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3赤壁赋名师导航内容感知这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的作品。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基础梳理一、字音识记壬戌(rénxū)举酒属客(zhǔ)窈窕(yǎotiǎo)桂棹(zhào)枕藉(jiè)嫠妇(lí)愀然(qiǎo)舳舻(zhúlú)扁舟(piān)溯(sù)匏尊(páo)蜉蝣(fúyóu)肴核(yáo)酾酒临江(shī)二、重要词语1.一词多义2.词类活用歌窈窕之章(名词用作动词,歌咏)击空明兮溯流光(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下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3.文言虚词(1)之纵一苇之所如(助词,无实义)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消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2)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3)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4)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4.古今异义词5.相关成语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杯盘狼藉:比喻宴会后,食桌上的杯子、碟子纷乱的样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容很丰富,用不完。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倒装句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四、文学常识1.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对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著名的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著有《东坡乐府》。
2.赋:本意谓诵说,或谓铺陈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到战国时期形成为一种文体。最早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时人荀况所作的《礼赋》《知赋》两篇。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可见赋体是由诗演变而来。给予汉赋直接影响的则是楚辞,故楚辞也称为赋。《汉书·艺文志》有“屈原赋”“宋玉赋”“唐勒赋”之目。两汉时期赋形成为一种特定的体制,并成为两汉文学的大宗。赋在形式上讲究文采,注重声韵,兼具诗的韵律、节奏和散文的章法、句式。规模宏大,以铺叙为主的称为“规赋”;篇幅较短,着重抒情的称“小赋”。赋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骚体赋、汉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几个主要阶段。3.文赋:赋体之一。赋体发展,从汉赋至律赋,是由散文体逐步走向骈偶化和格律化的过程。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呈现出由骈俪返向散体的倾向,在对偶、声律、用典方面,都显得比较自由。它大量吸收了散文的写作经验,章法灵活多变,句式参差错落,同时又保留了小赋的某些特点,骈散结合,在总体上兼具散文和赋体的格局。人们把这类新赋称为文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其代表作。五、名篇名句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句段分析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与“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剖析: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这是本篇仅有的四句景语,却极凝练概括,“清风”二句写风与江,“白露”二句写月与江,只为点出“江”与“月”来,作为后文“写志”的基础。2.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剖析: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美人”比君,这两句写出了苏轼的忠君之殷切。忠君诚然是局限,但在苏轼身上却应一分为二地对待。忠君思想正是苏轼思为世用,希望为宋王朝分忧,对功业有所建树的动力。这里面含有积极因素。下文“哀吾生之须臾”与“共食”于“无尽藏”的江山风月,都从此生发出来,妙在并不着痕迹。所谓“渺渺兮予怀”,正是思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表现,因此才不得不“望美人兮天一方”。吹箫的“客”是理解歌词内容的,所以把这一方面的感情加强,用箫声倾诉出唱歌人内心的哀怨。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剖析: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这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文字。“怨”“慕”“泣”“诉”四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箫声之哀切。“呜呜”写初吹,化自《史记·李斯列传》;“怨”“慕”“泣”“诉”化用《孟子》;“舞幽壑”句暗用《国史补》;“孤舟之嫠妇”暗用白居易《琵琶行》。“如怨如慕”二句写箫声吹至精彩动人处,使听者情不自禁联想到人的七情六欲。“余音”二字写箫声结束。然后再加上两句夸张性的比喻,以摹绘其出神入化。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剖析:“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这是一段怀古文字。先从诵古人诗句写起,“月明星稀”两句正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似有意,若无意。从心中的诗句推展开去,然后写到目中所见之地形,然后把古人曹操推到背景的正面。“方其”以下八句,是推测,是想象,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铺”,乃作赋之正规写法。这样就从勾勒背景进而塑造了曹操的形象。“方其”以下,从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地盘的扩张写出了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曹操本人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不这样写,人物的形象就不易突出。难在“固一世之雄”句的一总,“而今安在哉”的一跌,最见功力。上一句所谓“顿挫以蓄势”,下一句所谓“折落以寄慨”。“一世之雄”四字看似容易,实为千锤百炼而出,对曹操这个历史人物确是千古评定。这其实也正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却用了另一种手法,便使人应接不暇了。二、重点语段课文第四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至“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剖析:第四段是比前一段深入一层的正面文字,虽与前一段属于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却并非平列的。若从其结构看,又与前文不同。这一段本来只有一层意思,却化作两层来写。水和月同为比喻,作用和性质是一样的,作者乃把它们分作两层来说;作者在这一段里所要阐明的只是“不变”这一层意思,却以变与不变两者相提并论,这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逝者”句化用《论语》“子在川上”一章之意,“盈虚”二句用《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水虽东流长逝,但川上之水仍源源不断;月虽有圆缺盈虚,周而复始,但月亮还是千古不变的那个月亮。所以用“盖将自其变者”两句轻轻一驳,便不再照应,却把重点放在后面两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以再反问一句:“而又何羡乎!”这里不说“而又何哀”,反说“而又何羡”,针对上文“羡长江之无穷”而言,文笔总在不断变化。盖有“哀”才有“羡”,无“羡”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哀”了。上文说“吾生须臾”,此则说“物与我皆无尽”。物无尽,人们能理解;“我”亦无尽,就不易分晓。作者之意,乃是指不朽而言,即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苏轼所追求的也正是这个“不朽”。所以其生活态度归根结蒂还是积极的。下面“且夫天地之间”四句,看似宿命论,其实作者却是用来对待功名富贵、得失荣辱的,所以其内在涵义并不错。接下去从“惟江上之清风”直到“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是作者的正面主张,认为应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的景物。末句的“吾与子”正好同上文“客”所说的“吾与子”遥相呼应。有人说,这不过是及时行乐的思想。诚然,但其所乐者乃在陶然于自然景物,这就比东汉人所追求的“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要高尚多了。可见作者的精神境界并不那么庸俗低级,他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而非物质上的享受。他执著于不朽的事业,而对功名利禄却看得比较超脱,这就同一般的及时行乐思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了。结构图解
审美鉴赏行走在精神的高地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的胸怀写成《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纾解胸臆苦闷,重寻人生快乐之源……清风明月,水光接天,本就是用来赋闲邀客的,箫歌奏和,诗酒相发,原也是借以寄情抒傲的,前两段写眼前美景自是实况真事,为全篇渲染气氛、酝酿情绪。一乐一悲,后先相应,人生之无常难测、世路之乖舛多戾不正如此吗?三、四两段借赋之本体,主客问答,即景怀古,畅论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是全文的重心。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互为参照、相为表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一世之雄的曹操何等气魄;雄姿英发、指挥若定,少年得志的周郎何等风流。赞耶羡耶,抑或兼而有之,但借客一声“而今安在哉”的反问,一下子使诗人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越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人事如此,造化亦然。水月之属,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西方哲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苏子看来,是可以颠倒来用的。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既然人事上所取有限,人为何不拜自然之赐,尽享清风之爽、明月之洁呢?其实,生命的来临与消逝,即使盖世英雄也无法过问,不能预知。至于“挟飞仙以遨遊”的乐趣、“抱明月而长终”的梦想,不论伟大的圣贤,抑或卑小的渔樵,都无法实现。苏轼正是参透这一至理,他在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及的高地,无论何种风浪,百般刀剑,都不能动摇他坚定的信念、精神的高贵。这就是苏轼。合作探究【问题】文中有这样两句话“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对此,有人认为这是苏轼在宦途失意时的自我调节,乃苏轼旷达胸襟之所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享乐,是一种逃避。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导思:关于人生与宇宙的问题,根本没有一个终极的答案。但就是这些问题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使人们走出日常生活中可见、可摸、可食、可穿、可用的事物,深入到更加广阔、深刻的世界中去认识、探究人与宇宙的真谛。探究:第一步,品读材料,并收集整理有关人生与宇宙问题的材料,准备课上交流。第二步,初步感知材料大意和作者的价值取向。第三步,就文中你不认同或有新见解之处提出自己的看法。第四步,结合名人的不同见解仔细研读,判断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第五步,整合信息,领悟苏轼的精神内涵和实质,为自己树立一个学习和生活上的楷模。
第六步(拓展探究),对这篇文章,我们在欣赏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外,还能体味到作者的哪些情感呢?把学习本文的感想写成800字左右的文字,在班上交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