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寿阳县初一语文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国宝大熊猫课型新授课时1复备时间主备人张丽芳主备人单位景尚中学复备人三维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2、掌握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3、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激发关爱、保护动物的热情。重、难点重点: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激发关爱、保护动物的热情。难点:掌握学习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教法学法自主阅读合作学习拓展探究教学准备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收集的资料教学过程个性修改栏教学设计导入:熊猫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得自然环境遭受的破坏程度日益严重。对于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它们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二)初读课文 1、订正字词读音。 2、了解篇目、分析标题。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1)课文信息图(见板书)(2)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l至5段):说明大熊猫在外国“贵宾”待遇和人见人爱的特点,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二部分(第6至16段),介绍大熊猫、体态可爱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以及野生大熊猫数量极少、濒临灭绝的处境。 第一层(第6段至7段)从体态、毛色和长相、神态的角度描写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和国外受到的欢迎。
第二层(第8段),简要说明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不习惯于人工饲养的原因。这是一个过渡段。 第三层(第9至13段),具体说明我国野生的大熊猫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活动范围。 第四层(第14至16段),介绍大熊猫的繁殖情况。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1、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2、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3、大熊猫具有怎样的珍贵科学价值? 4、读完此文,你认为大熊猫能否成功繁衍生存下去?从文中看有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