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历史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 / 九年级上册 /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 部编版历史9上: 教案 第5单元 走向近代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5单元走向近代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过程及其特点;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图片、阅读教材,加深对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概念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习,深刻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重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出现。难点: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导入新课】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新型的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它们与庄园经济有何区别?对欧洲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了解这一段历史。【内容探究】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1.教师提问: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提示: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2.教师提问:新开垦的土地如何管理? 提示:垦殖者成为这些新开发地区的主人,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3.展示史料:14世纪早期,西欧出现饥荒,接着是瘟疫,人口急剧减少,许多农民和庄园主的财产至少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这些变化的经济条件再次要求调整契约安排。留住佃户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租金,减少奴化义务……劳动服务不可避免地被货币租金支付所取代,土地被佃户和(或)接受工资的劳工所耕种,这些劳动力自由地寻找他们的工作。4.教师提问:阅读上述史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思考:西欧的封建庄园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劳役量减少并被货币地租所代替;佃户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逐渐成为自由劳动力。5.教师提问:这些变化说明庄园制度在逐渐衰落和瓦解,在这一过程中,农民除了获得人身自由,还获得了什么利益?提示: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6.教师提问:面对庄园的衰落,庄园领主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在一些地方,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7.教师提问:富裕农民是如何建立租地农场的?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提示:建立: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特点: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8.教师提问: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请介绍一下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提示: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9.教师提问: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是怎样形成的?提示:13世纪,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10.教师提问:商人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提示: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简述富裕农民出现的大致经过。材料一 自10世纪以来,经过三四个世纪的发展,西欧农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状况已大为改观。到14世纪末叶,封建领主对农民的控制大为放宽,旧庄园制度正在蜕变为一个空壳。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农民群体物质和精神力量普遍发展为坚实基础,西欧农村分化出一批精英分子:富裕农民逐渐崭露头角,到中世纪晚期,已作为一个稳定的阶层脱颖而出。——摘编自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材料二 法兰德斯的农民,当他喝醉时,认为世界是属于他的。——歌谣材料三 据考察,西欧农民的上层阶级大约在14世纪下半叶形成。在英格兰,乡村里常有四五家经营着80英亩以上的地产、饲养着几百头牲畜的自由农,该地产平均每年为其带来20镑左右的收入。这样的自由农,后来被称之为约曼。在法兰西,上层个体农户一般拥有10公顷到50公顷的土地,其人数不超过农民总数的1/6;在14、15世纪的土地市场交易中,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当时,富裕自耕农的土地占到法兰西总耕地面积的1/5,在某些地区占到1/3。在意大利中部和北部,富裕农民对土地的兴趣也是那样的强烈,并且受到当地政府的赞助,使其对非贵族土地的购买具有优先权。——希尔顿、法根《1381年的英国人民起义》提示:富裕农民多数是善于经营或者因有某种技艺而积累了一定财富的一般佃户。富裕农民依靠新型的经营方式,一方面对旧领地进行蚕食,即一块一块地承租或购买领主的自营地;另一方面也对小农的份地进行吞并,即将无力经营或找到更佳生计的小农的土地吸收过来,以至于他们增多的土地往往分散在若干村庄。富裕农民的扩张过程,就是资本主义或半资本主义的农场经济替代封建地产经济的过程。2.材料探究:材料一 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什么?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什么的保护? 提示:城市居民。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保护法的保护。(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伴随着市民阶层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课堂小结】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垦殖运动的开展、庄园制度的逐渐衰落和瓦解以及租地农场的建立,农村出现了雇佣关系。手工业由手工作坊向手工工场过渡,也出现了雇佣关系。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同时,农村、城市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他们的出现,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欧洲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背景:垦殖运动;庄园制度衰落和瓦解表现农业:出现租地农场手工业:出现手工工场影响: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市民阶层: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掌握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二、过程与方法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从作品中获取有效信息,感受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通过分析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解读,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和尊严,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鼓励学生树立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重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主要代表人物。难点: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先决条件及其实质。【导入新课】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世纪以后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内容探究】一、文艺复兴1.展示史料: 史料一 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因此每个人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教会的监督和支配。天主教会对广大群众施行了严密的精神统治。——《世界史·近代史编》史料二 我创造了我自己。——彭塔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史料三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2.教师提问:从上述三则史料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提示:(1)史料一说明中世纪,文艺复兴前,人们都信仰天主教,天主教对人们精神世界进行严密的控制,天主教会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2)史料二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冲破了宗教的束缚,认识到人的力量是巨大的。(3)史料三说明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在思想上开辟了道路。3.教师小结: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它使人们挣脱了宗教的束缚,重视现世的生活,强调人的个性发展,鼓舞人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追求幸福。这一切都是极具进步意义的。4.教师提问:为什么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提示:(1)经济基础: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2)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银行家中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3)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4)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5.教师提问:概括文艺复兴的含义、实质及核心。提示:(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6.问题讨论: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提示: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它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并非对古典文化简单的“复兴”,而是有继承,更有创新。 二、但丁1.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但丁生平的资料和材料,使学生了解但丁的基本情况,并做简要的介绍。材料一 但丁(1265—1321)但丁是意大利诗人,出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的不朽杰作《神曲》,一方面给中世纪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它以构思的宏伟、思想的凝聚、人物的描写、艺术的熟练和富有感情的道德力量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位置。但丁作为一位继往开来的诗人,与莎士比亚、歌德一起被称为西欧文学史上的三大天才巨匠。他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材料二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三十三歌,加上序幕作为全书的第一歌,共一百歌。全诗分为三篇:地狱、炼狱、天堂,寓意人类由犯罪、受苦而失望——地狱;更由信心而涤罪——炼狱;再由爱而获救赎——天堂。知识、理性和智慧,可到达幸福之门,唯有信心和爱,引导人们进入天堂。这部诗篇,有着精心的结构、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热情。提示:但丁是意大利诗人、作家,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他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西方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全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但丁的名言,思考《神曲》中的人性还体现在哪里。名言一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名言二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名言三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提示: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认为人对自己的命运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追求知识。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但丁《神曲》的节选部分,思考《神曲》反映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对于你在欢乐的人间所掌管的“神圣的钥匙”的敬畏在阻止着我,假若不是这样的话,我还要使用更严厉的言语呢: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把金银做你们的上帝,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但丁《神曲》(节选)提示:但丁的《神曲》抨击教会的罪恶,谴责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赞美现世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三、达·芬奇1.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达·芬奇生平的资料和材料,使学生了解达·芬奇的有关情况,并做简要的介绍。材料一 达·芬奇(1452—1519)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 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几乎在每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材料二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达·芬奇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优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难题迎刃而解。”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传记作家瓦萨里对达·芬奇的赞美之词。材料三 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中的三大杰作。这三幅作品是达·芬奇为世界艺术宝库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提示:达·芬奇是意大利杰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他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2.教师多媒体展示两幅画,引导学生比较两幅画中人物的不同点。图一        图二提示:从这两幅画中可以看出:图一人物窠臼呆板,没有生活气息,只是增加了画家“想象的”庄严感和神圣感。图二人物表情丰富,画面体现了人物间温情和温馨的微妙关系,反映了现世生活中的美。由此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四、莎士比亚1.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莎士比亚生平的资料和材料,并让学生简单介绍莎士比亚的有关情况。莎士比亚 材料一 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于1587年前往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生命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材料二提示: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2.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反映的核心内容。材料二中“巨人的时代”指什么历史时期?“巨人的时代”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摘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  提示:核心内容: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历史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影响: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课堂小结】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群星灿烂、佳作辈出,它提倡人文主义,倡导人性解放,开启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大门。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锋,他们以非凡的 才华印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等基本史实;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二、过程与方法识读《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归纳完成有关新航路开辟情况的表格;补充与哥伦布、麦哲伦和新航路开辟意义相关的图文资料;通过研读、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等方式加深理解,提升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学习欧洲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哥伦布“发现”美洲;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导入新课】15—16世纪,欧洲许多探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布。这些人为什么要去海外探险?这些探险活动产生了什么后果?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探寻新航路,来一探究竟!【内容探究】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1.展示史料:史料一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史料二 东方某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马可·波罗行纪》史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2.教师提问:根据上述史料,结合教材分析探寻新航路的原因。提示:(1)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3)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要求商人缴纳高额关税,使得从东方运往欧洲的商品价格更加昂贵。因此,欧洲人越发想要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3.教师小结:商品经济的发展激起欧洲人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这是探寻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这是探寻新航路的直接原因。4.教师提问: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航海家,面对波涛汹涌、变幻无常的海洋,要有怎样的条件,你才会出海远航?提示:(1)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欧洲人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2)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用于“罗盘”导航技术,经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13世纪,欧洲水手已经掌握了罗盘技术。(3)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4)航海家需要有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5.教师总结: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开辟新航路已经势在必行了。二、新航路的开辟1.教师讲述: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作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航海家路线影响1487年迪亚士欧洲—非洲好望角发现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欧洲—好望角—印度开辟了到达印度的航路1492年及以后的10年哥伦布欧洲—美洲“发现”美洲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3.教师总结: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得知第一个探寻新航路的是迪亚士船队,第一个开辟东方航路的是达·伽马,“发现”美洲的是哥伦布,证明地圆说正确的是麦哲伦船队。欧洲人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走在最前列的是哪两个国家?提示:葡萄牙、西班牙。4.教师提问:为什么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提示:(1)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这样的地理位置便于它们向海外发展。(2)西、葡两国都是集权制的统一国家,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发展海运。(3)他们已经掌握了航海的技术,特别是葡萄牙,航海技术比较先进。5.教师提问:结合史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出示史料:史料一 1992年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史料二 哥伦布和留在美洲的殖民者对印第安人进行疯狂的屠杀和奴役。他们出动步兵、骑兵和猎犬,野蛮地袭击印第安人,俘虏他们作为奴隶。提示:(1)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必须全盘否定。理由:对印第安人进行疯狂的屠杀和奴役。(2)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必须充分肯定。理由:他“发现”美洲新大陆具有划时代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推动世界文明进程。6.教师总结: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与落后。但也打破了美洲长期相对隔绝的状态,推动了美洲的历史进程;同时在客观上使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进步性。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教师提问:根据教材内容,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提示:积极影响: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 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消极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必然伴随殖民掠夺、扩张和侵略,从而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教师提问: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远航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提示: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表格归纳: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郑和船多人多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进国家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哥伦布等船少人少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殖民灾祸【课堂小结】对财富的追求、地理学的发展、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相互孤立的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进行早期殖民掠夺的国家及其掠夺殖民地的史实;简述“三角贸易”的过程;了解殖民掠夺的影响;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殖民掠夺的影响,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二、过程与方法绘制简单的“三角贸易”示意图,提高动手能力;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殖民主义罪恶的认识和批判,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重点:早期殖民国家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的殖民扩张。难点: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掠夺带来的影响。【导入新课】英国政治家沃尔特·雷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终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早在500多年前,为了争夺对海洋的控制权,大西洋沿岸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演绎了一幕幕大国兴衰的历史大剧。今天就让我们回到500多年前的欧洲,看看西方各国如何进行殖民霸权的角逐。【内容探究】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1.教师提问:西欧国家为什么进行殖民掠夺?提示:商品经济的繁荣需要大量的生产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国内发展无法满足;新航路的开辟为殖民掠夺的开展提供了便利。2.教师提问:葡萄牙、西班牙为什么最先进行殖民掠夺?提示:最先开辟新航路。 3.教师提问:它们殖民掠夺的情况如何?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完成表格。提示:殖民国家殖民范围殖民方式葡萄牙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殖民据点与商站西班牙美洲开采金银矿,开发种植园,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4.教师提问:殖民掠夺给美洲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和影响?提示: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为补充劳动力,开始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5.教师过渡: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走上殖民掠夺的道路,英国也紧跟两国步伐并逐渐赶超。二、英国的殖民扩张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回答英国殖民扩张的背景。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纺织业的发展。材料二英国舰队和西班牙舰队的海战提示:16世纪,英国的毛纺织业等手工业迅速发展,需要拓展海外市场;英国海军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2.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黑奴贸易给非洲、英国和美洲各带来什么影响?材料一 在西非各港口,殖民者用木枷和锁链锁住抢来的奴隶,奴隶都被剥去了衣服,供奴隶贩子像挑选牲口一样挑选,被选中的奴隶就被火红的烙铁在身体上烙上标志,然后装上贩奴船。贩奴船的舱板之间的高度不到半米,奴隶们只能席“地”而坐。奴隶贩子为了多赚 钱,总是超额一倍,甚至更多倍载运奴隶,把奴隶塞进船舱,使他们像“汤匙”一样蜷缩着身体,人挨人地挤在一块。材料二 黑奴贸易示意图材料三  一位美国诗人写道: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提示:(1)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贫穷与落后。(2)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是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为美洲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美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3.教师过渡:种植园和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英国能否在殖民争霸中取得最后的胜利呢?三、荷、法、英殖民争霸1.教师提问:“海上马车夫”指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会如此称呼它?它侵占了哪些殖民地? 提示:荷兰。因为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17世纪,荷兰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在非洲的好望角建立了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2.展示史料:如图。3.教师提问:17世纪主要的殖民国家有哪些?提示:主要有荷兰、法国、英国。4.教师提问:结合上述图片史料,说一说它们争霸的结果。提示: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从17世纪下半叶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5.教师提问:欧洲殖民国家的殖民掠夺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殖民掠夺是欧洲殖民国家的主要侵略活动方式,是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这些侵略活动使得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2)对于殖民地来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也将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课堂小结】殖民掠夺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一次碰撞和整合,这个过程既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也有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由于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良知的结晶,随着它的发展,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