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八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学设计2

还剩 6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为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以读序言、读目录为切入点,充分了解序言目录的内容,探究作品的社会背景,探究“红星照耀中国”这一历史预言的产生经过,初步感知作品中采访的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并制定读书计划。 ‎ 学情分析:《红星照耀中国》是经典的新闻作品,纪实性强,涉及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分析,缺乏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学生阅读时容易因为混乱产生畏难情绪。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清读书的思路和重点。八年级学生的中国历史课恰好学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两章,对作品相关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但学生生活在和平时代,普遍对这一历史时期缺乏感性认识,对革命领袖革命军民印象固化、情感疏离,教师需要用一些新鲜时尚的元素,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教学目标: ‎ ‎1.通过读序言,明确 “红星照耀中国”这一历史预言产生的社会背景;‎ ‎ 2.通过读目录,查找作者采访的人物,探询预言产生的经过; ‎ ‎3.通过自由阅读,初步感知作品中的人物特点,激发进一步阅读探究的兴趣;‎ ‎4.通过“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这一主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本书。 重点难点: ‎ 重点: 通过“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这一主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本书。 ‎ 难点: 通过自由阅读,初步感知作品中的人物特点,激发进一步阅读探究的兴趣。‎ ‎ 教学手段:多媒体讲练结合 ‎ 教学时数:1课时 ‎ 12‎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 ‎ ‎【屏显】宝安县二十世纪70年代照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地方吗? 【屏显】深圳市照片 ‎ 如果在三十几年前有人告诉你,这是宝安县在三十年后的样子,你信不信?(让学生七嘴八舌说,说信或不信都没关系。)那生活中真的有人能够准确预言未来吗? ‎ 今天咱们要读的这本书,就是一个预言。一个八十年前做出的关于中国未来的大胆预言。 【屏显】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 ‎ 一、解题 ‎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有谁知道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 【屏显】 ‎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成立(翌年改名中国工农红军),其红色军旗上印有一枚嵌有镰刀锤子的白色五角星,红军的帽子带有一枚红色的五角星。之后,红星由红军扩展,逐渐成为共产党的象征。 ‎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书名给出的答案,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的预言。所以第一个中译本发行时,改用《西行漫记》作为掩护。 ‎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预言? 要解开这个疑问,咱们有一个快捷的办法——先读这部书的序言。 二、问苍茫大地——明确预言产生的社会背景 1.方法指导 【屏显】 ‎ 读序言,可以了解内容概要、写作缘由和过程,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 ‎ 12‎ 下面,我们通过读序言,跟随作者的脚步,踏上八十年前的红色之旅,去追问中国这片苍茫土地的未知命运。 ‎ ‎2.学生活动一: ‎ 用5分钟时间浏览一篇序言(译者序和作者序任挑一篇),根据下表提示,运用跳读法采集信息点,记录在便利贴上。 ‎ 作 者 采访路线 采访时间 采访对象 采访内容 采访感想 ‎3.互动交流 ‎ 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答案。表格中“采访内容”“采访感想”这两项,学生有可能答案五花八门,只要不出明显错误,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可引导学生读两篇序言重合片段,找出答案。 ‎ 老师顺势评点并生成板书: 【板书】 ‎ 深入前线,追寻真相;由点到面,人物访谈;追溯过去,探询未来。 ‎ ‎4.小结:序言告知我们,“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在中国及世界局势即将发生大转变的关键一年,冒险来到西北红色区域采访后的结论。那么他在苏区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让我们把视线焦点集中到他笔下那一群“不可征服”的革命青年身上。 ‎ 三、谁主浮沉——探询预言产生的过程 ‎ 作者所称赞的“不可征服”的革命青年包括哪些人?他凭什么认为这些人能够成为中国这片大地的主宰?他们是不是像传说中那样精通法术,能上天飞行,呼风唤雨? ‎ 12‎ 在给你们上课之前,老师带着这个疑问去看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哇,里面好多的“星”,身价好高啊。作者在甘肃边境采访当地农民时,有个老头说花一百元钱就可以把他的全部家当连同他家门口那座山都买下来。而书里那些“闪闪的红星”,他们的悬赏金额却是以“万”计算的。 【屏显】 ‎ A星八万 B星?万 C星二十五万 D星十万 E星两百万…… ‎ 你想知道他们是谁,身价为什么这么高吗?那我们就来看书,寻觅这些红星的踪影吧! 这么厚的一本书,该读哪里呢?老师提示一下,大家不妨借助书的目录。 ‎ ‎1.方法指导 ‎ 读目录,可以对作品的内容要点和篇章结构有所了解,迅速查阅到所需要的部分。 ‎ ‎2.学生活动二:借助目录找出你感兴趣的一个人物,通过阅读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5分钟),阅读中把你关注到的具体细节简要记录在便利贴上,准备以《原来你是这样的_________》为题,做一个人物的口头介绍。 ‎ ‎3.学生分组交流5分钟,然后推选代表上台讲述:《原来你是这样的***》 ‎ ‎4.小结:谢谢同学们的分享。原来这些我们平时觉得高高在上的领袖人物,也有可亲可敬甚至可爱的一面。《红星照耀中国》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首次刻划了共产党著名人物,首次描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信念和目的”。这些著名人物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使得作者确信他们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成为自己国家命运的主宰者?这个问题,要留给同学们在自主的阅读中去解答。 ‎ 四、课堂小结 ‎ 这节课,咱们从序言和目录入手,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进行了初步探究,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也学习了读书的基本方法。同学们能回顾一下咱们学到的读书方法吗? 【屏显】 ‎ 12‎ 读题目,猜其内容;读序言,观其大略;读目录,抓其精要;读正文,探其究竟。 这节课我们对这部书只是粗知皮毛。课堂上留下的许多疑问,还有待于课后读书解决。 五、布置读书计划 ‎ 课外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以3—5人为单位自组研究小组,在本书第一篇第一节“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中,选择你们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按照下面计划,反馈探究结果: ‎ ‎1.小组选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写在便利贴上,公布在教室的布告栏里。用时:3天 ‎ ‎2.小组成员围绕所提出问题,开展阅读,用便利贴回帖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小组之间可以在看帖后写跟帖互相点评质疑,小组成员再阅读、再回帖答疑。用时:3周 ‎ ‎3.小组成员收集所有跟帖,整理形成研究报告,做成PPT文件;并根据《评价量规表一》对跟帖及回帖进行评选,优质帖给实心星星,垃圾帖给空心星星,最高给五颗星。各小组推举代表组成“苏维埃委员会”。用时:3周 ‎ ‎4.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报告(每组8分钟展示时间)。“苏维埃委员会”根据现场表现填写《评价量规表二》,评选出最佳研究小组。综合各组评分评出“最佳跟帖王”、“最牛回帖王”、“最囧跟帖王”、“最雷回帖王”。 用时:2节 ‎ ‎5.活动总结、颁奖。用时:1节 12‎ 红色中国解谜之旅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 ‎2.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教学方法】范例法,点拨法,猜读法,速读法,批注法 ‎【教学过程】‎ 一、 背景导入 二、 读目录,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一)猜读题目 ‎(二)浏览目录 学生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选读,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一)选读。学生选取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速读,摘记人物的主要经历及作者的评论,标注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或细节,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布置作业 阅读全书,继续解密。‎ ‎【板书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 ‎ 埃德加·斯诺【美国】‎ 12‎ 附1:《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整体规划 计划用4周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其中1-2节是导读课,第3节是读书汇报课,第4节是读后感写作指导课。具体如下:‎ 第一课时,阅读目录,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选读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的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学习 “读故事,知人物,解谜团”的方法。‎ 课后作业:‎ 阅读全书,继续解谜。建议,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① 者先后报道了哪些红军将领、战士的事迹?请你划出这些人物的主要经历及作者的评价,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②苏维埃的政治、经济、工业、教育、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③共产党认为中国人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党的基本政策、战略是怎样的?‎ ‎④随着采访的深入,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第二课时,《长征》专题导读。结合原著,划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依次写下红军牺牲的人数、主要故事,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探讨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意义,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学习 “读长征,探原因,悟精神”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整本书的主题思想: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宛如一颗颗光华璀璨、熠熠闪亮的“红星”,照耀在中国的土地上,给中国,给亿万人民以新的希望。‎ 课后作业(任选其一):‎ 1. 搜集、阅读其他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书籍等资料。‎ 12‎ 1. 阅读《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 2. 阅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个长征报告》(作者:陈云)。‎ 第三课时,举行读书汇报会。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主题,作主题发言:‎ ‎1.我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将领或战士皆可,要求结合原著,说清楚人物的主要经历、主要性格或品质,并说清楚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2.我心中的长征。可以从宏观的视角解读,也可以从微观的视角观察;可以用理性的方式分析我对长征的认识,可以用感性的方式抒发我对长征的情感……‎ ‎3.我所了解的苏维埃。要求结合原著,说清楚苏区的创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外交、生活等,可以综合各方面说,也可以只讲其中一方面。‎ ‎4.难忘的西北之旅。要求以斯诺的口吻,讲述在红色苏区采访的主要经历、感受,要有具体的、最难忘的人、事或场景。‎ ‎5、魅力四射的报告文学——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可以从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多角度叙事手法、叙议结合等角度出发。‎ 课前各小组交流,组员依次发言;选出各组代表上台发言,教师点拨,总结。‎ 第四课时,读后感写作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话可说的一个点,可以是红军中的一个人,一个故事,或者战争与生活的一个场景,或者共产党的战略、战术,作为读后感的切入口;接着确定读后感的中心,画出思维导图或者写作提纲;然后当堂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那个片段;课后扩充成篇。‎ 附2:我读《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这是网上的评论。可是,此前,我从没有读过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016年12月5日的晚上。我迫不及待地读,刻不容缓地读,直至凌晨六点,终于读完全书。第二天,我的眼睛肿胀得几乎无法 12‎ 睁开——吸引我的,不是论抗日战争、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游击战术、俄国的影响等,而是经历了艰难的长征之后,在红色旗帜下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通过“红色大门”、与作者一起遭遇白匪追击之后,我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现年四十四岁的毛泽东。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在书中,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没吃过一次败仗的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是都几乎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人生悲剧,都经历了诸多九死一生的战斗,都无一例外的,参加了红军,跟随“红星”的旗帜,来到了陕甘宁这片红色的神奇土地,在苏区工厂积极工作,在红军大学认真学习,在政治课上自由讨论,在空闲时间观看红色剧社的演出,参加识字游戏,阅读墙报,唱歌……不管是领袖、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散发着一种不可征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和热情。他们的故事,就是1936年,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国红军的恢弘历史,就是由这许多的人,伟大的人和普通的人,共同写成的。所以,埃德加.斯诺才会在《序》中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读完了这本书,我找到了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那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再一次慢慢走进这本书,去书中寻找那些写下中国红军历史、创建苏维埃共和国、随时准备投身抗日洪流的了不起的人,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从人物和故事入手,‎ 12‎ 感受红军的精神,理解作品的主题。‎ 红色中国解谜之旅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 ‎2. 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 ‎【教学方法】范例法,点拨法,猜读法,速读法,批注法 ‎ ‎【教学过程】 一、 背景导入 ‎ 二、 读目录,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 ‎(一)猜读题目 (二)浏览目录 学生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 三、选读,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 ‎(一)选读。学生选取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速读,摘记人物的主要经历及作者的评论,标注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或细节,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 12‎ ‎(二)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布置作业 ‎ 阅读全书,继续解密。 【板书设计】 ‎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美国】 ‎ 附1:《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整体规划(作者:13号选手) ‎ 计划用4周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其中1-2节是导读课,第3节是读书汇报课,第4节是读后感写作指导课。具体如下: ‎ 第一课时,阅读目录,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选读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的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学习“读故事,知人物,解谜团”的方法。 ‎ 课后作业: ‎ 阅读全书,继续解谜。建议,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 ‎① 者先后报道了哪些红军将领、战士的事迹?请你划出这些人物的主要经 历及作者的评价,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②苏维埃的政治、经济、工业、教育、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③共产党认为中国人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党的基本政策、战略是怎样的? ④随着采访的深入,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 第二课时,《长征》专题导读。结合原著,划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依次写下红军牺牲的人数、主要故事,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探讨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意义,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学习“读长征,探原因,悟精神”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整本书的主题思想: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宛如一颗颗光华璀璨、熠熠闪亮的“红星”,照耀在中国的土地上,给中国,给亿万人民以新的希望。 ‎ 课后作业(任选其一): ‎ ‎1.搜集、阅读其他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书籍等资料。 ‎ 12‎ ‎2.阅读《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 3.阅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个长征报告》(作者:陈云)。 ‎ 第三课时,举行读书汇报会。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主题,作主题发言: ‎ ‎1.我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将领或战士皆可,要求结合原著,说清楚人物的主要经历、主要性格或品质,并说清楚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 ‎2.我心中的长征。可以从宏观的视角解读,也可以从微观的视角观察;可以用理性的方式分析我对长征的认识,可以用感性的方式抒发我对长征的情感?? ‎ ‎3.我所了解的苏维埃。要求结合原著,说清楚苏区的创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外交、生活等,可以综合各方面说,也可以只讲其中一方面。 ‎ ‎4.难忘的西北之旅。要求以斯诺的口吻,讲述在红色苏区采访的主要经历、感受,要有具体的、最难忘的人、事或场景。 ‎ ‎5、魅力四射的报告文学——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可以从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多角度叙事手法、叙议结合等角度出发。 ‎ 课前各小组交流,组员依次发言;选出各组代表上台发言,教师点拨,总结。 第四课时,读后感写作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话可说的一个点,可以是红军中的一个人,一个故事,或者战争与生活的一个场景,或者共产党的战略、战术,作为读后感的切入口;接着确定读后感的中心,画出思维导图或者写作提纲;然后当堂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那个片段;课后扩充成篇。‎ 1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