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 ‎ ‎【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 ‎ ‎ ‎ ‎ ‎【参考答案】‎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试题分析】‎ 考生解答此题时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题干中明确说明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作者……判断 ‎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所提及到的人物的态度,也包括作者对文中所叙述事情的态度。这些观点态度不是读者阅读时的认识,而是作者在行文中的流露。‎ ‎(1)“分析观点态度”指根据文意分析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分析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 ‎(2)“概括观点态度”指根据作者对事物或事理的具体描述和阐释体会作者的意思,揣摩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观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达形式是多样的,有的是开篇明义,直抒胸臆的;有的寄寓故事,含而不露的;有的通篇叙述,卒章显志的;……但有一点往往是一致的,那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多是文中议论性的句子。大家要注意甄别筛选,以便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 该考点现在在高考中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3分。但也有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的,如典例。其常见的考查角度有:①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态度;②作者对文中事物的观点;③文章的写作目的与主旨;④作者抒发的情感。这一考点常常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把握以下方面来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做出正确的选择: ‎ 一是删繁就简,锁定重点。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把握文中表述的重点信息。大篇幅文段的叙述重心是什么,议论性文字体现在哪里,这些都要搞清楚,然后将文中不是直接体现作者观点的文字首先剥离,从保留下的关键的信息中分析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 二是留心结语,仔细推敲。现在高考文言文的取材大多是人物传记,在这样的文章结尾大都有一段议论性的评价语言,这往往是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所在。如例题中结尾处的“故柳宗元曰”,《史记》的文段结尾常有“太史公曰”‎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这样的话,其实这就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因此,大家一定要仔细审读文章结尾部分,从中推敲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 三是综合分析,简要概括。有些文段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并没有通过抒情或议论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了所叙述的人物事件之中了。这就要求大家综合把握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然后从事件的细节中分析提炼出隐藏信息,进一步简要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 四是借“题”解“文”,妙用技巧。文言文阅读题用来命题的句子,往往是文中的关键句,试题中对文章做分析概括的文字,一般也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借“题”解“文”是了解文章大意的一个重要技巧,甚至总结出“倒读”一法,从列在后面的分析概括中巧妙寻找解读原文的钥匙,这也不无道理。 ‎ 五是审视答案,再查疏漏。审视答案常用的方法有:①代入法。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看看是否合理。②析错法。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的错因。③否定法。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对,予以否定,若否定不了时,表明答案准确无疑。‎ 命题陷阱:‎ ‎1.不尊重原文,随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文中作者身上,从而拔高或贬低作者的观点。‎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地对观点态度加以评价。有时作者的观点态度不够明显或分散在文章各处,出题人故意断章取义,抓住只言片语,乱加褒贬。‎ ‎ ‎ 一、课内阅读 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①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②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③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血濡缕 濡:浸湿,沾湿。‎ B.人不敢与忤视 忤:逆。意思是躲着对方目光。‎ C.请辞决矣 辞决:辞别,告别。‎ D.士皆瞋目 瞋:发怒。‎ ‎2.请对选文中出现的五处“以”字做分类梳理。‎ ‎ ‎ ‎ ‎ ‎3.中国古典小说中通常每一回都有一个回目,比如《水浒传》的第十五回回目为“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回目的主要功能是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某回书的故事梗概。形式上一般采用两个基本对仗的句子。请按照提示,为选文写一个回目。‎ ‎ ‎ ‎ ‎ ‎4.第④段中荆轲对太子丹说“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而第⑤段中在易水河畔他却又唱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达的意思是不是前后矛盾的?请阐释一下你的理解。‎ ‎ ‎ ‎ ‎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阙:损伤 B.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 强:强迫 C.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偷:苟且 D.然后以禁,则齐 齐:一致 ‎6.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谋诈之术”观点的一组是( )‎ A.①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 ‎ ‎②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 B.①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②故论作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 C.①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②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 D.①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 ‎②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刘向认识到了“谋诈”‎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之害,但是他又为战国时的谋士们开脱,认为在当时形势下,他们不能不那么做。而作者不同意刘向的后一观点。‎ B.第三段以孔孟为例,有力地否定了刘向“不得不然”的观点。孔孟与策士们生活于相同的年代,却能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看来并不是非用“谋诈”之术不可。‎ C.作者认为《战国策》宣扬“谋诈”之术,而邪说会危害正道,所以应该把它废弃禁绝;但考虑到它的史料非常丰富,又认为不能毁掉。‎ D.作者尽管与刘向意见相左,但依然能客观地肯定刘向的长处,遗词十分委婉,充分表现了对前代学者的尊重。‎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译文: ‎ ‎(2)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译文: ‎ ‎ ‎ 一 什么身份”等。②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③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依据这些解释,分类进行梳理即可。如“皆白衣冠以送之”中的“以”连接的是“白衣冠”和“送”,可见这里的“以”是目的连词,来。 ‎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解析】为选文写回目,即给文段总中心概括,并用对偶的句式表述出来。本段文字介绍的是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众位宾客前来送行。这样抓住易水送别,壮士出行的特点进行概括即可。如太子心急促壮士,荆轲救国登车行等。 ‎ ‎4.示例①:不矛盾。两段中都表现出荆轲一定完成刺秦使命的决心。‎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示例②:有矛盾。荆轲本有自己的安排,想等待自己找的助手来协助完成任务,他预计还要返回燕国,但太子丹要求他尽快出发,而且安排秦武阳协助他,荆轲预感使命难以完成,所以唱出了“一去不返”的悲壮歌曲。(意思对即可)‎ ‎ ‎ 二 ‎5.A ‎【解析】“阙”应为“缺少、缺失”意。结合最后一段“《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可推测此句中“阙”为“缺少、缺失”之意。‎ ‎6.D ‎【解析】A中①以反问句的形式肯定了二子的做法,能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②是刘向的观点。B中①不正确,②正确。C中①不正确,②正确。 ‎ ‎ ‎ ‎【参考译文】 ‎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崇文馆藏书阁总目录称(现在)缺失了一十一篇。我在(许多)士大夫家里探访寻求,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订正其中的错误,并且对那些不能考据的篇章保留疑问,这以后《战国策》33篇可谓又完整了。‎ ‎(我)写下序言道:刘向为这本书作序,说周朝祖先(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指导教育百姓,整顿法令制度,所以天下太平;等到春秋后期,(诸侯)采用权谋狡诈(的治国措施),并且(施行)仁义之政的途径堵塞,因而天下大乱;这种说法已经很好了。(序言)最后告诉(我们)这本书提及的战国谋士,揣摩当时君王能够施行的(政策),不能不这样;可以说是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不能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炎黄二帝、尧舜禹三王治理天下,他们遭遇的情形、法令制度本不相同,但是他们治理国家天下的心愿,处理事物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根本的,不能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孟捍卫这个,哪里是喜欢发表不同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地附和、取悦世人的好感罢了。(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实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时期那些四出活动宣扬自己主张的游士就不这样。(他们)不明白王道可以崇奉,而甘愿接受轻易劝服他人的游说之术。他们筹划的办法、集中的精神,把投机取巧当作一切谋略的核心罢了。所以他们论述诈谋的便利却避而不谈不成功的方面,大谈交战的好处却隐瞒它的祸端。那些一个跟着一个施行的,没有不是在诈谋中获利又难于承受它的祸害,在交战中得胜,又难于承受它的损失的人。最后到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依靠诈谋而丧失性命;而任用他们的诸侯以及秦国,也是国家败亡。这种人就是当世的大祸害是非常明显的,但一般人还有明白这一点。只有先王的治国体系,能够顺应时代变化,(虽然根据它)制定的法令制度不同,可是验证起来没有瑕疵,使用起来也不用担心滋生流弊,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拿“王道”来换取“诈谋”。‎ 有人说:“如此不正当的学说,会危害光明正道,应该把它抛弃得远远的来斩断祸根。这样书的不消灭,能行吗?”(我的)回答是:“君子禁绝邪说的方法,本来就是要向天下人阐明其说法,让当今的人都知道这种学说不能采纳,这以后禁止就会完全彻底;让当今的人都知道这种学说不能实施,这以后提防就会很清楚明白;哪里一定毁灭这些书呢?把它抛弃得远远的来禁绝,并不比这样好。因此孟子的书中,有记载神农的言论的,有记载墨子言论的,都是记载后否定它的。至于这本书刊印,上溯连接到到春秋,下到楚国建立,记载245年时间纵横家的行事,本来就不能搁置。”‎ 这本书高秀注释有21篇,有人说32篇,崇文总目录只留有8篇,现在保存有10篇。编校史馆书籍官曾巩作的序。‎ ‎ ‎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