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观潮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人声鼎沸”等重点词语的含义。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江边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澜壮阔,)教师介绍:江边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澜壮阔这一现象是由于月亮和太阳之间的吸引力作用会定时出现江海水的涨落现象就叫潮。(板书:潮)有一位亲眼目睹了钱塘江潮涨潮落的人,把他看见的景象描绘了出来,这就是观潮。(板书:观)(齐读课题)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潮、盐、笼、罩、蒙、薄、沸、称;若隐若现、人声鼎沸、山崩地裂(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a作者看到的是哪里的潮,是怎样的?b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大潮的?(板书:天下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课文写作顺序是: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四)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齐读“潮来前”的第一、二自然段,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2指名读“潮来时”的第三、四自然段,回答: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大潮景象的?(远、稍近、再近、更近)从几个方面描述的?(声音、形状)3接下来大家来体会这两句话。(a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闷雷滚动。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他们是什么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两句话体现了什么?(潮来时的:气势雄伟声势浩大)4同学们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齐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这里的“静”和潮来前的“静”一样吗?)(五)总结1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2布置作业:a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b背诵3、4自然段。板书设计:1观潮潮来前(1—2)观潮潮来时(3—4)(天下奇观)潮过后(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