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2021 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0)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桂林的受难 巴金 在桂林我住在漓江的东岸。这是那位年长朋友的寄寓。我受到他的好心的款待。 他使我住在这里不像一个客人。于是我渐渐地爱起这个小小的“家”来。我爱木板的小 房间,我爱镂花的糊纸窗户,我爱生满青苔的天井,我爱后面那个可以做马厩的院子。 我常常打开后门走出去,跨进菜园,只看见一片绿色,七星岩屏障似的立在前面。 我初到桂林时,这个城市还是十分完整的。傍晚我常常在那几条整齐的马路上散 步。过一些日子,我听见了警报,后来我听见了紧急警报。又过一些日子我听见了炸弹 爆炸的声音。以后我看见大火。我亲眼看见桂林市区的房屋有一半变成了废墟。几条整 齐马路的两旁大都剩下断壁颓垣。人在那些墙壁上绘着反对轰炸的图画,写着抵抗侵略 的标语。 我带着一颗憎恨的心目击了桂林的每一次受难。我看见炸弹怎样毁坏房屋,我看 见烧夷弹怎样发火,我看见风怎样助长火势使两三股浓烟合在一起。在月牙山上我看见 半个天空的黑烟,火光笼罩了整个桂林城。黑烟中闪动着红光,红的风,红的巨舌。十 二月二十九日的大火从下午一直燃烧到深夜。连城门都落下来木柴似的在燃烧。城墙边 不可计数的布匹烧透了,红亮亮地映在我的眼里像一束一束的草纸。 每次解除警报以后,我便跨过浮桥从水东门进城去看灾区。第一次在中山公园内 拾到几块小的弹片;第二次去得晚了,是被炸后的第二天,我只看见一片焦土。自然还 有几堵摇摇欲坠的断墙勉强立在瓦砾堆中。然而它们说不出被残害的经过来。在某一处 我看见几辆烧毁了的汽车:红色的车皮大部分变成了黑黄色,而且凹下去,失掉了本来 的形态。这些可怜的残废者在受够了侮辱以后,也不会发出一声诉冤的哀号。 第三次大轰炸发生在下午一点多钟。这是出人意料的事。以前发警报的时间总是 在上午。警报发出,凄厉的汽笛声震惊了全市,市民狼狈逃难的情形,可想而知。我们仍旧等着听见紧急警报才出门。我们走进菜园,看见人们挑着行李、抱着包袱、背负小 孩向七星岩那面张惶地跑去。我们刚走出菜园,打算从木桥到七星岩去。突然听见人们 惊恐地叫起来,“飞机!”“飞机!”一些人抛下担子往矮树丛中乱跑,一些人屏住呼 吸伏在地上。我觉得奇怪。我仔细一听,果然有飞机声。但这不是轰炸机的声音。我仰 头去看,一架飞机从后面飞来,掠过我们的头上,往七星岩那面飞走了。这是我们自己 的飞机。骚动平息了。飞机声又响了。这次来的是轰炸机,而且不是我们的。人们散开 来,躲在各处的树下。他们来不及走到山洞了。十八架飞机在空中盘旋一转,于是掷下 一批炸弹,匆匆忙忙地飞走了。这次敌机来得快,也去得快。文昌门内起了大火。炸死 了一些人,其中有一位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青年音乐家。 第四次的大轰炸应该是最厉害的一次了。在那天,我看见了一个城市的大火。火 头七八处,从下午燃烧到深夜,也许还到第二天早晨。警报解除后,我有两个朋友,为 了抢救自己的衣物,被包围在浓焰中,几乎迷了路烧死在火堆里。这一天风特别大,风 把火头吹过马路。桂西路崇德书店的火便是从对面来的。那三个年轻的职员已经把书搬 到了马路中间。但是风偏偏把火先吹到这批书上。最初做了燃料的还是搬出来的书。不 过另一部分书搬到了较远的地方,便没有受到损害。 以后还有第五次、第六次的轰炸。……但是我不想再写下去了。从这个城市你们 会想到其他许多中国的城市。它们全在受难。不过它们咬紧牙关在受难,它们是不会屈 服的。在那些城市的面貌上我看不见一点阴影。在那些地方我过的并不是悲观绝望的日 子。甚至在它们的受难中我还看见中国城市的欢笑,中国的城市是炸不怕的。我将来再 告诉你们桂林的欢笑。 1939 年 1 月中旬在桂林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所写的主要内容,意蕴丰富,既可指在日寇侵略下桂林遭受到的 疯狂轰炸,也可指包括作者在内的桂林民众受到的深重灾难。 B.“这些可怜的残废者在受够了侮辱以后,也不会发出一声诉冤的哀号”通过使用拟人 手法,强烈而形象地表现了敌机的轰炸所带来的创痛之深。C.市民听到汽笛声就狼狈逃难的情形与“我们”等着听到紧急警报才出门形成对比,从 中可看出市民遇到灾难时惊慌忙乱,无从应对,“我们”则心态成熟,临危不惧。 D.文中写了四次大轰炸,每次写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并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动作、 细节等描写,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 (2)这篇散文的题目是“桂林的受难”,文章为什么要从自己寄住在桂林的相关情况 写起?请简要分析。 (3)冰心曾评价巴金:“他是一个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一生追求光明的人。” 请结合文章概括并分析文中寄寓着作者哪些情感。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夷归来话柳永 陈志泽 ①柳永的词艺术成就极高,据说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有“一枝笔”的美誉。后来,他为 歌妓乐工写歌词,其词广泛传唱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柳永的家乡在 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作为福建人,多年来我总想前往寻访一番。盛夏里到武 夷山,便直奔不远的上梅乡茶景村而去。 ②茶景村的鹅子峰苍翠,俊美。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远眺鹅子峰,我们霎时感受到 这里山水的灵气。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遗址之上,现在建起的一座神庙和柳 永毫不相干。像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残存的地基指给我们看。柳氏 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 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据说柳氏故居前方原竖有石碑,现在还能找到断裂了的一块,可惜字 迹看不清了,岁月把石头磨平了。那些记载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们 就这么冒着骄阳在茶景村,在山巅,在村道,在水旁找着柳永当年的踪迹。这个风水极佳的 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 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 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 涯…… ③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 “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 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在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 词。50 多岁时,他改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柳永一生 遭受许多困厄,74 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 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 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 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 有诗为证:“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④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 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 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 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 50 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 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 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 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 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 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 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 肥沃的土壤。 ⑤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 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 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既说明了罗汉松的特 点,又暗示了柳永的仕途坎坷。 B.第④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说明柳永尽管难免有这些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 但仍然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 C.作者说"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是因为柳永的 许多词作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大都能写出词人的真情实感,耐人寻味,动人心弦,能使人们 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D.文章详细交代了歌妓们安葬柳永的过程,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具体 说明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 2.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 3.文中不惜笔墨写了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与伤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老屋后的槐花树 白莹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干枯的渭河河道边上种满了洋槐,含苞的、已 开的、开过的,一簇簇、一串串,白白的、甜甜的,挂满了洋槐枝头。风儿袭来,那一阵阵迷 人的甜香不仅勾引着我的味蕾,还勾引着我的思绪,我似乎又看见了我的老屋,老屋后的 槐花树。 在这个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里,闪闪跳动着的那一个个场景像电影倒带一般浮现在 了我的眼前。那黑漆的木门,长长的巷子,厚实的土墙,小小的院子,随风微动的秋千,高高 的桑树,屋后的洋槐,那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 老屋后头有两棵槐花树,每到四月中旬,奶白色的槐花便如串串可爱的风铃挂满枝头, 摇曳着醉人的身姿,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在这人间四月天里招蜂引蝶,当然还有我们 这帮孩子。每每这时,奶奶便拿来钩子,用铁丝牢牢绑在长长的竹竿上,父亲在房檐角落找 好地儿,支起长梯子,爬上房顶。低的地方就顺手折下,高的地方就用奶奶扎好的钩子钩住较繁的槐花枝,快速转动竹竿,轻松地就拧断槐树枝,扔到院子里。奶奶领着我们把白白的 槐花一串一串撸下,放进竹筛子,调皮的孩子们则偷偷捏串生槐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 进嘴巴,大口嚼起来。甜甜的槐花汁和着口水一同流下来,用袖子擦去口水,想再吃一串,却 被奶奶及时阻止:“狗娃,这东西生吃多了不好,婆给你蒸熟再吃。” 奶奶端起满筛子的槐花,急忙回灶房,洗干净,沥干水分,拌上干面粉,用手来回不停地 搅拌,直到面粉充分包裹槐花,奶奶说,这样做出来的槐花筋道,入味。麻利地备好一切后, 奶奶便坐在风箱前“呼哧呼哧”地煽起风箱,我则趴在她腿上,手里拿着偷偷藏起的还未 盛开的槐花吃了起来。奶奶和蔼地笑道: “少吃些,少吃些,蒸熟了,狗娃多吃些。”我则 咯咯咯地笑了起来,香甜的枕花早已下肚。 随着我一年年长大,绑钩子的竹竿也越来越长,老屋后头的槐花树也越长越高,但是 可以够到的槐花越来越少,只因年复一年树枝低的地方经常被折断,时间一长,低的树枝 都折没了高的慢慢够不着了,槐花越来越少了,奶奶额头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记得有一 年五一放假,馋嘴的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嚷嚷着要吃槐花麦饭。那时已至五月,大多洋槐 早已过了花期,就是有槐花也都老了,不鲜不嫩了,很是失望。放假回家盼的就是能吃上一 碗槐花麦饭,可还是迟了。第二天,奶奶带着我满村子转悠,终于在村西边找到一棵槐树,花 已经开得很大了,但奶奶还是踮起脚,挑拣着好的、稍微嫩的花..….我美美地吃了一顿槐 花麦饭,跟奶奶诉着多日不见的思念,说着学校里的新鲜事,给奶奶洗洗头发,擦擦身子,剪 剪指甲,给奶奶说好哪个药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反反复复叮嘱着。她不停地点头: “狗娃, 你去吧,在学校要好好学,下回放假了再看婆。” 离家的日子里,思念越深,乡愁便越浓,心中总有藕断丝连般的牵挂,离家的梦境里,总 有奶奶坐在旧藤椅上的身影,她依旧顶着淡蓝格子手帕,穿着斜襟子粗布衣服、蓝色裤子、 黑布鞋,拿着旧蒲扇,对着我笑,面孔慈祥,嘴里念着曾经哄我入睡的口婆: “马蹄杠,红杆 杆,额是额婆滴心坎坎,额婆把额打一把,额把额婆卖了去,额爷回来要额婆,一斗荞麦换两 个……”梦醒后,只留下清泪两行,再也吃不到奶奶做的槐花饭了。 近几年来,吃槐花麦饭的心境大不如从前,自己虽然也买来做,但总觉得缺些什么。如 今,又是槐花飘香季,街上卖槐花的小贩估计也多起来了,今日,随同事去撸了些来,看着如 同当年一样奶白色的槐花,心里五味杂陈,当年折槐花的钩子已经锈迹斑斑,盛槐花的竹筛子依旧孤单地挂在门檐上,蒸槐花用的荆耙,麦秸结的席子、大铁锅、木锅盖也静静地 搁在灶房,只是上面沾满了灰,挂满了蛛网,物件都在,可蒸槐花的人却今生再难见。 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父亲站在梯子上钩槐花枝,其他人说笑着撸 槐花,奶奶笑球眯地看着我: “狗娃,婆给你蒸麦饭,你等一哈。" 我折下一串槐花,放进嘴里,和着泪水,轻轻地嚼,浓烈的香甜渗入心底,就如同当年的 槐花麦饭,似乎还是那个味儿。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据,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屋后的槐花树"这一标题意蕴丰富,满载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亲 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B.文章首段连用两个"勾引",形象地写出迷人的槐花香诱发了作者对往昔故乡生活的追 忆,用词新额生动。 C."今日入夜,会不会梦见槐花开满了老屋……"中"会不会"一词,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表达对重温旧时光的渴盼。 D.锈迹斑斑的钩子、门檐上孤单的竹筛子、静搁在灶房的荆耙等老物件,沉积着岁月的 灰尘,深化了乡上文化消逝的主题。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实写形态各异的槐花挂满枝头,甜香迷人,既照应题目,又总领全文。 B.文章第五段写村西头的槐花树,看似旁逸斜出,实则别有深意,更显祖孙情深。 C.文章第六段用特写镜头清晰真切地展现梦境中奶奶的形象,凸显作者思念之浓。 D.文章构思独特,现实、回忆、梦境交织,内容丰富深厚,多层次地表现了中心。 3.如何理解文章首尾两段中的“似乎”一词? 4.请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基本特征的。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聆听井冈山 素素井冈山,盈眼皆为绿色。我就想,如果绿色是井冈山的盖头,那么我们此行的目的,可能 就是撩开它梢上的绿,去寻觅它蕊里的红吧。 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就是这样。我们一路走过无数个地方,无论山上、水边,还是村镇之畔, 无处不踩着潮湿的绿意。属于井冈山的红,一部分陈列在各类博物馆或纪念馆里,一部分 涂写在小村或古镇的墙壁上。我尤其注意到了写在井冈山墙壁上的红,它其实是红军当 年留下的标语。数量极其可观,不只是一条两条,而是成百上千条;颜色斑驳而多样,或是红 漆,或是白粉,或是黑墨汁;字迹也隐显各异,有的清晰可念,有的模糊难辨,有的影影绰绰。 像一支支从不同方向赶来的队伍,个个张大了嘴巴,以默片的姿态呼喊着,而这一条条光 影斑驳的拷贝,就悬浮在露天的墙壁上,眩晕了我的眼睛。 尽管有人告诉我,墙壁上写有标语的村镇,就是红军当年的驻地。我仍无法想象,大敌 当前,战争残酷,在少有的那么一点空隙里,竟有人一笔一画地往墙壁上写出这么多大字。 我去过的地方叫宁冈,叫东固,不论是街巷、祠堂,还是照壁、屋前,一切可以书写的地方, 几乎被标语给密集地覆盖了。也就是说,在那段特殊的日子,出自红军之手的标语,把整个 井冈山都染红了。 革命需要鼓动。红军当年要不断地吸收新战士,井冈山人管这叫“扩红”,当然离不开标 语和口号。革命需要打胜仗。红军与白军发生过的战斗不胜其数,光是大规模的反围剿 就有五次,要打垮围追堵截的白军,也离不开标语和口号。革命需要农民的支持。红军战 士大多是农民出身,他们正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参加了红军,要动员一贫如洗的百姓 拥护红军,更是离不开标语和口号。 毛泽东曾说:中国这个国家,离开农民休想干出什么事情来。这应该是他有感而发的 肺腑之言。摩尔说过的话,应算是一种站在世界高度的评断:在中国,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 甚至超过了俄国,他们为最终摧毁旧秩序提供了炸药。伟人和学者的话,纯朴中透着真理。 每一句,我都隐约听见了与井冈山标语口号相类似的声音。 走在写有标语口号的村镇里,另一种景象曾出乎我的意料。井冈山现为吉安所辖,而 吉安地区古称庐陵。这里是两宋宰相文天祥、胡铨的故里,也是文学家欧阳修、诗人杨 万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的家乡。史上曾出 21 位宰辅、18 位状元、16 位榜眼、14 位探花、近 3000 名进士,素称“文章节义之邦”,更荣享“金庐陵”之美名。岁月蹉跎, 世态炎凉。庐陵光芒却至今仍闪耀在古香古色的村落里。我看到,国学经典和家教名句,隐约还留在书院或祠堂的门楣上,而这些书院或祠堂就是当年红军机关的所在地。在名 门望族警世敦人的家训和楹联旁边,可能就是红军战士的标语口号,现代的革命文化,古 代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形成了既相冲突又相辉映的文化奇观。 井冈山不只是标语红,山歌也红。它是革命的摇篮,也是山歌的摇篮。山歌大概可算 歌谣的一种,故井冈山的山歌,也被称为红色歌谣。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代表作是《我的名字叫红》,他以此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曾经 想模仿一下帕慕克,取“井冈山的名字叫红”。我写的是井冈山的红色标语,我写的是井 冈山的红色歌谣。可是,我没有明目张胆地去抄袭帕慕克,还是决定以聆听的姿态,向我心 目中的井冈山致意。 在此之前,与井冈山有关的歌曲,我最熟悉的是《映山红》和《红星照我去战斗》。 一支是悠长的女声,一支是明快的男声,虽然都很抒情,却不能说是原汁原味的山歌。可他 们的嗓音就有这样的魔力,只要听到了这两支歌,心就随之飞往那片开满杜鹃花的山冈上, 飞往那只顺江流而下的竹排上。 在井冈山采风,听山歌是一个重要内容。记得,在那天的见面会上,有一个女子竟唱着 山歌从后排走上前台。唱山歌的女子叫江满凤。人长得并不漂亮,也可以说很老土,虽只 三十多岁,中年妇女的疲惫和操劳,满满地写在了那张被晒黑了的脸上。然而,就在我用都 市的眼光打量她的时候,她的歌声就把我那点说不出口的优越给镇住了: 啊呀嘞,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 哪头…… 歌没听完,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后来知道,江满凤的爷爷就是井冈山的红军,搜集整 理了许多红军歌谣。他的牺牲地在井冈山的下庄村,留给家里唯一的遗物,就是一个记录 了 30 多首红军歌谣的本子。很小很小的江满凤,就跟着父亲学唱这些歌谣。于是,她唱 出的山歌,带有很浓的客家味。这别具一格的山歌却成全了她,有一天,她正唱着《红军阿 哥你慢慢走》,被电视剧《井冈山》主创者无意中听到了,立刻就决定让她带着这支歌去 北京,给他们在片中唱插曲。《井冈山》热播之后,江满凤和她的山歌出了大名,不少地方 都来要她去工作,还给她更体面的活儿干。她却哪里也不想去,就喜欢在山上给游客“打 山歌”。别人问她,你为什么喜欢唱山歌?她说,她想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记住红军先 烈。仔细思量,这绝非是冠冕堂皇的套话。井冈山的山歌再多,也没有在井冈山牺牲的先 烈多。不论在露天的陵园,还是在纪念馆的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数字,曾让我不忍 举目端看。记得,解说员曾反复地强调说: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太多了,光是有名有姓的烈 士就有多少多少……说是成千上万,其实何止是成千上万啊。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红军走远了,井冈山还在。井冈山在,红军就在。因为我听见了,他们都在。不信,你也 侧耳去听——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井冈山的墙壁上之所以有数量极为可观的标语,是因为当年红军不但要用标语鼓舞战 士,而且要用标语动员百姓,赢得拥护。 B.当年红军在极端残酷的形势下还能一笔一画写标语,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体现 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 C.江满凤作为老红军的后人,不图名利,为让更多的人记住井冈山和革命先烈,坚持在山 上给游客"打山歌",确实难能可贵。 D.文章强调在井冈山牺牲的烈士之多,不仅表明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更是在警示我们要 永远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你认为本文的“神”是什么?文章是通过哪些“形”来突出“神”的? 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3.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湖 海桀 ①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 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②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 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③你向她走去。 ④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 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 通明如澈。恍恍惚惚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 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⑤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 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 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 谶语…… ⑥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 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 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 山,仙灵的水。 ⑦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 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⑧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 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 纯粹……继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寂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 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 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弥漫着人烟和爱意的村庄 与大地。 ⑨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 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 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 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⑩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 中虛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 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⑪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 明亮着、闪烁着…… ⑫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 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⑬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 茫在微濛濛的天际…… ⑭一块块赤褐色的岩石袒呈开来,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而去。 ⑮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 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 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 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 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⑯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古朴、安谧、空灵、和谐等优美动人的意境,这些给作者 以深深的生命感悟。 B.“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 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这篇散文以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而独具魅力。 D.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 灵为之震撼。(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只为心中一抹红 唐利春 十月的大巴山,天高气爽,层林尽染,红的枫叶,橙的野果,绿的草木,黄的杨 柏,从容不迫地绽放着自己的光芒,如同画家打翻的调色盘一般五彩斑斓。 在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我满怀深情地用手轻轻触摸那 镌刻着 13.8 万烈士英名的纪念碑,仿佛触摸到了红军跳动的脉搏和钢铁一般的筋骨。 低头间,一抹红映入视线,竟是久违的映山红。 大巴山的映山红,映着一张张秀丽的脸庞和八角帽上缀着的红五角星,美得摄人 心魄,美得若梦似幻。她们,有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童养媳,也有来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 秀;有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也有敦厚善良的贤妻良母。为了自身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 自由,毅然剪掉长辫子,斩断与旧社会的羁绊,以不输男人的毅力与勇敢披荆斩棘,奋 勇前进。枪林弹雨中,她们抬伤员、送弹药、洗绷带、洗血衣;战火硝烟里,她们书写 标语、发动群众、制作被服、运送军粮…… 大巴山的映山红,饱经风霜却无怨无悔。当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时,2000 多名 巴山女红军参加长征,她们并没有因为是女人而受到特殊的照顾。翻雪山,过草地,歼 顽敌,每一寸征程上都留下了血染的风采。有的女红军在长征途中生下孩子,生下的同 时又被迫扔掉孩子;有的女红军身背大刀、手握步枪,与男战士一样浴血杀敌;有的长 眠于雪窟、泥潭,连名字也没有留下…… 多少年了,时间远去,那一支队伍已经远去。大巴山的映山红依然岁岁绽放,花 繁似锦。秋风起,落叶纷纷如蝶,流淌的色彩,清晰的脉络,彰显出不朽的活力和不朽的 生命。轻轻拾起一片枫叶,用手轻轻擦去叶面上的浮尘,感受叶脉跃动的质感,似乎隐 约听到当年巴山游击队浴血奋战的枪声,看到无数南江儿女奋勇杀敌的英雄壮举。一名 年轻红军的肚子被弹片划开,肠子都掉了出来,却用手将肠子塞回腹部,裹紧衣服勒紧 腰带继续战斗,直到长眠在枫叶林里。那些病重的伤员,只能用自制的草药和盐疗伤, 但他们偷偷节省自己的盐,给同志用,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还 有许多参加了红军的山民子弟,走山路,钻荆棘,至今也不知遗骨下落何方。他们,是 在秋风中、在霜雨中悄然落地的红叶,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归的征程。 那些枫叶,经历了春的孕育,夏的蓬勃,秋的凝重,红叶,是生命的最后形态, 也是它们最后的绝唱。轻轻拾起一片枫叶,凝视火艳艳的红。这漫山遍野的红叶,不就 是巴山游击队战士留给人间一道永不消失的风景吗? 满山遍野的火棘果,像火一般燃烧在透亮的阳光里,成为大巴山一抹最亮丽、最 温暖的秋色。 在大巴山,火棘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红色军粮。乡亲们说它不仅好看,而且 还能食用充饥、入药治病,当年这些火棘果就曾“拯救”过许多红军战士。由于国民党 团练武装的围剿,游击队处于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境地,是这满山遍野的火棘果成了 红军战士的“救命粮”,帮助他们度过艰苦的岁月,使军队度过艰危、转败为胜。 风雨中方显火棘坚强,逆境中才知火棘珍贵。有了红军,穷苦的人民群众有了希 望。红军纪律严明,打土豪分田地,去掉苛捐杂税,爱护百姓,深受爱戴。百姓主动把 自家的门板拆下来,为战士们搭床铺。父送子、妻送郎,拿起镰刀上战场,就是这片红 色热土真实的写照。 如今,“赤化全川”四个大字一如当年,数十里外清晰可见。崖下的一串串火棘 果,红红灼灼地挂满枝头。几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火棘丛里高兴地玩着、闹着、笑着, 那天真烂漫的笑声,在暖暖的阳光下盈盈流动,漫过村庄、山岗,注满整个大巴山的秋 天…… (选自《散文百家》,2017 年第 3 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第二段描写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时,作者饱含深情,含蓄地表露出内心复杂的情感, 也由此引出映入视野的“一抹红”。 B.大巴山的映山红,美得摄人心魄,美得若梦似幻,是因为这花映得女红军鲜活的生命 底色和顽强的革命精神。 C.作者借助山间的红色来表达情感,比如秋风、霜雨中悄然落地的枫叶红,既代表一种 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又含有敬仰之情。 D.开篇“从容不迫地绽放着自己的光芒”与文末“天真烂漫的笑声”“注满整个大巴山 的秋天”遥相呼应,一静一动,有声有色。 (2)结合全文,说明文题中“一抹红”的含义。 (3)本文的语言真实而又生动,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听海的心 迟子建 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 车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 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 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 也不时回应着什么。 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摈弃贫 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 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 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 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 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 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亮的。 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 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 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 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 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 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 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作彩云了。而 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的少女的灵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转换,难解难分!听 过这样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觉,怕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虽然树能招来 美丽的鸟儿,河流里有色彩绚丽的鱼,但我更爱家人,更爱我家中院子的狗! 当春风折断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开了!雪化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也就 结束了。人们不必居于屋内,用故事打发长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一切可食之物,野菜 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在用脚翻阅大自然的曰历时,认知了自 然。我们知道采花时怎样避开马蜂的袭击,又不扫它的兴;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时,怎样用 镰刀头敲击铁桶,赶走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时,怎样把它甩开;知道从山里归来时,万一 身上被蜱虫附着,怎样用烧红的烟头把它们烫跑。 热爱大自然的人,一定会记得雷切尔•卡森的名字。她的不朽之作《寂静的春天》,是 这位伟大女性,满怀悲悯地敲给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的晚钟,她是环境保护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她的《惊奇之心》,像一座魔法小屋,吸引你走进,不忍离去。雷切尔•卡森曾 说,假使她对仙女有影响力,她希望上帝赐给每个孩子以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 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息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 们内心的源泉。 雷切尔•卡森离开这个世界整整半个世纪了,但她的作品带来的潮汐,一直回荡在我 们耳畔,让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看一眼头顶的月亮,让我们能够满怀柔情,把一颗清晨的露 珠当花朵来看待。看到她用朴素纯净的文字勾勒的那片缅因州的海,我蓦然想起了在都 柏林海湾相遇的那位看海的盲人老妪,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观海者,给我留下了 难以磨灭的印象。在我心中,她们同样的清癯、内敛,同样的骄傲和高贵! 雷切尔•卡森是大自然的修士,把芬芳采集,播撒给世人。所以她的音容失明于这个世 界了,但她作品的光辉,从未落入黑暗之中。 我们在捧读她著作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她那颗勃勃跳动的听海的心! (选自《青年博览》2017 年第 19 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不同的潜力,各种潜力之间具有互补性,并且对自然有天 然的指向性,这在文中的老妪身上得到突出表现。 B.文章插入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写故乡的雪原与老人讲述的神话,虽与标题"听海的心"不 完全协调,但正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C.文章列举雷切尔·卡森的两部著作,围绕同一主题从两个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对自然的态 度:既要保护好自然,又应葆有对自然的热爱之心。 D.文章对三件事情的回忆,均具有极其丰富的象征意蕴。以老妪、雷切尔·卡森和"我"代 表人类,形成了完整而严谨的行文结构。 2.作者说“我热爱大自然”,但是“我”却不愿“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原因。 3.文章以“我们在捧读她著作的时候,依然能够感受到,她那颗勃勃跳动的听海的心”结束 全文有何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1.答案:(1)C; (2)①文章开篇写“我”初到桂林,寄寓在朋友处,交代了人物活动及相关背景,顺 理成章地引出在桂林的所见所闻,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②初到桂林时城市完整无缺, 以自己住处的舒适,感受到的美好与下文桂林受到战火摧残,遭到破坏的情形形成鲜明 的对比,强化了文章情感的抒发。③开头的介绍为下文写在敌人的轰炸中,“我”走出 菜园与桂林万千民众一起离家避难等内容做了必要的铺垫。 (3)①对桂林深深的爱,对侵略者的仇恨。作者寓居桂林,觉得自己不像一个客人, 享受着朴素、安定的幸福;日寇的轰炸毁了桂林的美好,使作者怀着一颗憎恨的心。②对 灾区充满极大的关切,对受难者充满同情。作者不顾安危,每次轰炸后都要进城深入灾 区,并用充满感染力的文字真实记录下遭难城区、民众的情形。③对战争前景抱着积极乐 观的态度,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作者由桂林想到了其他城市,想到了当时的 全中国,在受难中,作者看到的是欢笑,是坚持,是希望。 解析:(1)“从中可看出……‘我们’则心态成熟,临危不惧”分析错误,曲解文意, 文章只是在如实描写人们在轰炸中的表现。 2.答案:1.C; 2.①家乡山水的孕育,故土灵气的熏陶;②对文学创作的爱好;③仕途的挫折 使他更加专力填词;④与下层市民的亲近与融合,使他尽情挥洒艺术创作之美。 3.①说明贫困而自由的平民生活成就了柳永的才华,使他赢得世人的喜爱;②衬托柳永仕 途的不得志,表现其怀才不遇的遗憾;③承上启下,使文章由对柳永家乡的寻访转到对其 浪迹天涯、驰名词坛的原因的探求。 解析:1.A.“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既说明了罗汉松的特点,又暗示了柳永的仕 途坎坷”错误,选项对句子的作用分析不够全面,从文中来看,“很难长大”是暗示了柳永仕 途坎坷,而“很难衰亡”则暗示了其文学作品流传千古,选项仅仅分析了“很难长大”的意义, 而忽略了“很难衰亡”的意义。 B.“说明柳永尽管难免有这些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 仍然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错误,选项对对引用词句作用的分析 有误,从文中来看,第④段在引用柳永的词句之后说“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 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由此可知,作者引用词句是用词句概括柳永的经历,说明他一生遭遇坎坷,情感丰富,才华横溢,是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形象。 D.“运用了动作 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段交代歌姬们安葬柳永的过程, 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C。 2.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原因有四,可以结合“在这块土地灵气的 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涯”“他倒 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在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但柳永得 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概括得出。意思对即可。 3.从文中来看,文章主要在第三段写到歌姬们对柳永的热爱和伤悼,如“柳永一生遭受许多 困厄,74 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 以欣慰的”“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 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 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这些内容充分说明柳永虽然政治不得意、经 济上窘困,但也恰恰是这种贫困的自由的生活让他全身心投入创作,能够和下层的市民亲 近,能够创作出许多惊人的作品,赢得包括歌姬在内的世人的喜爱,同时这些遭遇也表现 出柳永的怀才不遇,这些都属于内容上的作用;从结构来看,设题的内容在第三段,而第二 段是写柳永的家乡,第三段是写柳永得到歌姬的欣赏,而第四段是分析词人浪迹天涯驰名 词坛的原因,那么处在第三段的歌妓们的喜爱和伤悼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答案:1.D; 2.A; 3.首段中的“似乎”,写出了眼前的槐花树慢慢唤醒了作者尘封的记忆,使 文章由现实自然过渡到旧日时光.尾段中的“似乎”写出了槐花饭还是那个味,但奶奶已经 不在,一切物是人非,心境已不同的情感体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感情,言有尽而意 无穷。 4.(1)本文写树、写人、写生活,取材广泛自由;写现实、写回忆、写梦境,不受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思路灵活,结构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 式;(2)主题明确集中,抒发怀念之情;以槐花树为线索,围绕主题将相关的人、事串连起来。 解析: 4.答案:1.B; 2.本文的“神”是红色的革命精神。①是红色革命标语,文章通过标语形式、 内容以及革命年代起到的作用,突出其中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②是红色歌谣,通过对记 忆中的红歌和唱红歌的人的描述,体现人民对红军的赞扬和纪念,感受伟大的红色革命精 神。3.观点一:不可删去。 ①照应题目,总结收束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②将山与红军融为一 体,凸显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和永恒,深化文章主题;③表达了作者的期待,留给读者更多的 思考空间。 观点二:可以删去。 ①以歌声结尾,巧妙地照应题目中的“聆听”,令人回味悠 长;②“映山红”的形象与红色精神相互映衬,暗示了文章的主旨;③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期 待,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也体现出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对战士的影响”错误,文中并无此意,原文只有“在名 门望族警世敦人的家训和楹联旁边,可能就是红军战士的标语口号,现代的革命文化,古 代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形成了既相冲突又相辉映的文化奇观”,并没有提及历史文化对战 士的影响。 5.答案:(1)D; (2)①直接描写,绘形绘色,写出了天湖的清澈、静谧、古朴而神秘之美。②运用比 喻、比拟手法,将天湖比作“液态的翡翠”“天然的水墨”“默默无语的仙女”“永远 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天湖的纯朴、柔静之美。③运用对比的手 法,将天湖的开阔、明净、静谧、安详与都市的拥挤、污染、繁杂、喧嚣对比,更鲜明 地突出了天湖迷人的优美景色。 (3)①与文章第二段“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遥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密完 整。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天湖的深沉怀念,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1)D 项,“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于文无据。原文是说有人喜欢长江黄 河,这是为了说明天湖具有另一种独特的美。 6.答案:(1)A; (2)①大巴山的映山红,是无悔无畏的巴山女红军的颜色。②漫山遍野的枫叶红,是 奋勇杀敌的巴山游击队的颜色。③亮丽温暖的火棘红,是巴山军民团结一心的颜色。 (3)①再现英雄形象,真实可感。比如写巴山女红军身背大刀、手握步枪,游击队战 士用手将肠子塞回腹部,裹紧衣服,勒紧腰带继续战斗。②抒发内心情感,细致丰富。 比如写触摸纪念碑“仿佛触摸到了红军跳动的脉搏和钢铁一般的筋骨”,写拾起枫叶 “感受叶脉跃动的质感,似乎隐约听到……枪声”。③描绘美好生活,引人向往。比如 写火棘果昔日是红军战士的救命粮,今天陪伴天真可爱的孩子生活在阳光下。解析:(1)“我”来到川陕苏区红军将帅碑林时满怀敬意,所以“深情地用手轻轻触 摸”,内心多是激动,而不是“复杂的情感”。 7.答案:1.B; 2.①“我”珍视亲情。家人给予了“我”生命,让“我”懂得了爱。②眷恋人间烟 火,“更爱我家中院子的狗”,表明“我”更爱人间烟火的气息。③人、物均有灵性,自然和人 类相互呵护成就大自然。 3.①结构上呼应标题“听海的心”,首尾圆合,结构紧凑②主旨上,以描写雷切尔·卡森的话收 束全文,有力揭示了散文的主旨,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与和谐。③人物形象塑造上, 以对雷切尔·卡森作品及其人格的高度评价结束,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解析:1.“与标题·听海的心’不完全协调”理解错误,本文的“海”具有象征意味,代指自然。 2.本题应从看似矛盾的心理去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热爱自然”并不代表就要变成 “树”或者河流”这不符合规律,“更爱家人,更爱我家中院子的狗”直接交代作者不愿这么 做是因为懂得珍惜,留恋人间烟火,“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 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和物其实是一体的。 3.结尾部分在结构上应该是带有总结性质的,与文章的标题、文章的开端或中间部分有相 呼应的地方。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是深化题旨,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是凸显人 物的精神品质。最后,分点作答,同类合并,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