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2 *梅岭三章/陈毅 / 部编版九下语文 梅岭三章ppt课件

还剩 1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梅岭三章 陈毅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 2.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坚定豪迈的 革命情怀。 3.体会本文比喻、借代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4.分析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 自学指导一: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 重伤,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陈毅同志 率部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斗。1936年冬天, 由于叛徒的出卖,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 他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 以脱身,便写下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 人一无所获,便悻悻地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 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 诗”,表达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革命 勇于献身的博大情怀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赣南游击词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露侵衣被夏犹寒, 树间唧唧鸣知了, 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 粮食封锁已三月, 囊中存米清可数, 野菜和水煮。 •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 • 夏吃杨梅冬剥笋, • 猎取野猪遍山忙, • 捉蛇二更长。 •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 • 敌人屠杀空前古, • 人民反抗气更高。 • 再请把兵交。 陈毅(1901- 1972),四川省 乐至县人,无产 阶级革命家、军 事家,中国人民 解放军杰出的领 导者与组织者之 一。 解放后曾 任上海市市长、 副总理兼外交部 长等职务。著有 《陈毅诗词选集 》等。 一 柱 天 南 百 战 身 将 军 本 色 是 诗 人 — — 郭 沫 若 自学指导二:品读全诗,掌握 生字词及诗歌押韵方面的特点。 • 要求: 1.读准字音 2. 读清句子及节奏 读准下列带下划线的字音: • 旌旗 ( jīng ) 悬 ( xuán ) • 当纸钱(dàng ) 即为家( wéi ) • 应有涯( yīng )( yá ) • 遍种( zhòng ) 1936年冬,梅山被 围。余伤病伏丛莽 间20余日。虑不得 脱,得诗 三首留衣 底。旋围解。 • 梅岭三章 陈毅 • 断头今日意如何? • 创业艰难百战多。 • 此去泉台招旧部 • 旌旗十万斩阎罗。 • 南国烽烟正十年, • 此头须向国门悬。 • 后死诸君多努力, • 捷报飞来当纸钱。 • 投身革命即为家, • 血雨腥风应有涯。 • 取义成仁今日事, • 人间遍种自由花。 自学指导三:朗读全诗,体会 诗人的革命情怀。 读诗前的一段小序,我们 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诗前小序是陈毅同志后来补 记的。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 伏丛莽间20余日。虑不得脱,得诗 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有什么作用? •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 交代了环境、背景。是“绝命诗” •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 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1 、你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吗? 这首诗着重写陈毅身在必死 险境,回忆艰难创业的征战 过程,申明此生若不见革命 胜利,死后也必定要招集旧 部英魂继续战斗。 •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现了至死不渝、誓与反动 统治阶级血战 到底的革命精神. 3、你认为本章中哪些词语用的比较精妙 ? • “招”、“斩”,直向用刀,更有力量, 有气势。更能解心中之恨。 • 4 、诗中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借代、比喻、设问。 ★★在必死险境,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旅程,申在必死险境,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旅程,申 明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召集旧部英魂,明此生不见革命胜利,死后必要召集旧部英魂, 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继续战斗。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 到底的革命精神。到底的革命精神。 ★“旌旗”— — 借代 部队 “阎罗”——借喻 反动势力的头 领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不能变明喻,借喻可以变明喻。 ★“招”表现出把在不同战场,不同时间牺牲 的部下的英魂召集起来,空间广阔,声势浩大。 “斩”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沉着痛 快,笔力千钧流露出来了。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分组自主学习:第二、第三章 品读温馨提示: ☺本章节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 样的精神?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 ? ☺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 •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 1“烽烟”是什么意思? “烽烟”借代战争。 2 表现了诗人什么精神? 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 命运,盼望祖国解放 的精神。 小结: 内容: 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 业未 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 者努 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 关键词:“飞来”形象地表现出捷报 轻快传 来,接连地传来,富有感情色彩,表现 作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修辞: “烽烟”借代战争。 “头悬国门”的典故 • 典故出自《史记 伍子胥列传》。春 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 他屡建战功。后来,吴王夫差举兵攻齐, 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 就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 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 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扶吾眼 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 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诗中那些词能体现这种精神? • “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的头悬东 门的典故,表达的是自己关心革命、死不瞑目, 要亲自看着同志们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最终 失败的愿望。“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 飞来”是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代名词。纸 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 彩。捷报当纸钱,活脱凸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 口吻,妙语天成,壮而不悲。 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借代。“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 台上点燃狼烟作报警用,这里借代战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 1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借喻、引用典故) 2 表现了作者什么精神? (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 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取义成仁”的典故 • “取义成仁”是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语。 “舍生取义”,见《孟子 告子》:“生,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杀身成仁”,见《论语》:“仁人志士,无求 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 天祥抗击元军入侵,兵败被俘,拒降不屈,殉难欲燕 京。就义前在衣服上留下这样的绝笔:“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义至。而今而后,庶无己 愧。” • 引用“取义成仁”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愿为信仰献出 生命的豪情壮志。 小结: 内容: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 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 盛开,表现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 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关键字: “应有涯”对反动派挑起事端、引发战争、 置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诅咒,同时又是革命的 预言家在预言:革命必定成功。 “取义成仁”表达了愿为信仰献出生命的豪 情壮志。 修辞: “血雨腥风”借喻战争。照应“百战多”、 “烽烟正十年”。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表 达了向往、欣慰、豪迈之情。 读: 重读关键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自学指导四:赏析全诗,分析这 三首诗各自的侧重点和相互联系。 1. 本课的体裁是什么? 七言绝句 2. 押的韵脚是什么? o an a 3. 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第一首: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 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第二首:表现了 关心国家命运、切盼人民解放的革命精 神.第三首: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 和甘为信仰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4. 三首诗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 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 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 到理想,一气贯注。 绝唱三章留梅岭, 诗人本色是英雄。 诗中无产阶级革命家舍生取义的 精神令人感动,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 物舍生取义的故事? • 文天祥战败被俘,宁死不屈。 拓展链接: 陈毅元帅当年战斗过的梅岭,如今已 开放为旅游景点,请你为梅岭的导游 们写一篇导游词。 堂清练习: 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丛莽( ) 旌旗( ) 阎罗( ) 烽烟 ( ) 2.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1)旌旗十万斩阎罗 释义: (2)南国烽烟正十年 释义: 3.理解下面成语在诗中的具体含义。 (1) 取义成仁: (2)血雨腥风: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