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八年级上册 / 第四单元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4 背 影 1.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3.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 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体会文章 情思绵绵的意蕴。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以小故事《儿子眼中的父亲》导入新课: 7 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 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 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 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 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 45 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 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光明。” 60 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共同思考,引入课题:同一个父亲,在儿子眼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 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 本文写于 1925 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 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遍。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1946 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 宣言上签字,因此,毛泽东称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创作成就最大 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背影》写于 1925 年,他到清化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 起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尤其是七、八年前父亲在南京为他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 写下了这篇感情真挚的散文。 (三)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朗读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 段、4—5 段,6 段,7 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 段齐读。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4.自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文章结构,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段):怀念父亲,最难忘背影。(点“背影”)——开篇寄思 第二部分(第二到六段):回忆往事,车站离别看见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忆“背 影”)——往事回忆 (1)交待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交代家境 (2)写父亲决定亲自送行,并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浦口送别 (3)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时的“背影”,抒发真挚感情。(写“背影”)——车站买橘 第三部分(第七段):接读父信,再现背影,表达了我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 现背影作结。(哭“背影”)——结尾怀念 (四)学习第 1-3 节 1.指名朗读第 1 节。 2.第一切中提到的“两年来”具体指哪一段时间?第一节起什么作用? 1923--1925 年;开篇点题。 3.读第二节,思考: (1)“祸不单行”“满院狼籍”是什么意思?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故说:“祸不单行”,父亲那时卸职奔丧,需打点行囊,所以说“满 院狼藉”。 (2)“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是为什么? “我”目睹家境衰改的情景,伤心地流下眼泪。 (3)父亲的那句话包含着什么意思? 是对儿子的宽慰,体现了他的爱子之情。 (五)分析第二层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是对儿 子而言,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贴。这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 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2.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聪明过分”;而且还叹气说:“我……真太聪明了”? 这两句话是作者的自责,恨自己那时年轻无知,未能体会父亲的一片深情。 3.齐读第 2 层,体会父亲的爱子之心。 (六)讲读第三层 1.指名朗读,考虑: 这一层重点刻画父亲买橘时的背影分几层来写? 四层: 第 1 层写父亲执意要去买橘; 第 2 层写父亲越过铁道买橘; 第 3 层写买橘回来; 第 4 层写与父亲依依告别。 2.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说这句话时他心里是怎么想 的? 他想到儿子的旅途生活既单调又口渴,于是要去买些橘子给儿子——为儿子他想得多么周 到。 3.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买橘时的感人形象的? 先写了父亲的穿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紧接着写了去买橘时的一系列动作: 走、探身、穿过、攀、缩、倾、这些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全过程的栩栩如生 的动态印象。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4.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 观察细致,清楚,用词准确生动,故此写得真切感人。 5.父亲买橘回来时,“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怎样理解?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父亲买橘的道理:越是尽到父亲责任,心 里越是感觉踏实和满足。 6.最后一层写依依惜别。离别的时候,父亲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这时仍在惦念着儿子旅途的安全。“进去吧,里边没人”。 儿子送父亲下车,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亲不让送,怕儿子离开车箱会丢失东西。临别时 这样细心嘱咐,真是关怀备至,可敬可佩。 7.这一层中两次写看见背影流泪,说说这两次流泪分别是什么心情? 第 1 次是看见父亲不顾艰难给“我”买橘,使我感动,流的是感动的泪,现在父亲要离开 了,不免产生浓浓的离情别绪。因此,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车 厢里坐下来的时候,感念之情涌上心头,禁不住眼泪又来了。这一段里两次写流泪,体现 了儿子对父亲的真诚的爱。 8.先分层朗读,再齐读这一段课文。要求读出你爱子,子爱你的的深情。 (七)分析第三部分 这最后一段,内容相当丰富,写了家境的衰落,写了父亲的身世和心境,重点写了接读 信后的感受。(齐读)接读父信后,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父亲背影,这是作者第四次流泪, 这时的感情是怎样的?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结束全文,直接表达出对父亲的怀 念之情。 第二课时 (一)论讨讲解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理解记叙的要素)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 样的一个背景。 (1)祖母死了 (2)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 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 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1)四次写到“背影”:难忘的背影、买橘的背影、惜别的背影、思念的背影。 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旧事,思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 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 “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 之别离,更是感人)----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线索) 4.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最 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2)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3)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 攀、缩、倾。 蹒跚 【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为何用“攀”不用“抓”? 【明确: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 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用“缩”字有什么好处? 【明确:“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 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 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 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 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5.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 找出这些语句?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1)第一次流泪: 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 眼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2)第二次流泪: 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望父买橘,感动的 泪。 (3)第三次流泪: 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4)第四次流泪: 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 在朦胧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 6.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作短暂的交谈、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 高明的艺术构思: (1)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 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2)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 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3)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 动、新颖的感受。 这三点对初二学生来说,认识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够一般的理解即可,重点在于 提高认识,不要求掌握。故教师讲清楚,不必整理笔记。 7.这篇文章的重心在 6、7 两段,那么 2、3、4、5 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 2、3 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4、5 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 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 (二)品味语言,明确文章的线索,感悟主旨 1.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 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 子。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 溢于言中。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l 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5)“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小结:这些简短的话,含义丰富。 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 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 的父亲啊! (三)合作探究,明确文章的线索 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名篇的风范。像其他散文一样,《背影》也有它明确的线 索,试试看,能发现吗? 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是很容易找到的。 这就是“背影”。 1.“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文章开头,点出背影;父亲买橘子,刻画背影;父子分 手,分别背影;文章结尾,照应背影。 结论:文章的明线一背影。 2.文章开始引出回忆;而后渲染浓重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送别,更是直接表现父子情深; 结尾思念,催人泪下。 结论:文章的暗线——父子深情。 小结: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照 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所以说“背影”是文章的明线;同时文章处处涌 动着挚热的情感,所以说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线。两条线索一条主外,一条主里,和谐统一, 结构文章。 (四)体会语句表达的感情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2.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别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的话) 3.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话) 4.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的话) 5.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的话) 6.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7.“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五)简要回答问题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两句中的“聪明” 的意思如何理解? 这里的“聪明”是反语,可以理解为糊涂,不懂事。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 的爱子之心不理解的追悔。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包含着“我”怎样的感情? 包含着遗憾,但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六)读《背影》第六节,回答问题。 1.“……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突出“布”字 的作用 三次突出“布”字,呼应了前文所述的家境惨淡,衬托父亲买橘的感人举动,从而表现了 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2.写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连用了“攀”“缩”“倾”三个动词的作 用: “攀”“缩”“倾”;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 难中见深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3.(父亲买橘回来后)“于是拍拍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说说你对该句的 理解。 “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因为父亲,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和满足。 其实不轻松,父亲装出轻松的样子,是怕儿子感到心里难过,因此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 种爱心。 4.“……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 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体会父子之情,说说你的理解。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告别,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回头”是依依不舍; “进去吧,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 “望”字,饱含深情,有感激父爱之情,有依依 不舍之情,还有悔恨、自责之情。两小句话,表现了父子深情。 5.选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请你回答两次流泪的原因。 第一次流泪,这是被父亲的爱所感动而流泪,是感动的泪;第二次流泪,是因父亲“背影” 的消逝而流泪,是惜别的泪。 体会文章结尾处作者的情感, 为他写一封回信给父亲。 本文感情真切、 质朴自然, 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品读“背影”来感悟文 章蕴含的情感上。 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 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 背 影在文中多次出现, 是贯穿文章的主线。 抓住“背影”, 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 因 此, 我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了这一易于学生领悟父子深情的角度, 层层深入。 通过结合父 亲的言行, 特别是父亲送行时的几句话, 进行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感悟深深的父爱。 但 因更多地注重体会情感, 从而未能从结构上很好地分析这篇散文, 这是本次教学设计中 的遗憾和不足。 15 白杨礼赞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 1.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 2.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第 1 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北方有这样一种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 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誓与子同仇。”这种树就叫白杨树。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 期,著名作家茅盾以高度的敬意赞美了白杨树。他为什么要赞美普通但不平凡的白杨树 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白杨礼赞》。 二、辅读资料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处女作有《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 摇》《追求》),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 蚕》《秋收》《残冬》)等。 本文写于 1941 年 3 月,此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于 1939 年 3 月到新疆讲学, 第二年 5 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 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作者目睹国民党消 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粉碎 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 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 三、预习检测 1.生字注音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倔强.(jiànɡ) 大毡.子(zhān) 主宰.(zǎi) 倦怠.(dài) 楠.木(nán) 旁逸.斜出(yì) 2.生词注解 主宰:支配。 虬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 秀颀:美而高。颀,高。 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伟岸:魁梧;高大。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dǐ),磨刀石。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四、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结合题目思考“礼赞”的含义,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 感情。 礼赞是怀着敬意地赞扬的意思。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扬之情。 2.请你找出文中直接赞扬白杨树的语句。 第 1 自然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 4 自然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 6 自然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 8 自然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力求上进的精神。 第 9 自然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二)深层理解 1.自主学习,讨论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找出有关语句。 不是;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2.让学生读第 7 自然段中的四个反问句,思考这四个反问句揭示了白杨树怎样的象 征意义。 这里连用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 深化,含蓄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只 是树。后面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 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步由白杨 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 “难道”由白杨树的“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 2 课时 一、新课导入 白杨树确实是不平凡的,它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这节课深入学习课文。 二、合作学习——交流与展示 (一)品味文章 1.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 本文名为“白杨礼赞”,但作者却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写黄土高原,这部分内容是 否多余? 不多余,这是烘托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不平凡的生长环境孕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 2.白杨树外部形态不平凡 学生读第 5 段思考问题。 (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分别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 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泛出淡青色”。 (2)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 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3.白杨树内在气质不平凡 朗读课文第 7 自然段。 将“它没有……好女子”去掉,并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读一读。比较表达效果。 “它没有……好女子”这部分欲扬先抑,更能突出白杨树的“内外兼美”。 四个反问句构成了排比句,感情充沛,酣畅淋漓,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扬之 情。 4.正因为白杨树极普通又不平凡,正因为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哨兵和中华民 族的精神和意志。所以,作者要大声礼赞白杨树。 齐读课文第 8.9 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为什么要写到“楠木”? 楠木的“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白杨树“立足民众” 却又“不平凡”的精神,深化了主题。 (二)走进写法 作者为了表现主题,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本文中的白杨树,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内涵的象征物。它既是黄土高原上傲然 挺立的白杨树,又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先充分描绘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形及不平凡的内 在气质、精神风貌,再通过联想,由树及人,歌颂了与白杨树极其相似的普通而又不平凡 的北方军民,从而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来揭示文章主题。 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段,200 字左右。 在教学步骤上, 首先我播放了白杨树的图片资料, 创设情景, 让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生 长环境和生长姿态, 从而揭示课题。 接着我从课题中提问“作者为何对白杨树具有如此 高的崇敬和赞美, 体现在哪里”。 然后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抒情 语句, 并通过“作者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这一问题, 将学生的思路引入白杨树的 象征意义, 使学生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最后我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和内在 气质入手,深入探讨白杨树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 思想内涵。 但因为问题设计不够自然, 难度过高, 学生的课堂反应不是很积极。 以后要 认真考查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16 散文二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1.体会本文语言平易通畅、哲理性强的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有关感受和思考。 领会作品的情思,激发对人生新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 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 (二)自我研读,生成新知 1.生字难字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2.作者介绍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 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 1 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 2~4 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 5 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2.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4)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 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 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 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 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第二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导入 我为什么而活着? 古往今来,人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有人碌碌一生, 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 中奥妙。今天就让我们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解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 师:哪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罗素?(让学生起来介绍) 师:我做以下补充,(出示屏幕,让学生起来读)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 岁丧母,4 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 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后来成长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代表作有《幸福之路》 《自由之路》《婚姻与道德》等。他被称为: 1.20 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2.未来时代的先知 3.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4.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三)朗读 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1.给学生 2 分钟的时间,把文章默读一遍。(读完后让学生对有疑问的生字词进行互寻) 2.下面我们请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让 2—3 名学生朗读课文),并从字音感情上 进行纠正指导。 遏(è)制 孤寂(jì)战栗(lì) 边缘(yuán) 微薄(bó) 赐(cì)予 (四)分析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具体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先让学生起来回答, 然后老师进行总结) 3.作者把这三种激情联系在一起,由此你看出罗素是怎样的一个人? (罗素为了这三个 原因而活着,那么这三个原因是不是彼此孤立的呢?其实他们是彼此联系的,那么是通过 什么联系的呢?又能从中看出罗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学生讨论,慢慢引导出来,比如 “有爱心,有责任心,敢于奉献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胸怀宽广,精神崇高等”) (五)再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把这篇文章有感情的齐读一遍,完成以下作业 问题: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比较好的句子从文中找出来 1.(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从句子的语言,修辞手法以及标点读好上等)先让学生独立思 考,然后让他们相互交流。 2.让学生起来说出自己找的句子,老师和其他学生也参与分析。 3.老师进行总结,(如果学生把重点都找出来了就可以省略总结) (1)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 绝望的边缘。“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的是人生的苦难,“濒 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作者 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形象的比喻中,使的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2)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撼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 不可测的深渊。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其 意思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象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 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象再也没有其他的生命,自己也似乎 走到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作者的语言运用得含蓄、深 刻。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这句话点 明了爱情、知识和同情心的内在联系。在这里,作者用含蓄的,充满理性的话语表明了这 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 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 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 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六)讨论 师: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知道罗素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崇高而具有博大胸怀的 人。知道人活着就要有一个目标,现在我们就来一个实话实说的节目,现在正处于青年时 期的你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呢? 1. 让学生讨论,每一个都参加,充分调动起学生探讨这个问题的积极性;还可以把学 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2.老师巡回,听一下同学们的见解,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也可以参与他们的讨论。 3.让学生起来谈论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学生谈论的时候,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把 他们引导到为理想,为爱心。为了责任。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等健康积极的态度上来,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总结提升 《永久的生命》一文揭示出这样一个哲理: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 来说,生命是不朽的,所以我们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这体现出了 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作者以真挚的态度、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即为了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和富有同情心而活着。 学习了这篇哲理散文后, 你有什么感想? 请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和人生追求, 不少于 200 字。 这两篇散文属于哲理散文, 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敏锐思考, 语言隽永, 思想深刻。 学习这样的文章, 就要充分理解作者的观点, 并与其产生深深的共鸣。 这就需要调动学 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对生命以及人生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 我在教学这两篇文 章时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 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的同时, 也鼓励学生自由 抒发理解和感悟, 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 从作者的思想或观点中得到启示, 更 好地成就人生。 17 昆明的雨 【知识与能力】 1.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2.辨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养成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昆明的雨的特点。 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第 1 课时 一、激情导入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 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 饶有趣味。今天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 二、辅读资料 有关昆明: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 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 5 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 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 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5℃,年均降雨 量 1450 毫米,无霜期 278 天,气候宜人。 昆明市是灵秀而迷人的,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 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 “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 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三、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 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鲜腴.(yú) 篱笆..(lí bɑ) 鸡土从(zōng) 缅.桂花(miǎn)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学生自由练读。 5.现在同桌之间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6.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又读懂了什么?思考:作者笔下的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 请圈画出关键词句。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到过昆明,写出了对昆明的雨的怀念。 昆明的雨季长,明亮、丰满,舒适,充满绿意。 7.作者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哪些与“昆明的雨”有关的内容?试加以概括。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雨中的景,雨中的仙人掌,菌子,果子,缅桂花及雨中的昆明人。 四、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 由画导入,昆明雨的特点,昆明雨中的景和人,对昆明雨的想念。 昆明的雨 长————想念————口语 不气闷————喜爱————自然 明亮————感激————平淡 丰满————赞美————清新 使人动情————浓绿 (民风、人情、生活) (动乱年代少有的宁静与恬然) 第 2 课时 一、抒情导入,揭示课题 昆明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舒服,这样的令人兴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昆 明的雨》。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课文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学生结合第 1 课时回答。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文 中的句子来回答。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品读对果儿、花儿的描写: (1)指名读文章。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画一画,然后想一想,学 生交流。 (3)你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明确:第 2 段和第 11 段,作者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第 2 段,内容点明了文 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结构:这句独立成段承接 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第 11 段,内容:深化主 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照应第 2 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 整。 2.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通过分析“我想念昆明的雨”的宾语重音,挖掘文章的深意: ——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 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3.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小组交流后明确: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 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品读课文,赏语言美 小组合作试着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 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 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 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 爱、赞叹之情。 五、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昆明的雨是那样令人神往,似乎就是一个画中的故事,是一段让人怀念的时光。让我 们尽情地赞美昆明的雨吧! 仿照课文,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片段,200 字左右。 《昆明的雨》是一篇自读课文,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 学生的学与思, 给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时间, 让他们自学完成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 并 做好圈点批注。 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 我让学生将学习思考所得在组内展示交流。 最后, 我再针对学生的理解, 进行相应的点评指导, 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 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