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1 伟大的悲剧
知识与技能
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快速阅读,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
2.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
精神。
重点
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难点
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1.诵读法。本文是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的节选。文学色彩浓厚,字里行间渗透了
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典型事件和人物,把握课文的内容要点并有
感情地复述故事。
2.讨论探究法。把具有较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成立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集思广益,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理解和概括能力。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南极的相关材料。
2 课时
(课件展示有关南极的图片:冰山、海洋、寒天、雪地)
南极是一块美丽而神秘的土地,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定居的大陆。在你的心目中,南
极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
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因为那里的天
气实在是太恶劣了。而近百年来,探索者们在南极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的探险事
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10 年,两位著名的探险家——挪威
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踏上了冲刺南极点的征程。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
英雄。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 1911 年 12 月 14 日到达南极,而
斯科特队则于 1912 年 1 月 18 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
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刺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
气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
的冰雪之中。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
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
壮之旅吧。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
记文学代表作有《三大师》《罗曼·罗兰》《三诗人》等。小说代表作有小说集《初次经历》
《马来狂人》,中篇小说《恐惧》,长篇小说《烦躁的心》等。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3.角色复述,深入理解。
分角色(斯科特、埃文斯、奥茨)复述,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进一步了解课文。
复述要注意:
(1)要明确文章的写作线索:从本文来看,作者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的,那么,在复述
的过程中,就要遵循时间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复述。
(2)要抓住文章内容的关键环节:热情高涨地奔向极点——履行冷酷无情的职责——埃
文斯精神失常而死去——奥茨英勇地走进暴风雪——最后时刻,三人静候死神来临。
(3)要描述那些令人激动难忘的细节:看看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反
复地阅读这几段,在复述的过程中作一些较详细的描述,从而使你的复述更加精彩。
(4)另外,在复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
4.请同学们自选角度,概括这是一篇怎样的传记。
从记叙内容看,这是一篇写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至悲壮覆灭的传记。从情感抒发
看,这是一篇倾注作者真情、将赞颂之情融入字里行间的传记。从行文顺序看,这是一篇以
时间变化为经、地点转移为纬,层次清晰的传记。从形象塑造看,这是一篇斯科特、埃文斯、
奥茨等群星闪耀,人物栩栩如生的集体传记。从氛围渲染看,这是一篇笼罩着悲壮色彩,给
人以巨大精神震撼的传记。从语言表达看,这是一篇文学味浓,描写生动形象、议论直截了
当的传记。
1.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恶劣的气候、没有食物、没有热能、心理压力、全靠脚行……
2.文章中较详细地描写了哪些探险队员牺牲的情况?你想到了些什么?
较详细地记叙了埃文斯、奥茨和其他三人的牺牲情景。想到了人的勇敢和脆弱;探险意
味着冒险……
3.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节选了传记中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直至悲壮覆灭的部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
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
踏上归途。途中遭遇恶劣气候,与严寒风雪进行了惨烈的搏斗后,悲壮地死去。
4.斯科特等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里?
首先是诚信,有令人敬佩的风度。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
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证明了他们人格的崇高。第二,坚毅,执着,有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
课文中,写他们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
没有对探险的执着、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情况
下依然不舍得扔下宝贵的岩石样品,体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而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
一个个倒下时,都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第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
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都做到了。他们当中许多人宁可自己死去,也不愿意连累同伴,而同
伴们在最危险的时候也不舍得扔下他们。
第四,无私的爱。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
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他的
信中如此平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所写!斯科特是怀着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
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的。
5.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
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
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
撼和启迪。而悲剧,往往拥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按照这个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
传非常有意义,会带给人长久的思考。
6.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
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描绘的五个探险者,
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
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课文结尾处的这段议论可作为点题的主旨句。
茨威格在审视斯科特南极探险悲剧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事件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更
多地思考事件所折射出的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
精神。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五名探险队员的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
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深深地感动
了你?下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
1.文中这些语句,你是如何理解的?
(1)“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
成。”
双重否定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读者的心潮也随之澎湃,与他们共同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刻。然而随着那黑色旗帜的出现,他们的热情刚刚涌出就被凝成了坚冰,尽管不愿面
对,但每一个人都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挪威人已捷足先登,这是铁一样残酷的事实,他们的
情绪落到了冰点。
(2)“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
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
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
想全完了。”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
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
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3)“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
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
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
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扬
扬得意。
(4)“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
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普遍讲究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在这种文化传统熏
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做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
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5)“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
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
驱使他们带上埃文斯的是人性、亲情、友情,驱使他们抛弃埃文斯的是生存,的确,一
切在生存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在离死神咫尺之遥的时候,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然而多年的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又使他们无法作出残忍的抉择。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将取和舍的关系表
达得十分透彻,他们除了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之外,还要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
(6)“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斯科特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
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唯愿上帝保佑我们吧……”
从这里看出,英雄此时也充满了恐惧,甚至绝望。可令人感动、给人启迪的是,英雄之
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在恐惧和绝望的边缘依然“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地
继续向前走呀,走呀”。事实上,他们也有恐惧和绝望的心理,但英雄告诉人们,即便是绝
望,也要咬紧牙关向前走!
(7)“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
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
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和埃文斯一样,又一名同伴要离开他们,虽然身体的负担将有所减轻,但心灵的负担却
日益加重,惶恐、惊惧再加上同伴离去的撕心裂肺的痛苦。所不同的是,这次面对同伴的离
去,他们多了一份镇定、一份钦佩,没有人伸出手,是不愿看到又一个朋友的离去,还是不
敢面对那双坦然的眼睛?总之,奥茨走了,虽在死寂无声的南极,但他的离去在每个人的内
心留下了沉重的回响。
(8)“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
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
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
(9)“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
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
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一个人清楚地知道生命正在离他远去,死
神正一步步地逼近。而且他还是在极度的孤独中面对死亡。在最后的日子里,斯科特承受着
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他将永远不能见到家人,但他的勇气也是惊人的,“悲伤”又“坚
决”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斯科特却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写上“我的遗孀”这几个触目惊
心的字。
(10)“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
逊。”
没有人知道他们临死之前真正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但是从保留到最后的动作可以
看出,他们不是死在心灵的沙漠之中,伴随他们到达天国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心,
在冷如冰窟的南极,这是他们唯一感受到的温暖,带着这样的情感,相信他们在通往天堂的
途中不会寂寞。
(11)“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从来都是别人给国王跪下,而此时此刻,国王却为几个探险队员跪下来,因为面对高尚
的灵魂,任何人都会被深深地震撼。这一幕告诉人们,高尚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他们虽然
在这次竞赛中失败了,但面对人性的考验,他们是胜利者,在冰雪大陆、在人们心中竖起了
高尚的人性丰碑。
(12)“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
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
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
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有点题的作用。
2.关于“悲剧”的理解。
所有队员全部遇难,怪不得作者称这次探险为“悲剧”,那么这次探险只是因为这样的
结局而被称为悲剧吗?
学生如果不能找出其他的悲剧因素,老师可稍做启发: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
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生命自然是最有价值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学生找文中各种悲剧因素,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交流、提醒注意细节。(适时引导:假
如只死一个人是不是悲剧;假如没人死但是失败而归是不是悲剧)
3.关于“伟大”的理解。
概括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次探险中包含了:死亡悲剧、失望悲剧、见证者悲剧等,同学
们对“悲剧”的解读可以说很深刻了,那么作者为什么称这样的悲剧为“伟大的悲剧”呢?
(或“面对这样的悲剧,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伟大”呢?
请你找出来,分析一下,并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学生分析朗读、老师参与。
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刻理解,一定要让茨威格引为知己了。他不选成功者来赞美,却满怀
深情礼赞这些失败的英雄,正是要赞美他们勇于探索、勇于献身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
神。这样一些精神,正是人类永恒的动力、精神的源泉。另外老师还读出了茨威格关注的不
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那些给予人们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的英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价值
取向,他关注的是人物的心灵。第一部分(1~3):写斯科特一行人来到南极点,却发现已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失望返回
并为胜利者做证。
第二部分(4~13):写五名队员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第三部分(14~16):英雄们牺牲后,受到英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悼念和崇敬。
1.细节描写生动且令人难忘。
如斯科特一行历尽艰险到达南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
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业绩证明,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再如,负责科学
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 16 公斤的珍
贵岩石样品!又如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他队员
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还是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最后,斯科特海军上校极
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手指完全冻僵,笔从他手指中滑落下来为止。
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这些情节感动了所有读者。
2.语言饱含深情。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对于人物的一言一行乃至心理
的描写,也都是精雕细琢,饱含深情,充分体现了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伟大的悲剧,\b\lc\ \rc\}(\a\vs4\al\co1(斯科特一行晚挪威探险家一个,月到达南极,绝望而
归。,归途艰险,悲壮覆灭。,伟大的悲剧,高尚的心灵。))\a\vs4\al(诚信,坚毅、执着,集体主
义精神,无私的爱),意义: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给人以精神鼓舞。)
悲剧——伟大的悲剧——悲壮:斯科特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替自己的对手完成了一个证
明。他虽然失败了,但失败的过程中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诚实、勇敢。这道理很简单,但
要让学生的心灵与久远的事情所蕴涵的精神品质获得意义上的联结、共鸣,似乎是一个难点。
然而我抓住了学生与文本的契合点,那就是朗读。朗读中体验、感悟文本的感情基调。古人
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断地朗读,能品味、体验到语言的魅力以及情感的细腻、
含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了那种悲壮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内心思想的共鸣。朗读使语文教学
回归到了语言学习的本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教学本课时应揣摩语言,培养语感,领会悲壮的内蕴。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阅读的
独特的个性体验,强调学生个体与文本的对话,使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构成心灵意义的
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而产生这个的基础是语言,语言是对话、碰撞的载体或场所,因而
教导学生揣摩语言就是本堂课的重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用同类词替代原来的词的方法,
让学生辨析、理解、品味不同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不同效果,让他们的情感、思维
和文本的内蕴产生摩擦,形成交流、回旋,在反复回环的体验中习得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我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适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2 太空一日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过程与方法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
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
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大漠长空,天高地阔,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秋色斑斓。待发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静默在发射塔架。全世界的目光,都跨洋过海穿山越岭,投注在中国西北部这片大漠深处,
聚焦在广袤旷野中这巍峨耸立的塔架上。接着,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来为我
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是中国培
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
1,350 小时之久。2003 年 10 月 15 日北京时间 9 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 F 火箭运载的“神
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 年 9 月 15 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 27 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
奖”。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
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
利伟于北京时间 2003 年 10 月 15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
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起飞阶段
(2)我看到了什么——太空飞行过程中所见
(3)神秘的敲击声——太空飞行过程中所闻(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回阶段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
当时有怎样的反应?
(1)起飞阶段:飞船共振带来的痛苦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
——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飞行阶段:失重、神秘的敲击声
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
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靠意志克服。
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自己很紧张。
(3)返回阶段:归途险象环生
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说不恐惧那是假话……我的汗出来了……
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
——我反而放心一点了。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
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
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身体的冲击非常厉害。
2.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
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
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
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
竭的精神财富。
3.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
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1)那种共振持续 26 秒钟后,慢慢减轻。
——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2)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
——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
现一片红晕。
——客观的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4)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
(5)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6)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
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举例说明。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
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从语言描写中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
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这句话饱含深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
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写出作者回到地面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
第一部分(1~17),在飞船升空过程中,共振带来的痛苦感受使“我”以为自己要牺牲
了。
第二部分(18~29),在飞船上,“我”看到的事物。
第三部分(30~39),写“本末倒置”的错觉和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47),惊心动魄的返航。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惊险迭出。
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惊险与意
外交替出现,扣人心弦。
2.语言准确,生动严谨。
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生动严谨。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
描述了在太空中一天的所历所感,读来如身临其境;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
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太空一日
Error!
航天精神:
坚韧仔细、
不怕牺牲、
敢于拼搏
对于学生而言,太空是未知的神秘世界。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乐于探索细
节,把握课文内容比较容易。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好。通过快速阅读,筛选主要信息,了解
了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如何解读标题。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就
是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太空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体会航天人的奉献精神。学生
也了解了杨利伟的基本情况,感受到了他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的伟大。第一次载人
航天的成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英雄杨利伟的可贵的品质,并希望今后好好学习,多关注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朝一日也可遨游太空,为祖国争光。23 带上她的眼睛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小说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
通过快速浏览课文,理清小说脉络。
难点
领悟科幻小说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浏览法、品评法。
多媒体课件。
1 课时
“眼睛”还能被人单独带走,跟着别人去旅行?没错!这个独特的想法来自刘慈欣的科
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故事。
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
至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 20 余部,长篇科幻小说《魔鬼积木》《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
等 4 部。1999 年至 2004 年,刘慈欣蝉联《科幻世界》杂志读者评奖的冠军,同时,他以
《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太阳》《地球大炮》等连续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2004 年,他以《海上高山》获东方少年科幻征文一等奖。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
而获得广泛赞誉。他想象力丰富,漫无边际,汪洋恣肆,渗透着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以及朴
实直率而又尝尽沧桑的感觉。
1.科幻小说
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
性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
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
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科学与幻想是其两大特点。
2.作品简介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讲述了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
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渡过余生……
1.默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我”在主任的要求下带着她的“眼睛”去旅行,后来偶然对她产生了好奇,继而揭开
谜底,了解了她的故事。
2.快速浏览课文,寻找本文小说的线索。
明线:“我”的活动。
暗线:一名年轻的地航飞船女领航员的遭遇。
3.理清小说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我”带着她的“眼睛”去旅行。
第二部分:“我”对她产生了好奇,继而揭开谜底,了解了她的故事。
第三部分:“我”感受到“她”的心跳,“我”离“她”不会再远了。
1.读完这篇小说,谈谈你对文中的“我”和小姑娘的认识。
我:善良、富有爱心。
小姑娘:坚强勇敢、有毅力、不怕牺牲、敢于为科学献身。
2.文中多次运用心理描写,描写“我”和小姑娘的心理感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上,
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人们心灵的空虚和乏
味。
从而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荒芜的心灵需要爱心、善良的灌注。
3.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想象奇特,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善用悬念,使读者充满
好奇,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本文巧妙的构思。
(1)巧设悬念: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开篇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令读者对她奇怪的表现感到好奇。
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
——她身处的环境不得不令人深思。
(2)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A.“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
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
——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
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B.“我太怕封闭了”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 10 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
C.“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D.热,热得像……地狱。
——飞船被裹在 6000 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
是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4.科幻小说的特点是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
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1)科学的语言。
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
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
周围是温度高达 5000 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
(2)奇特的幻想
A.传感眼镜
B.地心探险
(3)环境描写,语言优美。
(4)心理、语言描写传神,符合人物性格和身份。
5.课外阅读《带上她的眼睛》及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体会科幻小说的特点。
1.巧设悬念,前后照应。
文中多处设置悬念,使情节跌宕起伏,而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科学的语言与奇妙的幻想相结合。
课文运用科学的语言向读者讲述地心的特点,既有科普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想象奇特但又合情合理。带上她的眼睛
Error!
珍爱能
看到的
珍惜所
拥有的
刘慈欣的作品中,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他写一些技术味道很浓的科幻作品,宣扬
作者的一种思想,一种哲理,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探索的精神。学生对这样的作品有
着深厚的兴趣,所以学习起来非常顺利。但对于本文写作意图的把握,学生往往不会进行深
入思考:“小姑娘”在地心虽然身体被围困,心灵却是敏感的,是诗意的;而“我”在地球
上,虽然身体是自由的,但内心却是封闭的,两相对比突出主旨。如果学生能把《带上她的
眼睛》全书读完,理解这个问题就不难了。24 河中石兽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遇事不可随意主观臆断,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师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1.本课涉及石头运动的原理图。
2.多媒体课件。
2 课时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
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
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
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世故之通达,24
岁便中进士,31 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
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
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1.朗读课文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是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
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
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3.就课文不理解处提出质疑。
4.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
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可看出来。讲学家笑寺僧,
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
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
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
成竹。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
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说明老河兵的推断是正确的,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断,凡
重物坠入河里,就一定要到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么,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
分别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不完全是的。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
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
重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
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
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
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
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
2.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课文中几位主要人物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
的原因。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
越深,应该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
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
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
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
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
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
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应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6.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要通过
实践认识事物,不可主观臆断。邓小平同志也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
应该对“寺僧”和“讲学家”那样的人说“不”,对“刻舟求剑”的人说“不”,对“掩耳盗
铃”的人说“不”。学习古人穷理不臆断的品质,用我们的慧眼,用我们的头脑,用科学精
神去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展开戏剧性的情节,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
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作者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
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
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的一番话,
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
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人们能信服;
老河兵的观点初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
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断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
心态)和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
自信和沾沾自喜)。
人物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 求之地中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
老河兵 当求之
于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
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
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果得于数里外
这篇课文我分两个课时来完成,并且把重点放在理解字词、课文内容和让学生自己归纳
课文中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上;把难点放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个故事后应该懂得的道理上。
学生在朗读和理解字词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提问环节对于用几种方法找石兽时,很多学生
都忘记了第一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以后要在如何引导启发上多下功夫,不
断给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第六单元 写作 语言简明
1.把握简明的内涵、特点。(重点)
2.掌握使语言“简明”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语言实践。(难点)
写作——修改——点评一、导入新课:
写作时,老师经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时语言简明,那什么是语言简明呢?简,即简要、简
洁。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
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今天,我们就进行这方面的写作训练。
写作指导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
1.行文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3.还要注意不堆砌词语。
作文一、修改片段
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
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
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我一个人
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写作提示:
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2.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明。
写作示例:
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学校的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一个人默默地走
回家。我心里很难受,无奈地叹息,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作文二、概括内容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0 字,写完
后小组内交流。
写作提示:
1.概括主要内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中心和要点,删减旁枝末节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简明,也要保持连续通畅,避免因过度追求简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
跃。
例文欣赏:
《河中石兽》讲述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
根据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作文三、想象世界
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哪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请搜集相关资料,
加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 字。
写作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
益的,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威胁和灾难。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如果能像《带上她的眼睛》那样,设置一些悬念和伏笔,那
就更好了。
3.写完后多读几遍,根据语言简明的要求,做进一步的修改。
例文欣赏:
克隆地球
21 世纪,世界人口暴增,人类面临着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无家可归。人们把大面积的森林田园变成了高楼大厦,政府也在毁灭山、海,建起一片片新居民区。可谁也没想到,
各种自然灾害正向人类逼近。
我在加利福尼亚的地球科学研究小组工作。昨天,我们的办公楼刚遭到了酸雨的猛烈袭
击,今天,我又顶着沙尘暴来到了地球科学研究领域最有权威的老博士办公室里,我向他阐
述了我的一个大胆设想:克隆一个地球!
老博士一听,拍案而起,说:“好啊!人们还没想到这一点,我们说干就干吧!”老博
士还吩咐他的助手帮助我们完成这项计划。
我们用从技术分析师那儿找来的土、水、动植物、煤炭等克隆地球所需的基本物质,提
取基因后,制成了一个蓝色的小球体。我们还用微型计算机做了纳米检查,结果发现基因非
常合理,我们就把它放进了温室中。
两个半月以后,我和助手来到了温室,不出我所料,这时的“二号地球”可以离开温室
了。我们对它做了最后的检查:重 27 吨,12 个大洋,五个大洲,水陆面积比例为 5:4。做
好记录后,我们用高科技发射器把它发射到太空中。半年后,“二号地球”越变越大,大部
分地球人搬了上去,新“地球”上陆续建起了许多公园、居民区等,到处生机勃勃。
我和助手已经筋疲力尽,但我们知道有一件事还没做。这时,老博士来到我们的办公室,
他问:“你们下一步要干什么?”我和助手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治理一下我们的‘老家’
喽!”
【点评】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极具新意的构思,向我们介绍了克隆地球的原因、经过,
从而表达了对地球环境的忧思,结尾处发人深省,意在唤起人们保护地球的忧患意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