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面对战火中的女孩,记者应做哪种选择?(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战争中,一个村庄被炸毁。一个小女孩身上着了火,正哭喊着往前跑。一名持着相 机的战地记者正从这里经过。面对眼前的情景,他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抓紧时间拍照, 并立即离开给报社发照片;第二种,他拍下照片后,过去灭火;第三种,顾不上拍照,赶 紧过去把小女孩身上的火扑灭。 有人就这三种选项让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进行选择。小学生都选择第三种,因 为被火烧多疼啊。中学生有选第三种的,也有选第二种的,选第二种的学生认为,拍下 照片可以让更多人看到战争的残酷。大学生中有人为第一种行为辩护,认为职业素质更 重要,记者这一职业决定了他应该这样做。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 审题 限制性 1.材料内容的限制。材料由两段构成,第一段是创设一个情境,交代背景材料,提 出问题——战乱中,一个战地记者,面对身处险境的着火的小女孩应该怎么做,并且给 出了三种选择;第二段材料展现特定人群的的选择。综合来看,重心应该在第二段,第 二段是后续观点生发的基础,观点的生成和支撑都不应离开第二段材料所划定的范畴。 2.审题立意的限制。任务指令为:“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 章”。材料第二段中明确给出了三个群体的具体取向,这便是审题立意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所以,必须对三个群体和他们的三个取向进行思考、斟酌、权衡、比较,不可再另 起炉灶。 3.价值观取向的限制。从材料的第二段来看,三个群体的三个取向在价值观层面都 有可依之据,但是深究其深层指向和人性的价值高度,还需理性考量。所以考生在审题 立意、裁剪选材时,要能够正向立意,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的价值理念,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文体的限制性。不管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必须明确文体,不可文体不分, 写成“四不像”。 开放性1.思维角度的开放性。总体来看,作文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三个思维角度:以小学生、 大学生、中学生群体分别对应先救人、先拍照和折中三个观点;可综合思考,亦可主论 其一或其二。考生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比较选择,即材料为考生思维发散和深入思考提 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展现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有效 考量。 2.立意角度的开放性。表面上来看,材料中只涉及三个思维层次,但在具体立意上 实则是两个序列多个元素的有机关联;两个序列为三个学生群体和三种取向。学生群体 可包含教育程度的提高、人的成长过程和阅历经历等元素,三种取向可包含人性、理性、 职业操守、善良和本性等元素。这就为考生提供了很多立意切入的角度。相关角度的叠 加使立意角度更具开放性。 3.论证说理的开放性。作文材料本身涉及的多面性和立意角度的开放性,必然会催 化论证维度的开放性。论证时可在横向议论和纵向议论中自由穿梭:既可围绕学生群体 在成长受教育的过程中,人性、理性或其他品性的发展变化进行纵向论述;又可围绕某 一学生群体在多个品性之间的表现进行横向论述。而论证维度的开放性,必然会带来论 据选取的丰富多样和异彩纷呈。 4.文体表达的开放性。文体的选取、表达方式的运用方面较为自由。文体的选取方 面,根据材料来看,议论居优;表达方式的选择方面,大到记叙、议论、描写,小到各 种表现手法,如能合理运用,均能出彩。 解题 本题是创设情境+多种观点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为特定情境多观点任务驱动 型材料作文,考生要读懂情境,辨析各个观点的优劣,进行理性批判和辩证思考,从而 选择最利于自己发挥的角度来构思行文。 作文材料的重心在第二段,应该仔细审读;命题人设置了一个道德陷阱,目的是首 先考验一下考生的道德水准、道德境界,而后才考查其表达功夫。这道作文题貌似可以 从三种做法中任选一个来立意,但如果选择了大学生的观点,就掉进了陷阱。 需要注意两点:(1)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这三个身份暗含着其接受教育程度和知识、阅历的不同;并且伴随着年龄的递增,教育的加深,认知的深入,理智的逐渐 发展。(2)三种不同的选择体现的是不同的价值判断:第三种做法把救人作为第一位, 更合乎人性;第一种做法把职业道德作为最高价值追求,非常理性却忽视了人生命的重 要性;第二种做法能够较好地兼顾两者。把以上两个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材 料所蕴含的意思:随着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人知识、阅历的增加,人的理性精神在增 强,但一些本初美好的人性似乎在逐渐减弱。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强调职业素养,但不能违背人性。 2.人理性思维的提升,不能以牺牲善良为代价。 3.在增加知识和阅历的同时,还要保持人本初的善良。 4.教育要保护人的善良天性。 5.敬畏职业素养,更要敬畏生命。 …… 偏题立意: 1.平衡人性和职业素养。 2.学会变通。 3.理性决定选择。 4.感性和理性。 …… 范文展示 职素诚可贵,品德价更高 肖嘉泽战争中的一个记者,面对身上着了火的小女孩儿,该怎么做?就这个问题,让小学 生、中学生、大学生进行选择,选择的结果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我认为在危急时刻,人 性品德比职业素质更重要。 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记者应抓紧时间拍下照片,并立即离开给报社发照片。如果从 记者的职业素养出发,确实应该如此;作为一名记者,就应该让人们更快速地了解信息, 这也是记者最核心的价值。可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记者此时离开,那么等待着小 女孩的可能就是死亡;如果为了一条新闻而放弃一条生命,那么这则用生命换来的新闻 只会让人觉得血腥冷酷。遵守职业品德确实可贵,可是一味地遵守死板的规定,带来的 结果可能会南辕北辙;记者如果离开了,那么他确实践行了他的职业素养,可他却失去 了他最珍贵、最基本的人格品德。遵守职业素养,并不意味着要把人培养成冷血的工作 机器。 乐于助人、救死扶伤,本就是人们的基本品德,也同样是亘古不变的道德素养,是 我们必须遵守的。乐于助人、救死扶伤是我们从小就懂得的道理,如今在面临选择时, 小学生都会明白的道理,为什么这些学识渊博的大学生却忘记了呢?这可以说与当今社 会风气的影响密不可分。 反观当下社会,人们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奔忙劳作,什么事都要讲究效率、遵守规 则。在这种模式化的生活状态下,不少人活得越来越像一个机器,失去了自己的本性, 甚至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那些道理都已不甚明了。康德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 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 因其寥廓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所以, 在危急时刻,记者应该放下身上的摄影机,为那个小女孩灭掉身上的火;即便因此失去 了一则新闻,但收获的却是内心世界的快乐与满足。 “被火烧多疼啊”,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却反映出小学生内心的朴实与善良,犹 如干净而璀璨的星空。在职业素养和品格道德中做选择,本就是一道十分简单的选择题。 如果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人性上还不如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时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教 育出了问题?当一个生命遇到危险的人出现在你面前需要帮助时,我们因为职业素养产 生了犹豫、迷失了人性,这又是一种什么素养?世事艰难,即使生活的压力繁重,一个人也应该秉持人性,坚守品德;所以我认为, 危急时刻,职业素养固然重要,可是人格品德更加可贵。 点评 本文立意深刻,感情充沛又不乏理性思辨;紧扣人性和职业素养的主次关系,立足 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切入自然,由浅入深,说理透彻。难能可贵的是能够反观社会现 实,联系材料观点为之佐证。 整体看来,语言情感能量足,有高中生的朝气和锐气,表达准确流畅,并且言之有 物,堪称考场佳作。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