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中,学会如何朗读诗歌。
2.反复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毛主席的博大情怀和豪情壮志,教育学生要胸怀人民、充满豪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象,领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熟不熟悉?这
是赞颂谁的呢?对,是赞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看着毛主席的图片,我们倍感亲切。今天
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词《沁园春 长沙》,来感受伟人的豪情壮志。
二、整体感受:
1.听示范朗诵音频,注意读音和节奏、感情。
个别学生读,由学生推荐,学生点评。
学生齐读,师点评。
三、具体鉴赏
赏析课文上片:
1.请问:上片描写了几幅图?请简要概括。
明确:独立橘子洲图和湘江两岸秋景图
2.简单赏析“独立橘子洲图”,前面三句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明确:点名了人物、时间和地点。
3.具体赏析湘江两岸秋景图。
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放眼望去,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现在我们就来具体欣赏。
词人通过一个"看"字,以视野所见来写湘江的秋景,使得"看"字所统领的七句连贯直下,
一气呵成。现在我们来齐读这几句。(读出节奏感,语速适当加快。)
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用 5 分钟的时间完成,再由各小组派代表展示答案。
(1)提问:现在大家来找一找,"看"字统领了哪些景物?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
(2) 思考:这么一幅绚烂的秋景图,词人又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明确:有远眺、近观、仰望、俯视。
2
(3)思考: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静有动,有颜色的对比(红、碧),和动作的对比(击、翔),
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四、理解意象,及探究作者的情感
1.什么是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客观的物象、形象。
“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的统一 。
2.探讨问题:《沁园春·长沙》上片所写到的意象有哪些?请用下面的句子模式给上片的内容
做个概括:上片通过描写…,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表达了……的情感。( 以点拨方法进行
教学,同学再进行分组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明确:词的上片通过描写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翔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
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表达了作者一种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情感,倾注了词人对祖国山河
的挚爱。
五、课堂小练
1.找出下列诗句的意象,看谁找得比较快。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月松 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再让学生举出常见的意象,图片展示)
2.朗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①这是杜甫晚年滞留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②此处运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
问题:诗中二三联用了哪些意象,并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确: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
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
旷达。
六、课堂小结:词的上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毛主席笔下的美丽生动的秋景,它有别于其
他的悲秋主题,更让我们领略到了词人身处危险境地也能怀有乐观的心态,及博大的胸怀,对
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
七、附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上片
独立橘子洲图 景 特点 情
湘江两岸秋景图 看
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翔鱼
山
林
江
舸
鹰
鱼
山
绚
丽
多
彩
生
机
勃
勃
积
极
乐
观
昂
扬
奋
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