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科学 / 教学同步 / 青岛版(五四学制) / 三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动物王国 / 17 猫和兔 /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猫和兔》教案

还剩 4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猫和兔》教案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动物,其中有很多是孩子非常熟悉的。本课以猫和兔为切入点,引领孩子观察、认识哺乳动物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和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目标:1、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用归纳的方法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2、培养珍爱生命和尊重政局、愿意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哺乳动物;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养过小动物吗?都养过什么小动物?生:小猫、金鱼、小鸡、小狗、小兔子、乌龟。。。。。。师:看来同学们都很有爱心的,养过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同学们养小狗、小猫、小兔子的比较多,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猫和兔。(板书)(二)       探究活动活动一:交流对猫和兔的认识师:在饲养过程中你仔细观察过它们吗?他们有什么特点?生:小猫的爪子有肉垫,走路很轻。生:小猫的眼睛晚上会发光。 生:小猫的胡须可以测老鼠洞的大小。生:小猫爱吃鱼。。。。。。(学生畅所欲言)(如果学生只说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老师引导):师:小猫的身体表面有什么?生:有毛师:它的猫软软的,很光滑。小猫的毛摸上去格外的软呢!你们知道小猫从哪里来的?生:从猫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师:生出的小猫是怎样长大的?生:吃猫妈妈的奶长大。师:同学们说出了小猫这么多特点,小兔有什么特点?生:小兔有三瓣嘴。生:小兔喜欢吃青菜。生:小兔眼睛是红色的。生:小兔身体表面也有毛。生:小兔是从兔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生:小兔也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观察出了小猫和小兔这么多的特点。我这里有许多小猫小兔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欣赏?!(出示课件:猫和兔的图片)活动二:交流归纳猫和兔的共同点 师:可爱吗?今年是奥运年,小猫和小兔也想组织一次动物奥运会,邀请哪些动物来参加呢?它们商量决定:一定要和咱们有相同特点的才能来参加!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猫和小兔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吗?师:下面我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找一找他们的相同点。别忘了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汇报交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猫妈妈生小猫,兔妈妈生小兔,如果科学地说叫胎生。小宝宝吃妈妈的奶长大叫哺乳。所以猫和兔的相同点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边说边板书: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师:来参加奥运会的条件是什么?(多个学生说。巩固共同特征)师:你认为谁可以来参加这次奥运会?(学生畅所欲言,师相机出示动物图片)师:为什么可以参加?说到豹:豹可是动物界的短跑冠军,你知道他的最快速度是多少吗?最快每小时达110千米。说到熊猫: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说到长颈鹿:你觉得长颈鹿适合参加哪个项目?长颈鹿的脖子长、气管也长,血压也出奇的高。说到袋鼠:袋鼠适合参加什么项目?你们知道袋鼠的故乡在哪吗?澳大利亚是袋鼠的故乡。说到马:你们知道马是怎样表达心情的吗?他们通过耳朵表达心情:高兴时,耳朵会竖起来;不高兴时,前后摇动;累了,会将耳朵倒向前方和两侧。 (如果在这一环节,学生有举:蝙蝠、鲸等不易判断的哺乳动物时)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师:小猫和小兔在审核报名表的时候也为蝙蝠的参赛资格发生了争执。(请不同意的先说出理由)(最后得出蝙蝠可以参加后,继续前一活动。)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动物都可以来参加这次奥运会。它们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像这样的动物一般我们叫他们哺乳动物。师:我也想推荐几名运动员,你们看看他们够资格参赛吗?(出示特殊哺乳动物,请学生辨别)(如果在上一环节没有学生说出不易判断的哺乳动物,总结哺乳动物共同特征后)师:在报名单中,还有几个参赛者,使小猫和小兔产生了争执。小猫说:他们不符合条件,小兔却说他们符合条件。同学们我们来帮忙,审核一下他们的参赛资格好吗?(出示特殊哺乳动物,请学生辨别)(三)       自由活动师:有这么多动物可以来参加这次运动会,一定会非常热闹。你们想不想也去参加?我们有资格吗?人家可是哺乳动物奥运会呀!(学生争论)师小结:人也和哺乳动物一样: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应该属于哺乳动物,但是人又不同于一般哺乳动物,我们是有智慧的高级哺乳动物。四)       拓展活动 师:现在世界大约有6000多种哺乳动物,除了我们常见的,还有一些特殊的哺乳动物。大家看大屏幕:(出示鸭嘴兽)课后,同学们可以查找一些它的资料,了解更多的哺乳动物。 《猫和兔》教案文昌新屯中心小学魏光法xx.3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下《种子发芽了》教学反思 《种子发芽了》这节课我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以探究学习为核心,适时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带着问题学习,激发探究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有问题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主动想象,去挖掘去追溯问题的源泉,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解在。我在本节课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农民伯伯春天把种子种下,它就会发芽生长,接着揭示课题种子发芽了,围绕种子发芽你想了解那些知识?让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从学生想了解的知识中选择要研究的问题;种子发芽需要那些条件?种子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这样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确定要研究的内容,即做到尊重学生,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2.尊重学生体验,调动探究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体验,引导其能够积极主动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动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种子的构造。同样在解决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在猜测的基础上选择出种子发芽的必需的条件,然后自己设计实验的方案,在老师的引领下分组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既有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又有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把种子发芽需要的几个条件分组进行设计实验方案去验证。而且整个过程老师都是在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建构知识,锻炼能力。整个过程教师真正起到了引领着、组织者的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3.悉心引导,注重探究的层次性。本节课选取植物的种子作为探究的对象,是在学生对植物生长的认识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重在设计及探究实验。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裁处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土壤、水、空气、光、温度等多个条件时,不是为其确定,而是引导才用对比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并通过师巡视指导学生设计见到的对比实验表格。然后在全班交流中在设计,先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由浅入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彼此的发现能互相补充、完善,使探究活动层层递进。4.引导课外观察,体现教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起点。种子发芽与水、空气、适宜的温度有关,而且这项实验不是课堂上40分钟就能完成的,它需要3— 5天的时间。因此在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后,鼓励学生课下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详细的观察,并提醒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这样就将课堂上无法观察的需要长时间观察的对象放在课后让学生继续观察,做好记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事实,科学数据说话,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态度,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9页共9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