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比例尺》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中的描述: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提问,并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得以解决,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对比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运用比去理解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探究新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生动有趣的练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学习目标】1、能说出比例尺的意义。2、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评价任务】1、通过课堂上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小组汇报的结果检测目标一的达成。2、通过例1、2及做一做来检测目标二、三的达成。【资源与建议】比例尺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因此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这样学生对比例尺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
0.4/0.6 1/4: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会单位换算,会化简下面各比。
会化简下面各比。
环节二
探究新知
你在那里看见过比例尺?
观察地图:
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1.教学主题图
(1)观察中国地图主题图,认识数值比例尺: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提问: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100000000又表示什么?
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100000000CM的实际距离。
(2)加深认知数值比例尺:展示另外一幅有数值比例尺的地图。
(3)出示第二张主题图,展示线段比例尺:
放大比例尺。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后,再画在图纸上。
出示课文中的“图纸”。
找到“比例尺2:1”。
比例尺2:1表示图上距离2厘米相应于实际距离1厘米。
板书:比例尺2 : 1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观察:比例尺1:100000000
比例尺1:5000000
比例尺2:1
看一看,比例尺书写形式有什么特征。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教学例1
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①要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能不能直接用题中给出的两个数列式?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列式,要先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②是把厘米化成千米,还是把千米化成厘米?为什么?应该怎样化?
③在把50KM化成厘米做单位时,50后面应该补多少个0?(结合学生容易犯的错误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化法。)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 : 50KM
=1CM : 5000000CM
= 1: 5000000
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教师强调: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③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让学生说比例尺的具体意义。
学生看书,自主理解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图上1CM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能快速找到相关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找出比例尺2:1,说它表示的意义。
学生能理解比例尺前项比后项大时,表示放大。
环节三
解决问题,体会运用
课本P53做一做。
独立解决,交流解决的思路。
依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比的前项和后项,写出比。并能正确解答。
全课小结,拓展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尝试总结。
至少能说出一方面的收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