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例2,例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正确用语言表述“分”的过程及结果。经历操作“分”的过程。建立除法的观念。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经历“分”的过程,建立除法的观念教学难点:在操作中理解两种“平均分”情况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秋天到了,兔妈妈的农庄收获了,我们看——(出示萝卜图)这是什么?(9个萝卜)2.兔妈妈想把这些萝卜分给谁?——(三只小兔)3.兔妈妈这样分(1、2、6),小兔们会满意吗?为什么?4.你能帮助兔妈妈重新分一下,让每只小兔都满意吗?谁来说说你怎样分就能让小兔们都满意呢?(完整话:我打算把九个萝卜平均分给三只小兔。)9个萝卜是我们要分的——总数;3只小兔是要分的——份数;我们要求的是——每只小兔分到几个(每份数)。(板书红字)二、动手操作:(一)1.请你拿出9个小圆片代表萝卜,自己动手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出分的过程,特别要注意把话说完整。2.同学们都分完了,把你的分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都说完后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分法?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分的方法又对又多。3.小组汇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说,教师用电脑演示分的过程)如出现:分的过程中出现不平均,老师问:这种方法行不行,为什么?(行,因为结果也是平均分。)但为了确保平均分,我们尽量每一轮分的个数同样多。4.刚才我们采用了4种方法把9个萝卜平均分给3只小兔,小兔们都满意了吗?5.观察表格,比较一下这几种分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指名说:相同是—结果都是3。不同是—分的次数不同,最快?最慢呢?师:我们解决问题时,该采用哪种方法呢?小组讨论一下。——指名说。小结:第一种方法又对又快,当然很好。但并不是每种情况都适合。通常把比较小的数进行平均分,也就是我们一下就能想到平均分的结果时,使用第一种分法最好。但是要平均分的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结果时,就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总之,我们同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二)兔妈妈还采来了一束美丽的鲜花。1.数数看?(6朵花)2.兔妈妈打算怎么办?(把6朵花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3.谁来说说我们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总数、要分的份数,求每个花瓶里放几朵。)——这个“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法,用手中的圆片代表花,选择适合你的方法分分看。小组比一比谁分的又对又快。组内报数。——预备,开始。4.动手操作。5.汇报: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说)(三)兔妈妈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萝卜,她还准备了一些水果要宴请她的邻居。1.看屏幕:这是什么?(8个桃子)——这就是我们要分的总数2.注意看,这8个桃子让我们怎样分?指名说。这时圈一圈,出现一个盘子(8个桃子,每2个桃子放在一个盘子里。)让学生完整的说已知条件。——每份的数3.猜猜看:这道题想让我们提出什么问题呢?(需要几个盘子?)——份数4.操作:需要几个盘子呢?自己动手分一分。5.汇报:你是怎样分的?结果如何?——电脑演示。6.反馈: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吗?7.对比:刚才分萝卜时同学们至少有四种分法,这道题怎么只有一种分法呢?(两道题对比)
小结:上面的两道题都是进行“平均分”,只不过上一道是知道总数和要分的份数,不管分的过程如何,只要每只小兔得到的萝卜同样多,求出每份数是几就可以了,所以有不同的分法。而下一道题则限制了每一份必须是2个桃子,只能按要求这样分,所以就只有一种分法。 所以也告诉我们要看懂题目要求再来分。不管我们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结果都一样,都是平均分)(四)兔妈妈请的客人到齐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准备开饭了,我们看看桌上的筷子,不多不少,正合适。你来猜猜一共有几个人吧?和你们猜得一样吗?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三、引深练习。吃过饭,兔妈妈拿出了孩子们最爱吃的糖,快来数数,一共是多少块糖?(12块)这些糖由你来分,你想分给几个小朋友,自己分一分,在小组中说一说。1.谁来说说,咱们先找朋友最多的同学来说。最多可以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你的 朋友真多!——(板书)2.其次呢?……3.刚才大家把这12块糖按照不同的想法分出了很多种情况,仔细观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分的人越多,每人得到的块数越少) 四、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 12块 12人——————每人1块 6 —————— 2 4 —————— 3 3 —————— 4
2 —————— 6 1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