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3.童年的发现
课题 童年的发现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 10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
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
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
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
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
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
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
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5 )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 2】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
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
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
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
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
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
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小组交流:“我”发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我”
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
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
化的原因。(板书:发现)
2.【出示课件 3】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
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
童年是人生之旅
最十分重要的、十分珍
贵的驿站。激情的导语
能唤醒学生心灵的共
鸣,让学生怀着真挚的
心走近课题,深入课文。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
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
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
飞了。
(1)读一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感受到
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在“发现”前板书:“童
年”)
(3)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
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
以忘怀的趣事!你们的童年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我
发现了后山洞里的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了母鸡吃石子越吃
越有味的;我发现在下雨前夕蚂蚁们会团结协力搬家;我
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我发现下雨
过后天空会有彩虹……)(补充板书,完成课题:童年的
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4】
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1828-1903),俄国
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 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
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其编著的资料集
《伊·伊·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
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
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这节课我们就通
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了解作者,有助于
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
情。
新课
教学
( 15
)分
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 5】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引导学生积累理
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
基础。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童年的
发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
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出示课件 6】
文章开头用倒叙悬念法。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
的。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第 2 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
在 9 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
独立思考的结果。
第二部分(第 3 自然段~第 13 自然段)主要讲的是
“我”的发现的过程。先是由梦中飞行,然后到人究竟是
怎么来的,最后到母亲怀胎为什么是 9 个月。
第三部分(第 14 自然段~第 19 自然段)主要讲的是
“我”在六年级的一次生物课上,证实了“我”的发现是
正确的。但因为“我”的高兴,使我受到了惩罚。我也因
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提出要求: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究竟是从哪里来
的?为了弄清楚这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
结果怎样?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
感受,还可以说说自己有过什么“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
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课文主要讲了“我”在 9 岁时
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以及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
规律的过程。新课
教学
( 20
)分
钟
五、细读文本,探究“发现”。
(一)阅读开头,了解发现
【出示课件 7】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
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1.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话自己了解到什么?感受到
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并小结。
(1)“我”的发现是“有关胚胎发育规律”。
(2)“有关胚胎发育规律”,这可是生物学家研究的大
课题、大难题啊!那些生物学家费尽毕生心血也不一定能
有这个发现,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发现了,这到底是怎么
回事呢?
(3)教师小结:文章学里讲,倒叙能制造悬念,吊起读者
的胃口,引发阅读兴趣。
(4)谈话过渡:如果这个发现是从书上看来的,是爸爸妈
妈或老师告诉他的,那还可以理解,而“我”偏偏说:“这
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真的奇了。同学们,你能相信吗?
让我们继续阅读后面的课文,了解“我”是怎样发现胚胎
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身的体会。
(二)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梦中飞行,引发思考。
【出示课件 8】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
到那里。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借这些优美的词句,闭上眼睛
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看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体会到“我”
在梦中飞行的无比快乐和惬意。
紧扣“发现”,让
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
子、相关的语段,通过
小组合作交流,朗读体
会我的发现及发现的
过程。(4)引导同学联系自身的生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进行大胆的想象和扩充,并带着自身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这段话。
(5)谈话过渡:“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身总在飞翔,
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发生了
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我”是怎样解决这个问
题的?(板书:梦中飞行 引发思考)
2.师生对话,求解疑问。
(1)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我”提出
了哪些问题?老师是怎样解答的?(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 9】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
…………
……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
都会给你们讲解。”
(2)读一读,看老师给出满意答案了吗?(学生自由发
言,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为什
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
么会是鸟?”老师都快招架不住了,于是说:“等你们升入
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虚晃一枪,开始撤
退。可这撤退具有教学机智,老师丢给“我”另一个问题:
“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
是青蛙,是猴子……”“我”的思想之火又被点燃了。
(4)指导朗读:“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为什
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
么会是鸟?”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
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想象当时的情景,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人物的心情,加
深对人物的印象。
(5)谈话过渡: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
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3.绞尽脑汁,惊人发现。
(1)谈话引导:“人究竟是怎样来的?”正是问题的牵引,
“我”才会一步步前进,到达“发现”,收获成果。既然老
师那里给不出现成的答案,那就自己去想,自己去寻找吧。
“我”是怎样寻找答案的?(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课件 10】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
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①用心朗读这句话,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会翻
来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
机指导,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我”执着探究的精神。)
②教师小结:课文有两个词写尽了“我”寻找的用功和努
力——“痴迷”、“翻来覆去”。“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
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这想法够痴迷了吧。
③问题交流:“我”经过考虑、推算,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吗?(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2)【出示课件 11】
“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我想大概还没有人
发现这个道理。
①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身的理解
转述这几句话。
②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
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
③教师小结: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
“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
易,从而更能体会动身现后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
简单明了”、“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板书:绞尽脑汁 惊人发现)
(三)遭遇挫折,悟出哲理。
1.证实发现。
(1)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是怎样被证实的。
【出示课件 12】
此环节是用词语来
概括文段内容,这一设
计是考查学生的概括
能力也就是从整体上
把握文章的能力。 又过了三四年,……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
进化成人的过程。
(2)引导交流: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
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身的发现居
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
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
“我”不怀好意呢?(因为在当时,对于同学和老师们来
说,人体发育是一件神秘又严肃的事情,老师认为这件事
对于孩子们来说应当是以严肃的面孔来面对。所以,当我
在笑时,老师误以为我是在嘲笑这件在他们看来十分神秘
的事。)
老师是怎样对待我的?(把“我”轰出了教室。)
3.谈话过渡:“我”童年的发现,按理要获得表扬夸奖才
对,遗憾,因为表达得不是时候,结果走向了反面,被老师
给轰出教室去。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站在教室外面,我
终于悟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
时候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
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
①结合自身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②引导同学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
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身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出示课件 13、14】布鲁诺、伽利略生平
(2)教师小结:这句话一语双关,其一,它讲出了科学
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很多科学家等都有过这样的
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
事的看法,意思是说,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我为
我的发现被轰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句话也是作者对
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与纪念。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板书:遇到挫折
悟出道理)
六、结合课文,赏析主人公。
1.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 的小朋友?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
朗读。
2.小组交流,达成一致意见。
3.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小朋友。(板书:富于幻
想)
【出示课件 15】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
里。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正好是九个月。
(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小朋友。(板书:执着探
索)
【出示课件 16】
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
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
你们讲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
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小朋友。(板书:幽默风
趣)
【出示课件 17】
听完这句话,……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
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
迫害的风险
教师先放手让学
生充分自读自悟,因为
有前面阅读的铺垫,学
生能够从课文中找出
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
的句子。教师以学定教,
组织交流,适时引导,
扣住关键的词句,帮助
学生理解和感悟作者
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
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
( 5 )
分钟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费奥多
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
执著精神的孩子。)
2.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
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
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3.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学生自
由发言)
课堂总结使学生
又一遍回顾了课文内
容,明确了中心,升华
了感情。4.教师小结:童年的发现,尽管有时别人会觉得可笑,
甚至会招来麻烦,可是却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好奇的
眼睛去发现,去享受发现的快乐,拥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
发现。也许,这就是你创造、研究的开始。
5.读写结合提高能力:以《童年的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
介绍自己的一次发现。
板书
内容
梦中飞行,引发思考——富于幻想
童年的发现 绞尽脑汁,惊人发现——执着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风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得准,选的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我的发现竟如此的简单明了(le liǎo),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2.哈!我总算明白了!这就跟画地图差(chā chà)不多。
3.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jīn jìn)的笑出了声,竟使我当众受到惩(chěng
chéng)罚。
4.我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tán dàn)动,似(sì shì)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二、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不自( ) 默( )( )声
( )尽脑( ) 随( )所( )
三、读句子,将加点字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 )
2.我们万分惊讶。( )
3.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 )
4.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 )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
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
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yùn zhu
ǎn zì rú( ),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
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 tiān fù( ),可是,有一天我
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带点的字词选正确解释划上“√”。
欲:① 欲望 ② 想要;希望 ③ 需要 ④ 将要
明白:① 清楚;明确 ② 公开的;不含糊的 ③ 聪明;懂道理 ④ 知道;了解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恋 ( ) 轻盈 ( ) 舒展 ( ) 澄澈 ( )
4.你认为“我”的梦有趣吗?为什么?
【答案】
一、1. liǎo 2.chà 3. jīn chéng 4.tán sì
二、(情)不自(禁);(绞)尽脑(汁);默(不)(作)声;随(心)所(欲)
三、1.开始 2.惊奇 3.明白 4.惭愧
四、1.运转自如 天赋
2.欲: ② 想要;希望 明白:① 清楚;明确
3. 迷恋(着迷) 轻盈(轻巧) 舒展(伸展) 澄澈(澄清)
4.有趣。因为我对于飞行是那样迷恋,那样喜欢,以至于做梦都会梦到如此奇异的意境。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这一课的资料学生在理解上有必须的难度。首先课文篇幅长,其二资料上有些复
杂,学生在理解胚胎发育规律这一抽象的问题时困难比较大。我深知本课教学有困难,因
此我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吃透教材,还较为全面地思考学生的实际状况,让他们课前进行
胚胎发育规律这方面的资料搜集,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这篇课文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首先从激发学生的
兴趣入手,尤其是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作者讲到“我的发现始于梦中飞行。”我引导学生
交流自己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有关飞行的梦,学生畅所欲言,争先恐后说到自己的或奇怪或
美妙的梦。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课堂上,我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
勾画、批注,随着问题的解决,不光理解了课文资料,也领悟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并受到
了必要的思想教育。四、资料的适时引用为课堂锦上添花。对于课文最后一段的学习比较重要,这也是本
课学习的难点,在讲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
和迫害的风险。”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及时补充了有关大科学家
布鲁诺因信奉和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罗马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
的资料,学生听得都入迷了,从他们那一双双痴迷的眼神中,我明白他们的情感火花正在
脑际闪现。学生对于这句话有了充分的理解,也巧妙地突破了文中的难点。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
要存在于以下:
这篇课文需要学生课前了解的知识比较多,但是,在课前布置预习时,我对学生提的
要求有些笼统,文中有些科学术语学生不是很明白,而通过课上的补充又有些生硬,影响
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也是今后需要我改进的地方,针对不同的课文,在提问题时,要
有一定的针对性,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是前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
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以一个儿童的眼光去思
考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文章展示了“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与探究的过程,
即从“迷惑不解”到“似懂非懂”到“独立发现”到“得到证实”。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
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
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
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
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
的童年发现。
作者语言幽默,对自己童年的发现颇引以自豪,对因童年的发现而被老师误解有一丝的
愤懑。
选编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
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感受作者语言的幽默;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作者介绍】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 (1828-1903),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
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
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
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费奥多罗夫是一个公爵的私生子,1828 出生。中学毕业后进入敖德萨贵族学校学习。1852
年在毕业考时他与一个教员发生激烈辩论,愤而离开学校。从 1854 年起,费奥多罗夫在几所
中学任史地教员。由于他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主张不受课本限制,通过直接研究当地的地
理、历史和观察星球、进行实地试验获得知识,他常与学校当局发生龃龉,因而频频更换学
校。1867 年步行到莫斯科。1874 年起在鲁缅采夫图书馆(列宁图书馆前身)担任管理员,历时
25 年。1903 年去世。
他是一位极富创见的思想家,一个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大胆的乌托邦
的创始人,也是俄国最早提出飞向宇宙的宇航学奠基人。费奥多罗夫学问渊深,博览书史。
据说他几乎知道鲁缅采夫图书馆所有藏书的内容。他不仅精通欧洲各主要语言,而且对包括
汉语在内的许多东方语言也颇有研究。他对哲学、自然科学、艺术都有很深的造诣,被人称
为百科全书。他的博学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知识界口碑载道,甚至使他带上传奇色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胚胎:
概念:胚胎是怀孕最初两个月内的幼体。囊胚、胚的早期发育和胚胎发育是一个连续过
程。在体节时期,三个胚层都发生了变化。外胚层在背部中线凹陷成沟,称神经沟,沟的两
岸称神经脊。神经脊逐渐接近、愈合,致使神经演变为纵贯胚体的神经管。神经管和神经脊
将来演化为神经系统。内胚层随着胚体卷曲成管状,称原肠,原肠依部位又分为前肠、中肠
和后肠。
发育过程:一般来说,卵子在受精后的 2 周内称孕卵或受精卵;受精后的第 3~8 周称为胚
胎。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要经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这里只能简要地介
绍胚胎发育的情况。卵细胞受精以后即开始分裂、发育,形成为胚胎。先形成的胚胎为桑椹
胚(胚胎的形状像桑椹),然后形成囊胚(胚胎呈囊状),并且植入在子宫内膜中,吸取母体的
营养,继续发育。囊胚壁为滋养层,囊中有内细胞群。胚胎继续发育,内细胞群的一部分发
育成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这三个胚层,再由这三个胚层分化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
官。
细胞:
基本简介:生物学名词。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
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壁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
和繁殖等机能。
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自然界中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细
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是生物界中,无论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还是单
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研究领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
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细胞生物学已经成
为当代生物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尖端学科,是生物、农学、医学、畜牧、水产和许多生物
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50 年代以来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大都授予了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
的科学家。
草履虫
简介: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
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 180 至 280 微米。它和变形虫的寿命最短,
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
鞋底而叫做草履虫,观察它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仔细。
科目:属膜口目草履虫科大草履虫属。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池塘、缓流的小沟、小河
以及居民区附近的水沟中。大草履虫是原生动物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约 180~300 微米,
用肉眼观察含有大量草履虫的液体,可以看到很多针尖状发亮的白色小点在浮动,这些白点
就是草履虫。
生活环境:大草履虫身体内充满了细胞质,在水中前进时,它不停地摆动口沟里的纤毛,
鼓起水涡,摄取水里的细菌或其它有机物,食物由胞口和胞咽而进入细胞质,形成食物泡。
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在体内移动,泡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和吸收,食物残渣由身体后
侧的胞肛排出体外。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吸收水里溶解的氧气,分解有机物后释放出
能量,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些含氮废物,通过表膜排出体外。 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
塘、水沟、洼地等。大多数草履虫是全动性营养,但绿草履虫是例外,体内含共生绿藻,这
种绿藻可利用动物体排泄的含氮废物作为无机盐的来源,通过植物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
存 (属于植物性营养。草履虫可以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生活,其耐污性极强。
人的细胞只有晚上睡觉时才生长吗?
据有关资料,白天,当人们清醒时,紧张忙碌的工作压力使人体各个部分处于紧绷状态,
细胞分裂的速度降低,而晚上 11 点至凌晨 5 点,人们入睡时是细胞生长和修复的高峰时段,
细胞分裂的速度比白天快好几倍。所以课文中老师说“白天你们太淘气,妨碍细胞的生长,
到了晚上,细胞就不停地繁殖”是正确的。而我听了老师的话后把它绝对化为“白天不长,
只有晚上才长”是片面的。人是从草履虫、鱼、青蛙、兔子、猴子变成的吗?
这是老师面对一群九岁的孩童对生物学中人的起源问题的通俗化解释,并不是草履虫直
接变成鱼,鱼直接变成青蛙,青蛙直接变兔子那么简单。这位老师要说明的是动物进化系统
树即生物演化的发展路径。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人的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吗?
这是达尔文关于人的起源的一个观点,母腹中的胎儿的细胞开始不断地分裂生长,每个
月都有变化。早期几个月时胎儿还保留着一些鱼或其他动物的痕迹。
研究胚胎学发现,鱼、蝾螈、龟、鸡、兔、猪、牛等动物和人的早期胚胎都很相像,都
有鳃裂和尾,头部较大,身体弯曲。以后才逐渐分化,显出不同。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
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部也消失了。这些现象正说明他们都是从很古时候的共同祖先演化
而来的。因为遗传把过去演化历史的痕迹保留在胚胎时期里,所以有胚胎初期的相似。不仅
如此,如果受精卵当作单细胞动物算起,那么每个胚胎的个体发育,等于重现了它的祖先的
主要演化阶段。这就叫生物发生律。这理论就叫做生物重演论。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生物的时钟: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生物都
是按自己的“时钟”安排生活和工作的。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察觉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从凌晨说
起,做啤酒的蛇麻草在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谢了;牵牛花大约在四点打开喇叭,快
中午时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薇张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点头;七点钟芍药开始
争妍……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刚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
绽开了;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吐出芬芳;而在皎洁的明月下,月光花才开始像
美女一样揭开了面纱。
植物知道时间,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鸟入林,鸡
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田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在
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小小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
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望它。
有时,人们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
在条件。原来,在动植物体内藏着一个“时钟”,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
这个神秘的生命之钟,就叫“生物钟”。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
能按时“赴约”。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pēi pī)胎发育的规律。
2.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青青的草地和澄(céng chéng)澈的湖面上盘
旋。
3.我以为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fù wǔ),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
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4.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fù lǚ)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
5.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zhǎng zhàng)得通红。
6.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líng lín)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二、词语模仿秀。
1.哈哈大笑(AAB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不自禁(含“不”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心所欲(含人体器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痴迷 着迷 迷惑
1.人类对飞行一直( ),从远古长着翅膀的天使、天神,到今天的太空穿梭机,人类从未
放弃过。
2.那里风景如画,令我( ),常常在那里流连忘返。
发明 发现 发生
3.找到攻克艾滋病的疫苗,是人类医学史上重大的( )。
4.考古学家在冰川里( )远古时代的微生物。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读课文填空。
1.“我”发现我的小伙伴都会_______________。
2.经过“我”的推算,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就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我”的这些发现中,我觉得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五、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
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
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
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
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
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1.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索( ) 愉快( ) 推想( ) 特别( )
2.用下列成语写一个句子。
绞尽脑汁:
3.将语段中画“——”的句子改写成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
4.“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六、你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因科学发现而受到迫害吗?请列举两个。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我会连。
毕 昇 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 发明活字印刷术
迪亚士 发现好旺角
爱迪生 发明“五笔字型”
王永民 发明电灯
参考答案:
一、1. pēi 2. chéng 3. fù 4. lǚ 5 zhàng 6. lín二、1. 依依不舍、、井井有序、咄咄逼人、念念不忘
2.毫不在意、赞不绝口、愤不顾身、名不虚传
3.唇齿相依、目瞪口呆、张口结舌、头重脚轻
三、1.痴迷 2.着迷 3.发明 4.发现
四、1.作者童年时的发现起始于( 九岁那年的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人究竟是怎
么来的 )的疑问,听了老师的解释,他又有了( 为什么要怀胎九个月 )的疑问,并且对这个疑
问进行了大胆猜想,这个猜想是( 人类进化的规律 )。
2.读完课文,我觉得作者小时候是一个( 执着且善于思考和发现 )的孩子,因为(作者遇到问
题总是要刨根问到底,并且为了寻找答案会不断的思考与观察 )。
3.“幸亏她没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
顶!”这句话是对( 同学们的笑 )进行了夸张,说明( 同学们不相信自己发现了进化论 )。
4.被老师赶出教室后,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
迫害的风险 )。
五、1.思考 高兴 推算 格外
2.这道数学题真难,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答案不唯一)
3.乡村的孩子从小不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
乡村的孩子从小不是不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
4.胚胎发育规律。(意思对即可)
六、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曾因为在天体运动上的发现受到审判并被投入监狱。哥白尼热
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
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
16 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 30 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
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
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己
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
意大利的科学家布鲁诺,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
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
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 伽利略也有这样的遭
遇。17 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
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
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伽
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
七、我会连。毕 昇 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 发明活字印刷术
迪亚士 发现好旺角
爱迪生 发明“五笔字型”
王永民 发明电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