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
2021 年高考备考小说阅读一轮复习
概括人物形象题精选精练
标杆题:
(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
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
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
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
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
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
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
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
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
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
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
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注]都
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
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
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
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
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
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
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
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
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2
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
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
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
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跳到店堂当间:
“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
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
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
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
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
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
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
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
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 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一、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1.主要人物:捡烂纸的老头
(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答案 ①老丑;②邋遢;③怪异。
(2)如何理解老人每次“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后都说“回见”背后的心理?
答案 ①表明他只是找别人吃剩的一口面汤止渴而已,不是偷别人的面吃,希望
别人不要找他的麻烦。3
②隐含着老人对那个早已离开的剩面汤的人和那些店内没有当面嘲笑他的看客
们的感谢,感谢他们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没有人当面揭穿、当场捉弄或嘲笑他。
③这是老人在拾别人喝剩的面汤喝时出于维护内心尊严的需求,借此掩饰自己尴
尬的体现。
(3)为什么老人喊着要打架,却没人理会?
答案 ①老人要与人打架,说明他内心敏感、多疑,有着极强的自尊心。
②他喊着要跟人打架,却没人理会,凸显出他——一个捡垃圾的老人被人忽视甚
至鄙视的卑微身份和社会地位;人们不屑于打他的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一个连
啃个烧饼都很费劲的、风烛残年的、可悲的老人形象。
(4)怎样理解“八千多块钱”的细节内涵?
答案 ①“八千多块钱”是“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这一细节说明他对
那些钱有着至高无上的珍惜之情,更蕴藏着老人无数的辛酸与劳苦。
②一生积攒起来的巨款,折射着老人穷困生活中节俭的品德。
③表现中国传统老人攒钱防老的文化观念。
(5)请结合全文概括“捡烂纸的老头”的形象特点。
答案 ①靠捡垃圾为生,老丑,邋遢。
②内心丰富、复杂,有极强的自尊心。
③渴望被理解、尊重和包容。
2.次要人物:煤站副经理
(1)作者特意描写副经理的手指甲缝里“都是黑的”这一细节有何用意?
答案 说明他虽是个“副经理”,其实地位并不算高,只能算个“平民”,使他来
此店“吃了十来年”的习惯更合理;暗写这是一家“平民化”的馆子。
(2)“他”被安排到一个旮旯里是被优待还是歧视?4
答案 看似被歧视,实则被优待。虽然“他”只是一个亲自参加劳动的“副经
理”,但他知道一直以来占惯了店主的便宜,端着别人双倍炮肉的碗到别的顾客
面前显摆是不妥当的,不想遭到别的顾客挤兑,所以在这个“旮旯”坐着,也不
妨碍店主生意,也无须跟人啰嗦,被人嘲笑或挤兑,店主如此安排,于人于己,
都很方便;作者如此描写,看似矛盾,实则合理。
3.类题延练
(1)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原文《古渡头》见本专题突破
二“把握叙事特征和效果,答好叙事题”)
答案 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
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
要特征,本文着重描写人物的语言。要结合文本中渡夫对“我”的教训、与“我”
的对话以及最后的高歌分析。
(2)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原文《小哥儿俩》见本专题
突破三“把握环境特点和作用,答好环境题”)
答案 外貌憨态可掬;言行稚拙,爱模仿;情感表达率真;注意力易转移;喜爱
小动物,好奇心强。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从文中找到相
关的句子,联系情节加以概括。①看见八哥,“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
显得更加饱满”。②八哥被野猫吃了,哥哥要报仇,二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
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干的小眼”。③二乖去后院找野猫报仇,发现破木箱,
看见破木箱里有两个小脑袋便好奇地赶紧跑近前看去,“高兴得要叫起来”。抓住
这些句子不难概括出二乖的形象特点。
精要点拨:
1.精准审题5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题审题时要抓以下三个要点:
(1)分清题干“性格特点”“形象特点”的不同
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
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包括人的外在形
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分
析人物形象特点,要由表及里,由外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
(2)注意答题范围:是就全文整体分析概括还是针对文中局部文字分析概括。
(3)明确答题要求
①是要求概括还是分析。“概括”只要求写出形象或性格特点,“分析”则要
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具体分析。
②特别要求。如要求“结合故事情节”去分析概括,或“结合事情经过”去
分析概括。
2.明确答题思路
理情节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从人物行为、情节的发展、矛盾
冲突中,可以推断其价值取向、性格特点、内心状态。首先要明确小说
的人物,然后找出人物的一系列动作,最后用主谓句来概括。
看描写
作品中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都是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服务的。找出小说中描写人物的
句子,对这些直接描述人物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的语段进行
提取和整合,进而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点。
析关系
从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人物与环境等关系中分析形象特征。形象的典
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
人物之间的关系等,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找评价
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找出作者或他人对相
关人物的介绍或评价,进而辨析、提取人物的形象特点。合理利用自嘲、
反语、他人衬托的成分。
联背景
把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等因素分析,也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
3.找准分析概括角度6
(1)宏观角度:四纬三经。
四个纬度:个体与他人,个体与外物,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我。
三个经度:审德(审视其道德品质),审美(审视其审美态度),审智(审视其
人生智慧、能力才干)
(2)微观角度
①如果从整体上概括分析,有以下角度:
a.看身份职业:农民、小市民、军人等。
b.看生活习惯:吸烟、跑步、熬夜等。
c.看外貌特点:高大、瘦弱、魁梧等。
d.看性格特点:自私、善良、勇敢等。
e.看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等。
f.看环境描写:地灵人杰等。
g.看定性评价:作者或他人的评论性语言等。
②如果从局部概括分析,重点在以下角度:
a.看性格特点:自私、善良、勇敢等。局部文字有时也能体现人物丰富的
性格。
b.看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等。特别注意人物情感的复杂性,尤其
要结合上下文情节合理推测人物情感发生的原因。
4.精准答题
(1)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模式:
概括式:特点①+特点②+特点③……
分析式:特点①+具体分析;特点②+具体分析……
(2)学会用术语答题(见微积累部分),最好用从文中找到的点明人物形象特
点的词语。
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作用
1.文中用不少笔墨写“副经理”,这与所写主人公“老头”有什么关系?
答案 这是对比写法。作者用“副经理”在小店里所受到的每天都有双倍的炮肉
的优待,与同为老顾客的老人所受到的连一口免费的面汤都没有的冷落作对比,
意在揭示出对自己有用的则被亲近、恭维,无用的则被忽略、冷落的残酷现实,7
从而突显老人艰难、孤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于无声处表达出作者对老人的
同情。
2.第四段中,出现了一个“小伙子”,这一次要人物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
用?
答案 ①衬托“捡烂纸的老头”,因为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
什么”这种随意的言行,或许是不尊重老人的表现,小伙子的随意衬托出老人拥
有“自尊”。②推动情节发展,掀起波澜。这一段是小说描写主要人物最有特色
的段落。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是由“一个小伙子”引起的,这一人物起到了推
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还掀起了情节发展过程中矛盾激化的波澜。③点明主旨,通
过刻画“一个小伙子”的形象,点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人们对生活在底层
和社会边缘的人物要多一些同情、理解和尊重。
3.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答案 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
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
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
重。
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首先要关注其自身作用。即他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
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
用。其次,要关注他在情节、人物、主题、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1)“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的发展。
(2)“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
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3)“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4)暗示或交代社会环境。次要人物往往是社会环境的体现者和代表者。
另外,主要人物的作用虽然考试中不常考,但其作用也不容忽视:8
(1)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如果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就要考虑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对主题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其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
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3)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
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
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类比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船 歌
蒙福森
张德贵是抚河镇的把船老大,水性甚好,人称“浪里白条张顺”。他胆色一
流,技术更是一流。在整个抚河镇的船工中,无人能及。他从 13 岁开始,就跟
着他的老爹在抚河上行船,不到 30 岁就开始掌舵。几十年虽风雨坎坷,却一直
都顺顺当当,从来没有失过手。
抚河镇因河而得名,站在抚河镇最高处的望江楼上远眺抚河,它就像一条银
色的巨龙,流过抚河镇。抚河从西向东,一泻千里,波涛滚滚,直至苍梧。抚河
发源于猫儿山山脉,水流一路平缓,江面宽阔。然而至抚河镇时,水道突然变得
弯曲,怪石嶙峋,两岸悬崖峭壁,杂树丛生,飞鸟鸣叫,猿猴嬉戏。
过了抚河镇不远,就是一个险滩,叫乱石滩。乱石滩水情复杂,滩险浪急,
江水轰鸣,漩流咆哮声似鬼哭狼嚎,此时要攻上险滩谈何容易!非要请抚河镇的
船工不可,否则,外地人不知水情,十有八九翻船,葬身此地。
张德贵和他的伙伴们,接了工,在望江楼要了一坛白酒、几盘猪头肉,吃饱
喝足,一抹嘴,一甩上衣,奔江边去了。张德贵把舵,指挥他的兄弟们,下船的、
拉缆的,把船缆挂上肩头,把竹篙顶在肩上,扎紧脚步,开始过滩了。张德贵一
声令下,大伙齐心协力把船向着滩面攻上去,这时,船工们的号子如轰雷般吼出
——
“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9
那声音,悠扬动听,铿锵有力,在山崖间回荡着;那声音,充满了男人的阳
刚之气,富有韵味……喊着一个号子,可过险滩几丈。
过了乱石滩,前面江面宽阔,一马平川,水流骤然变得平缓,老板递过钱给
张德贵,道一声“辛苦啦!”,张德贵回一声“一路平安”,回去兄弟们分了钱,
这趟攻滩就算完美结束了。
张德贵的老婆在镇上开了个裁缝店,两口子还有一个 5 岁的儿子和一个 3 岁
的女儿。空闲时,张德贵在望江楼和兄弟们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在家逗逗孩子,
教孩子念几个字。过几年,他们就可以入学念书了。
日子就像抚河里的水,昼夜不停地奔流着。转眼,就到了 1943 年。
这年春天,日本人的枪炮声打破了抚河镇几百年来的宁静。一队队日本兵杀
气腾腾地开进了抚河镇。
抚河镇的望江楼成了鬼子的司令部。鬼子以抚河镇为据点,四处烧杀淫掠,
抢劫了大量的粮食,然后装到船上,准备运往前线。
鬼子占用了老百姓的帆船来运粮,可他们不敢过乱石滩。
一天,在汉奸的带领下,鬼子来到张德贵家——他们要张德贵和他的兄弟们
帮他们运粮过乱石滩。
张德贵断然拒绝。
鬼子军官嗖的一声拔出军刀,架在张德贵的脖子上。张德贵冷冷地坐着,面
不改色。鬼子军官恼羞成怒,嘴里叽里咕噜地骂着,眼珠一转,放下刀,带人走
了。他们抓走了张德贵的老婆孩子,撂下话来:“哪天答应为皇军效力,哪天就
放人!”
张德贵像困兽般焦躁不已,想了很久,终于,他到望江楼,跟鬼子说:“愿
意替皇军效力。”
鬼子放了人。当天晚上,张德贵把老婆孩子交给他的徒弟赵小雷,让他连夜
送他们去乡下避风头。
第二天,晨曦初露,江水苍茫,张德贵和他的十几个兄弟,像每次过乱石滩
一样,有序分工,把运粮船带过乱石滩。
张德贵的几个徒弟像往常一样,要一起上船,张德贵不让,他一个人跟着鬼
子上了船。
这一次,张德贵没能够把运粮船带过险滩,在最危险的地方,运粮船撞到了10
一块大石头,船沉没了。满满一大船大米和押运的十几名鬼子,连同张德贵一起,
瞬间,就沉没在波涛汹涌的抚河中,再也不见踪影……
船沉下去的那一刻,张德贵的兄弟们的号子声猛然如雷声般吼出来——“哎
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底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
两岸围观的老百姓不禁流下眼泪,那抚河上的船歌,铿锵有力,在山崖间久
久地回荡着……(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张德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张德贵是一个技艺高超、胆大心细、公平随和、充满阳刚、勇而有谋、热
爱家庭、英勇无畏、保家卫国、誓死反抗的船工领头人的英雄形象。例如:“他
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流”,可以看出他技艺高超;老婆孩子被日本人抓去,他
设法救回来,可以看出他胆大心细、热爱家庭;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可以看出
他英勇无畏。
2.小说在刻画张德贵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主要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案 胆大心细、公平随和、勇而有谋、爱憎分明、刚烈。结合文本分析略。
3.小说塑造张德贵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①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通过写发生在张德贵身上的几件事情,讲述出故事
的来龙去脉。②塑造人物形象。这篇小说通过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高度赞扬了
中国那些面对外来侵略决不屈服、誓死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③揭示小说的主题。
借助张德贵和一群船工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评价,歌颂了在外国入侵时英勇
反抗的普通劳动者不惜牺牲生命,也绝不做亡国奴的崇高精神。
4.小说描写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①丰富小说的内容。描写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增加了故事内容和
线索,扩大了小说的容量。②从一个侧面表现主要人物形象。描写张德贵热爱自11
己的老婆、儿子和女儿,表现家庭和谐、生活幸福;后面描写他先救出全家人,
再赴运输“战场”,这也从侧面塑造出人物形象。③使情节波澜起伏。日本人抓
了张德贵的老婆、儿子和女儿,胁迫他就范,使情节在曲折中发展。
5.小说故事紧紧围绕“船”展开,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一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 ①贯穿全文。船,揭示了文中人物的职业,作为人物的生活依靠贯穿全文。
②推动情节发展。无论是张德贵及他的伙伴们劳动,还是老板们运输经商物资、
日本人运送粮食,都需要船,船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险滩上船毁人亡,则
使情节发展达到了高潮。③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人物张德贵的技术是指驾船技
术,胆大也是指他驾船过险滩,与敌人斗争则是指他指挥运粮船撞上大石头,“船”
成了塑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支撑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