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陶庵梦忆序教学设计
张岱
萃英园中学何先进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字词
2、 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3、 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
2、典故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做梦是因为什么?《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李白告诉我们,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是在试图对现实的超越中,完成对现实苦难的消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名家的“梦言梦语”。
解题:这个标题会给大家带来哪些信息?
1): 关于“序”:序有书序和赠序,本文中的序是书序 ,是说明写作缘起或写作目的的。 那么本文会不会也是介绍《陶庵梦忆》的写作缘起、写作目的呢?(疑问1)
2):关于“陶庵”:(要做到知人论事)陶庵是张岱的号。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他是仕宦世家子弟,前半生过着封建士大夫的风流浪漫生活,清兵南下后,他的生活也发生巨变,强烈的民族意识,让他深感国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愤,为表示对清统治者的不满与抗议,遁入山林,潜心著述,以追忆的方式,记叙早年的见闻,写成《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以及记录明代史事的《石匮书》, 以寄托故国之思。
3):关于“梦忆”: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也就是说梦中的回忆,对梦的记忆,也就是说《陶庵梦忆》是作者对“梦”的一种追忆,那么我们同学们就会有疑问了,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梦而让作者魂牵梦萦,要用笔录来追忆呢?(疑问2) 答案,只能从文本中去解读了!
4)关于《陶庵梦忆》
《 陶庵梦忆》(共八卷),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
4
该书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
《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通过作者的经历和见闻,可见晚明时期江南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不自觉地会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
整体感知:
一、基础过关:
1、让学生朗读接龙,并让学生自主发现并解决朗读中出现的字音与断句问题
重点词语读音点拨:
駴駴 : 愕窒: 屡罄: 罹: 蒉: 衲: 苎: 粝: 粻: 瓮牖: 垲:
2、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梳理文意,有无法理解的字句提问
重点句子释义点拨:
1)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2)妆点语(3)鸡鸣枕 上 (4)不次岁月(5)翻用自喜(6)大梦将寤(7)犹事雕虫(8)名心难化(9)摹榻二王
3、请学生理清行文脉络,归纳概括每段信息
二、行文脉络
第1自然段信息:
第一:陶庵国破家亡,披发入山→心怀故国,不愿归降
第二、有自杀殉国的决心,但因《石匮书》未成而“视息人世”→忍辱偷生
第三、他生活困苦,饥寒交迫
思考:是什么导致了陶庵生活如此艰难而还要忍辱偷生?(疑问3)
第2自然段信息:
作者通过今昔生活对比,自认为现在的种种遭罪,是对过往豪华生活的一种的“果报”
强调:
对比的手法,既凸显了当下生活处境的艰难,也让人对作者往昔奢华生活的回想,这既是以昔衬今,也是以今现昔。
思考:1、真有所谓的因果报应?作者真的相信一切都是因果报应?→没有去出家以修来世,那么说明作者并不是佛家的虔诚的信徒
2、是什么导致陶庵当下生活的窘迫?(疑问3)
第3自然段信息:
“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4
点拔:
陶庵用“梦”告诉我们的是:曾经奢华幸福的时日已经如梦一般破碎了
陶庵没告诉我们的是:是什么导致“过眼皆空”?是光阴的流逝?→国破家亡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点拔:
陶庵告诉我们的是:怎样写作《陶庵梦忆》和写作的目的
陶庵没告诉我们的是:他对故国生活的拳拳难舍,念念不忘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
点拔:
其实就是作者对故国的永彻难忘,对故人的无限留恋
“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点拔:
蕴涵的就是“故国不堪回首梦忆中”的无限感伤与无奈了。
面对故国的灭亡,尽管无限不舍,悲痛万分,但既成的事实陶庵又无法逆转。便用“梦的美好与易幻灭来消解内心的哀伤与无奈,用“梦忆”的方式来痛悼故国,寄予哀思。
第4自然段:
用了两个典故:其一西陵脚夫,遭受困境,“惟恐其非梦” ,其二是中试寒士,因为幸福来的太突然,则“惟恐其是梦”
强调:
典故:用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要么是借古抒怀,比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之群山万壑赴荆门》;要么是借古讽今,比如李商隐的《马嵬》
点拔:
西陵脚夫→眼前因国破家亡而导致的困境是一场梦
中式寒士→曾经的合家欢乐的生活不是一场梦
归结:作者还是难以接受国破家亡这一惨痛现实,仍念念不忘旧朝,故国之思难以磨灭 。
第5自然段:
“
4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
思考:文人名心难化,卢生名根坚固,烧之不失,那么对张岱而言又是什么坚固呢?
点拔:
坚固的是他那种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作者明知故国不再,人世已非,却仍名根坚固,心系旧朝,传达出了不可磨灭的黍离之悲,
三、疑问答释
纵观全文我们不难发现:
1、是国破家亡,才让坚守民族气节的陶庵当下饥寒交迫,处境维艰
2、是国破家亡,让陶庵切身感受到当年的奢华生活一去不复返,恍若一场美梦那般一醒而逝,永难追回,便只能“梦忆”
3、是国破家亡,过去的美好永逝难再,所以他才会因此沉迷于昔乐今悲的哀伤,难以自拔,于是只好用笔触来重温旧梦,在“梦忆”中重现往日,进而寄托他对故国的无限怀恋
而这也正是陶庵写作《陶庵梦忆》的原由吧。
四、作业:
阅读张岱的《陶庵梦忆》
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