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挑战满分大题专练(三十五)—综合练习(21) 1.已知等比数列{ }na 各项均为正数, nS 为其前 n 项和.若对任意正整数 n ,有 2 4 3n nS S   恒成立,且 2 2logn nb a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令 1 1 n n n c b b   ,求数列{ }nc 的前 n 项和 nT . 解:(1)由题意,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q ,首项为 1a , 等比数列{ }na 各项均为正数, 1 0a  , 0q  , 由 2 4 3n nS S   ,可得 1 14 3n nS S   , 两式相减,可得 2 4n na a  , 则 2 4q  ,即 2q  , 当 1n  时,有 3 14 3S S  恒成立, 即 1 2 3 14 3a a a a    , 2 12a a , 3 14a a , 1 1 12 4 3 3a a a    ,解得 1 1a  , 1 11 2 2n n na      , *n N . (2)由(1)知, 2 2 2log log 2n nb a  2 1 2 1n n   ,  1 1 1 1 1 1( )(2 1)(2 1) 2 2 1 2 1n n n c b b n n n n        , 则 1 2n nT c c c     1 1 1 1 1 1 1 1(1 ) ( ) ( )2 3 2 3 5 2 2 1 2 1n n             1 1 1 1 1 1(1 )2 3 3 5 2 1 2 1n n           1 1(1 )2 2 1n     2 1 n n   . 2.在 ABC 中,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且满足 sin 4 sina A b B , 2 2 23( )ac a b c   . (Ⅰ)求 cos A 的值; (Ⅱ)求 sin(2 )B A 的值. 解:(1)由正弦定理知, sin sin a b A B  , sin 4 sina A b B , 2 24a b  ,即 2a b ,  2 2 23( )ac a b c   , 2 2 2 1 2 3 3 b c a ac bc       , 由余弦定理知, 2 2 2 3cos 2 3 b c aA bc     . (2)由(1)知, 3cos 3A   , (0, )A  , 2 6sin 1 3A cos A    , 由正弦定理知, sin sin a b A B  , sin 4 sina A b B , 2 2sin 4sinA B  , A , (0, )B  , sin 2sinA B  ,即 1 6sin sin2 6B A  , 又 A 为钝角, B 为锐角, 2 30cos 1 6B sin B    , 5sin 2 2sin cos 3B B B   , 2 2cos2 1 2sin 3B B   , 故 5 3 2 6 2 6 15sin(2 ) sin 2 cos cos2 sin ( )3 3 3 3 9B A B A B A          . 3.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 3ABC   , PA  平面 ABCD , 3PA  , 2PF FA , E 为 CD 的中点. (Ⅰ)求证: BD PC ; (Ⅱ)求异面直线 AB 与 DF 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判断直线 EF 与平面 PBC 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解:(Ⅰ)证明:连结 AC .因为底面 ABCD 是菱形,所以 BD AC . 又因为 PA  平面 ABCD , BD  平面 ABCD ,所以 PA BD . 又因为 PA AC A ,所以 BD  平面 PAC . 又因为 PC  平面 PAC ,所以 BD PC . (Ⅱ)解:设 AC , BD 交于点 O .因为底面 ABCD 是菱形,所以 AC BD , 又因为 PA  平面 ABCD ,所以 PA AC , PA BD . 如图,以 O 为坐标原点,以 OB 为 x 轴,以 OC 为 y 轴,以过点 O 且与 AP 平行的直线为 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 则 (0A , 1 ,0) , ( 3,0,0)B , (0C ,1,0) , ( 3,0,0)D  , 3 1( , ,0)2 2E  , (0P , 1 ,3) , (0F , 1 ,1) . 则 ( 3,1,0)AB  , ( 3, 1,1)DF   , 设异面直线 AB 与 DF 所成角为 ,则 (0, ]2   , | | 5cos | cos , | 5| | | | AB DFAB DF AB DF             , 所以 AB 与 D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5 5 . (Ⅲ)解:直线 EF 与平面 PBC 相交.证明如下: 由(Ⅱ)可知, 3 3( , ,1)2 2EF   , ( 3,1,0)BC   , ( 3, 1,3)BP    , 设平面 P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 , y , )z , 则 0 0 n BC n BP      ,即 3 0, 3 3 0, x y x y z        令 3x  ,得 ( 3,3,2)n  . 则 1 0EF n     , 所以直线 EF 与平面 PBC 相交. 4.某校团委组织“航天知识竞赛”活动,每位参赛者第一关需回答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回答正确得 10 分,回答错误得 0 分;第二个问题回答正确得 10 分,回答错误得 10 分;第 三个问题回答正确得 10 分,回答错误得 10 分.规定,每位参赛者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 分不低于 20 分就算闯关成功.若每位参赛者回答前两个问题正确的概率都是 2 3 ,回答第三 个问题正确的概率都是 1 2 ,且各题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1)求参赛者甲仅回答正确两个问题的概率; (2)求参赛者甲回答这三个问题的总得分 的分布列、期望和闯关成功的概率. 解:(1)设事件 iA 为参赛者甲回答正确第i 个问题 ( 1i  ,2, 3) , 所以 1 2 3 1 2 3 1 2 3 2 2 1 2 1 1 1 2 1 4( ) ( ) ( ) 3 3 2 3 3 2 3 3 2 9P P A A A P A A A P A A A             . (2)由题意, 所有可能取值为 20 , 10 ,0,10,20,30, 1 2 3 1 1 1 1( 20) ( ) 3 3 2 18P P A A A        , 1 2 3 2 1 1 1( 10) ( ) 3 3 2 9P P A A A        , 1 2 3 1 2 3 1 1 1 1 2 1 1( 0) ( ) ( ) 3 3 2 3 3 2 6P P A A A P A A A           , 1 2 3 1 2 3 2 2 1 2 1 1 1( 10) ( ) ( ) 3 3 2 3 3 2 3P P A A A P A A A           , 1 2 3 1 2 1 1( 20) ( ) 3 3 2 9P P A A A       , 1 2 3 2 2 1 2( 30) ( ) 3 3 2 9P P A A A       , 所以 的分布列为:  20 10 0 10 20 30 P 1 18 1 9 1 6 1 3 1 9 2 9 1 1 1 1 1 2( ) ( 20) ( 10) 0 10 20 30 1018 9 6 3 9 9E                 . 由分布列可知参赛者甲闯关成功的概率为 1( 20) ( 30) 3P P     . 5.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焦点是 1F , 2F ,且 1 2| | 2F F  ,离心率为 2 2 .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过椭圆右焦点 2F 的直线l 交椭圆于 1(A x , 1)y , 2(B x , 2 1 2)( )y x x 两点,点 Q 是直线 l 上异于 2F 的一点,且满足 AQ BQ  , 2 2F A BF  .求证:点 Q 的横坐标是定值. 解:(Ⅰ)因为椭圆的焦点是 1F , 2F ,且 1 2| | 2F F  ,所以 1c  .(2 分) 因为离心率为 2 2 ,所以 2a  .所以 1b  .(4 分) 所以椭圆的方程是 2 2 12 x y  .(5 分) (Ⅱ)证明:因为 1 2x x ,故直线 AB 存在斜率, 设直线 l 斜率为 k ,所以直线 l 方程可设为: ( 1)y k x  , 2 2 1,2 ( 1), x y y k x       消去 y ,整理得 2 2 2 2(1 2 ) 4 2 2 0k x k x k     . 所以 2 1 2 2 4 1 2 kx x k    , 2 1 2 2 2 2 1 2 kx x k    .(8 分) 因为点 Q 在直线 l 上,所以设点 Q 的坐标是 ( , )x y ,则有 ( 1)y k x  , 因 为 2 2,AQ BQ F A BF      , 所 以 1 1 2 2 1 1 1 1 2 2 2 2 ( , ) ( , ) 1 ( 1, ) (1 , ) 1 x x y y x x y y x x x x y x y x x x                , (11 分) 所以 1 2 1 2( 1)( ) 2 2 0x x x x x x      . 所以 1 2 1 2 1 2 2 ( ) 22 x x x xx x x     ,因为 ( 1)y k x  ,所以 2y k ,(15 分) 所以点 Q 的坐标是 (2, )k .所以点 Q 在定直线 2x  上. 6.已知函数 2( ) xf x e kx  ,其中 k 为实数,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 )g x 是 ( )f x 的导数. (1)试讨论 ( )g x 的极值点; (2)(Ⅰ)若 1 2k  ,证明:当 0x… 时, ( ) 1f x x … 恒成立; (Ⅱ)当 0x… 时, ( ) 2 1 sinf x x x … 恒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 解:(1) ( ) ( ) 2xg x f x e kx    ,则 ( ) 2xg x e k   , 当 0k„ 时, ( ) 0g x … , ( )g x 单调递增,无极值点, 当 0k  时,令 ( ) 0g x  ,则 2x ln k , 令 ( ) 0g x  ,则 2x ln k , ( )g x 单调递增, 令 ( ) 0g x  ,则 2x ln k , ( )g x 单调递减, ( )g x 的极小值点为 2ln k ,无极大值点, 综上:当 0k„ 时, ( )g x 无极值点, 当 0k  时, ( )g x 的极小值点为 2ln k ,无极大值点. (2)(Ⅰ)证明:当 1 2k  时,设 1( ) 2 xg x e  2 1( 0)x x x  … , ( ) 1xg x e x    , 则 ( ) 1 0xg x e   … ,故 ( )g x 在[0 , ) 上单调递增, 故当 0x… 时, ( ) (0) 0g x g  … ,故 ( )g x 在[0 , ) 上单调递增, 故当 0x… 时, ( ) (0) 0g x g … , 故当 0x… 时, ( ) 1f x x … 恒成立. (Ⅱ)设 2( ) 2 1 sin ( 0)xh x e kx x x x     … , 则 ( ) 0minh x … ,且 (0) 0h  , 则 ( ) 2 2 cos ( 0)xh x e kx x x     … ,且 (0) 0h  , ( ) 2 sinxh x e k x    , (0) 1 2h k   , ( ) cos 0xh x e x   … ,则 ( )h x 在[0 , ) 上单调递增, 当 1 2k„ 时, (0) 1 2 0h k   … ,由于 ( )h x 在[0 , ) 上单调递增, 则当 0x… 时, ( ) (0) 0h x h … … ,则 ( )h x 在[0 , ) 上单调递增, 故 ( ) (0) 0h x h  … ,则 ( )h x 在[0 , ) 上单调递增, 故 ( ) (0) 0h x h … ,符合题意, 当 1 2k  时, (0) 1 2 0h k    , 利用(Ⅰ)中已证结论可得 由于 ( )h x 在[0 , ) 上单调递增, 1 2(1 2 ) 2 sin(1 2 ) 1 (1 2 ) 2 1 0kh k e k k k k          … , 故必然存在 0 (0,1 2 )x k  ,使得 0(0, )x x 时, (0) 0h  , 则 ( )h x 在 0(0, )x 上单调递减, 故当 0(0, )x x 时, ( ) (0) 0h x h    , 则 ( )h x 在 0(0, )x 上单调递减, 则当 0(0, )x x 时, ( ) (0) 0h x h  , 综上, k 的取值范围为 ( , 1]2 .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