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昨日,有幸随同孟老师和第三高度读书沙龙的部分成员听了超化二初中闫英丽老师执教的一节以“心有爱国情”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由此引发我对读书交流会的一些思考。
这节课取材于商务印刷社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书,涉及到三篇文章,分别是《爱国的坐标》《蓝色梦.纪念甲午战争百年》《纪念闻一多遇难五十六年》。学生课前做了自主阅读,并进行了批注。
课堂围绕“读书风采你我知”“爱国情深深几许”“你我心有爱国情”三个主环节进行了这节读书交流会。闫老师思路清晰,教态稳重而又富有亲和力;学生学习方式从小小组展示到小组交流,再到全班交流,方式多样,从活动中可以提现出课堂上的孩子们很用心,很卖力,可总是让人感觉:真正的读书交流会不应该是这样。
何为“交流”?我想:交流应该是多项的,师生,生生,组内与组外。而且这种多项的交流是建立在彼此倾听的基础之上,是接二连三的:“在某某段落--------”“听了某某同学的话,我想------”把自己的发现和感想同文中的内容与同学的阅读联系起来。而此刻的课堂就如佐藤学的《学校的挑战》一书描述的那样:“如编织‘织物’那样,借助合作而生成。”而我们的课堂有的是老师问,孩子的答,一生一师,一问一答,而更多的孩子是沉默其中,至于是否倾听,不得而知;是否有来自他人的回答而产生了思考,不得而知,然能得知的是基于倾听而形成的连贯的发言始终没有产生。
我认为:要想在课堂活动中形成每一个孩子自己的思考,在交流中加深思考的教学创造,更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和正确引导。这让我同样想到佐藤学对教师工作的界定:“教师工作无非三件事:倾听,串联、反刍”,其中“串联”是核心的作业。“串联”的基础是“倾听”。“倾听”从三个维度进行:1、该想法同题材有哪些关联;2、同其他同学的想法有哪些关联;3、同该孩子的先后的想法有哪些关联。一旦老师有了这种意识,并能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使孩子们逐步培养起来彼此倾听的习惯,而且能通过自主阅读中原有的思考进一步生发,我们的课堂一定能呈现出真正的“交流”。倘若此刻,老师亦能专注于学生之间的发言与讨论,产生更深刻的思考的“合作学习”就一定也能实现。
此外,课堂中问题的提出是否基于学生的自主阅读,这一点唯实值得思考?“以生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不只是喊在嘴上,浭应是落实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的行动中,因为,唯有行动才能改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