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1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关于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要相接触,就一定有压力的作用 B.力要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 C.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2.图 1 所示的事例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图 1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何大小的拉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 4.如图 2 所示,一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 6 N 的拉力。并使其保 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图 2 A.0 N B.3 N C.6 N D.12 N 5.体育比赛中的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 不是相互的”,在①篮球②跳水③跳远④皮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如图 3 所示,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  A.压跷跷板的力  B.举杠铃的力    C.磁铁吸引铁屑的力   D.拉橡皮筋的力 图 3 7.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8.物理学中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往往将物体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于一点——重心,下 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 B.球形物体的重心在球心上 C.物体的形状改变,其重心的位置可能不变 D.将均匀木球的中心挖去以后,木球就没有重心了 9.有三个质量相等、球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如 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满水后,三个球所受重力 G 铜、G 铁和 G 铝的关系应是(  ) A.G 铜>G 铁>G 铝 B.G 铜<G 铁<G 铝 C.G 铜=G 铁=G 铝 D.G 铁<G 铜<G 铝 10.下列各种摩擦中,应该设法减小的是(  ) A.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B.翻书时,手指与纸之间的摩擦 C.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D.拧瓶盖时,手与瓶盖之间的摩擦 11.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 4 所示,下列关于摩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 4 A.图甲是利用火柴与火柴盒之间的摩擦使火柴头的温度升高而燃烧的 B.图乙是利用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把货物运到高处的 C.图丙是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它可以使摩擦大大增加 D.图丁是气垫船通过船底向下喷气,在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船航行时所受 阻力大大减小 12.如图 5 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 A 和 B,在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 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图 5 A.甲、乙两图中 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F B.甲、乙两图中 B 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 F C.甲图中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0,物体 B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F D.乙图中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F,物体 B 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 F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13.如图 6 所示,用力鼓掌时,两手都觉得疼;将两个载有磁体的小车靠近,放手后小车向 相反方向运动;小华同学穿着旱冰鞋用力向前推墙,她将____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的共同规 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63 14.如图 7 所示,吃汤圆、拉兔子灯是元宵节的习俗。将面团揉成汤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________;停着的兔子灯被小朋友拉动,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均 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 图 7 15.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 10 cm 需要 10 N 的力。王刚把图 8 中的 拉力器拉长 0.4 m,他的拉力是________N。 图 8 16.如图 9 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在一定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伸长量就越__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图 9 17.水平仪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 如图 10 所示,在用水平仪检查桌面时,重垂线锥体偏在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此桌面较高的 是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图 10 18.缝纫机皮带如果打滑,只要在皮带上擦一些松香或将皮带加紧一些,就不打滑了。其道 理是:前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后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增大摩擦。 三、作图题(共 8 分) 19.(4 分)用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 30°角的 1000 N 的力拉一个小车,请在图 11 中作出这个 拉力的示意图。 图 11 20.(4 分)如图 12 所示,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加速斜向上运动,请画出货物所受摩擦力的示 意图。 图 12 四、实验探究题(共 24 分) 21.(14 分)如图 13 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小明用到了一个弹簧 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钩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 图 134 (1)拉动木块前,应首先对测力计进行________。 (2)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把摩擦力的大小转换为拉力的大小。为了保证转换的正确性,实 验中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某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它的示数是 ________N。 (3)分析图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当 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使用现有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你建议小 明可采取的办法:________,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和实验________(选填“甲”或“乙”) 进行比较。 (5)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 因是________。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22.(10 分)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 关,于是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研究。 图 14 (1)实验中用到弹簧测力计,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处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超过量程 (2)如图 14 甲是他第 2 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表中的横线 上。 次数 1 2 3 4 质量 m/kg 0.1 0.2 0.3 0.4 重力 G/N 1.0 ____ 3.0 4.0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4)由图像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5)宇航员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选填“能”或“不 能”)完成该探究。 五、计算题(10 分) 23.在某桥头立有这样的一块标志牌,如图 15 所示。现有一辆自身质量为 5 t 的大卡车, 装了 7 m3 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 2.5×103 kg/m3。 (1)桥头标志牌上的数字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2)通过计算说明,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 (3)若大卡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 0.05,求大卡车空载时受到的牵引力是 多大。(不考虑车中人的质量,g 取 10 N/kg)5 图 15 答案 1.A 2.D 3.B 4.C 5.D 6.C 7.A 8.C 9.A 10.A 11.C 12.B 13.远离墙面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形变 运动状态 15.120 16.2.8 大 17.竖直向下 右 18.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大压力 19. 20. 21.(1)校零 (2)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4.2(3)压力大小 (4)将丙实验中木块上的砝 码取下 甲 (5)B 22.(1)A (2)2.06 (3)如图所示 (4)正比 (5)不能 23.(1)标志牌警示的内容是:允许通过该桥的最大质量为 20 t。 (2)由ρ= m V得石子的质量:m 石=ρV=2.5×103 kg/m3×7 m3=1.75×104 kg=17.5 t; 石子与卡车的总质量为 m 总=m 车+m 石=5 t+17.5 t=22.5 t>20 t, 所以这辆卡车不能从该桥上通过。 (3)卡车受到的重力: G 车=m 车 g=5×103 kg×10 N/kg=5×104 N; 卡车空载时受到的牵引力为 F=f=0.05G 车=0.05×5×104 N=2500 N。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