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弄清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2)理解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以及自觉的对人生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观察思考和进行分析的能力。 3、 觉悟方面: 提高学生注重平时的量的积累,防止急于求成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重点: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教学难点: 量变、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故事、漫画、视频片断等具体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 (2)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情景交融,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3)把教材的基本观点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教学的时代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问:想一想,跬步,小流与千里、江海在特点上有什么不同(生讨论、回答) 总结:跬步,小流是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而江海是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 这就涉及到哲学上的量变和质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同学们把书打开65页,结合我们刚才的分析概括什么是质变,什么是质变。(看书,归纳) 多媒体展示: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展示多媒体)水—水蒸气的转化 回顾:事物的性质由什么决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谁能结合我们学过的原理把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回答:在把水加热的过程中,矛盾双方是扩散趋势和凝聚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水气不断上升。水的扩散趋势在加大,但还没有超过凝聚趋势,这时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凝聚趋势,所以,水呈现液态,水的这种性质没有变化,而扩散趋势在不断变化,如加热到20、40度等。量变包括事物在大小、数量、程度、速度、等方面的变化,在事物的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这个事物仍旧是该事物。 在水沸腾后,烧杯里的水会下降,这说明水分子的扩散趋势已超过了凝聚趋势,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了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发生了转化,这时液态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这种变化是根本性质的变化,从这个事物变成了另一事物。 教师总结:下面老师把同学们分析的内容,结合图示给大家展示一下,同学们注意看比较不同: 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通俗地说,还在原矛盾的内部进行的,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事物还是他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因此,事物相对处于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的状态 质变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俗地说,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事物不是它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 请同学结合上面的分析填充下面的表格: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量变 数量 程度 逐渐的,不显著的 性质没变  质变 根本性质 剧烈显著 性质改变  举例说明:你生活中的量变和质变 综上所述,事物的变化总是从细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的,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根本性质的变化,那么通过以上的分析量变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请学生举例,关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成语或者俗语 (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以上同学们的举例的共同点都是数量的变化引起了质变,那么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不能发生质变呢? 多媒体展示: 举例: 1)o d g-----dog"god 2)标点符号的妙用:二十岁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问:同学们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种形式?(田忌赛马,7个音乐符号的组合,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科学运筹时间:4+48) 对你有什么启示? 师总结:运用这一原理,我们在学习上就要科学的运筹时间,合理安排各种知识要学会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提问;那么,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吗? 下面我们接着看一则小故事,播放flash《一钱斩吏》应如何认识县令和库吏的思想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解。) 库吏,不懂得量变是质变的前提,会引起质变,他认为自己每次从库内拿了一个钱,算不了什么?还认为上司拿他没有办法。   县令,认识到量变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他仅凭主观分析,没有调查库吏到底拿了多少钱,就判处死刑,不懂得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界限)才会引起质变。 结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并不是所有的量变都能引起质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事物的为什么一定要质变呢? 学生思考、回答 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 那么大家分析: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所以,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 参考提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哲学上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但认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则不准确,因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一种是后退的,下降的,因此不能绝对地说,事物根本性是的变化就是事物的产生;只有质变才有意义,这种观点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百,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量变、质变对事物发展都有意义。) 那么,事物的发展是不是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终结了呢?(讨论)   课件展示:《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示意图》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多媒体展示(归纳))、事物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问前发展 今天学习的这一哲理,对社会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2007年对中国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今年国家召开了十七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了思想上的指引,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华民族开始了探月的第一步。 多媒体展示:下面我们看一下“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第一幅月面图像 那么他的成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 1、1991----2001年国家成立“月球探测课题组”并对其进行综合论证2002---2003年对外宣布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起草国家月球探测工程的专项立项报告。 2、2004年,“嫦娥”工程开局年,制定出工程的研制计划。 3、2005年, “嫦娥”工程攻坚年,工程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4、2006年,“嫦娥”工程一期完成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正样飞行产品的生产;完成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的集成、联试,并确保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 5、2007年,各系统进行质量与可靠性的全面复查、复审工作。十月二十四日晚发射 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嫦娥卫星发射成功的那一刻!请看一段《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视频片断 思考:中华民族千年奔月的梦想为何到今年才得以实现,它所经历的过程说明什么哲学道理?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从1991年的计划提出到2007年的成功发射历经16年,这个过程恰恰是我们进行量的积累过程,没有一定程度令得积累,就不可能有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国家的事业需要这样,个人而眼更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2、嫦娥奔月的成功体现了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抓住了机遇,从国内背景来说1、主要来自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嫦娥一号耗资14亿元人民币,这些年,我国经济快速而健康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长,财政收入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多,都为嫦娥一号的发射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2来自于高精尖技术的打造,来自于高科技人员的奋斗,我国从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近几年又发射了神五、神六载人飞船,都为今天的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从国际背景来看,美国,俄罗斯已先后已经开展了100多次探月活动,目前亚洲的日本已经发射了“月亮女神号”探月卫星,印度也将展开探月工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理所当然应该为人类的月球探测活动作出自己的贡献。正是在这样一种国内国际背景下,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我们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量变的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了质变,实现了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多媒体展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注重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知识体系:原理、方法论 最后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小诗:   《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教师结束语: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珍惜现在,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正像一句名言中所说: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那便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从今天起抓住点滴时间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为自己的明天发展做好量的积累,当明天机遇来临时,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