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15讲:记叙文写作之结尾旧知回顾新课标提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写作目的及内容要求。写作目的1.有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欲望;2.能写简单的纪实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条理清楚;3.学写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4.能根据习作要求自主选材,编写作文提纲;5.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学写规范、整洁。写作内容1.能围绕目标系统地搜集、整理材料。2.能进行初步的记叙、议论、抒情的综合训练,为升入中学打好基础。3.能写简单的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做到格式正确。4.能熟练运用常用批改符号进行习作的互评互改。5.能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与人交流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学写规范、整洁。6.每学年课内习作16次左右,小练笔50次左右,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50字左右。衔接知新初中语文新课标对作文要求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标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和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以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
10.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新知例析人们常把一篇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比作凤头、猪肚、豹尾。之所以这么比喻,是说开头要小巧而美丽,中间内容要饱满、充实,结尾要飞扬、有力。“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一、结尾的要求: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结尾十分重要。开头强调点题,结尾不仅要点题而且还要升华主旨,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有余味耐咀嚼,更要让读者读完文章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因此有人把结尾称为“豹尾”。精妙的结尾,能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让人回味无穷。结尾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来采用适宜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文章结尾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结尾的基本要求:再以学过的课文为例:《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篇文章题目是《背影》,开头点出了最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结尾处再一次写到在泪光中又见那背影,可见结尾一般要与开头相呼应,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有人用手形来形容文章的结构,小拇指就如同文章的结尾,它与开头大拇指遥相呼应,但还要高于大拇指,这很形像地说明结尾除了形式上呼应开头外,内容上应该点明主旨或升华主旨,或给人以思考,令读者回味无穷,可以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具体说要求如下:[来源:Z+xx+k.Com](一)结尾要有力。要点明、升华主旨。(二)结尾要有韵味。这可以理解为言之有尽而意无穷,要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三)结尾要与开头相呼应。有呼应,才能使文章血脉贯通,融为一体。(四)结尾要自然。所谓自然,就是妙手天成,恰到好处。既不生硬,又不画蛇添足。方法突破结尾的方式有很多。每一位作者依据表达的需要,对其作品都会有不同的设计。用不同的结尾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1.自然收尾。按照事情的发展过程,随着事情的结束而自然收尾。作者不直接表达任何观点和情感,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有些文章,说多了反而会画蛇添足了,所以要依据具体文章决定如何结尾。2.呼应开头。文章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是写作中最常用的结尾法之一。我们把这种结尾法称为呼应开头法。如本章开头所举的《背影》一文。初中阶段写作文建议大家用这种方法,这有利于文章结构的严谨,也使中心更加突出。如何呼应开头呢?第一,复现式呼应。文章开头的抒情、议论、人物描写等等,在结尾重复一次,首尾相比,语句略有不同。例如本资料第三章第二节《一路上有你陪伴》一文:开头:“绿叶陪伴着红花,无怨无悔;星星陪伴着月亮,不离不弃。狂风暴雨,坚强走过;风霜雨雪,无所畏惧。只因,一路上有你陪伴。”结尾以“宝贝,我骄傲,一路上有你!”与开头相呼应。由于开头结尾对同一内容反复强调,使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第二,递进式呼应。文章的结尾在文章开头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基础之上,在遥相呼应的同时,表达出更深一层的含义,以此带动读者认识和情感上的飞跃,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3.卒章显志、升华主题。用抒情议论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对人物或事物进行总结、评价,表达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深化主题,给读者以启迪、鼓舞。不过结尾也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否则易犯画蛇添足、空喊口号拖泥带水等毛病。4.余音绕梁、引发联想。第一,结尾提出问题,引发深思。第二,出人意料,戛然而止。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发人深省。第三,写景抒怀,韵味无穷。最后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创设了很好的意境,抒发了浓浓的情意。注意,结尾处的写景不宜过长过细,应该符合文章的意境,寥寥数笔,令人回味无穷。如何写景呢?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单独学习。[来源:学#科#网]此外还可以运用修辞、引用名言警句、正反对比等等进行收尾。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精当的结尾,会使全篇大放异彩,熠熠生辉。结尾的方法丰富多彩,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要善于根据所写文章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个恰当而巧妙的结尾。
总之文无定法,大家在平时阅读时应该多学习借鉴,最后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选取适当的方式结尾。只要你用心,相信你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即时演练一、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下面这篇文章续写结尾。秋日私语——烈烈红枫,我要对你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看花开花又落,怎不教人触景伤怀?秋风乍起,吹落片片红叶。看血染的黄昏,感人生的无常。试问飘泪的红枫:严寒酷暑,风霜雨雪,伤痕累累……是什么支撑着你坚强地走过?也曾在春暖花开之时,播种着理想,憧憬着幸福,满载着希望……看蝶儿纷飞,赏蜂儿采蜜,忙碌追逐,因追逐而忙碌。怎奈春光苦短,所有的美好总是昙花一现……曾经的伤,久久地痛……春去秋来,秋风萧瑟,无尽的悲凉滋味……然而,一年四季,数不尽的文人墨客,独爱金秋。看麦浪金黄,红叶似火,层林尽染,许是喜爱金秋浓烈的色彩?繁华落尽,饱经风雨,奉献累累硕果,定是喜爱金秋丰富的内涵。萧条中透着成熟,成熟中孕育着希望……其实,所有的经历,哪怕是伤痛,何尝不是人生的财富呢?人们在一次次跌倒中爬起,在一次次爬起中成长……自然轮回,任谁也留不住春的脚步;落英缤纷,秋已缓缓走来。漫山遍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气。风霜雨雪,你都默默承受,让热情的根系紧紧拥抱大地,坚强地壮大着自己。然而在这收获的季节,你却没有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遥望遍野枫林,片片红叶纷纷洒落。我知道,坚强的你不会哭泣。你滴血的心染红了大地。结尾:【答案】谁说你没有收获?这多彩的秋色,正有你绚丽的一笔!【解析】略二、再次把你写过的作文都找出来,试着修改一下结尾。修改后再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答案】略【解析】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