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为政以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注释】①为政以德:即“以德为政”,状语后置,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以:介词,用、拿。②北辰:北极星。即小熊座。极星移动很慢,所以古人错觉地认为极星不动。③所:处所,位置。④共(gōng):同“拱”,围绕,环抱。【评点】“为政以德”是《为政篇》的纲领,以下各章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评点】“为政以德”是《为政篇》的纲领,以下各章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为政以德”包括以下四个具体原则:①端正自身原则,犹今之以身作则,这是正人的前提;②节用爱民的原则,节用是修已,目的是“以安百姓”,爱民的政策措施是爱惜民力,务民本业;③清廉不贪原则,这是仁政的内在要求;④取信于民原则,即要求为政者对民众信实不欺。这是孔子对为政者殷切的政治道德期望,在政治文化上至今仍有现实的历史借鉴价值。
孔子所以提出“为政以德”是因为:①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社会道德风尚有导向社会效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实行“德政”的关键;②为了缓和消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止“民变”的扩大,首先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谨慎对待与民众的关系,争得民心。③孔子崇拜周公“敬德保民”、“以德慎罚”的传统,汲取殷商失德亡国的教训和周朝有德而兴的历史经验。
德治论是一种政治理想主义,它把道德的社会功用夸大了,所以孔子、孟子在当时到处碰壁,并被目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相反富国强兵的法家学说得到了列国的采用。但是道德治国论只是不能独用,却不可或缺。它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见解和正人先要正已的主张,都是万古不移的真理,它比法治论更具有战略眼光,更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这里的对话实际上说的是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区别;儒家政治主张德治,以道德和礼教约束民众;法家政治主张法治,以政令、刑法驱遣民众。德治侧重于心,法治兼用,儒、法并行。
【评点】孔子“道之以德”主张,构成了他的“德治”理论。“德治”是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孔子和儒家是“德治”的倡导者。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很大的优点,就是特别重视民心向背对于国家治理的根本作用。怎样才能赢得民心,获得百姓的真心拥戴呢?孔子认为光靠严刑峻法是做不到的,那只能使百姓害怕,却不能使百姓从内心里拥戴你。要真正获得百姓拥护,必须靠“德治”,即所谓“以德取心”、“以德服人。”
儒家的治国论始终具有泛道德主义色彩,其弊病是往往把道德问题政治化和忽视法律建设,其优点是对领导集团有一种全社会的道德舆论监督,能使道德水平低的为政者树立不起光辉的形象。
子适①卫,冉有仆②。 子曰:“庶③矣哉!”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注释】①适:到,往。②仆:驾车。③庶:众多,这里指人口多。
《管子·治国》说: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所以比较好治理。民贫则危乡轻家,犯上作乱,所以难于治理。 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首先想方设法地让人民富裕起来。 这就是富民政策。《管子》表达的思想正是孔子在这里所表达的思想。
【评点】此章孔子谈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庶”、“富”、“教”的思想是足食、足兵、民信思想的发展,如果说足食、足兵、民信思想还有重信轻食的偏颇,而庶、富、教的思想则主张先富而后教,比较辩证地看待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先富后教”思想的合理之处在于,它意识到了物质生活条件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注意“富”是“教”的前提。不富难以施教。另一方面,富了必须施“教”。财富只是为进行道德教育提供一种可能,并不是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就自动地有道德行为。
物质利益的满足,并不必然地带来道德水平的提高。财富只是为道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这只是解决道德问题的外在方面。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能否转化大多数人自觉的思想,并通过自然而然的行为表现出来,这需要人们建立起稳定的道德人格。这是内在的方面,只有通过教化,才能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内在的人格素养。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①,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注释】①兵:在《论语》、《孟子》和“五经”中,“兵”多指兵器,只有极少数时候是“兵土”的意思。所以,这里的“兵”指军备。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就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评点】本章孔子谈为政、治国取信于民的重要性,表现了他的仁政思想。孔子认为政治上的大政主要有三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为政者、政府得到老百姓信任。这三项施政要点中,又以取信于民为重。如果为政者、政府失信于民,那就站不住,就会彻底失去民众而跨台。
孔子的深意在于:治理管理国家最要紧的是取信于民,从政人员必须具备信实不欺的政治道德品质。能取信于民则立,能取信于民,老百姓就会讲真话,办实事,不讲假话,不作伪了。这样,上下都不失信,相互信任,国力增强,政通人和。有了这一条,兵器、粮食都可以创造出来;没有这一条,即使兵器充足,粮食充足,但上下离心不能一致,国家还是免不了灭亡。要能互相信任,首要条件是在上的要为在下的着想。在上的如果只知谋取私利,那么,要想得到民众的信任是不可能的。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评点】孔子有“重民”思想,认为为政者正确地处理同民众的关系至关重要。为此,他提出二点:①认真从事,取信于民。孔子对为政者的一项重要政治道德期望是对待政事严肃认真,要有“敬事”精神,以身作则,同时为政信实不欺,说话算数,对老百姓讲信用。唯有如此,执政地位才能站住脚、站得稳。②节用爱民:就是要求为政者要有爱民之德,同情百性,体谅他们的难处,采取利民措施;节约行政开支,减轻人民负担,不违农时,劳役避开农时,保证民众多务农本业,以使民众爱居乐业。孔子主张施德于民,实行仁政。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季氏富于周公(1),而求也为之聚敛(2)而附益(3)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4)可也。”「注释」 (1)季氏富于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 (2)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即搜刮。 (3)益:增加。(4)鸣鼓:大张旗鼓,公开声讨。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评点】冉求当时正担任季氏的家臣,替季氏征收田赋。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即给百姓的好处要多一些,要百姓做的事要量力而行,向百姓索取的东西相对要少一些。结果冉求没有听从老师的意见,反而邦季氏重税盘剥百姓,还征收附加税,这就引起孔子的恼怒,几乎不承认他是学生,还让其他学生鸣鼓而攻之。可见违反了仁政的原则,即使是相当亲近的学生,孔子也绝不轻饶。
孔子虽然没有点季氏的名,间接斥冉求也没有正面公开地为民代言,但他所声讨的是季氏聚敛百姓财富,实际上他是站在民众一边,为民众利益讲话的。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 ?”曰:“二②,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评点】本章有若秉承孔子重民思想,规劝鲁哀公要知晓百姓富而后君主才能富,民富才能国强。本章记载与《说苑·政苑·政理篇》所载略同。“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矣。’”可见,有若的主张体现了孔子的一贯思想,就是反对统治者贪得无厌,要为老百姓着想,为政一定要清廉不贪。从有若的谈话里,可知重民思想已深入孔门弟子之心。有若反对国君加重对人民盘剥,主张实行周代的“彻法”,有其进步意义,看来孔门的“恢复周礼”,还需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视为倒退行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在《颜渊》篇里,孔子曾经回答过季康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在本篇的另一个地方,孔子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意思是说: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呢?所有这些与这里的论述表达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就是强调政治领导人的表率作用。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①,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②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③,必偃④。”【注释】①无道:无德的坏人。下文“有道”与此相应,指有德的好人。②君子:这里的“君子”指在上位者,下文的“小人”与此相对,指老百姓。③上:加。④偃:倒伏。
孔子的这种理论,我们姑且把它称作“风吹草动”的统治术。它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德治,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道德风尚,移风易俗,改造思想,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正是在这一点上,见出儒家政治与法家政治的根本区别。
【评点】从统治集团道德风气和社会风气的社会效应看,孔子认为,统治集团的道德风气,对民众道德、社会风尚有强烈影响,它是民众道德、社会风尚的导向,所以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可以说,这是实行以德治国、教化民众的关键。孔子告诫季康子施德政、省刑罚,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感化民众,体现他“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篇》)。但也不一概反对刑,若罪大恶极又不改悔者,该杀的还是要杀的。孔子反对季康子的做法,是因为他滥用刑法,以杀为政。以“德风”、“德草”作比喻,来提醒他该身教重于刑杀,生动形象。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2)以:连接词,与“而”同。(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4)临:对待。(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执政者以身作则,老百姓才会按执政者的意思办事。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孔子论述为政者要首先端正自己,才能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季康子是鲁哀公时执政的权臣,专权僭越,故人民不敬。如何使人民敬重呢?孔子主张“临之以庄。”如何使民忠呢?从国家来说,为政者对父母要孝,对人民要慈,结以恩惠,这样人民才能忠于自己。如何劝善呢?孔子认为“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所以孔子告诉季康子,你要“使民敬、忠以劝”,一定要接近人民,内心要有庄严情操,真心诚意爱人,教育不善者使之感化、转变,以君、师、长者之心对待人民,人民自然受到感化而敬服。没有率先垂范,就没有政策的坚决贯彻执行,也就没有民众的起码信任。
南宫适(1)问于孔子曰:“羿(2)善射,奡荡(3)舟(4),俱不得其死然。禹稷(5)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评析」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评点】羿和奡是古代传说中力大无比的人,都不得善终,死于非命。禹和稷全心全意为民众谋福祉,深得民心,最后拥有天下,名重千古。这是什么道理?孔子认为南宫适对比地提到这两类人物,已经有了答案:“有德者有天下,尚力者不得善终”,答案明摆着,所以孔子无须回答。又从南宫适所提问题的内容,可以知道他是认识到了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的道理,所以孔子十分赞赏南宫适的“尚德”之心,说他是君子。表达了孔子崇尚仁义,反对武力侵暴的思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