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语文版 / 选修《论语》选读 / 一 为政以德 / (精品教育)一为政以德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论语》名句解读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解读】: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现代人形色匆匆,疲于奔命。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古典风范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油然而生。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的喜悦,几多无猜的欢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解读】: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孟子也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您才能爱别人。相反,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敬爱的人,是不能敬爱别人的。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行仁道的根本。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解读】巧言令色,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曾子曾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幅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所以,我们时时要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解读】儒者的自我反省与佛教或基督教的反省不一样,它既不是为死后进天堂,也不是为赎人类与生俱来的原罪而反省,而是为现世的自我完善而进行人格解剖,因此是一种现实的自我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批判精神。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面要尊敬师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以后,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解读】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换句话说,如果你要想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14/14 6、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接近德才兼备的人而改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解读】安贫乐道,不重视物质生活享受,却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多做少说;以他人为镜来改正修养自己。做到这三个方面,就可以说得上是好学的人了。在这三个方面中,最难做到的是第一个方面:安贫乐道。尤其是在物欲横流,金钱具有挡不住的诱惑的时代,孔子所描绘的好学的典型,不过是一个寒酸而跟不上时代潮流的穷书生罢了。我们不主张自虐。然而,在当今过分重视物质的时代,如果把心力放在追求个人生活享乐上,而不是以服务大众为心志,那他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肯定不是为人尊敬的君子。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解读】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损失。所以别人不了解你,并不值得忧虑,更没有必要怨天尤人。相反,“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了解别人,则不知道别人的是非邪正,不能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值得忧虑的。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开始自立于世;四十岁时不糊涂,不受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万事皆有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不会超过界线规矩。”【解读】孔子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他自己的一个人生起点。“三十而立”,不是有车、有房、有职位就算立起来了。三十这个年纪,在今天,在这个心理断乳期大大错后的时代,还被称作“男孩”“女孩”,缺乏担当。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不断从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所以三十岁这个年纪是一个做加法的年纪,是一个建立心灵自信的年纪。三十以后,学着用减法生活,舍弃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进入“不惑”境界。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但是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三十岁以后,就要开始学着用减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学会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而学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拒绝了,不想挣的钱不要了。当敢于舍弃、知道如何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那么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五十知天命”,这时已有一种内心定力,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六十而耳顺”,此时你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他人,站在发言者的立场去想问题。这种境界就是“悲天悯人”,在真正了解所有人的利益与出发点的前提下,实现理解和包容。“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所有规矩已变为你生命的习惯时,就能做到从心所欲。孔子“耳顺”的境界,其实就是外在的天地之理在内心的融合。有了这种融合作基础,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而在这从容之前,其实是要经历千锤百炼的。14/14 孔子所说的这样一个从十五到七十的人生历程,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参照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可以比照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立起来了,是否少了一些迷思,是否已经通了天地大道,是否以包容悲悯去体谅他人,是否终于做到从心所欲。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解读】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团结五湖四海的朋友,不要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胸襟宽阔,“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而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排除异己。二是要以道义为重,做人重忠信,办事讲原则,而不要唯利是图,相互勾结利用,背信弃义,以原则做交易。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君子和小人的界线。10、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解读】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人们时常讽刺那些只会说“yes”的“假洋鬼子”,这是不懂装懂的典型,而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假洋鬼子到处都是,充斥于各行各业。如果只是读书求知,这种假洋鬼子还不过是害己而已,没什么大碍,但如果让这种人从政治国,那可就不是害己的问题了,小则害己害人,大则亡党亡国。所以,绝不要低估了不懂装懂的危害,因为它完全有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贻患无穷。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他怎么立身处世。好比大车没有套横木的輗,小车没有套横木的軏,那怎样行驶呢?”【解读】“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古往今来关于讲信用的精言妙语,可以说不胜枚举。在古人看来,信用高于生命。不过说得最多的,强调得最重的,也是问题最大的。背信弃义与讲信用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穿越古今文化作品,跨过历史长河,直到今天,依然与我们同在。更精确地说,越到商品经济时代的今天,背信弃义与讲信用的矛盾越发突出,而前者还大有占上风的势头哩。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是不是应该大书特书圣人的呼吁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2、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或者译为: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忍心做出来呢?”【解读】不管对“忍”字作何解释,孔子对季氏的深恶痛绝之情都是溢于言表的:季氏真是不像话,居然在家庭舞会上玩起了天子的排场,那他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话句话说,季氏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造反夺权,取代国君的地位了。孔子一生为维护周朝礼制而努力,面对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怎不令他痛心疾首,发出沉痛的感叹呢?13、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十分重大!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隆重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隆重完备,铺张浪费,不如沉痛悲哀地悼念死者。”14/14 【解读】孔子说过:“奢侈显得骄傲,节俭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可见孔子虽然十分重视礼仪,但却反对形式主义的排场,而强调内容和感情上的符合礼仪要求。以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对照古人的要求,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一般礼仪不从简而尚奢,越奢侈越有排场就越体面风光。丧礼更是铺张而无真正的悲哀。所谓“红白喜事”,那“白喜事”本是为忌讳而言,现在对很多人到成了名符其实的喜事了,比如家里老人寿终正寝,一喜少了个负担,二喜可以收礼钱,借此发笔小财,三喜有遗产可以继承,四喜可以借机聚赌,麻将只打到丧事办完。这样的丧礼,有几个人内心里是真正的悲哀呢?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放纵,悲哀而不痛苦伤感。”【解读】孔子对《关雎》的评价,实质上表达的是他对情感控制的看法,也就是凡事讲求适度的“中和之美”。进一步深究,孔子是以中庸之道来评价美与艺术,处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这是一种古典的审美观,也是具有古典情趣和修养的人才能做到的。对现代人来说,崇尚歇斯底里的先锋艺术,寻找强烈刺激,追求“过把瘾就死”的生活,哪里还有什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涵养呢?这就是时代的差异吧。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孔子说:“已经做成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已经做完的事不要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解读】孔子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所谓破镜难圆,覆水难收,生米煮成了熟饭,说也无益,劝阻徒劳,追究也于事无补,不如不说的好。人们常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这是宽恕的精神,也是一种豁达的态度。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没什么遗憾了。”【解读】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探索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正是一种探索真理、献身真理的态度和精神。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自然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是可以做到为真理而死,死而无憾的。17、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忧没有职位,应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胜任职位的才能。不要愁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谋求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学问本事。”【解读】孔子说过:“君子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他又说过:“君子怕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他还说:“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难道这不是君子吗?”孔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别人了解自己的话题,可能与他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周游列国而“累累如丧家之犬”,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分不开。可以说,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这是他终身未能解开的一个情节。这些话是圣人的自我安慰,但对怀才不遇的人的确能起到强心镇静的作用。更何况,无论别人知不知道自己,苦练内功,增强才干才是明智之举。1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解读】孔子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让你做二者不可兼得的选择。你选择“义”还是“利”呢?其实,你已没有选择,因为你只能做一个君子,不能做小人。正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于言利”的传统心态。直到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才发现君子该做的贡献要做,该拿的钱要拿,君子既要“喻于义”也要“喻于利”。于是就有了“义”与“利”的若干纠葛。比如“义演”还是“利演”的问题,劳动所得还是贪污受贿的问题,如此等等,不胜枚举。问题是不是出在“利”这头猛兽白一旦被释放,“义”14/14 就不大招架不住了呢?所以圣人要把“义”与“利”分别开来,并用君子和小人加以严格的区分,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们重“义”而轻“利”罢了。1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过失)。”【解读】好人固然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学习的榜样,坏人也可以成为我们对照的镜子,我们的借鉴。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里面,恶魔靡菲斯特就成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恶,他的阻碍向上,都成了浮士德不断追求、自强不息的刺激。善与恶,美与丑,积极与消极,就是这样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所以宗教的精神总是要求我们既爱自己的老师,也爱自己的敌人,而不仅仅是恨他,厌恶他。这里面的深刻含义,除了要爱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镜子借以自我反省的意思在内。2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诛,责备)【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解读】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温文尔雅的孔子动了肝火,斥责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透露出老师对学生的深深失望。孔子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我们的话说就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此说来,孔子的震怒就不难理解了。2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孔子说:“聪明并且勤勉好学,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所以称他为‘文’。”【解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八个字,对于一般人而言,“敏而好学”容易做到一些,“不耻下问”就非常之难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而勤奋罢了,这方面的典型有“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而“不耻下问”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学不好学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自尊心与虚荣心的问题。人们的天性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如果自己位卑、能力弱、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似乎没有什么,一旦反过来,以位尊求教于位卑,以能力强求教于能力弱,以博闻求教于寡闻,便立即感到脸上不光彩,耻于开口了。所以,“不耻下问”要实行起来,还真考验人的面子和胸怀。2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思考两次也就可以了。”【解读】凡事不想一想就行动叫莽撞,往往会有后患。但想得太多,瞻前顾后,则容易陷于犹豫不决的狐疑之中,导致优柔寡断,错失时机。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报叔父的杀父娶母之仇而思虑再三,左右为难,因此而错过了下手的大好机会,结果与敌人同归于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哈姆莱特式的犹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所以做事既要想清楚,有所思考而后行动,又不要优柔寡断。记住,考虑两次就可以了,不要想得太多。23、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政治清明时就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国家混乱时,就装做一副愚笨的样子。他的聪明人们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却是别人赶不上的。”【解读】政治清明时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作贡献,政治黑暗时便压抑自己,以求洁身自好,以免同流合污,以免遭嫉妒遭迫害。14/14 这就是大智若愚,这就是难得糊涂。清代名士郑板桥说得好:“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所以圣人说宁武子的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而他的那种“愚笨”却是没有人能够赶得上的。说穿了,发挥才智易,压抑自己难。2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陪着。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怨恨。”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使老人能过得安适,使朋友得到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解读】子路是豪侠之士,讲义气,够哥们。颜回有仁者之志,道德修养非常高,一方面非常谦逊,不愿意表自己的好处,另一方面默默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一武一文,一个豪爽,一个隐忍。而圣人的志向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得到安顿;让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没有欺诈,没有愁怨;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永远爱护下一代,让世界充满爱。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社会安定而美好。圣人之志,岂不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才明了,圣人之志就是与众不同啊! 2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解读】从个人修养的角度看,“质”是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文化的修养。“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这同样反映了孔子中庸调和的主张。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解读】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知道”偏重于理性,但对象在自己以外;“喜好”触及情感,发生兴趣,但对象依然在自己之外;“乐在其中”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达到无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很可惜,现在投入学习、投入修养自己的人都太少了,而多半投入了的,是在麻将桌上,那可真是达到了“乐之者”的境界啊!27、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解读】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如果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做出这样的形容。智者也就是聪明人,他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想活跃,性情活泼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动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沉稳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不过,你若是问一般人乐山还是乐水,所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山水都乐。因为“14/14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28、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解读】“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际上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的境界,那是“圣”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仁”的境界就不一样了,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什么。将心比己,推己及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加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就完整地构成了孔子所谓的“道”,即“仁道”。2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隅,方)【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而想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到想说却表达不出来时,不去开导他。不能举一方能类推其余的三方,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解读】这是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励,诱导,启发。启发教学关键是把握住火候,找准时机,刺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读《论语》,观察孔子的教学实例,学生各述其志,畅所欲言,甚至提出刁钻古怪的问题,老师循循善诱,举一反三,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兴味盎然,的确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30、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译文】孔子对颜渊说:“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解读】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也就是成语所说的“用行舍藏”或“用舍行藏”,它最为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对于出仕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这里面所蕴含的,一方面是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气度。孔子另外还多次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任,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所有这些说法,其实都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意思。问题在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虽然懂得用行舍藏的道理,但真正面对现实,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不仅用舍不由你,就是行藏也往往是你无可奈何的呀!3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欣赏音乐竟能达到这种程度。”【解读】欣赏音乐竟能达到哪种程度?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这种程度够得上我们今天的“发烧友”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让孔子发烧的不是高级音响,也不是流行音乐,而是被他认为是尽善尽美的《韶》乐,实际上相当于我今天所说的经典音乐,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如此看来,孔子是高品位的发烧友。14/14 3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解读】这是夫子的自我鉴定。孔子是一位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这应证了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话,他追求学问,废寝忘食,学而不厌。孔子这种为学的精神,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活到老,学到老,孜孜不倦,快乐忘忧,所以他的学问道德永远是进步的,随时都有新的境界。 3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的缺点,就进行自我检查并改正。”【解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正好学的人是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的,随处都可以不耻下问。从另一方面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老师的优点固然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的缺点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关键是不要盲目崇拜。3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解读】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就我们今天来说,物质文明越发达,心理医生行业越兴盛,所谓现代病,世纪病,是否正是圣人指出的“小人病”呢?35、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解读】鸟因为怕死而发出凄厉悲哀的叫声,人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反省自己的一生,回归生命的本质,所以说出善良的话来。人到生命的尽头,一切的争斗,一切的算计,一切的荣耀,一切的耻辱,都已成为过去,现世渐渐退隐而恍若彼岸,与自己渺然无缘,一种痛惜,一种对于生命的亲切留念油然而生,这是否是人们所说的“良心发现”呢?基督教不失时机地抓住良心发现一瞬,于是有临终忏悔的仪式。这种仪式是否是建立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认识上呢?3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当做自己的任务,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解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子所要求于读书人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沉毅持重的生命意识,壮怀激烈的悲剧心态,将历史扛在自己肩头的英雄形象。这一切,似乎都只有在传统的文学作品和历史的教科书中去寻找了。他们是屈原、荆柯、楚霸王、岳飞、陆游、文天祥,或者是哈姆雷特、浮士德,而绝不是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王朔笔下“过把瘾就死”的人。说到底,这便是所谓“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的分野。14/14 今天,当我们在呼唤崇高,呼唤英雄,呼唤悲剧意识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回到儒学中去,回到曾子所呼唤的精神中去,做一个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读书人呢?37、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yùn)椟(dú)而藏诸?求善贾(gǔ)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译文】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解读】子贡说要么“韫椟而藏”,珍藏在匣中;要么“求善贾而沽”,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把它卖出去。这两个选择实际上就是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行藏”问题。孔子所说的“待贾而沽”,实际上他自称为“待贾者”,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但孔子用的是“待”,不是“求”,读书人厌恶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官位。读书人等待被任用,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做官,更不可以“跑官”——像后世有些人那样,一到“换届”的时候,东奔西跑利用一切关系和纽带,削尘脑袋往上钻,千方百计向上爬。38、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解读】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资质很好,很有前途,但半途而废,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勉励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又能坚持始终,最终能做官出仕。3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解读】“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两千五百多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孔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能意识到个人的力量,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可以看成对人的尊重,甚至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在同时代的西方社会还把神的意志当成至高无上的意志去崇拜的时候,孔子已经意识到普通人的志向也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也就必须给予重视。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普通人的意志。  既然不能改变,或者难以改变,那么怎样尊重“民”的意志就是每个“官”必须考虑的要点之一了。40、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解读】师在实行周礼这方面太过了,而商在实行周礼这方面又不足。孔子的思想中包括中庸思想,即采取中道,适度原则。所以,太过分和不足就成了没有分别。都不能达到刚刚好的效果。首先,“过”与“不及”都不是恰到好处,孔子主张“中庸之道”,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现实生活中狂放之人,志向远大而不切合实际,过了头,不好;而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的人也不好,因为这类人做事情缩手缩脚,就像过份左倾激进的不好,过分右倾保守的一样不好。其次,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不讲原则,四面讨好,自私伪善,孔子称之为“乡愿”,“乡愿,德之贼也”。41、“14/14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解读】“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逐步进入小康社会。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取信于民就可以唤起人民大干快上的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孔子一方面强调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但另一方面,是说没有“足食.足兵”,也就不能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说到底,还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这正如后来孟子“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的选择一样。4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解读】一句话概括,就是君臣父子,各就各位。只要人人安分守己,本色当行,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一份职责、义务,社会也就相安无事,正常发展,不会出现以下犯上的混乱局面了。曾几何时,我们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非常陈腐,尤其是在70年代的“批孔”运动中,简直觉得是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反动理论,应该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叫它永世不得翻身。现在看来其实不然,它里面所包含的社会学、政治学内容实在是很深刻、很有道理的。所谓“甘做革命螺丝钉”的精神,不也就是做什么就要像什么的精神吗?4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解读】成人之美的确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需要有宽广的心胸,助人为乐的精神。对于患得患失,一切都要算计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的人来说,是很难做到成人之美的。 这里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自己好也成全别人好,自己富也成全别人富,自己能做什么也成全别人能做什么,有钱大家赚,有快乐大家分享。这种成人之美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要心胸宽广一点的人就能做到。 另一种情况是,自己活得并不好,自己一贫如洗,两袖清风,还能够成全别人好,成全别人发财,就像有一首歌所唱的那样:“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就太不容易了,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4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解读】“政”从“正”出,由于领导者所处位置不同,具有一定的权力,能影响他人的行为,因而在一个群体中的作用不同,其言行十分重要。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曾三番五次地论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从政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又怎么能够去端正别人呢?”“自己不正直是不可能使别人正直的。”14/14 一句话归总,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儒学的政治学强调领导人的表率作用,这与我们今天所推行的廉政建设思想是一致的。45、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政事说:“如果杀掉无德的坏人,从而亲近有德的好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政,怎么用杀戮呢?只要你一心向善,老百姓也就会跟着向善。领导者的德行好比是风,平民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风倒下。”【解读】老子说过,老百姓不怕死,你用死来威胁他们有什么用呢?在这一点上,孔子和老子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孔子对季康子说,不要用杀戮来进行统治,而要用德行来引导、感化。因为领导者的德行好比是风,普通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草受风吹,必然随风倒。  孔子的这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德治,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种道德风尚,移风易俗,改造思想,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当然,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无论是单用刑罚还是仅凭道德风尚都不能治理好一个社会,而是要德法并用,法治建设与道德文明建设共举。或许,这也可以叫做一手软,一手硬,或者说是“软硬兼施”吧。“软”的是道德之风吹拂;“硬”的是法治手段打击。如此而已,岂有他哉?46、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译文】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好多的人啊!”冉有问:“人多该怎么办呢了?”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解读】《管子》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畏罪,所以比较好治理,民贫则危乡轻家,犯上作乱,所以难于治理。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想方设法让人民富裕起来。这就是富民政策。《管子》所表达的思想,就是孔子在这里所表达的思想。其实,奔小康也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好,也都是这种思想。这种思想并不是不要精神文明建设,而是首先抓经济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之上“教之”,建设精神文明的大厦。这就叫做“先富后教”。47、子夏为莒(jǔ)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子夏做了莒(jǔ)父(鲁国邑名)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解读】孔子反对急功近利,主张干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对于从政者来说尤其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盲目地强求速成的“政绩”。公元1958年,中国人以火箭般的“大跃进”速度赶超英美,结果是经济大倒退。这是欲速则不达的典型。作为从政者,应该明白什么是小利,什么是大事。能够把官员个人的荣辱当成小利,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大事的才是好官;相反,那就是坏官。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多化点功夫去把刀磨快,才能砍出更多的柴。4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孔子说:“君子讲和谐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却不和谐相处。”【解读】14/14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君子坦荡荡,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能和气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彼此之问不搞小动作,小人之间却是该表达时不表达,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在互相拆台。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没有自我。好比五味调和,油盐酱醋等互相补充搭配但不失去自我,才能调出有盐有味的食物,否则就是一味的酸,一味的咸,令人不能下咽。好比八音和谐,高低长短徐疾强弱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否则就是一高到底,一低到底,令人神经衰弱,心脏病发。4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解读】以德报怨最典型最极端的说法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说的,你在我左脸上打了一记耳光,我不还手,不躲避,反而再送上右脸让你打一记耳光。或者用我们中国的说法,就是唾面自干。这样的修养功夫就是以德报怨,一般人真是很难做到,孔圣人也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他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去回报别人的恩德。所谓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那就并不排除对那些恶意怨恨的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不能一味地逆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地以德报怨。当然,圣人也并不主张以怨报怨。你不仁,我不义;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无休无止地斗下去,那也就没有意思了。50、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译文】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解读】君子安贫乐道,达观知命,能够安守穷困,“贫贱不能移”。小人一旦穷困,就会屈节改志,胡作非为。这里孔子之穷,固然指的是经济穷困,但我们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穷困方面,凡人生挫折,事业坎坷,人到了穷途末路,都可以理解为“穷”的范围。而凡是到了这些关头,君子都应该具有“固穷”的胸襟和气度,既来之,则安之,走出困境。而不应该“穷斯滥矣”,胡作非为,铤而走险或投机取巧,甚至屈态变节,苟且偷生。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人应当如何战胜逆境,走出困境的问题。自古雄才多磨难,圣人尚有断粮饿饭的时候,我们受一点穷困又算得了什么呢?51、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qú)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译文】  孔子说:“好一个刚直的史鱼!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时他还是像箭一样直。好一个君子蘧(qú)伯玉!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便隐退藏身了。”【解读】 史鱼和蘧伯王都是卫国的大夫。史鱼以耿直敢言、公正无私著称。史鱼曾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贤良的蘧伯王,并多次建议卫灵公罢免奸臣弥子瑕,但没有被卫灵公采纳。史鱼临死时叫儿子不要在正堂为自己办丧事,以此来劝谏卫灵公重用蘧伯王,罢免弥子吸。所以,史鱼又有“生以身谏,死以尸谏”之称,是刚直不阿的典型。蘧伯玉也以正直著称,但他的性格与做法都与史鱼不一样。他是“直己”而“不直人”,内直而外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以,政治清明就做官,政治黑暗就赋闲,能屈能伸,通权达变。  在孔子看来,两人都是贤臣,但蘧伯玉更合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4/14 的君子之道,所以感叹为“君子哉蘧伯玉!”由此也可见儒学主张通权达变的一面,并不完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52、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却不和他谈,就会失去有用的人;不可以和他谈却和他谈,就会说出不该说的话。聪明人既不失去有用的人,也不说出不该说的话。”【解读】  “言语者君子之枢机,谈何容易!”(唐太宗语)是啊,谈何容易。说话是一门艺术,不少人一辈子也没搞懂。  一方面,“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三寸不烂之舌,敌过百万之师。因此,可以发挥语言作用的时候不去发挥,是失去机会,失去人。  另一方面,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言不当,反自伤也。”因此,要看人说话,不轻易开口。一旦开口,则“言必看中”,说到点子上。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有道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5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的,只有牺牲生命来成就仁道的。”【解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志士仁人杀身以成仁,在历史上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永恒的纪念碑。然而,有谁能考证出奠基于其间的儒教精神及其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呢?当然,杀身以成仁的“杀”,可以像谭嗣同一样壮烈——“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可以如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应作拘泥的理解。至于说“成仁”不一定非要“杀身”,“杀身”也未必尽是“成仁”,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了。54、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文】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交朋友。”【解读】工匠做工与思想品德修养从表面上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实质上却有相通的道理。“工以利器为用,人以贤友为助。”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品德修养也是一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潜移默化,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其实,这也正是君子“以友辅仁”的道理。从另一个角度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选择交往的对象是非常重要的。5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解读】人们现在的近忧是由于以前没有远虑,现在没有远虑会导致日后有很多潜在的忧虑出现。人总会有忧虑,没有近的,就有远的;没有远的,就有近的。人不可能摆脱烦恼,只有正确对待烦恼!今日的忧愁是昨日所致。昨日的哪些相关决定不正确,昨日的哪些作为不够周延,才造成今日的苦果?倘使重新来过,哪些错误是可以避开的?进而去认知、体悟这些事物间的因果关系。重新检讨下来,不但学得教训、经验,不致重蹈覆辙,并能强化对事物相关影响的认知,增长决策判断力。14/14 所以,这句话除了提醒我们要深谋“远虑”,还点出一个要点:凡事必是“自作自受”,这是每个人都要有的认知。56、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解读】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主观方面来说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从客观方面来说,它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5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 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解读】 这里的“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积极追求的角度说,是指凡事都靠自己的意思,那也就是《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败都靠自己。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在《国际歌》里面所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另一方面,这里的“求”也包括对自己失败原因的探求。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不怪射手比自己强,只怪自己箭术不行,总之都是要求从自身找原因。俗话说得好:“会怪的怪自己,不会怪的怪别人。”四川方言对那种不会怪自己而只会怪别人的行为更有生动的讽刺,叫做:“人穷怪屋基,屙屎不出怪茅厕(si)。”话虽然过于俚俗,但却合于圣人的雅意,那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4/1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