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资料简介

第5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河北唐山模拟)《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的1 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巡逻。”该现象发生在 (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解析:根据材料“从上海到重庆……的长江巡逻”,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故C项正确。‎ 答案:C ‎2.(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1899~1900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等。材料中的照会 (  )‎ A.反映出美国意在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B.协调列强在华利益矛盾并促进中国局势稳定 C.因为利益问题促使美国与列强关系迅速恶化 D.反映美国是列强在亚太地区争夺的主角之一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后来者的美国希望通过承认各国的势力范围来换取各国打开自己的势力范围,为美国在华经济侵略拓展市场,D项正确。材料中美国照会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A项错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列强共同瓜分中国,并没有促进中国局势的稳定,B项错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符合西方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并没有导致美国与列强关系迅速恶化,C项错误。‎ 答案:D ‎3.(2018·四川泸州调研)辛亥革命进行中,广东阳江县的巡防营与起义的革命党人打了起来,最后把革命党人堵在当地学堂,由于发现学堂里还有师生,双方居然自动停战,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双方再打。类似情况在起义各地多有发生。其原因是 (  )‎ A.交战双方遵守国际公法 B.崇尚人道主义精神 C.新式学堂享有领事保护 D.传统重学风气影响 8‎ 解析:材料显示双方为避免学堂的师生伤亡而停战,这是重学的表现,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D ‎4.“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仍合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说明 (  )‎ A.清政府主动谋求社会变革 B.民主共和制成为必然趋势 C.封建的专制制度行将结束 D.袁世凯创建民国临时政府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清帝退位,材料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表明清帝退位是由于民主共和制成为必然趋势,B项正确。清政府是被迫顺应时代潮流的,A项错误;清帝退位并不表明封建专制制度行将结束,军阀专制仍然属于封建专制,C项错误;创建民国临时政府的是孙中山而不是袁世凯,D项错误。‎ 答案:B ‎5.(2018·湖南怀化质检)重庆市土货出口总值从1885年1 056 790海关两上升到1916年17 803 414海关两。出口货物中的蚕丝、白蜡、猪鬃、牛羊皮、鸭毛、羊毛等全部或者部分销往国外。这一现象将会 (  )‎ A.加速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 B.导致传统手工业的彻底破产 C.促进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D.扭转中国对外贸易不利局面 解析:重庆市土货出口不断增加,且主要以土特产和原料为主,反映了近代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A项正确。B项的错误在于“彻底”,表述绝对。材料与民族工业发展无关,C项错误;仅仅重庆市土货出口的增加不能扭转中国对外贸易不利局面,D项错误。‎ 答案:A ‎6.(2018·山西大同模拟)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 8‎ ‎ 8%的利息。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 500万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 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C.金融行业影响工业生产 D.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 解析:高额的利息增加了民族企业融资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大量资本流向金融业,而不是制造业,C项正确。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很多,金融业仅仅是一个方面,不能就此断言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政府推动民族企业的发展,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近代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D项错误。‎ 答案:C ‎7.近代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据估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4%。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指洋务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B.改变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结构布局 C.代表性企业之一是上海发昌机器厂 D.该浪潮的出现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D项正确。‎ 答案:D ‎8.(2018·安徽江南十校模拟)1895年严复在《辟韩》一文中指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1912年严复又认为自古以来只有强人政治才能统治中国,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到,“自吾观之,则今日中国须有秦政、魏武、管仲、商君,及类乎此之政治家,庶几有济”。由此可 (  )‎ A.严复从提倡民权走向反对民权 B.严复的思想主张日趋保守落后 C.严复的主张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 D.严复的主张体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 8‎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严复主张民权,同时又认为国家需要“强人政治”,即实现民主政治需要强人——君主的领导,这符合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严复走向反对民权,故A项排除;材料无法说明严复的主张日趋落后,故B项排除;材料未提及严复思想的作用,故C项排除。‎ 答案:D ‎9.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年至1908年就达50余个。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这种现象 (  )‎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 C.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立宪派创办立宪团体、宣传立宪思想、组织国会请愿运动,这些活动都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故选D项。A项中的“集体觉醒”与史实不符;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C项错误。‎ 答案:D ‎10.(2018·山东济南模拟)1920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文言文一致之效。”4月又发通告,规定截至1922年止,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  )‎ 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表明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是当时政府维护民主共和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可知这应该是实践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主张,学术观点上升为政府政策,B项正确。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维新变法,A项错误;我国的民族观念兴起是甲午战争后挽救民族危亡,C项错误;文学革命有利于传播新思想,与维护民主共和无关,D项错误。‎ 答案:B 8‎ ‎11.(2018·湖南邵阳调研)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这些报刊中,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有专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一时期报刊的突出特点是 (  )‎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服务实体经济 C.内容丰富,贴近民众 D.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 解析:材料中“稍通文墨的人”“妇女儿童们”“各行各业”说明服务对象比较多,可知当时报刊内容丰富,贴近民众,C项正确。提倡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A项错误;服务实体经济只是这一时期报刊的部分功能,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一时期报刊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的特点,D项错误。‎ 答案:C ‎12.(2016·高考北京卷)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 ‎ ‎ 图1         图2‎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射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世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和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1911年10月和11月”,可知是武昌起义前后。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图2刊登在1911年11月的《申报》上,不可能是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排除①。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而两则广告均刊登于1911年,排除②。故选C。‎ 8‎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 材料二 陈独秀说:“吾宁思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思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胡适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10分)‎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异同。(1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启蒙运动的扩展并结合所学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德意志的分裂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根据“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概括其内涵。第(2)问,结合材料从二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倡导的新思想及其目的上概括相同点;从二者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产生的影响上比较概括不同点。‎ 答案:(1)背景:启蒙运动的扩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德意志国家分裂阻碍。‎ 8‎ 内涵: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共生,共同发展。‎ ‎(2)相同:都反对迷信和传统,提倡科学、民主、理性、进步等启蒙思想。都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使本民族适应世界而生存。‎ 不同: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新文化运动是在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世界新文化取代中国旧文化。‎ 前者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自信,滋生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而后者在推动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的同时,削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最早的江南女校是在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的背景下建立的。诞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江南教会女校,作为传统中国土地上的一个崭新的文化现象,虽然面临重重阻力,但是仍然不断地将女性(应)接受知识这种观念向外传播。1898年,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中国女学堂诞生于上海。上海是近代江南女子教育的一个中心,女子教育开始在近代蓬勃发展。在朝廷和社会兴废女学的长期争议中,民间办女校之风渐兴,打破了教会女校一家独大的局面。清政府被迫于20世纪初做出变革姿态,实施“新政”,并对女学开禁。此后,官办女校在全国范围内日渐兴盛,而江南女校则始终居于领先地位。民国建立后,社会变革不断,女校和女学生无可避免地卷入历史洪流中,在改写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创造着历史,部分进步的在校女生和毕业女生不甘于“他者”的身份,开始为“女界”的未来奔走呼号。‎ ‎——摘编自徐宁《女校与近代江南社会的 变迁(1850~1931)》‎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解析:根据材料“在朝廷和社会兴废女学的长期争议中,民间办女校之风渐兴,打破了教会女校一家独大的局面”“官办女校在全国范围内日渐兴盛,而江南女校则始终居于领先地位”得出观点一: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推动了女校的兴起和女性的解放,论据可以从外部(西方文明的冲击)、内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的角度进行作答。根据材料最后一句话得出观点二:近代中国女校的发展壮大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论据可以从近代中国女校的艰难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等角度进行作答。‎ 答案:示例一 8‎ 观点:近代江南社会的变迁推动了女校的兴起和女性的解放。‎ 论述: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南方一系列通商口岸的开放及西方传教特权的取得,极大地冲击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并开始瓦解自然经济;江南是近代工业的集聚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维新派为了动员更多力量投入到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中,推动了女子的社会化教育;与北方相比,南方开放程度高,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等均有利于女校的兴起和女性的解放。‎ 示例二 观点:近代中国女校的发展壮大塑造了新的女性形象。‎ 论述:从早期教会女校到国人自办女校,从民间办学到官方主导办学,从女性不入学到女性进女校,这些均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与女子(应)接受知识这种观念的传播;江南女校的创立加快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使她们积极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之中,对中国革命、教育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