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
C.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
D.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2.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 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 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 缸中金鱼“变大” D. 日食现象
3.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 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 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4.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放大镜B. 手影C. 水中“折”笔D. 水中倒影
5.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 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 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 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14
6.电影机和投影仪的原理是一样的,放电影时,发现银幕上的像未充满整个银幕,解决办法是( )
A. 电影机离银幕远些,同时拉近镜头与片子的距离
B. 电影机离银幕近些,同时拉近镜头与片子的距离
C. 电影机离银幕远些,同时拉大镜头与片子的距离
D. 电影机离银幕近些,同时拉大镜头与片子的距离
7.假如小雨乘坐一颗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旅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雨用体温计测体温 B. 小雨相对于青岛的崂山是静止的
C. 小雨用照相机给月球拍照 D. 小雨绕地心转动一周约需365天
8.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 ,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9.近期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增大像距 B. 增大取景范围 C. 增大人像的大小 D. 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10.小丽和小刚用相同的相机对远处的同一景物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甲和乙所示,则( )
A. 小丽离被拍景物距离远
B. 小刚和小丽离被拍景物距离一样远
C. 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D. 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14
11.如今天津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B.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12.下列有关光学元件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的镜头使凹透镜 B.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制作的
C.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 显微镜的物镜和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相同
13.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上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
A. 一定大于20cm B. 一定在10cm到 16cm之间 C. 一定小于8cm D.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14.如图是晓丽同学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 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 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 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15.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发光物体P从距凸透镜85cm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以0.05m/s的速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关于物体P经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运动3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当运动5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当运动7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当运动8s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14
16.图所示,某人站在同一地点,将照相机的镜头做如下调整拍远近不同位置的人像,如果这些图片都很清晰,底片人像中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 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 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 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18.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19.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B. “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
20.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 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 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14
21.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一下应将光屏( )
A. 靠近透镜 B. 远离透镜 C. 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 D. 保持在原来位置
22.物理学中,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常用图象来表示,下列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B. 通过恒定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C. 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其深度之间的关系
D.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
23.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 D.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24.给顾客拍照,照完全身以后再照一张半身像,顾客保持不动,则( )
A.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 B.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缩短一些
C.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 D.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所短一些
25.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26.雅安的蒙山茶自古为贡茶之一,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的升华现象
B. 泡茶时,部分茶叶浮起来﹣﹣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14
C. 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主要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
D.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7.“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 )
A.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
D.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
28.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29.手机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常用工具.下列关于手机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 给手机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手机摄像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 手机掉入水中不要立即开机,是因为手机浸水后电路可能发生短路
3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透镜与物体AB及光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应该( )
A. 大于20cm B. 在10cm和20cm之间 C. 在10cm和15cm之间 D. 等于15cm
31.下图为世博纪念邮票,为了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清上面的图案文字,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大于10cm小于20cm
32.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物体距凸透镜20cm,则物体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 倒立的实像 B. 正立的虚像 C. 缩小的虚像 D. 缩小的实像
33.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34.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14
A. 40cm B. 30cm C. 20cm D. 10cm
35.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 放大镜 B. 电影放映机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36.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37.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此相同的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显微镜
38.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B. 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C. 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 D. 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39.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 靠近透镜 B. 远离透镜 C. 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14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像到物的距离、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时,u=2f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错误;
D、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可以探测地下油矿.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凸透镜成像时,u=2f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4)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是因为光大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变高了的虚像,所以叉鱼时应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故A属光的折射现象;
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其主要部件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C、缸中金鱼“变大”是此时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金鱼起到了放大的作用,其实质是光的折射;
D、日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综合以上分析,与其它三个的光学原理不同的是D选项.
故选D.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凸透镜成像等.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
②从潜望镜中观察景物,观察到的是虚像,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③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
④看幻灯机屏幕上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综上所述,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属于虚像的是②③;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故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不同点:(1)成因不同,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2)像的正倒不一样,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而虚像是正立的;来分析此题.
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折射现象和反射现象,解决这类题目需要对光现象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实际是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B、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笔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笔偏高了,故C错误;
D、水中的倒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①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14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5.【答案】C
【解析】
【分析】(1)凹透镜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
(2)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图甲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该透镜为凸透镜,像的位置大于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外,
图乙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因此该透镜是凹透镜,是近视镜,
故选C.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掌握凹透镜的成像情况,以及掌握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眼镜
6.【答案】A
【解析】【解答】放电影时,发现银幕上的像未充满整个银幕,是因为像太大了,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法则,要使银幕上的像小一些,应缩小镜头和和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
故选A。
【分析】注意物距是透镜和投影片之间的距离,像距是投影机与幕布之间的距离.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体温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在太空中体温计仍可使用,故A正确;
B、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转动,就是相对静止,故B正确;
C、在太空可以用照相机给月球拍照,故C正确;
D、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转动,它绕地心转动一周的时间等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即地球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一周的时间为1天,故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
【分析】(1)体温计在卫星上仍能正确工作;
(2)判断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变化;
(3)照相机在卫星上仍能正确工作;
(4)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转动一周所用时间相同.
8.【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知,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圆柱体的右边Q在f和2f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圆柱体的左边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符合要求的只有图B;
故选B。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应用。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所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ACD错误,只有B正确. 故选B.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10.【答案】C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甲图的像大于乙图的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即物体离凸透镜远,则像距小,像也小,所以乙图的物体离照相机远,即小丽拍摄的物体离相机近;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应靠近拍摄物,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即镜头往前伸。
故答案为:C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11.【答案】D
【解析】【解答】如果该人远离镜头,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点更靠近焦点,所以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选项A、B错误;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点更远离凸透镜的焦点,所以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b点,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14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的反射作用制成的,故B正确;
C、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应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照相机、显微镜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近视眼利用了凹透镜的发散光线作用,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的反射原理.
13.【答案】D
【解析】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即可.
【解答】由图可知:u=20cm,v=16cm.且u>v;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则u=20cm>2f,2f>16cm>f,即20cm>2f,2f>16cm>f
解得10cm>f>8cm.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两种判断方法,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列出不等式.而且要会解不等式,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
14.【答案】B
【解析】【分析】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错误.
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正确.
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错误.
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错误.
答案:选B.
【点评】掌握光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的折射现象等.
1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当发光物体沿主轴向透镜运动3s时,物距:u=0.85m﹣0.05m/s×3s=0.70m=7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B、当发光物体沿主轴向透镜运动5s时,物距:u=0.85m﹣0.05m/s×5s=0.60m=6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C、当发光物体沿主轴向透镜运动7s时,物距:u=0.85m﹣0.05m/s×7s=0.5m=5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题意.
D、当发光物体沿主轴向透镜运动7s时,物距:u=0.85m﹣0.05m/s×8s=0.45m=4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6.【答案】A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可知,像距越大,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像就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像距的大小来确定像的大小;
在上面的四种情况中,甲的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最大,即像距最大,所以这种情况下底片上人的像最大;
故选A。
【解答】
【分析】根据镜头的位置的变化可以确定像距的变化,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即可确定底片上人的像最大的是哪种情况。
17.【答案】B
14
【解析】【解答】解:(1)光屏上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像是实像,要使像成放大的,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凸透镜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同时向右移动光屏.(2)因为光路是可逆的,如图位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时,凸透镜向左远离光屏时,使现在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清晰的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2)光路是可逆的,当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凸透镜左移,使现在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
18.【答案】C
【解析】
【解答】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要使屏幕上的画面变大,则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这样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将变大.
故选C.
【分析】投影仪成像的原理: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19.【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A错误
B、“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B正确.
C、照相机照相时,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C、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0.【答案】A
【解析】【解答】解:AD、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D错误;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凸透镜,故B错误;
C、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不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故C错误.
故选A.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
21.【答案】A
【解析】【解答】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远视镜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本题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两个知识的(1)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与时间无关,而图示的速度是变化的,故A错误;
B、在电阻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压变大,电流变大,图示的是电流与电压成反比,故B错误;
C、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其深度之间成正比关系,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C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图示显示的是物距变大,像距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2)在电阻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3)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2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 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14
C、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老花镜镜片也是凸透镜,因此,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故C正确;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判断其像与物的变化关系.
24.【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全身像以后,改为半身像,像变大,需要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所以照相机要向人靠近,减小镜头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拉长暗箱,增大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 故选A.
【分析】(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
25.【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可知“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A正确. 故选A.
【分析】“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26.【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分子扩散的结果,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B、泡茶时,部分茶叶浮起来﹣﹣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故B正确;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因为吹一吹可以加快茶水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茶水蒸发,使茶凉的快一些,故C正确;
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质分子通过扩散现象可以使分子充满整个空间;(2)上浮的茶叶受到浮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所以茶叶上浮;(3)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液体温度降低;蒸发与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通速度可以加快蒸发速度;(4)从一侧看,玻璃杯中间后,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一个放大镜.
27.【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就要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故应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为看到更大的范围,相机远离物体,物体远离时,像靠近,所以镜头向后。
2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倒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故B正确;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近视眼应该利用凹透镜矫正,故C错误;
D、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1)桥在水中的倒影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
(3)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凹透镜的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
2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不是利用超声波,故A错误; B、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
C、手机的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水是导体,若手机掉入水中立即开机,可能发生短路,故D正确.
故选D.
14
【分析】(1)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给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手机的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4)水是导体,手机浸水后电路可能发生短路.
30.【答案】C
【解析】【解答】凸透镜成实像时,u>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即可.由图可知:u=30cm,v=20cm.且u>v;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30cm>2f,2f>v=20cm>f,即30cm>2f,2f>20cm>f,解得15cm>f>10cm.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由图可知物体比像远,所以此时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u=30cm>2f,2f>v=20cm>f,解得15cm>f>10cm.
31.【答案】B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f,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解答】A、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不容易观察.不符合题意.
B、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起到放大的作用,容易观察很小的文字.符合题意.
C、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U>2f,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使文字更小而且倒立,不易观察.不符合题意.
D、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2f>U>f,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的像不易观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1)U>2f 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或摄像头.
(2)2f>U>f 时,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
(3)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32.【答案】D
【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cm,物体距凸透镜20cm,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根据凸透镜的焦距和给出的物距,可以确定两者的关系,然后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即可确定成像的性质.
33.【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故选A.
【分析】放大镜的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并且物体离焦点近时,成的像较大.
34.【答案】C
【解析】【解答】解:因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30cm<2f,则15cm<f<30cm,四个选项中在15cm到30cm之间的只有20cm,故C正确. 故选C.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不等式即可.
35.【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u>2f时,f<v<2f,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选C.
【分析】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或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都能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性质,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性质判断凸透镜的应用.
36.【答案】A
【解析】【解答】由凸透镜成像的成像规律知当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靠近时像变大时像距增大,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
14
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应用:照相机、摄像机;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实像总是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37.【答案】B
【解析】【解答】手机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照相机的原理与此相同。
故答案为:B。
【分析】手机摄像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故该选项正确;
B、矫正远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凸透镜,故该选项错误;
C、对着镜子化妆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该选项错误;
D、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A、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B、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用凸透镜来矫正;
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9.【答案】A
【解析】【解答】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光线发散,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提前会聚,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故答案为:A。
【分析】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