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方山子传(自读课)
走近作者
苏轼(见《留侯论》)
相关背景
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作者贬官黄州之时。
陈慥,字季常,父曰公弼,19年前,陈公弼为凤翔知府时,苏轼为凤翔签判,是陈公弼的僚属,认识陈慥也就从这时开始。当时苏轼二十七八岁,与陈慥的年龄相仿,思想性格也很相似。但是,在这以后的19年中,两个人的道路、经历,以及与此相应的思想状态就完全不同了。
6
6
文意感知
作者为老朋友方山子作传,概括性地写了他少年慕游侠,壮年折节读书而不遇,晚年归隐,突出其不慕荣利、舍弃功名而甘愿隐遁贫贱的品格。
思维导图
一、通假字
1.往往阳狂垢污 同“佯”,译为“假装”
2.方山子傥见之与 同“倘”,译为“或许,可能”
3.前十有九年 同“又”
4.犹见于眉间 同“现”,译为“显现”
二、古今异义
1.方屋而高
古义:方形的帽顶
今义:方形的屋子
2.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古义:遗留的制式
今义:死者的相片
3.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4.使从事于其间
古义:任职
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
三、一词多义
6
1.遇
2.谓
3.使
4.而
5.之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名词作状语
岁得帛千匹 每年
2.动词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见方山子从两骑 使……跟从
3.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余既耸然异之 对……感到奇怪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因与余(于)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2)亦足以(之)富乐。
3.状语后置句
(1)鹊起于前。(正常语序为“鹊于前起”)
(2)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于眉间”应在“见”之前)
4.宾语前置句
何为而在此?(“何为”应为“为何”)
1.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其“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①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②是生活态度的独特: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③是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④
6
是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2.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所以笑过之后邀请作者住宿在自己破旧的家里,让作者感受远离政治的安宁。
3.作者为何“耸然异之”,继而“独念”少年方山子意气风发之状?
明确:方山子的表现不是常人的表现,超乎寻常,因而作者“耸然异之”;又在其家看到萧条的景象,这使作者自然想到少年方山子,同时,也使前后形成对比,突出方山子淡泊的心态个性。
4.方山的“隐”,是不是真正的消极遁世?试分析探究。
明确:方山子的由侠到隐、由入世到出世,不可能是思想感情上的彻底消解,作者已经从他的神情上看到了这一点:“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文章最后的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
写法鉴赏
1.奇特的构思
“随物赋形”,切合隐士身份,由隐而显,由略而详,层层设疑,层层呼应,从而见出方山子的不同寻常和卓立无匹。
2.奇妙的语言
用字准确(如第二段第1句的“适”刻画出了作者想见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悦),饱含感情,细节描写、形象描写独具匠心(当得知作者被贬黄州的原因后,这位作为故人的隐士,竟一点也没有同情或安慰的表示,只是“俯而不答,仰而笑”,这个细节,渲染了隐士的特征,活现了其神态,且蕴涵着人生的沧桑与感慨)。
素材挖掘
世道浑浊,人生不遇,方山子不甘逐其流,不屑扬起波,于是毅然弃俗世中熙熙攘攘的显闻、富乐,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生活,回归生命本身。这份生命取向惊世骇俗,这是方山子之“异”第一层含义。
做出一份弃富贵守清贫的选择对于通俗意义上的人生已不容易,而能在清贫中活得怡然自乐、活得通脱则更不容易。他安贫乐道,活出了一种人生意境!这是方山子之“异”的第二层含义。
[应用角度]
世道浑浊,人生不遇,弃富贵荣华;回归自然,回归心灵的生命取向,让人惊异!不悔选择,安贫乐道,活出一份云淡风轻的人生意境,让人惊叹!这些材料可用在“回归自然
6
”“回归心灵”“生命取向”“不悔选择”“安贫乐道”等作文中。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