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战守策
走近作者
苏轼(见《留侯论》)
相关背景
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
14
14
14
14
文意感知
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
思维导图
一、通假字
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 同“现”,译为“表现,呈现”
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同“钝”,译为“不锋利”
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同“逸”,译为“安逸”
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同“猝”,译为“忽然”
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同“凌”,译为“侵犯,欺侮”
二、古今异义
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14
古义:是投入、献身
今义: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也指这一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2.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古义:“用来……”,是助词“所”与介词“以”的组合
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结果
3.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古义:是指按照军法部署办事
今义:指军队的法律处置
三、一词多义
1.至
2.至于
3.渐
4.之
5.以
6.于
7.其
8.而
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一天天地
②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像兽一样
像鸟一样
③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每年,年年
(2)名词作动词
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 刮风下雨
2.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轻霜露而狎风雨 轻视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 使……安定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也”表判断)
14
(2)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此……矣”表判断)
(3)战者必然之势也。(助词“者”用在主语后表停顿,语气词“也”用在谓语后表判断)
(4)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用“也”加强判断语气)
2.状语后置句
(1)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介宾短语“以进退坐作之方”作“教”的状语,后置)
(2)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介宾短语“于钟鼓旌旗之间”“于斩刈杀伐之际”分别作“习”“安”的状语,后置)
(3)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在官者”、“司盗者”分别作“庶人”、“役民”的定语,后置;“以行阵之节”、“以击刺之术”分别作“教”、“授”的状语,后置)
3.宾语前置句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疑问代词“安”作“在”的宾语,前置)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2.第四段作者论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雨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作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才能保持身体强壮的道理。进而说明国家要保持战斗力,必须“教战守”。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明确:
“使”
士大夫
尊尚武勇,讲习兵法
“教”
庶人之在官者
以行阵之节
“授”
役民之司盗者
以击刺之术
4.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14
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又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
写法鉴赏
1.本文逻辑顺序相当清晰,自始至终沿着“安逸是害,战守则强”这样一条主线推理论证,层层呼应,用语精辟。例如论证宋廷“赂敌”政策的必不可行,只用了三句话:“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既浅显,又正确,充分显示出苏轼敏锐的思辨能力和高超的驾驭文字的技艺。
2.综合运用了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援引“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的史实。第三段分析“后世”“去兵”的危害,并且举出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安禄山之乱的例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申说“知安而不知危”的危害性。第四段以“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设喻,拿王公贵人与农夫小民来作比较,重在申说“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举措。
素材挖掘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应用角度]
苏轼的《教战守策》可以说是一篇“志足文远”的对策。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所传诵。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篇论文阐明了一个历百代而不衰的真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居安思危,得荣思辱”。大到一个国家的安危,小到个人的得失,概莫能外。“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一心追求和迷恋舒适安逸,终有一天会大难临头。无数历史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句话可以用在“居安思危,得荣思辱”“知安知危”“能逸能劳”等作文中。
(时间:40分钟 分值:57分)
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果:究竟
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乘:趁着,趁(机)
C.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 渐:事物的苗头
D.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邀:邀功
解析:选C C项,渐:逐渐,缓进。
14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B.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
C.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
D.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解析:选B A项,“田”同“畋”,打猎;C项,“卒”同“猝”,突然;D项,“厌”同“餍”,满足。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木欣欣以向荣
D.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解析:选C C项,“以”都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A项,连词,表转折/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构成名词性词组/语气助词“呢”;D项,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与“庶人之在官者”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所以遣将守关者
D.石之铿然有声者
解析:选C 其他三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
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
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
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解析:选C C项,并不是教盗贼击战技术,“司盗者”意思是缉捕盗贼的差役。
14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不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
(2)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而用兵不凭着逐步训练,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一下子投身军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场,那他们的祸患必定有不可估计的危险。
(3)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
二、能力拓展(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雎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蒯通以娶妇悟齐相。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注]
14
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 险诐(bì):不正。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顾:只看
B.请备论其效 备:准备
C.而必乎术也 术:方法
D.而楚不敢图周 图:谋划,图谋
解析:选B 备:完备,全面。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B.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C.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D.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解析:选A 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注意句间的小停顿。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
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和苏秦、张仪学习,效法他们的忠心和游说方法,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解析:选C C项,解说不准确,应是学习龙逢、比干他们的忠心,但是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苏秦、张仪的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4
(1)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
(2)我看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他当初其实学的是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说的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
参考译文:
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班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诚。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在方法上。
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用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喻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是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说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苏秦落了个
14
“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剑,仰天长叹一声;范雎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蒯通用娶亲的事例启发齐国的丞相。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喻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喻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
我看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他当初其实学的是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说的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三、文化常识及语言运用(13分)
1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汉代于京城设立太学,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
B.辟,汉代选官制度,即征召知名人士做官。官府征召称“征”,皇帝征召称“辟”。
C.公车,汉代为官署名,天下向朝廷上书言事及征召等事,经由此处受理。
D.缞绖,分别指古代用麻布制成的丧服和丧带,即整套丧服,后引申为“服丧”。
解析:选B 后一句表述错误,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12.仿照例句,以“我喜欢”开头,另写两段话。句式和语意关系必须与例句一致。(4分)
例句:我喜欢豪放中流出柔情的苏轼,虽是“千古风流人物”,也咏叹“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亡妻。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喜欢)奋进中透出闲适的辛弃疾,虽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也自吟“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翁媪。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
14
的项羽。
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③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解析:①处后面是分号,分号前后两句构成对偶句的形式,根据上文“只有让别人生存”和下文“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可知,此处应填入“自己才能生存”之类的句子。②处从前后句子可以看出,这几个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中间句应填入“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之类的句子。③处根据前文“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可知此处是对这句话的转折,横线后面强调了底线的重要性,可知此处要填写“但底线却不能缺失”之类的句子。
参考答案:①自己才能生存 ②不侵犯别人的利益 ③但底线却不能缺失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