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本 章 整 合 知识网络·系统构建 专题归纳·素养整合 知识网络·系统构建 硫 及 其 化 合 物 氮 及 其 化 合 物 氮 及 其 化 合 物 无 机 非 金 属 材 料 专题归纳·素养整合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多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这部分内容 既阐述了重点元素化合物知识又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 理论,以此知识作为切入点,可以联系环境保护、化工生产等 内容设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推断题、实验题,综合考查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 【例题1】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 质的两个重要角度。请根据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     ,Y的化学式为    。 (2)W的浓溶液与铜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   。 A.Na2S+S B.Na2SO3+S C.Na2SO3+Na2SO4 D.SO2+Na2SO4 (4)将X与SO2混合可发生反应,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 物的质量之比为    。 答案:(1)H2S SO2 (2)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3)B (4)2∶ 1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涉及氮及其化合物的考题在高考卷中出现率极高,尤其是 NOx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NH3、铵盐、硝酸的性质几乎 连年出现,涉及上述内容的试题一般有选择题、填空题、框 图题等题型。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 【例题2】 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 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与Z反应又生成X,则X 是(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答案:B 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1)SO2具有漂白性、较强的还原性,可被氯水、溴水、酸性 KMnO4溶液氧化。 (2)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3)NH3的水溶液呈碱性。 (4)稀硝酸、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均不生成 H2。 2.特征反应 (1)特征反应条件。 (2)相同的反应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①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如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2。 ②温度不同,产物不同。 如Cl2与冷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与热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 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 【例题3】 已知A是一种常见非金属单质,B是氧化物,E是 A的氢化物,D是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 (1)若C是氧化物且E、D的水溶液均呈酸性,试写出反应③ 的化学方程式:              。 (2)若D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物质,试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1)从框图中可知单质可被O2氧化,同时E、D的水溶液 均呈酸性,说明A应是S,E是H2S,B是SO2,C是SO3,D是H2SO4。 (2)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的只有 H2SiO3,则A是Si,B是SiO2,C可能是Na2SiO3,D是H2SiO3。 化学中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方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它主要体现在对常见 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关联系、对有关化学知识的 认知程度和自学能力的综合考查。此类题能很好地检测出学 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 无机框图题由于题目字数少,题目及所提供的信息新颖且简 洁,因此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解题步骤一般分为四步 (1)审读——仔细读题,审清题意。读题,包括阅读求解要求, 求解要求往往能给学生以重要的启示,这点不能忽略。 (2)辨析——找准“题眼”,即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然后联系信 息及所学知识,应用正向或逆向思维、发散或收敛思维、横 向或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辨析” 是解题的关键。 (3)解答——看清要求,规范解答。“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 (4)检验——看推理是否符合题意。“检验”是解答正确的保 证。 在上述各步中,最重要的是第(2)步:辨析解题的突破口。分 辨出了“题眼”,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第(4)步也不要忽 视。 2.寻找“题眼”有下列一些途径 (1)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方面寻找。(2)从典型性质去寻找。 (3)从反应现象去寻找。(4)从反应类型去寻找。(5)从反应条 件去寻找。 3.常用解题方法 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猜测论证法、迁移 法、分割法、枚举法等。 【例题4】 从某物质A的水溶液出发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 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D、E的化学式: C     ;D     ;E     。 (2)检验B溶液中阴离子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足量NaOH溶液    。 ②C、D按体积比1∶ 1通入水中   。 ③A+H2O2→  。 答案:(1)SO2 NH3 Na2SO3 (2)取少量B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B溶液中含有 由上述推断得出A为NH4HSO3。由此,其他问题就可较容易 地解决了。 有关喷泉实验原理的综合应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喷泉是一种液体喷涌现象,其成因有四个要素:(1)有待喷的 液体;(2)有喷起的液体的接纳空间;(3)待喷的液体与喷起的液 体之间有顺畅的通道;(4)待喷的液体与喷起的液体的接纳空 间之间有足够大的压力差(前者压力大于后者的压力)。 喷泉现象既有天然的,又有人为的。就实验室里的喷泉现象 而言,喷起的液体的接纳空间压强变小的原因有:(1)气体物质 的量一定,温度降低;(2)气体的温度一定,物质的量因气体溶解 而减小;(3)气体温度降低的同时又有气体物质的量减小。 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瓶 中有液体,会造成喷泉压力不大(喷泉“无力”);②气体要充满 烧瓶;③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所 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能快速反应。 喷泉实验的本质是形成压强差而引发液体上喷,为此可设计 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 生成气体、发生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等)来使喷泉产生。 装置Ⅱ:挤压气球,即可使少量的溶液沿导管进入烧瓶中,导 致大量的NH3溶解,烧瓶内形成负压而产生喷泉。 装置Ⅲ:去掉了胶头滴管。打开弹簧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焐 热烧瓶,氨气受热膨胀,使氨气通过导管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开放性问题,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 装置Ⅳ:在锥形瓶中加入能产生气体的物质,使锥形瓶内气 体的压强明显增大,将液体压入烧瓶而产生喷泉。 装置Ⅴ:在水槽中加入使水温度升高的物质,致使锥形瓶内 酒精因升温而挥发,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装置Ⅵ:烧瓶中通入H2S(或SO2),然后通入SO2(或H2S),两者 反应使烧瓶中压强变小,NaOH溶液喷到烧瓶内。 装置Ⅶ:打开①处的弹簧夹并向烧瓶中通入少量HCl气体后 关闭弹簧夹,再打开②处的弹簧夹。观察到先产生白烟,瓶内 气压降低形成喷泉。 装置Ⅷ: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c弹簧夹,然后打开b弹簧 夹,可产生双喷泉现象。 【例题5】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 关性质。实验前a、b、c弹簧夹均关闭。 (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 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 (2)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弹簧夹,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 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 答案:(1)先打开a、b弹簧夹,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 滴管,再打开a、b弹簧夹) (2)先打开a、c弹簧夹,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弹簧夹, 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弹簧夹)。片刻后,关闭a,然后打开b弹 簧夹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