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专练 05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第 11、12 课) 一、单选题 1.随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比例不断提高,我国对未成年人刑责年龄降低至 12 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最新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残疾,情节恶劣,经 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该法律的修订表明( )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完善上层建筑,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④坚持了正确的价值选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实际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 ①④:材料中反映的是根据青少年低龄犯罪的现实做出了法律修改,反映了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故选④不选①。 ②③:材料是关于法律的调整,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并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 化,故选③不选②。 故本题选 D。 2.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日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 保护不严格等问题,对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重 要指示,要运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体现了( ) 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得到创新和完善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在实践中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大举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 ②: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存在的问题,决定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进行改革,表明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符合题意。 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④符合题意。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新和完善,①不选。 ③:材料没有体现生产力发展状况,③不选。 故本题选 D。 3.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 2020 年度十大流行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 行者”“双循环”“打工人”“凡尔赛文学”等榜上有名。这些流行语不仅是 2020 年的一个缩 影,而且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文化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这表明( )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人类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特征,词义内涵受多种因素影响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年度流行语必定打上特定时代的烙印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流行语能给社会带来深刻持久的积极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 ①③:材料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等流行语不仅是 2020 年的一个缩 影,而且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当今社会、文化以及人们心态的变化。这表明任何事物都处 于运动变化之中,人类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年度流行语必定打上特定时代的烙印,①③正确。 ②:材料中没有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排除②。 ④: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会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4.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指出: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 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用历史来说明迷信”的观点揭示了( ) ①人类历史是客观精神现实化的结果 ②对社会状况的正确认识有助于科学认知历史现象 ③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④物质生产状况是人类精神和思想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②④: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指出: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 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用历史来说明迷信”的观点揭示了物 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状况的正确认识有助于科学认 知历史现象,②④符合题意。 ①:人类历史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客观精神现实化的结果,①错 误。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③错误。 故本题选 C。 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2021 年 1 月 15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 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会议提出,近期将 开展第四批集采,并扩大医用耗材集采范围。截至去年底,我国已开展了三批集采,药 品平均降价 54%,每年节约费用 530 多亿元,惠及亿万患者。国家推进药品集采反映的 价值观道理有( )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人们利益的差异导致价值观的差异,①错误。 ②③:国家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 负担,这说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 断为前提,②③符合题意。 ④: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的合理性依赖于价值判断的合理性,④ 错误。 故本题选 C。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 要》明确提岀,按照“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 迟法定退休年龄。”其中,“弹性实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人社部有关专家解读: 延迟退休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 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可见,延迟退休弹性实施是基于( ) A.价值选择存在主体差异性,无法达成统一的价值标准 B.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取决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C.真理性认识往往要经过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答案】D 【详解】 A:价值选择存在主体差异性指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的冲突,但并不是无法达成统一的价值标准,A 错误。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由人类实践活动来决定的,B 错误。 C:真理性认识往往经过 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多次反覅才能完成,C 错误。 D:延迟退休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 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说明延迟退休弹性实施是把握了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认识事物本质的,D 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7.《感动中国》2020 年度人物——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 40 余年,推动创建 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 180 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创造了大山里 的“教育奇迹”这说明(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张桂梅凭借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获评《感动中国》2020 年度人物,这表 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①正确切题。 ②: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错误。 ③:材料未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也就不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 价值的前提,③排除。 ④: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 40 余年,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这说明积极 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④正确切题。 故本题选 B。 8.“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老师,扎根边疆实现 教育梦想,奋斗一线 40 余年,疾病缠身却奉献不止,教书育人,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大 批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充分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 德。这启示我们( ) ①只有投身边疆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 ②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③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 ①:只有投身边疆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人生价值说法过于绝对,①排除。 ②④:张桂梅老师,扎根边疆实现教育梦想,奋斗一线 40 余年。说明人生价值总 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②④ 符合题意。 ③: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1 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 人都了不起。2020 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数万 名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人民解放军医务人员驰援湖北,4 万多名建设者仅用 10 天建成有 1000 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他们用行动阐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2020 年是充 满获得感的一年,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广大贫困地区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干劲, 广大扶贫干部以倾情投入的奉献,努力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2020 年是激励 人心的一年,“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无数敢于追逐梦想、 勇于探索,严谨踏实、拼搏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说明对“英雄来自人民”这一观点的 认识。 (2)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努力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 方向。请就如何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提两条建议。 【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创造者。广大医务人员、解放军战士、工程建设者、扶贫干部、科技工作者在 社会实践中努力奋斗,既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科学进步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又弘 扬、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英雄 来自人民”这一观点坚持了群众观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维护人 民根本利益,依靠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要尊重生命,团结奋进;要持之以恒地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要心 怀梦想,敢于奋斗,拼搏奉献;要脚踏实地,尊重科学,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分析】 本题素材来源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1 年新年贺词等,考查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根据设问要求运用相关知 识进行解答。 【详解】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说明对“英雄来自人民”这 一观点的认识。 可根据材料中 2020 年,广大医务人员、解放军战士、工程建设者、扶贫干部、科 技工作者在社会实践中努力奋斗,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科学进步等方面取得重大成 果。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 造者角度,说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 弘扬、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诠释了“英雄来自人民”的观点;可结 合材料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1 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每个人都了不起。”从坚持群众观点的角度,说明这一观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有利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依靠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努力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 方向。本题要求就如何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提两条建议。 可根据题意要求,从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扎根人民、奉献国 家等角度,联系理想、信念、团结、脚踏实地、拼搏奉献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点睛】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 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0.法,国之重器。《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如果说宪 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民法典分編的编纂并不是制定一部 全新的法律,只是把現行的民事法律的规范进行一个科学的整理,它要不断的适应现在 的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也要回应一些社会关切的问题。科学的立法只是 依法治国的前提,好的法律要发挥作用,还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广泛的参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分析《民法典》出台的依据。 (2)法律制订并不等于它成功的发挥作用,请你为《民法典》效力最大发挥提两 点建议。 【答案】(1)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法典》正是在新的历史时代,适应新 的要求,回应社会关切问题下出台的。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 经济基础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民法典》能够协调社会各种关系,保护公民的合法 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 律,《民法典》的出台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 (2)①加强《民法典》宣传,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②加强普法教育,使法制观 念深入人心。③法律进校园、进社区,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 【分析】 本题以《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设置情境,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 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调动相关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培育学生的 法治意识。 【详解】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分析《民法典》 出台的依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知识逻辑答题,根据设问中的中心词“社会基本矛 盾”。考生可先回顾“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 形成答案要点,具体如下: 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角度分析:联系材料“它要不断的适应现在的情况对现行 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也要回应一些社会关切的问题”,提炼答案要点:《民法典》正 是在新的历史时代,适应新的要求,回应社会关切问题下出台的。 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角度分析: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民法典》能够协调社会各种关系,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民法典》的出台正是 遵循了这一规律。 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 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 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围绕中心词“《民法典》效力最大发挥提两点建议”,言 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具体示例如下:加强《民法典》宣传,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加强普法教育,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法律进校园、进社区,让守法成为一种习惯。 【点睛】 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 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 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 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各 条战线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他们是奋斗者的楷模。 国家级技能大师潘从明为了研发新的贵金属提纯工艺,翻阅 100 多本化学类书籍, 写下 30 多万字学习笔记,做了 2000 多次试验,最终锻炼出从铜镍冶炼废渣中同时提取 8 种以上稀贵金属的本领,在一次次刻苦攻关中砥砺前行,改变了我国贵金属冶炼依赖 国外技术的局面。被称为世界上首位勇闯特高压带电作业领域的“禁区勇士”胡洪炜,立 足岗位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探寻技术创新,目前已获得专利 51 项,其中 2 项正在 申请国际专利。他说:“真正的禁区不在于距离而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选择一个方向, 努力工作,坚持不懈。只要坚持,每个人都是英雄。”为实现核电锻件国产化、打破国 外垄断局面,刘伯鸣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带领团队刻苦攻关,以“头 发丝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反复计算,精确测量,在百吨锻件上做着“绣花”功夫,实 现了世界最大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锻件自主化,一举突破了世界性难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大批劳模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的劳模精神,正 成为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动力。 (1)结合材料并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概括新时代劳动模范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 质。 (2)某地将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请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三条具体建议。 【答案】(1)①热爱学习,在砥砺自我中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自身价值实现 创造更加广阔空间。②爱岗敬业,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③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④勇于创新,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争 创一流。 (2)整理开发劳模先进事迹的课程资源;开展弘扬劳模精神主题班会活动;开设 劳模精神的宣传平台;开展劳动周、劳动月等。 【分析】 本题以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条战线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大国工匠 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角度设置有关问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概括新时代劳动模范身上所具有 的优良品质。本题属于说明类试题,题目限定人生价值的知识。根据材料“国家级技能 大师潘从明为了研发新的贵金属提纯工艺,翻阅 100 多本化学类书籍,写下 30 多万字 学习笔记,做了 2000 多次试验,最终锻炼出从铜镍冶炼废渣中同时提取 8 种以上稀贵 金属的本领。立足岗位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探寻技术创新”,可从热爱学习,在砥 砺自我中不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自身价值实现创造更加广阔空间的角度分析;根据 材料“在一次次刻苦攻关中砥砺前行,改变了我国贵金属冶炼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为 实现核电锻件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可从爱岗敬业,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有 机结合起来;勇于创新,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争创一流的角度分析;根据 材料“带领团队刻苦攻关,以‘头发丝的工作标准’要求自己,反复计算,精确测量,在百 吨锻件上做着‘绣花’功夫,实现了世界最大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锻件自主化”,可从艰 苦奋斗,甘于奉献,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分析。 (2)某地将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本题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三条具 体建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点睛】 说明类主观题解法 1.题型特点 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 (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 (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解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 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 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 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 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 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 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 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 意。 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 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 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 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