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然而,有不少人不注意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认为长大了懂事了就会自然形成。果真如此吗?有人问过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由此可以看出,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多么重要。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做好这些,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面:
一、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低年级学生,最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但又最有好胜心理。很多事情他们不知道能不能做,不知道怎样做。诸如,上课了不知道怎样听讲,怎样写作业,垃圾不知道往哪放,课间不知道怎样休息,这就需要在教育方式上做到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在教育手段上注意调动,激励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如有的班级开展的“争得小红星”“比比谁最棒”等竞赛活动。同时,要求不能过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提高。
中年级学生逐渐有了主动思考意识,能自主判断是非对错。但他们思考问题还不够成熟,自律能力还不强。他们的行为多考虑的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还不一定是自律行为。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他们已能进行比较,所以,这时我们的教育应侧重加强他们的行为规范,提出行为规范要求,开展按行为规范进行每周自评的活动,并作为评先进、期终操行的重要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了,就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了。
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律意识,有一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但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增强了。这时,老师会觉得他们越不好管,也越不好沟通了。所以,老师如果仅限唠唠叨叨的说教,条条框框的约束,已不很奏效了。于是,我们就在高年级开展如“行为与责任”“行为与荣誉”等讨论、演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逐渐感受到谁的行为习惯不规范,谁就要承担责任,自身、班级的荣誉就会受到影响。有了责任感和荣誉感,就有了动力,他们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要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古训淋漓尽致地表明了人的思想、行为发展、变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路也就清楚明白了。
为此,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指导思想,注重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创设更好的物化的和人文的环境。物化的环境如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具有启迪作用的名言警句的设置,具有约束作用的规章制度的宣传栏等。人文的环境如师生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同时还要注意家庭、社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外部环境。并长期开展“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读一本好书”“今天我当家”“优秀作业展评”“细微之处看习惯”“我与公共秩序”等主题系列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
三、要注重适时督导,不断强化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引导、实践,学生就会逐渐熟悉校纪班规,逐渐由被动遵守变成习惯遵守,继续深化实践,逐渐成为自觉遵守。同时,毕竟学生的自控力、自觉性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探索、发现、建立起自律与他律,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有效督导机制,让学生的良好习惯在不断深化的反复中,在主动和谐的督导中逐渐形成。
习惯成自然,坏习惯会使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人受益终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