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师:张学森
(一)、基本情况:
八年级(1)班学生 58 人,八年级(2)班学生 59 人。新课结束后,按照期末考试题型结构
进行摸底检测。80 分以上:八(1)班 22 人,八(2)班 16 人;60 分以上:八(1)班合计
39 人,八(2)班 35 人。选择题失分 3~4 题,9~12 分;简述题、实验、作图失分多。
(二)、复习进程安排:
1、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分知识块复习 5 课时,每讲 1 课时。声 1;光 2;物态变化 1;电
1。第二阶段:题型专题:选择 2;作图 1;实验简述 1。合计 8 课时 3 周。综合检测 1 次。
利用周六完成,提供答案及解法。
2、打印此资料复习。含知识梳理,课堂朗读记忆;例题精讲、典例分析;课后针对训练。
3、针对性辅导。
(三)、工作措施:
1、坚持每周一练,17、18、19 三周各一套期末模拟检测,改卷,针对性辅导。
2、针对优生有计划,针对问题单独辅导。
3、检测时,让学生明白期末测试题型结构:
选择题 12 小题 36 分;填空题 7 小题 16 分;作图题、实验题 5 题 26 分;简述题 3
个,18 分;计算题 1 小题 4 分。
二、打印资料
1)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dB。
(2)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二.要点知识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
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 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 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 i=入射角 r
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① 红外线摇控
①杀菌作用
②红外线夜视仪
②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③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③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3)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