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反思    我教学的课题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整节课我分成了4个大环节:1、创设情境: 就是通过向学生介绍交通工具(陆、海、空、宇宙等方面)的运行速度,还有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这个情境的创设,我的意图是让学生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2、理解速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揭示速度的含义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示出三个速度。使学生知道物体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让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3、通过例题理清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速度。此环节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   课上完后,效果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1、首先,感觉学生学习气氛不够热烈,课堂不够活跃,这一点还需要在调动学生情绪上下功夫,在语言的启发上动脑子,另外,我还想是否应该增加一些判断、选择题进行抢答,这样气氛会好些,同时也会使学生对概念性的认识会更深刻一些。2、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时间节奏的把握上处理不够到位。3.这节课的重点是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者关系的三个关系式后,我是否应该设计一个综合性更强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化,而我设计的练习题是否太单薄,只用到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一个关系式。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说课稿说课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3--55页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意义:“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纵向作用是让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运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它的横向作用是通过教材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式),这种数学模型将应用到以后文字应用题的学习中去。本课的学习还有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以往第一学段的图画情境应用题的数模学习过渡到现在第二学段的文字应用题的数模学习。(1)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小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也是一种基本的模型。认识、了解并掌握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教材在第一学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渗透,后面在学习正反比例时,还要利用这个模型。(2)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材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三者的数量关系,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三者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教材的情境图突显了对时间、路程与速度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探讨,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情境中,体验速度与路程、时间有密切关联,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式的探索过程,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运动,乐于助人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对个九、十岁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与时间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从未见过,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就特别需要感悟速度与路程、时间密切相关。如果速度单位表示法掌握了,学生也就真正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1)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3)突破重难点的关键:速度。通过对“速度”这个概念的不断深入探索,体会每个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将速度的算法与速度的单位紧密联系,从而强化 “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的认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4、教学准备: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再向抽象思维转化。为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本节课我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二、说教学方法:下面说说教法和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并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猜测、体验、总结”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和研究,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三.说教学流程根据以分析,本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揭示主题;2.初步引导,认知概念;3.分层训练,巩固深化;4.课堂总结,感悟延伸下面就各个环节作具体说明:(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一、情境导入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宇宙等方面)的运行速度,还有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二)、初步引导,认知概念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出示课件)1)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我们把特快列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还可以说成: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   3)人骑自行车的速度     是每小时16千米。                                          4)小林每分钟走60米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5)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单位的写法。使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三)情境引入,探究关系式1)根据信息,独立计算80×2=160(千米)                  225×10=2250(千米)           2)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学生根据算式写出关系式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   路程有什么关系吗4)总结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3、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速度?1)每位学生写出关系式2)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关系式3)汇报结果小组派代表汇报板书4、小结: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设计意图] 通过解决简单行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在学生独立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自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请每一位学生写出关系式,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尽可能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关系式,给他们以鼓励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正确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四).分层训练,巩固深化;1、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2、潇潇每天早上跑步20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10米/分,潇潇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3、课件出示练习[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时间、速度的理解 ,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正确解决问题(五)课堂总结,感悟延伸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总结收获的过程中,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四、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