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
初中语文(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作家作品
《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乐府诗集》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之精华所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
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
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均有题解。“乐府双璧”为《木兰
诗》与《孔雀东南飞》。
岑参(约715—770),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称之为“岑嘉州”。
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之一。岑参工诗,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参集》十
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其诗四卷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即送姓武的判官回都城长
安。诗题点明了本诗所叙述的主要事件为雪中送别。本诗既是咏雪诗,又
是送别诗。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
称“济南二安”。
“南乡子”是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
上,下临长江。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
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
杰并称“宋末三杰”。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
气歌》等。“过”,“经过、途经”之意。1279年,文天祥途经零丁洋时写下此诗,以明自己殉国的决心。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元
代文学家。谥文忠,后人尊称为张文忠公。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
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等。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题目。“潼关”,在陕西东部,古代著
名关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道、军事攻守重地。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
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中心意旨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民歌,描绘了一位从军者多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
的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揭露封建
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描绘了西北边塞奇异雄伟的雪景,表达了对友人归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
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的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
作者爱国、卫家的强烈感情。
《过零丁洋》这首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
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的主题。结构思路表达技巧
十五从军征
1.角度新颖。
整首诗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
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从侧面
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
2.艺术留白。
诗作中“十五”到“八十”之间的时间跨度很大,作者只集中展现年迈老
兵归家时的情景,正是大量的留白,让诗歌意蕴深厚,惹人联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以“雪”为线,思路清晰。
全诗紧扣“雪”字,以“雪”生发奇情妙思,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前
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重在送别,但送别又始终不脱离雪景。全诗用了四个
“雪”字:一为送别前的雪;一为饯别时的雪;一为送别时的雪;一为送别后
的雪。一切都围绕着雪来展开叙述,条理清楚。
2.气势雄奇,想象奇特。
诗歌先用比喻手法写清晨的雪景,再用衬托、夸张手法写雪天雪地,后用烘
托、对比手法写暮雪。从雪中的树、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军
营、雪中的红旗、雪中的天山。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由外及里,又由里
及外;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想象奇特,气势雄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借古讽今。
词人注意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如“生子当如孙仲谋”,借曹操
之口,借古讽今,讽刺当朝统治者。由辛弃疾的口发出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
强的时代呼声。
2.结构新颖。
词作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悲怆雄壮,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意境高远,风格明
快,同时做到了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过零丁洋
1.悲壮激昂,高度概括。
诗人选取了自己一生中几个关键的片段,回顾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高度概
括了个人的生平遭遇和国家局势,表达出诗人慷慨激昂、忠心耿耿的崇高
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风格慷慨,语言凝练。
诗歌语言凝练,风格慷慨,融豪情于诗中,意在激励后人坚强不屈。特别是
颈联,巧借谐音,表达了诗人惶恐、孤苦伶仃的艰难处境,尾联更是振聋发
聩的千古绝唱,不知激励了后世多少仁人志士。山坡羊·潼关怀古
1.情景交融,情由景生。
全曲先写山、河、关、路,再回顾历史,最后才点出“兴,百姓苦;亡,百姓
苦”的主题,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完美结合,情景交
融。
2.语言生动,风格沉郁。
这首小令,写景,以动写静,赋予物以波涛汹涌的气势;回顾历史,感叹历史的
兴衰更迭,把眼前的胜景和潼关的历史巧妙地结合;最后凭古吊今,以议论
收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重点难点
1.《十五从军征》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其中的环境描
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顺序:此诗围绕一个老兵的返乡过程及其情感变化来写。其返乡过程是:
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
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希望落空→彻底失望
(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泪落沾我衣”)。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对老兵的从军生涯略过不提,而是浓墨重彩地
描绘他侥幸生还回家后的悲凉的境况、绝望的心情,以哀景写哀情,突出了
作品控诉的力量。2.如何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比喻和夸张的作用?
诗中“北风卷地白草折”以夸张的手法写了西北边塞狂风的暴虐;“瀚海
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以夸张的手法写了大漠荒原冰天雪地、乌
云密布的壮阔景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比喻的手法写
了雪后奇丽的景色。这些夸张、比喻的手法不落窠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而且使全诗充满了豪迈奔放、乐观的浪漫主义色彩。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分析。
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
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历史上京口曾是英雄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
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忧伤中原故土不
能收回,祖国山河破碎,这份“怀”是出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因为孙权曾在此建功立业。这句
话隐含着当朝统治者不如东吴的孙权,是对懦弱庸碌的掌权者与主和派的
严正交流。这里的“怀”是壮志难酬的不甘心,是“怀才不遇”的感怀。4.《过零丁洋》一诗结尾起到什么作用?
在本诗中,前六句已经把国家的艰危困厄渲染到了极致,哀怨之情汇聚为高
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
气势、高亢的精神收束全篇,表现出作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
观。这联壮语感召了后代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由于结
尾的高妙,全篇由悲而壮,由抑而扬,成为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5.《山坡羊·潼关怀古》是怎样安排内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起笔描写潼关之险要,落笔在抒情议论上。这是一种层层深入、篇末点题
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它的主题不是外加的、架空的,而是从写景抒
情中自然得出的,是真实可信的。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主题提供了坚实的
基础,主题则是从前面的描写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可谓水到渠成。
古今对译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①得归②。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家中。
道逢 乡里人:“家中有阿④谁?”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⑤累累⑥。”
“远远看过去的地方就是你家,现在已是松柏林中的一片坟墓了。”兔从狗窦 入,雉⑧从梁上飞。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房梁上飞来飞去。
中庭 生旅谷⑩,井 上生旅葵 。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舂谷 持作饭,采葵持 作羹 。
用捣掉壳后的谷物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羹。
羹饭一时 熟,不知饴 阿谁。
羹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注释] ①始:才。②归:回家。③道逢:在路上遇到。④阿:前缀,用
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等前面。⑤冢(zhǒng):坟墓。⑥累累:众多的样子。⑦狗
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⑧雉(zhì):野鸡。⑨中庭:屋前的院子。⑩
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井:这里指井台。 旅葵:野
生的葵菜。葵,一种蔬菜。 舂(chōng)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持:拿着。 羹(gēng):这里指用蔬菜煮的羹。 一时:一会儿。 饴(yí):
同“贻”,送给。
[评析] 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①折(zhé),胡天②八月即③飞雪。
北风席卷大地使白草折断,八月的塞北就雪花纷飞。
忽如④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⑤梨花⑥开。
像是一夜之间春风忽然吹来,千万棵梨树开满了花似的。[注释] ①白草:一种牧草,干熟时变为白色。②胡天: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胡,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的通称。③即:就。④如:好像。⑤
千树万树,极言树木多。⑥梨花:这里用梨花比喻雪花。
[评析] 写边地奇丽的雪景。
散入珠帘①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
雪花飘进珠帘弄湿了丝织的幕帐,狐皮衣袍不暖和了,织锦
锦衾(qīn)薄②。
的被子也显得单薄。
将军角弓③不得控④,都护⑤铁衣⑥冷难着(zhuó)。
将军的硬弓拉不开了,都护的铠甲冻得难以穿上。
[注释] ①珠帘:用珍珠缀成的帘子。与下面的“罗幕”一样,是美化
的说
法。②锦衾薄:织锦被都显得单薄了。③角弓:一种以兽角作装饰的弓。④控:拉开(弓弦)。⑤都护:唐朝镇守边疆的长官。⑥铁衣:用金属片制成的
盔甲。
[评析] 写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
瀚(hàn)海①阑干②百丈冰,愁云惨淡③万里凝④。
沙漠上结了百丈厚的冰,天昏地暗,阴云密布,在万里上空凝结不散。
中军⑤置酒饮归客⑥,胡琴琵琶
主将正在设酒宴请要归京的客人,酒席上有胡琴、琵琶、
与羌笛。
羌笛演奏。
[注释] ①瀚海:指沙漠。②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③惨淡:暗淡。
④凝:
凝结。⑤中军:指主将。⑥饮归客:宴请归京的人,即武判官。
[评析] 写中军在帐内置酒饮别的情景。纷纷暮雪下辕门①,风掣(chè)②红旗
傍晚大雪纷飞,落在领兵将帅的营门上,红旗冻得僵硬,任北风劲吹
冻不翻。
也不能飘动。
轮台③东门送君去④,去时雪满天山路。
我在轮台东门送你回京,你离开时积雪覆盖了天山的道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随着山回路转,已经看不到你的身影,只能看见雪上留下
马行处⑤。
的马走过的印迹。
[注释] ①辕门:领兵将帅的营门。②掣:拉,扯。③轮台:古西域地名
。④
去:离开。⑤马行处:指马行走之后留下的印迹。[评析] 写辕门外送别、分手的情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①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千古兴亡③多少事?悠悠④。不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
尽长江滚滚流。
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注释] ①望:眺望。②神州:中原地区。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评析] 写景——望神州、北固楼,引发对千古事如长江流的感慨。
年少①万兜(dōu)鍪(móu)②,坐断③东南战未休。
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天下英雄谁敌手?曹
没有向敌人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
刘④。生子当如孙仲谋⑤。
和刘备而已。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注释] ①年少:年轻。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②兜鍪(dō
u
móu):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这里指代士兵。③坐断:占领,占据。
④曹刘:指曹操与刘备。⑤仲谋:孙权的字。
[评析] 抒怀——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①起一经②,
回想我早年因精通经籍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干戈③寥落④四周星⑤。
如今抗元已四年,战事逐渐消歇。
[注释] ①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②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
举考试得官。③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④寥落:稀少。指宋朝抗
元战事逐渐消歇。⑤四周星:四周年。
[评析] 概括了诗人被俘前的全部经历:一是入仕,一是抗元。
山河破碎风飘絮①,
大宋危在旦夕恰如风中的柳絮,
身世浮沉②雨打萍。
我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注释] ①絮:柳絮。②浮沉:在水中忽上忽下。“浮”与“沉”相对。
[评析]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坎坷,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风飘絮”形容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
覆灭;“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伏。对
仗工整,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惶恐滩①头说惶恐,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②。
零丁洋身为元虏可叹我孤苦无依。
[注释] ①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②零丁:孤
苦无依的样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留取丹心①照汗青②。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忠心照耀史册。[注释] ①丹心:红心,比喻忠心。②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
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之为“汗青”。这里指史册。
[评析] 一笔宕开,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文天祥视死
如归的崇高精神。气势磅礴,格调高亢,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①如聚,波涛如怒,
(华山的)群山众峦在此汇集,(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
山河表里②潼关路。
外面是黄河,里面是华山,好一条潼关险路。
[注释] ①峰峦:指群山。②山河表里: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评析] 写潼关的雄伟气势和险要的地理位置。望西都①,意踌躇②。伤心秦汉经行③处,
遥望西都长安,心潮澎湃。途经秦汉宫殿遗址,
宫阙(què)④万间都做了土。
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为了泥土。
[注释] ①西都:指长安。②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③经行:
经过。④宫阙:宫殿。
[评析] 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及心情。
兴①,百姓苦;亡②,百姓苦。
唉!一朝兴起,老百姓受苦;一朝衰亡,老百姓仍受苦。
[注释] ①兴:指朝代兴起(建立)。②亡:指朝代衰亡。
[评析] 写作者的感慨,点明主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素养呈现 将语言置于特定情境中整合运用,根据对象不同、要求不同,流
畅恰当地表情达意,形成个人独特魅力。(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
创造)
素养解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
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在本单
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不同领域、不同表现、不同意义上的“风流人
物”,如有胆有识的曹刿、能言善辩的邹忌、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等。接下
来,请同学们以“风流人物”为语境,用自己丰富的语言经验、掌握的语言
文字,运用基本规律,整合文字,重新建构,有效完成口语活动,获得新的文字
运用建构经验。典例剖析
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忆往昔豪杰风采,我们会惊异地发
现,我们的灵魂已在不知不觉中升华。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了“话说千
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他们完成准备任务。
(1)[名言我鉴赏] 有许多名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句,请选取某一句古代
名人名言,加以品味,并写上简单的批注。
[示例] 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略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句:
批注: (2)[名人我评论] 请你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古代名人,为他(她)写一段评论
性的文字。
人物:
我的评论:
(3)[明星我仰慕] 很多同学都有自己仰慕的明星,有的同学为了看一场明
星演唱会而不惜花费上千元,有的同学为了与自己心中的“偶像”见一面
而不惜浪费几天的学习时间,也有的同学为了“偶像”欢喜、为了“偶
像”忧愁。请你结合右图,针对这种现象谈谈看法。
答:
(4)[名著我推荐] 自古以来,很多名人留下了绝世佳作,阅读这些名著,仿
佛与古人对话,既能了解历史,又能净化自己的灵魂。请根据你积累的名著
知识,仿照横线前后的内容再写一句。
经典滋润心灵,名著丰盈人生。《水浒》如一碗浓烈的酒,酝酿出英雄的豪
气; ;《童年》似一壶苦涩的茶,浸泡出
人生的艰辛。解析 题(1)属于开放性试题。仿照示例,找一句古代名人的名言,写出你
对此句的理解即可。题(2),写出自己熟悉的人物的名字,结合平时对他(她)
的事迹的了解写出对他的看法即可。题(3),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要能
围绕观点谈出自己的看法,语句通顺流畅。题(4),仿写时,一要注意句式,二
要注意修辞。仿写时要写比喻句,语句流畅、通顺,语意正确即可。答案 (1)(示例)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批注: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
照千秋、青史留名。
(2)(示例)人物:诸葛亮 我的评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传奇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
辉。他是一个无奈的隐士,一个有超人胆识和杰出军事才能的英雄,一个不
免留下遗憾的悲壮志士。
(3)(示例)我认为“追星”是可以的,但不能太“痴狂”了。过于狂热地
“追星”会影响到学习。但是如果能学会理性“追星”,“追星”其实也算得上是个不错的爱好,我们可以学习明星身上的优点,例如他们敬业爱业
的精神以及刻苦努力的优秀品质。总之一句话,“追星”有利也有弊,关键
是要看你怎样分配和安排自己“追星”的时间与精力。(4)(示例1)《朝花夕
拾》如一幅淡雅的画,描摹出记忆的美好 (示例2)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似一座火热的炉,锻造出坚强的意志1.(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狗窦(dòu) 风掣(zhì) 白草折(zhé)
B.瀚海(hàn) 寥落(liáo) 饮归客(yìn)
C.舂谷(chūn) 阑干(lán) 冷难着(zhuó)
D.羹饭(gēng) 兜鍪(máo) 锦衾薄(qīn)
答案 B A.掣chè。C.舂chōng。D.鍪móu。
·
·
·
·
·
·
·
·
·
· ·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B.坐断东南战未休(占领,占据)
C.瀚海阑干百丈冰(浩瀚的大海)
D.望西都,意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答案 C “瀚海”应解释为“沙漠”。
· ·
· ·
· ·
· ·3.指出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 ( )
A.《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明代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
C.《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
D.《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南宋
答案 A 张养浩是元代文学家,不是明代人。4.默写填空。
(1)出门东向看, 。 (《十五从军征》)
(2) ?曹刘。 。 (《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 。
(4)《过零丁洋》中表达诗人崇高爱国情怀和坚贞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全曲主旨的句子是: ;
。答案 (1)泪落沾我衣 (2)天下英雄谁敌手 生子当如孙仲谋 (3)忽如一
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5)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解析 (1)(2)小题是直接型默写题,注意易错字“沾”“仲”“谋”。(3)
—(5)小题是理解型默写题,要根据篇名及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以梨花喻冬
雪”“坚贞民族气节”“全曲主旨”等来确定诗句,并注意“汗青”的正
确写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舂谷(chōng) 狗窦(dǒu) 阑干(lán) 辕门(yuán)
B.瀚海(hàn) 锦衾(jīn) 羹饭(gēng) 兜鍪(móu)
C.野雉(zhì) 干戈(gē) 宫阙(quē) 寥落(liáo)
D.踌躇(chú) 羌笛(qiāng) 潼关(tóng) 狐裘(qiú)
答案 D A.“窦”应读dòu。B.“衾”应读qīn。C.“阙”应读què。
· ·
··
·
··
· ·
·
·
·
·
·
·
·2.(独家原创试题)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松柏冢累累( )
(2)瀚海阑干百丈冰( )
(3)风掣红旗冻不翻( )
(4)留取丹心照汗青( )
答案 (1)众多的样子 (2)纵横交错的样子 (3)拉,扯 (4)这里指史册
解析 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推测词义,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意思是“无边
沙漠结成百丈坚冰”。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
· ·
· ·
· ·3.下列与诗歌有关的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郭茂倩选编—乐府诗
B.《过零丁洋》—《过零丁洋》—文天祥—绝句
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词
D.《山坡羊·潼关怀古》—《全元散曲》—张养浩—曲
答案 B 《过零丁洋》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是一首律诗。律诗和
绝句的区别是:律诗是每首有八句的格律诗,绝句是每首有四句的格律诗。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答案 C 正确的划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答案 C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来表达相同或相对意思的修辞方法。C项显然不符合这一特点。3.下列对《过零丁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
B.《过零丁洋》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承接上联,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
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
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
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充满凄楚。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
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答案 D “全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的说法不
当。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自己的忧国之
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1.下列关于诗词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体诗的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分为两大类:律诗、绝句。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
诗”。
C.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偶数句必须押
韵。
答案 B 唐代讲究格律的诗一般被称为“近体诗”。2.《过零丁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山坡羊·潼关怀古》的
体裁分别是 ( )
A.诗 词 词 B.词 词 曲
C.诗 词 曲 D.诗 曲 词
答案 C “南乡子”是词牌名,“山坡羊”是曲牌名。3.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1)—(3)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本曲作者是 , 朝 家。“山坡羊”是
。
(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3)仔细品味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的字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
联想。
答:
答案 (1)张养浩 元 文学 曲牌名
(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争着向潼关奔来的情景。
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般在咆哮,并联想到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
解析 (1)牢记课下注释中的文学常识。注意作者的朝代和作品的体裁。
(2)诗人感慨历代王朝兴亡,表达了对在动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同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议论,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时局动荡给
人民带来的苦难,十分精辟。
(3)“聚”和“怒”写出了山河的动态与灵性,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
勾勒出来,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悲愤、伤感之情。1.(2019第三次月考,6,★★☆)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是 ( )
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
如生,将他悲痛欲绝、无以言状的茫然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运用拟人的修辞,以静写动,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强盛、不
可阻遏的气势,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C.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并引用曹操的话,很自然地形成一问一答,强调孙权
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都通过一个
意味无穷的“空”字传达了出来。
答案 B “以静写动”错误,应是“化静为动”。2.(2019湖北十堰模拟,23—24)古诗词阅读。(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选择对诗歌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这首诗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很好地烘托了送别这一主
题。
B.“北风卷地白草折”将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状写风势之猛,暗示环境的
空旷、荒芜。
C.“愁”字既写当时天气状况,又为后文离别分手做了暗示,隐约透露诗人
的担忧。
D.“归客”指即将回京的武判官。“胡琴琵琶与羌笛”让人联想到宴会
上的欢乐气氛及送别的愉悦心情。
(2)(★★★)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
析。(3分)
答: 答案 (1)D (2)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坚
冰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做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
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暗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
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解析 (1)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依据诗句“愁云惨淡万里
凝”可知“‘胡琴琵琶与羌笛’让人联想到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及送别的
愉悦心情”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此诗描写塞北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
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之意。故选D。
(2)题考查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能力。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凝”是景物描写,从内容看,描绘了大漠冰封的画面,写了天空中布满暗淡
的阴云,烘托了人物因离别而伤感担忧的心情。结构上,“瀚海阑干百丈
冰”是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的总结,“愁云惨淡万里凝”引出诗人
为友人担心之情,由此自然转入对下文送别场景的叙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
作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2018江苏苏州立达中学一模,4,★★★)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这首诗里选一
个词语作为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3分)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答:
答案 青溪。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夙愿。以青溪
之淡泊,喻自身之夙愿安闲。青溪是诗歌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诗人人生追
求的象征。(若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诗意也可)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梳理
内容,找出诗眼。“青溪”是诗歌描写的主要对象,也是诗人人生追求的象
征,所以可以以“青溪”为题目。1.(2019福建漳州长泰第一次联考,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宋代进入全盛时期。按创作风格可
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
辑的国别体史书。
C.《曹刿论战》节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法家
经典之一。
D.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文艺形式,它包括散曲和杂剧。
答案 C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2.(2019福建漳州长泰第一次联考,4—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
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C.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
和民族气节。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
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2)(★★★)颈联历来被认为是千古绝唱,请说说这联好在哪里。(2分)
答:
答案 (1)D (2)双关,借“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
的险恶和自己境况的孤苦,表达了诗人的忧愤之情。
解析 (1)D项“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有误。尾联大意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
丹心映照史册”,这是一种从容赴死的心态,并不是无奈之举。故选D。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能力。首先要明确颈联是五、六两句。然后明确颈
联的大意是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
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
恐滩”“零丁洋”对仗工整,出语自然,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忧愤之情。3.(2018陕西五模,21—2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
题。(4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烟花三月下扬州”被称为“千古丽句”,请说说原因。(2分)
答: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
析。(2分)
答: 答案 (1)“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
方。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
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当真称得上“千古丽句”。
(2)两句表达的情感相似,都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表达
情感的方式相似,都借助凝望友人远去的背影表达情感。解析 (1)“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
百花争艳的季节,那里正是一番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
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
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因为欣羡,所以出语也难免轻快起来。
(2)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
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帆船。李白望着帆影,一直到帆影
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山回路转不见君,雪
上空留马行处”,友人已经上路,而诗人依然站在雪地里,望着友人远去的
马蹄印而久久不愿离去,足见其依依惜别之情。两者所绘之情、景何其相
似。1.(2019湖北荆门中考,5,★☆☆)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
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
“汗青”代指史册。
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
联为尾联。
C.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
赏菊花等习俗。
D.《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
《礼记》中的《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答案 D A.对“社”“稷”的解释有误,“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B.第二、三联的名称颠倒,应该是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C.“赏菊
花”不是端午节习俗。故选D。2.(2019福建中考,4—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
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 ··(2)(★★☆)“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2
分)
答:
答案 (1)C (2)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
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说明:意思答对即可)解析 题(1)考查诗词分析理解能力。“坐断东南战未休”突出了孙权的
英勇无畏。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他之“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
相似。显然,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
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而非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
漫的战斗场景。故C错。
题(2)考查诗词情感的把握能力。“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有
关资料记载,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于是感叹说:“生子
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即生儿子应当生像孙权这样的英才,
而刘景升儿子就像猪狗一样。从这一典故看,词人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
的有志之士。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
大理想。当然,也暗示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3.(2017湖北鄂州中考,9—10)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两句诗。(2分)
答: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
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答:
答案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
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
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
作者的气节。解析 题(1)考查诗句的赏析能力。先研究这两句诗的特色:运用比喻手
法。当时的南宋王朝山河破碎,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自己身
世坎坷,几番沉浮,就像孤苦无依的浮萍。再把二者结合起来,将国家命运
和个人遭遇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
慨。题(2)考查写法和情感的分析能力。抒情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达方
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本句明显是直接抒情。写作此诗时,诗
人已经被俘,是投降,苟且偷生,换来荣华富贵,还是不屈,舍生取义,赢得名垂
青史?诗人用此直抒胸臆的诗句明确而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1.(2019贵州黔东南中考,6,★☆☆)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 )
A.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
对,整齐优美。
B.“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即臣民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
师表》。
C.《三国演义》《水浒传》《世说新语》《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长
篇小说名著。
D.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盛行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包括小
令、套曲两种,套曲有曲牌名。
答案 C 《世说新语》不是长篇小说,也不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名
著之一。故选C。2.(2019湖南娄底中考,15—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8分)
送凌十一[注]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食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 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4分)
答:
答案 (1)首联描绘了一幅秋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残秋图。用萧条的秋景
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烘托了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2)作者规劝友人好男儿志在四方,不必为今日的离别而伤感。作者希望友
人痛快地饮完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随遇而安,去干一番事业,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 题(1)考查意境描绘能力。首先明确首联是“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
东西随水流”,句中的关键词有“微雨”“残秋”“落叶”;然后理解诗句
大意,并发挥想象,扣住关键词展现画面,体会秋雨潇潇、落叶飘飞的情景,
感受凄凉伤感的氛围,再结合诗题“送凌十一归长沙”,体会诗人对友人的
不舍之情;最后用简要的语言将这些内容归纳一下即可。
题(2)考查对诗句含意的理解能力。理解含意时,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还
要根据诗歌的主题、作者的情感甚至写作背景来分析。“一杯劝君且欢
喜,丈夫由来轻万里”,句子表层意思是劝君一杯酒,快乐起来吧,大丈夫历
来都看轻万里漂泊。“轻万里”,指对于四处漂泊的处境,应振作精神,坦
然面对。由此延伸,可分析出大丈夫应志在四方,以饱满的精神奔赴目的
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2017江苏泰州中考,7)阅读文天祥的《泰州①》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
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③中。
长淮④行不断,大海望无穷。
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
[注] 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
向东
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
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
淮大地。(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2分)
答:
(2)(★★☆)赏析尾联。(4分)
答:
答案 (1)写出自己虽身陷坎窞,藏于船中,但自己未曾放弃恢复国家、建
立家园的念头,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
(2)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鹊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写出诗人因为“路已通”,不再藏匿船中的欣喜之情。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第一步,抓
住关键词,解读诗句的内涵。第二步,结合语境,指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理解“心在坤维外”,首先要理解“坤维”一词,其次联系语境揣测其言外
之意。“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的家人和益王的所在地,此句含有忧国
思家之情。联系写作背景和下一句“身游坎窞中”来看,该句还表明了诗
人矢志抗元、九死不悔的心志。(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
一般可从表现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入手。联系写作背景来看,诗人藏
身于船中十余日,内心自然惊恐、苦闷,“长淮行不断,大海望无穷”两句
便写出了这种感受。“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欣闻通州路已通,自然
喜不自胜。诗人把晚鹊拟人化,移情于物,表达了这种欣喜之情。(2019安徽中考)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
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
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
脱鞍暂入酒家垆: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3)下列对一首五律颔联和颈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颔联)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 。(颈联)
A.风高 还 B.风高 回
C.高风 还 D.高风 回
答案 (1)①竟答 竞答 ②“召开”改为“开展” ③在日期上方补上
“(校)学生会”
(2)①船(或舟) 马 ②折柳(或赠柳) 饯行(或“劝酒”)
(3)C解析 题(1),①题考查形近字的辨析与改错。“竟”有“完毕”“从头到
尾”“终于”等意思,而“竞”是“竞争;竞赛”的意思,故“竟答”应为
“竞答”。②题考查病句的修改。细读画线句子可知,“召开”和“活
动”搭配不当,应将“召开”改为“开展”。③题考查应用文的文体知
识。细读可以发现这则通知没有署名,故应在时间的上面一行添加署名:
(校)学生会。
题(2),①题考查古代的交通工具。结合句子中的“帆”可知交通工具是
船,结合句子中的“鞍”可知交通工具是马。②题考查文化常识。古人在
送别时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借“柳”的谐音“留”来表达
“挽留”之意,就有了折柳赠别之俗;为了表达对朋友的友情,往往在“十
里长亭”,摆酒饯行,所以有了“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风俗。题(3)考查古代诗歌的格律常识。从颔联看,应该形成对仗,“初日”对应
的应该是“高风”,颔联中最后一个字是“山”,其韵母是“ɑn”,故颈联
空处对应的应是同韵母的“还”字,所以应该选C。(2019山东滨州无棣模拟)班上准备进行以“走近诗词”为主题的探究学
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使这一主题探究更为具体,请你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答:
(2)这一主题活动中,有同学提到了“二月杏花满树开,正逢雨水细如筛”,
请你写出这两句诗中包含的节气,并再写出两句包含此节气的诗词。
答:
(3)成果交流汇报会上,需要贴一副对联,可惜下面这副对联少了一半,请你
补充下联。
上联:读唐诗宋词开眼界
下联: 答案 (1)(示例)①诵读大赛;②以唐诗宋词为内容的书画作品展览;③名言
佳句品读。
(2)雨水 (示例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
(示例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
(示例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
(3)(示例)品名篇佳作增学识解析 题(1)考查活动项目的设计能力。主题活动栏目设计,一般可以从
“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
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方面来设计。本题作答应围绕
“走近诗词”这一主题,设计以下活动项目:搜集经典诗歌、搜集写诗逸
事、诵读诗词大赛等。
题(2)回顾二十四节气,并细读这两句诗可知,诗句中包含的节气是“雨
水”。从积累的诗词中选择能表现初春时节且有“雨”的诗句作答即
可。
题(3)考查对联拟写能力。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等,语意相关,相对
应的词语词性相同,据此补写下联。如:写新诗美文显胸怀;品名篇佳作增
学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