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石器的使用、摩擦生火的发明、从采集渔猎到畜牧家耕的转变、金属工具和手工业出现的意义;原如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氏族组织发展概况;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因素;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原社会的生产关系。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意义;奴隶和奴隶主出现的过程表明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明确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通过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过程,说明国家不是从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的含义;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制是最野蛮地剥削制度;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封建剥削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封建社会的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生产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封建时代的科学文化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今天仍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本主义的萌牙。
(二)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课文,找出主要知识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写出读书笔记。
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能从课文的阐述中把握要点,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
比较鉴别能力。能够对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综合分析能力。能基本弄清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能够全面评价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既要看到它们建立之初,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发展到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能够全面评价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既肯定脑力劳动者对古代科学文化地巨大贡献,又要认识到脑力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方面的任何成就,都不可能脱离体力劳动者的活动。
(三)思想觉悟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应该认识到生产劳动的重要作用,从而初步树立劳动的观点,培养劳动的习惯。
2、通过了解人类对火的认识与使用,应该认识到火的使用意义重大,从而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初步的了解。
3、通过了解私有观念的产生过程,应该认识到私有观念不是从严就有的,从而克服自私自利的观念,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
4、通过了解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应该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为以后学习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下思想基础。
5、通过了解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应该认识到只要存在阶级,就必然存在阶级斗争,从而树立阶级的观点,用阶级的观点分析、观察和处理问题。
6、通过了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古代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应该认识到任何科学文化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这些劳动者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从而树立群众的观点。
7、通过对三种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的了解,应该学会科学地、历史地评价社会制度的变更方法,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树立发展的观点。
通过了解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应该认识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从而树立科学的思想,反对封建迷信思想,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思想的传播。
第 一 课 时
复习提问
通过前言的学习你认为对理想的追求,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什么?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有三点;1)在温故中引发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的思考;2)从学生认识上的困惑点入手,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首先在懂得:生产劳动既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导入新课
一、类社会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板书)
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板书)
阅读教材:第5页第1行至第6页第5行
教师分析
上溯人类社会的起源,我们知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在动物中间,利用自然物进行本能活动的情况是存在的。除了书中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类人猿偶尔会用树枝打落树上的果子,河狸能用树枝、泥土在沿口筑提等。但是,它们都不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都不会制造工具;因此,它们的这些活动也就不能算作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板书)
提问: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是怎样进行的?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板书)
人类使用工具从事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动物则不可能这样做。比如,动物在吃光某块地方的植物时,并不懂得它们在干什么;而人类铲除某块地方的野生植物,是为了腾出地方来播种谷类或种植树木,他们知识这样做可以得到较多的收获。这种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劳动的能力,就是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
生产劳动是人烊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人类社会自下而上的首要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创造出各种各样折物质资料来。为了获得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就必须劳动。同时,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就成为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的基础。如生产中的协作关系、分工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生活中的家庭关系,以及后来出现的宗教关系、政治关系,等等。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
提问:人类最早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们主要使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板书)
1)石器的制作,宣告了人类的诞生(板书)
如果从现已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石器算起,人类社会至少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属于原始社会。石器作为人类制作的最初的工具在原始社会有长期的决定意义,人们用它来抗击敌人、取得食物、制作服装、建造信所和绘画雕塑。
提问:什么是石器时代?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石器和石器时代都属于考古学上的概念。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用石头制造的工具进行生产。
提问:远古人类是何时学会使用火的?火的发明和使用对远古人类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2)摩擦生火的发明(板书)
火的使用,特别是摩擦生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的生产了重大影响。火的发现和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原始的人的一项特别重大的成就。对于火的使用,他们经历了一个从利用自然到火的人工取火的漫长过程。即恐惧—认识|—使用。火山爆发、电闪雷击引起森林起火,对于原始人来说,都是很可怕的。但是人们在同险恶的自然条件做斗争中,逐渐了解了烈火析附近比较暖和,被烧死的野兽可以充饥 。于是,他们便试着取回火种,把燃烧的树枝带到山洞里去,用火作为战胜寒作防止野侵袭的武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摩擦生火的现象。例如,打击燧石或石器相碰会产生火花;刮木、钻木时会生热,甚至冒烟起火。经过若干万年的摸索、尝试,他们终于实践中掌握了打击、磨、钻等人工取火的方法。这些,他们就从利用自然过渡到人工取火了。
火的发现和利用,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人类认识并掌握了火,就增强了同寒冷气候做斗争的能力。火可以烧烤食物,可以用来围猎和防御野兽,可以照明,烘干潮湿的物件以及化冰块为饮水等。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提问:原始畜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它们有哪些重大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3)畜牧农耕的产生和发展(板书)
畜牧业、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又一重大进步,并在人类生产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中发展起来的。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后期,原始人已经驯养了狗。他们用狗来帮助打猎,同时也作为肉食的储备。以后,人们又把羊羔和其他幼小动物生长得很快,繁殖起来很多,比打猎收获还要可靠于是,又把野牛、野猪、野鹿、野马等动物加以驯养。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丰富了原始人的肉食,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乳类、油脂、皮、毛、骨等产品,有些被驯养的动物还可以当作役畜来使用。因此,恩格斯把当时的畜牧业看作是人类解放的新手段。
随着被驯养的牲畜日益增加,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畜群。在那些适于畜牧的地区,原始人开始了畜牧生活。他们沿着河流走向肥沃的草原,逐渐地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
原始农业是采集中逐渐产生和。采集在当时是妇女们的专业。人们在采集过程中,对于那些可食植物的生长和成熟十分关心。通过长期的观察、摸索,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野生植物的种籽经过栽培,可以提供较多的食物,就试着把它们引种到住地周围,于是便有了原始的农业。
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为人类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生活资料来源,创造了比较稳定的居住条件,促使人们经常地、广泛以地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从而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课堂小结
(投影片) 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巩固新课
思考与练习下列问题
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怎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