是纯净物,而溶液是混合物,石灰浆是悬浊液,不是溶液,植物油、水、
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是乳浊液,并非溶液,故选 B。
2. C 解析:水是均一、稳定的,但水不是混合物,所以不是溶液,泥水本身不是溶液,
所以就没有溶质和溶剂之说,因为溶液中才分为溶质和溶剂,冰水混合物的实质并不是混合
物,因为冰也是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而非溶液,故选 C。
3. A 解析:罐内饮料温度降低,这一现象说明饮料罐夹层中的固体物质和水摇动,使它
们混合时吸收热量,在所列的四种物质中,找出与水混合吸收热量的物质即可。氢氧化钠溶
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时无明显的吸热放热现象,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
的热,因此这三种物质不应该是在饮料罐夹层中的固体物质,故 B、C、D 均错误;硝酸铵溶
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故 A 正确。
4. C 解析: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
溶液;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是悬浊液;不溶性的液体小滴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是乳浊液。
A. 自来水能洗手,形成的是溶液,故 A 错误;
B. 油污能溶于汽油,形成的是溶液,故 B 错误;
C. 洗洁精使油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属于乳化作用,故 C 正确;
D. 盐酸能与水垢反应,生成了氯化钙的溶液,故 D 错误。
5. B 解析:要使木块上浮,则溶液的密度应该增大。
①中食盐溶于水后,密度增大;
②中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原来含有的溶质变成了沉淀,密
度变小;
③中镁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溶质硫酸被硫酸镁替代,密度增大;
④硫酸铜和铁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质硫酸铜被硫酸亚铁替代,溶液的密度变小。
*6. D 解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可知,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由题目中信息可知,
溶液中的溶质有两部分:氯化钠和氯化钾,溶剂是水,所以溶液质量=(a+b+c)g。
7. C 解析:两种能 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 A、B,反应最快的情况是将两者物质都
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然后再进行反应,这样两种物质会充分地接触,反应速率变快,
故选 C。
8. B 解析:海水是一种溶液,水是溶剂,水会进入到左边,所以原溶液中溶剂减少,溶
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质量也是减少的,故选 B。
9.(1)Ca(OH)2 (2)ZnSO4 (3)NaCl (4)C2H5OH
解析:(1)当固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作溶质,液体作溶剂,所以(1)中溶质为
Ca(OH)2;
(2)若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新生成的物质作溶质,生成的气体不属于溶液成分,所以
(2)中的溶质为 ZnSO4;
(3)当固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作溶质,液体作溶剂,所以(3)中的溶质为
NaCl;
(4) 液体和液体形成溶液时,不常见物体作溶质,同时,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无
论水的含量多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所以(4)中溶质为 C2H5OH。
10.(1)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2)NaOH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3)硝酸铵溶解吸
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4)氯化钠7
解析:震荡能够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所以温度会升高,而硝
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温度降低,所以使试管外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氯化钠溶于水时,温
度没有明显的改变。
11.(1)AB(2)C(3)D
解析:右侧 U 形管中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说明与 U 形管相连通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受
到小试管加入物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向小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物质时,有明显变
化现象。
A.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
积变大,会使 U 形管右侧液面上升。
B.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瓶中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
也会使 U 形管右侧液面上升。
C. 硝酸钾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中气温降低,气体体积变小,使 U 形管
右侧液面下降。
D. 氯化钠溶于水时,热现象不明显,也就不能使 U 形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