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21* 女娲造人/袁珂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女蜗造人课件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1. 女 娲 造 人 袁 珂盘古开天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 明明知道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却还是津津有味, 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 一下女娲捏土造人的神奇。 导入新课1.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2.了解神话的特点,体会神话的魅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学习目标 作家作品 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 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 》《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论文集》《古神话选释》等。其中,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版)。原题 为《女娲创造人类》,选入本课时改为现在的题目。课文是根据《风 俗通》里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而成的一篇神话。作者以大胆 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再现 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焕发出迷 人的光彩。 神话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是原始社会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 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他们把自然力神化、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 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这就是神话。 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力的抗争和提高人类自身能力的渴望。 其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文体常识 神 话女娲 寂寞 蓬勃 澄澈 掺和 揉团 泥潭 绵延 神通广大 眉开眼笑 莽莽榛榛 wā jì mò péng bó chénɡ chè chān huo róu ní tán mián shén méi zhēn 字词梳理开辟:“开天辟地”的略语,指宇宙开始。 神通广大:本指法术广大无边,现用来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 生气蓬勃:生命力旺盛。 澄澈:清澈透明。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疲倦不堪:表示疲倦的程度很深。 绵延:延续不断。 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字词梳理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非常孤独,想让天地间生气蓬勃起来。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掘土造人、拉藤溅泥。前者使女娲疲倦不堪, 后者简单省事。 3.女娲是怎样让人类繁衍生息的? 分为男女,婚配育人。 感悟文本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远古时代科学水平不发达,人们无法对 人的诞生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 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反映了人类童年时 代的某些文化特征。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 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 需要的。 合作探究2.你认为女娲是一个什么形象的化身?结合本文谈谈你对 她的认识。 女娲是一个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的化身。女 娲是本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 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和人的生活体验。从她 身上,我们看到的神话的情节虽然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 的,是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 合作探究3.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故事中哪些 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要求:分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作好讨论记录, 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合作探究一天变化七十次 揉黄泥造人 挥洒泥浆造人 ………… “神”的非凡能 力和神奇方法 想象 大胆奇特 寂寞孤独 自豪欣慰 忙碌疲倦 ………… “人”的心理、 情感、活动 想象 真实合理 合作探究女 娲 神性 神通广大 人性 勤劳、聪明、有 爱心、有创造力结构梳理 女娲造人 造人原因——寂寞荒凉,添点生气 具体过程 揉泥成团造人 挥藤洒泥造人 繁衍方法——男女配合,创造后代 勤劳,智 慧,伟大写作特色 1.想象丰富,贴近生活。 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 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 这些秘密,求得一种说法,所以只好借助于天真的想象来解决 这些问题。本文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写作特色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文章在叙述多件事情时,应当区分详略,对能突出中 心的地方要详写,对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地方则略写。人来 到世间的过程,是本文的重点,所以作者对女娲造人的方 法详写,对造人之前的世界的景象则略写。两种造人方法, 作者详写了第一种,后一种用了两段,十分简略。这是因 为前者最能体现女娲造人的精神,是第二种方法的基础, 这样安排突出了重点。写作特色 3.语言清新、质朴。 本文语言清新、质朴,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作者用 流畅的语言叙述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 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她“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 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这些 语言没有雕饰的痕迹,作者只是娓娓叙来,通过阅读,读者看 到,其实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孩子, 并非一个神。 学习了课文,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1)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 (2)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 (3)作者的想象大胆新奇。 课堂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 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 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 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 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 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 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课堂小结女娲补天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位女神叫女娲,她为人类做 过许多好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 失败的共工怒撞不周山,使得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折断了, 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 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 吞食人民。 拓展延伸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 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 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 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 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 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 堵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 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 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 身。 ——马克思 课后作业 阅读《淮南子·嫦娥奔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象,进行人性化的改写。• 谢谢观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