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鸟语》第四节的对话归属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4
《鸟语》第四节的对话归属
本课语言活泼生动,富有童趣。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以读通课文,了解文章脉络为主。
教学时进行得比较顺利。不过在进行文章脉络整理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不知道第四节从哪儿到哪儿。仔细看了他们的划分小节,发现孩子们都把我和布谷鸟的猜想对话画成了一个一个的自然小节。
春天,布谷鸟飞来了。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
“你做什么?”
“种田织布。”
“你喜欢什么?”
“勤劳刻苦。”
于是就与孩子们共同讨论这几句话该单独分节,还是都应该归属第四节?
引导孩子们从文章内容,以及文中的标点上思考。很快孩子们就发现,在对话的上面“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用的是冒号,都意识到这一段对话是“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的内容,应该归到第四节中,不能单独成段。
再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前面学过不少的以单独对话为主的句子,都是独立成段的。这中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吗?想通过对比让孩子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这样做的原因。
和孩子们一起翻到第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4、5、6节,孩子们边读边看边想:得出这三节应该独立成节。因为它们每一节都有提示语,而且意思相对完整。它们不是上节(第三节)的内容,而是下面的发展。
再来看第9课《祁黄羊》中6、7两节的对话。
仔细地读着课文,孩子们又发现这两节虽然没有提示语,一问一答和鸟语的第四节中的对话很接近,但它们的意思相对独立,与上一节(第五节),也没有句式上的关联(第五节已经讲完整了,而《鸟语》第四节中是冒号,说明还没写完,这是不一样的。)不附属于哪一节,所以还是应该独立成节。
于是又顺势看了第二课《第一朵杏花》中的对话。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能不能独成段,找出理由。
……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
学生们通过自己读,思考,很快得出了:这里的对话应该独立成段,因为每一句虽然没有提示语,但都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不附属于对话上面的内容。
看到孩子们如此肯定,我笑了,他们已经清楚地明白了句子之间的关系了。
做完后,我好好地表扬了那位提问题的孩子们,让全班都向他表示感谢,因为他的问题,我们今天学到了一个新知识,那个孩子很是激动。
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孩子们会更爱提问题的。
http://blog.hgxxtz.net/user1/hanjiangxueliu/archives/2006/1442.html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