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抒怀诗赏析1.把握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
抒怀诗的常见命题角度。
2.了解山水田园诗和即景(事)
抒怀诗的常见表达技巧。
3.结合具体作品把握诗歌表达
感情的表现形式。
学 习 目 标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
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
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
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
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
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
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
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
的创作特点。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
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
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
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
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代表诗人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
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风格: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感情丰富。
诗歌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
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常用意象
(一)①意象: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
鸡、犬、禽雀、眠蚕;
情感:表现 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
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
(二)①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孤云、
禅房、古寺、暮钟、接舆、伯夷、 叔齐、林叟、幽人、樵夫、
寺僧、道人(表达希望归隐山林、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
②意境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 内容情感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热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
遇的苦闷;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 污的高洁品格;表达对归
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6.揭露封建统治者残暴,反映农村生活艰辛、农民的痛苦。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壮丽山河
的热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
不满甚至愤怒;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 污的高洁品格;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
生活的喜爱、向往。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辞官归
隐后的愉快和乡居的乐趣, 从而表现他对田
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
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 之感。表
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
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紧扣“望”字,以庐山 的
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
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
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
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
气 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
水画。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壮阔
景象的赞叹之情。3.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颔联先梁上燕子,再写水中的鸥鸟,表现
了闲情逸致生活。颈联老妻画纸为棋局的
痴情憨态,稚子敲针作钓钩的专心致志,
表现出农家人恬静的生活,表现出诗人经
过战乱后而感受到的惬心快意。尾联诗人
发出感叹, 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其
实潜含着悲苦和酸辛。
4.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
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即景说
理,谈游山的体会 (心中所
想)。启迪:要认识事物的
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
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
民的深厚情谊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
才了蚕桑又插田”,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
忙碌气氛。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
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 气息,表达了作者
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6.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
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
苦。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
耐人寻味。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
人们,只知 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
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
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
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
起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
劳动人民的同情。 1.描写手法
(1)感官角度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视听(嗅)结合、以声衬静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以声衬静
③色彩搭配、明暗对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万里船。” 四种鲜明的颜色 新鲜而且明
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④点面结合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 “千山鸟飞 绝,万
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
⑤观察角度(上下、俯仰、高低、远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 (2)虚实结合、想象、联想。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实境。 “虚”包括: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
银台”“霓为衣兮风为 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②已逝之景之境,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朱颜改;
③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
3、表现手法:
①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②衬托: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4、抒情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寓(融)情于
景、乐景衬哀情。 5.语言特色
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绚丽、浅显、
明快、清新、简练生动、简洁淡雅等。
6.考查角度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越中山色镜中看”极具韵味,请你作简要赏析。
(2)诗的前两句主要写兰溪的景色之美,后两句主要写的是什
么?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1)这是个极其新颖别致的比喻,“镜”比喻溪水,既写了月
光的皎洁,又暗示了兰 溪水面的平静,还表现了溪水的清澈。
同时,她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山披月色, 月照
溪水,朦胧而飘渺,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恬静而淡雅的画面。
(2)三、四句主要表现渔人之乐。运用的以动衬静的手法,用
鱼的来“上滩”衬托兰溪的恬静之美,进而表现渔人由衷的喜悦。山水诗情感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归园田居》
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终南别业》
淡泊宁静, 志趣高远 《寻陆鸿渐不遇》
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鸟鸣涧》
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野望》
解题三部曲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
二 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
三 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
常见手法
⑴留意描写景物之角度(高、低、俯、仰变化)
⑵把握描写景物之方法(绘形、绘声、绘色)
⑶说明描写景物之技巧(狭义表现手法)
(①虚实结合②动静结合③点面结合④正侧结合⑤渲染等)
⑷弄清景情之关系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
出行偶感出行偶感 就事抒怀就事抒怀
勉亲励子勉亲励子 念旧怀亲念旧怀亲
赠答应求赠答应求 迎来送往迎来送往
闲情逸趣闲情逸趣 哀伤淡愁哀伤淡愁
官场变化官场变化 人生得失人生得失钗头凤
陆游 (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
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
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
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
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
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
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
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
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
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
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
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
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
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
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
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
莫,莫,莫!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
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
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 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
铁锹。
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挨
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采来地黄
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荷锄出门天麻麻亮,
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
白脸孔的儿郎。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
光。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即事(景)抒怀
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
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
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
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
地称之为“即事(景)抒怀诗”。 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
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
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
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
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
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
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因事而发,借以抒发心中感慨。这类诗歌,重在
抒怀,因而作者对所写之事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地
叙述,而是较明显地直抒情怀。为了抒怀,诗人也常
常会写景,借景抒情。1.常见标题
标题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怀”等词。
2.常见意象
山月、河水、梅花、鸟鸣、风雨、草虫、铜镜、鬓发、夜雨、孤
舟、雁鸣、落叶、花开等。
芳草: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表示凄苦之音。
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牡丹:寄寓富贵。
杨花、芦花:顠零之意。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莲: 喻高洁,或表达爱情。
杜鹃鸟:为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蟋蟀: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联系起来。
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悲伤的感情。
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比喻垂老之年。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白云、明月: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诗词常用手法。
水: 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 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要明确在诗中的位置,一般来说首句:渲染气氛,烘
托形象,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尾句:含蓄,留下想象的空间。
意境特征。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3.即事(景)抒怀诗常见情感
①寄情山水,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②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
③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慨。
④对现实的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
⑤慨叹时局险恶,民生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
⑥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荒唐腐朽。
⑦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离乱的痛苦。
⑧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
质或远大报负。
……1.慨叹时局险恶,民生
多艰,同情人民的疾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因茅屋被秋风所破而
有感)、白居易《卖炭
翁》(因宫中买办强抢
百姓而有感)
2.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写自己的
忧愁哀思。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
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
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
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
人更在春山外。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对国家安定寄予希望和祝福的同
时,也有对万方多难、国运哀微的担
忧。
3.揭露统治者的荒淫奢侈、
荒唐腐朽。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5.反映离乱的痛苦。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
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
远大报负。如屈原《离骚》。
7.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
志未酬的伤感。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观 刈 麦 白居易
①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
起,小麦覆陇黄。
②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
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③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
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④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
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
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
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
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
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
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
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
机的整体。
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
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
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
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
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常用技法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叙事写景的表现手法有:①虚实结合;②衬托
(以动衬静、以乐衬哀);③侧面描写的运用;④白
描与细节的手法;⑤对比(特别是这类诗中常出现
贫苦大众与豪门贵族生活的对比)。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直抒胸臆;②展开想象,
寄托情感;③借景抒情,委婉抒情。鉴赏步骤
1、抓意象。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物
的特征和寓意。
2、品意境。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
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
情景交融的意境。
3、悟情感。把自己融入意境中,领会诗人写
景所表现的情感。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这首诗,前半 ,后半 。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
个 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 。
前半首的 之情 ,正因 的点染而加浓了
它的 色彩;后半首的 之景,也因
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抒情 写景
纯景色 以景结情
久客思归 深秋景色
悲怆 风吹叶落
旅思乡情 练习
1. 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
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3分)
杜诗:
周诗:
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
分)
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10.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
迁,怀才不遇;喜欢自然山水。
11.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
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
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
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
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
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
2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
国之痛,情景交融。
22.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
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
百姓流离之苦。②以 “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
凉与孤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