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隆化二小 李丽喜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P108 例 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重叠问题的价值, 掌握用“韦恩图”解决一些简单的重叠问题题目的方法,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进一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 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及解决简单问题 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带有学生姓名的小贴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下面统计表 语 文 杨明 李芳 刘云 陈东 王爱华 张伟 丁旭 赵军 数 学 李强 杨红 张华 王志明 于力 周晓 陶伟 卢强 朱小东 师:三(1)班选出 8 人参加学校的语文活动小组,又选 出 9 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8+9=17 人, 师:同意吗?一定吗? 生:齐说同意、一定。 师:出示图 1 集合圈, 语文组 数学组 师:你能把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人的姓名图片贴在下面 两个圈里吗? 师:出示带有 17 个同学姓名的图片。 【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 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的衔接点,为新知的学习巧 搭“脚手架”,也使问题的引出顺理成章。】 二、探究新知 1、问题的引出 师: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 师:仔细观察这张表格提供的信息与前面的表格提供的 信息有什么不同? 生:有几个同学重复了。 生:有三个同学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重复”是什么意思? 生:重复,就是一个人参加了两项活动。 师:如果还用两个圈来表示参加语文组和数学组的人数 你认为下面那幅图能代表你们的意思? 生:图 2。因为图 2 有重复的部分。 师:谁来说说重复的部分是什么意思? 生:重复部分就是两项活动都参加的人。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参加语文组的有几个人?参加数学组的呢? 生:语文组有 8 人,数学组有 9 人。 师: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你觉得用哪副图来表示参加 两个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合适?请同学们贴一贴。 【把学生探究“集合图”的过程,变为教师直接给出两 幅“集合图”,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两个集 合图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同时又拓展了学生对集合图的认 知,为建构抽象的数学模型搭建了平台,也体现了基于学生 认知基础出发的教学理念。】 2、交流汇报 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强调不管圆圈中学生姓名怎么放, 但这三个重复的同学都放在重叠的部分上。 师:怎样计算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生:一共是 14 人,我是数出来的。 生:8+9=17 17-3=14 师:第一个表格为什么直接用 8+9=17 就算出参加两个小 组的人数,而这一次 8+9 后还要再减去 3 呢? 生:因为如果还是 17 的话就把杨明、李芳、刘云多算了 一次,因此要减去 3。 生:第一个表格没有重复参加的,第二个表格有重复参 加的。 师:不管用数的方法还是用算式计算都要注意什么? 生:不能把重复的三个人多算了一次。 【在展示学生的作品时,对圆圈中学生的姓名位置不同 的贴放,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归纳、小结,这既能让学生体会 出集合图本身各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又能让学生直观地 感知各个数据与集合图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反思、比较 由前后两个表格所出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既沟通了已有 的知识经验与新知间的联系,又彰显出解决新问题的关键 点。】 3、明确“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感受其的价值。 师: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参加 两个小组的人数。现在谁来说说这个集合图有几部分组成? 每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三部分,左边一小部分表示只参加语文组的人数, 中间一部分表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右边一小部分表示 只参加数学组的人数。 师:在集合图上标示出“只参加语文组”、“既参加语文 组又参加数学组”、“只参加数学组”的字样。 师:简单介绍“韦恩图”来历: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最早 发明了这种图,后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之为韦恩 图。 师: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提供的信息不会像表格中那样 的。 师:把例题呈现在统计表中的学生姓名打乱。 师:如果给的是现在这样的信息,你觉得“韦恩图”和 文字所提供给的信息,哪一个更能清晰地表示出只参加“语 文人的”、“只参加数学的”、“两项都参加的”这三者中间的 关系呢? 生:用“韦恩图”来表示。 师:用“韦恩图”不仅能清晰的表示出各部分之间的关 系,还便于我们计算。 师:你认为在什么样情况下使用“韦恩图”来解决问题 呢? 生:有重复关系的, 师:板示课题: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让学生表述“韦恩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给了学生 一个完整的认知,同时使学生对“韦恩图”中的认知更趋于 明朗化。而把例题中提供的信息打乱,让学生在反思中比较, 就为学生体会“韦恩图”的价值提供了更具有说服力的素 材。】 三、巩固应用,落实“双基” 1、教材 p110 练习二十四第 1 题 2、教材 P110 练习二十四第 2 题 四、拓展延伸,发展能力 师:改动教材例题中提供的信息方式为:三(1)班由 8 人参加语文活动小组,有 9 人参加数学活动小组,参加两个 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请同学读题,并与原例题进行比较 师:请同学拿出第二组供贴图用的学具片 师: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在教师提供的集合圈中 摆一摆,之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并算出每一种情况下, 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共多少人? 交流回报: 生:8+9=17 人,我是把两个圆圈分开摆的 生:8+9=17 人 17-2=15,我是把两个圆圈交叉在一起的, 并且交叉的部分是 2 人。 生: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只有 9 人,我是把参加语文组 的人数全部圈在数学组里面的。 师:结合学生的口述,相机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结果是 9 人的集合图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 师:为什么同样是 8 人参加语文组、9 人参加数学组结果 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呢? 生:因为上一道题告诉我们有几人重复的,而这道题没 有告诉有几人重复的,结果就有几种可能性。 生:这个题目没有前面两个题目讲的清楚,不知道会有 什么情况。 师:也就是说这道题没有确定语文组和数学组之间的具 体关系。 师:那你认为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注意什么? 生:搞清重复的人数。 生:在画图时要确定相交的部分应该是几人。 生:考虑问题要全面些。 师:通过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题目,比较一下结果,你 有什么发现? 生:重复的部分越多,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就越少。 生:要想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多最好互不交叉。 生:当参加两项活动的人数最少时,这个数就是其中一 个较大的数。 师:配合学生的讲解,用课件动态演示两个集合图变化 的过程。 【此时改动了例题呈现方式和条件,是顺其自然之举, 也是应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这既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 空间,同时学生在解决这一开放性题目的过程中,既进一步 巩固、完善对“韦恩图”的认知,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全课总结 师生交流: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在解决这一问 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略?这一策略以前你用过吗? 教学反思: 为了便于教学目标有效的落实,本节课从问题的引入 到问题的拓展都紧紧围绕例题所提供的素材来合理的进行 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才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学生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用集合图来解决问题的 价值,又能让学生掌握使用集合图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由 于本节课弱化了让学生探究、经历“韦恩图”产生的过程的 环节,就给学生留足了时间,来让学生交流、反思,体验“韦 恩图”的价值和拓展对“韦恩图”的认知,尤其是最后的巩 固、拓展题的呈现,结合了学生的实际,顺其自然,把学生 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本节课充分的落实了简单的设计,深 刻的引领的教学理念。具体说有一下特点: 1、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算式、文的有效结合 本节课的设计意在充分发挥集合图的作用,但同时加强 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让学生贴一贴,说一说,想一 想等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韦恩图的表象,从而真正达到 图、文,算式的有效结合。如几次通过变化例题中的信息, 既沟通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联系,又让学生体会到、 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在了解、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确定合 理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三年级也不具备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 新的问题,学生是很难调用已有的经验来整合这一问题的, 根据皮亚杰的“顺应”和“同化”教学理论,解决这一问题, 应更多的体现“顺应”的教学方法。因而,没有让学生经历、 探究“韦恩图”过程,是有道理的。 “第一个表格为什么直接用8+9=17就算出参加两个小组 的人数,而这一次 8+9 后还要再减去 3 呢”? “你觉得用集 合圈表示这样的两种数据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好处”?“那你 认为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注意什么”? 不足: 1、揭题不够早。 2、韦恩图应该早一点出来,总说两个圆圈不好。 3、再填序号的练习中,边判断变填序号比较好。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