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同时期疆域变迁的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最晚出现的是 A.甲 B.乙 C.丁 D.丙 2.1775 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 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人歧途……第三,能人为 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他所描述的制 度产生的影响是 A.国家权力由贵族世代把持 B.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儒学得以大兴 C.官员队伍素质低下,出身低微有才能的人很难出任高官 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3.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 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 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的机构 B.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4.下列我国古代医学的重大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创立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 ②中国第一部 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 ③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④奠定祖国医学理论基础的《黄帝内经》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5.隋朝建立后相继规定: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中央任免,每年年终须由吏部考核;州 县官史三年一换,不得重任;吏部选用地方官,须尽用外地人;命诸州每年荐举三人到中央参 加考试。这些规定 A.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表明推荐是选才重要途径 C.削弱了世家大族特权垄断 D.形成了封建官僚政治体制 6.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 8%的以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 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郡望。推动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融合 B.科举制度 C.经济发展 D.藩镇割据 7.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显示了这样三个理念:第一,人品是可以量化的;第二, 人品是可变的;第三,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这一制度应是 A.世官制 B.九品中正制 C.征辟制 D.科举制 8.《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 正。”这说明唐代门下省的职能是 A.监督国家行政 B.审核国家政令 C.草拟国家政令 D.执行国家政令 9.北朝时期,政府推行均田制,年满 15 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 并规定男子达到 15 岁、女子达到 13 岁,必须嫁娶。这表明政府意在 A.杜绝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D.加强君主专制 10.《通典•职官典》中“尚书”一词解释有两条①“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 书。”②“尚书省,事无不总。……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四司,左司统 之。……而天下之事尽矣。”从①到②这一转变说明了 A.尚书台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B.三权分立政治决策体制成熟 C.监察机构转变为中枢机构 D.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制 11.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A.司隶校尉、贤良文学、起绒锦、《上林赋》 B.宣政院、赵孟頫、铜活字、《农书》 C.司礼监、董其昌、致良知、《感天动地窦娥冤》 D.提点刑狱司、风力水车、曲子词、《东京梦华录》 12.刘熙载《艺概·书概》里说:“书法无篆圣漾圣,而有草圣。”唐代的草书大家是 A.颜真卿、柳公权 B.苏轼、黄庭坚 C.蔡襄、米芾 D.张旭、怀素 13.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黄河流域的统一 B.北方政权的更迭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少数民族封建化 14.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 下的选官方式。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降低了官员素质 B.实现了社会公平 C.增加了官吏数量 D.有利于中央集权 15.生活在唐代长安的人,能见到的政治现象是 A.三司使长官会见地方官员 B.宰相们到政事堂参加会议 C.各行省的长官进城来述职 D.中朝官员对政事先作出决策 16.数学史专家钱宝琮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 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 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探究 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应用于生活实践 17.唐朝政务机构中,负责诏令审核和传达的部门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內史省 18.元朝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杰出成就是 A.留下了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B.主持全国天文测量,编写了《授时历》 C.使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 D.发明了测量经线的科学方法 19.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开始于 A.商周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0.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 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 禁密,权任独重。这 A.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 C.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21.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贞观之治”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鉴真东渡 二、材料分析题 2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关注官员的素质,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给朝 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政以德、 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 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 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先是 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 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 (2)分别指出魏晋和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依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 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向。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 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 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 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 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 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材料四 科举者,……专取四书刊号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 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 义。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2)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 (3)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24.阅读下列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三图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何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2)与图一相比,图二制度有何显著特点? (3)图三现象是否代表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简述理由。 (4)综上所述,谈谈你的看法。 三、论述题 25.阅读以下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一 西汉时期,水利事业也很发达。武帝时,关中开凿了许多渠道,形成一个水利灌 溉网。……京畿以外,关东地区也兴修了一些。至于凿井灌溉,北方到处都有,甚至居延边地, 也凿井开渠,进行屯垦。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地区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时间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中唐以前 中唐以后 数量/处 98 29 23 938 参考答案 1.D 2.D 3.C 4.A 5.C 6.B 7.B 8.B 9.C 10.D 11.A 12.D 13.C 14.D 15.B 16.B 17.C 18.B 19.B 20.D 21.C 22.(1)朝代:西汉(汉朝)。标准:个人品行。 (2)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特点:自主报名;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3)规定:分地录取(分卷考试)。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4)取向:以德取人;自由开放;公平公正。 23.(1)①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明朝八股取士。 (2)变化:察举制以德行为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科举制以学识能力为标准,八 股取士以呆板空洞的八股文为标准。 (3)启示:把德放在首位,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杜绝不正之风。 24.(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西汉郡国二制并行。 (2)郡、县是受制于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机构,郡下设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 (3)不代表。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或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是古代中国地方 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势。 (4)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体现了中华民族治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 成与发展;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 25.示例一信息:汉代的灌溉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北,唐代中期以后长江以南地区的灌溉工程 数量大幅增长。说明:从汉到唐,随着长江以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封建经济不 断发展。 示例二信息:从汉到唐,灌溉工程不断发展。说明:农耕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政府 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封建经济不断发展。 示例三信息:中唐前后长江以北地区和长江以南地区灌溉工程数量变化对比明显。说明:中唐 以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相对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