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学科高二学年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单非学校13中学科语文教龄12授课时间3月26日课题登岳阳楼课型讲读课授课班级教材与学情分析:学生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难点: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教学策略与方法:情境设置法、学案导学法、点拨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用具:教材、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复习导入让学生齐背《登高》,问: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意象: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归鸟、落木、长江意境:沉郁悲凉(萧瑟凄凉),雄浑开阔。情感: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今天我们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岳阳楼》,看看这首诗又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二、诵读、整体感知(学生个人朗读,集体齐读,试背)朗读的节奏及重音处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三、赏析指导(一)知人论世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诵读诗歌。对照导学案预设的思考题,分组推选代表发言;学生互评,补充完善体会诗歌意境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聋,靠饮药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又想到自己晚年仍飘泊无定,国家也多灾多难,不免悲伤感慨。 (二)初知意象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 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宏大孤舟——孤单漂泊(三)置身诗境过渡:有的诗歌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这样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相对容易把握,可是杜甫的《登岳阳楼》,用到的是比较少见的意象,而且这些意象之间,具有较大的跳跃性,尤其是从开阔博大的“吴楚、乾坤日月”一下子跳到狭小的“孤舟”。怎么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这就是置身诗境的方法。让我们借助联想和想象,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将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参考: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的雄姿。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景象壮美极了!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栏杆上的我不禁涕泪交流。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培养学生通过缘景明情鉴赏诗歌的能力板书设计登岳阳楼杜甫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