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课题:惯性现象.  课时:1课时.  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惯性.  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  教具:课本图9-3的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器材:5个火柴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节知识  1.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2.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什么状态?  二、进行新课  1.惯性  (1)什么是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以原来的速度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用“惰性”比喻“惯性”.我们也可以通俗地用物体有一种“习惯性”或叫“惰性”来理解“惯性”.就是说,一切物体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的表现就是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只要不受到外界力的作用,它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才能迫使它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2.惯性现象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很多.下面我们来做几个实验.  (1)让学生把5个火柴盒摞起来,用火柴盒代替课本图9-2中的棋子.然后像图中那样用尺迅速打击下部的火柴盒,观察上面的火柴盒落在何处.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火柴盒原来的状态(静止),由于惯性,它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落回原处.  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本引言图0-2鸡蛋掉入杯中的现象.  (2)演示课本图9-3甲.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后倒:木块原来的状态(静止),下部突然向前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所以向后倒.  (3)把木块平放在小车上,在小车和木块间涂点滑石粉(或撒点小米粒),像图9-3那样做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木块怎样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木块为什么向前滑出?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前运动,小车突然停止,木块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向前滑出.  (4)看课本图9-4漫画.回答: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倒向何方?分析讨论:为什么向前倒?  (5)讨论:①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倒向何方?为什么?  ②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而还要往前运动一段距离?  3.惯性的应用  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  摩托车飞跃断桥.  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后面.  4.讨论本节后面“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三、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完成本节后练习题2、3、4.  3.阅读章后的“汽车刹车之后”.(自愿阅读)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